×

幼童观后感

幼童观后感 2024-02-14

快来看看笔稿范文网特意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幼童观后感”的内容吧。如何将这部作品与观后感相结合呢?看电影或视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对于作品所产生的感悟也是随之而来。观后感是我们思维和心灵的交汇,是对人生的体悟和领悟,同时也为我们日后的写作提供了素材。非常欢迎您阅读我们努力为您提供的有趣且有价值的内容,并收藏我们的网站!

幼童观后感 篇1

看《幼童》是一种幸运,这真的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原来记录片也可以这样深入地撞击一个人的内心,让我在数月后的今天,依旧珍存着那份感伤,那份慨叹。

胸怀大志的容闳最终也未能圆满实现自己的抱负,当我在屏幕上凝望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时,我试图挣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我试图回溯百年,与那些百年之前的灵魂对话,我试图追问,是什么,让这段原本可以辉煌的留美历程最终黯然收场难道责任仅仅在清廷吗

是的,我们承认,保守愚昧的清廷必须付一定的责任。但是,这仅仅是清政府造成的吗留美的幼童完全是无辜的吗西方活跃的思想和先进的技术,促使他们学术的进步;与此同时,也有人"完全西化",忘记了对祖国的承诺,一味沉浸在西方社会的娱乐和活动中。

回看今日,"留学生"已经是一个普遍和不再敏感的字眼,但当赤裸裸地面对一种异质文明时,冲突——文明的冲突使我们忧心,忧心当今的留学生,离开了昨日的母亲,忘记了归国的方向。

往昔亦或今日,我们终需铭记: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

幼童观后感 篇2

现在,作为中国当代的大学生,我们的身边充斥着这样的人与价值取向:唯出国是瞻。当我置身其中,彷徨迷惑之时,我看到了《幼童》这一纪录片,它让我看清了我,作为正在培养的一名中国大学生,该有怎样的目标与选择。

派遣幼童到美国留学,是“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一百多年前,那些一出门就是15岁的一群小孩子,是带着怎样的压力与疑惑?可他们又同时承载着多少人寄予的希望?而这个希望不是一般的期许,它是实现中华自强的夙愿。这其中又夹杂着封建王朝走向末路的探索。

他们,就这样上路了。莫问这样的路途,这样的重量是否该交付一个小孩子去承担。

虽然这些留美幼童中不乏嬉玩人生的堕落者,但他们中的多数终究是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而更让我们有所触动,甚至是震惊的是,他们之中居然有人是因为学习过于刻苦而夭折的。

对比今天的年轻人,刻苦努力者有之,志向宏大者有之,但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为了自己的祖国?那些一去而不复返的所谓“人才”真的值得我们钦佩、向往吗?

我想:只有将个人志向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的人,才称得上是身负责任感的真正英雄。

我愿成为这样的人而奋斗!

幼童观后感 篇3

一直在想从开始到结束,是什么在不断加剧着我们对这一百二十名幼童的心痛与惋惜。“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们的心痛,我们的眼泪,是因为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太美的历史剪影。

他们优优秀又聪明。他们年轻英俊。他们是运动健将,多才多艺。他们志存高远,忧国忧民。他们代表着青春、梦想、希望和活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被一层从一开始就确定下来的悲伤所覆盖。每当我们想到这样一群本该是“椎鲁之子”的中国年轻人,竟然能够先于所有同时代人的步伐,率先走进自由文明开化的国度,在工业革命的最前沿回望自己落后愚昧的祖国时,我们的心中便会不由得荡漾起对命运的惊异和对这群骄子的爱怜。

遗憾的另一个来源可能是人性对美好生活和苦难生活的向往和依恋

排斥逃离欲望吧。彼时幼童们所过着的,相对国内的同龄人,是多么美好自由啊。我们不必面对饥荒和战争,不必面对混乱的社会秩序和无知的人民,也不必目睹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发生的所有悲剧。

当幼童们被强制剥夺这一切时,我们内心深处的不舍与抵制或许比幼童们来得更为强烈。这也许也是为什么,在第一次看了这部纪录片之后,我对这些年轻人命运的感叹,甚至超过了对贫穷无知的中国的感叹。

然而我所指的幼童们不必面对彼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困苦,并不代表他们心中不应怀有对自己祖国的牵挂与使命感。幸而幼童们做到了,他们一方面仍然学习中国古典文化且成绩斐然;另一方面,他们的拳拳赤子之心在异国被点燃得更加旺盛(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爱国心的激化除了身在异国而更加显化的民族感外,也更是美国自由平等教育的一大功劳)。幼童们的心怀中华的事迹不胜枚举,他们勤奋学习,并在一切方面保持优秀,他们有一手漂亮的书法和国画,他们在公开场合发表中华图强的演说,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谴责列强对中国的欺侮,在他们后来的生命中,将这作为自己终生使命的人也不在少数(可笑的是,清廷最后召回幼童的理由竟是“腹少儒书,德行未坚”。

一方面,时代背景下决策层信息的闭塞和不对称,使得影响众多精英命运的误解可以理解。另一方面,一个古老大国的恐惧和懦弱也暴露出来。

尽管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年轻人中绝大多数是热爱祖国和自由的年轻人。然而,不难发现,即使在同一个环境中长大,幼儿的思想也有明显的分化。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这部分人后来成为被历史记得最牢的人——他们“终日饱吸自由空气,他们平日里性灵上受到的沉重压力,一旦排空飞去,言论和思想便都和旧教育不合”。

在幼童们仍在美国的时期,这部分人率先脱下长袍、剪下辫子、信奉新教、发表演说,例如在提前遣返途中跳火车逃走的谭耀勋和容揆,在归国后,他们又是民族觉醒和进步的积极推动者。他们的典型代表是追随孙中山,参与反清运动的容星桥。而另一部分人,他们仍忠守着王朝理念,或是陷于敢怒不敢言之境。

我不知道那位写下“十载攻书向学堂,果然富贵出文章。鳌鱼涌出千层浪,丹桂开时万里香。**浪中龙见爪,九霄云外凤翱翔。

状元榜上标金字,直入皇都做栋梁”的幼童,在接下来数年的留学洗礼中有没有改变信仰。我也不知道那些在两次海战中匆匆死去的幼童们,他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死亡之路。“为这个古老民族的觉醒而死去”和“受朝廷豢养之恩,自当勉尽致身之义”,他们心中的天平向哪一方倾斜地更为沉重。

但是我相信他们中的所有人都会思考,是做这个万人皆醉的泥潭中的清醒者,成为历史道路上的祭品更加痛苦,还是如同那个疯人国中唯一正常的国王一样,将自己变疯,成为旧王朝无声的陪葬更为悲剧。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到这群幼童中与他人人生轨迹似乎有所不同者的命运。第一批留美幼童史锦镛,他因“剪辫改装”,和其他三名幼童一起被提前遣返。在全片片尾幼童日后所成的名单中,我特意寻找了史锦镛的名字,他的背后写的是“商人”,我又去找了其他文献,除了《留美幼童》所述,再没有史锦镛的名字。

“商人”,又是一个多么简单的词语,然而又一次,历史冰冷地掩去了他日后人生中的悲欢离合。他是否与那位叫詹妮的女孩仍有书信来往?他的聪明才智与神采飞扬是否延续到了他以后的人生?

他接到被提前遣返的命令时是否绝望是否想过抗争?他回国后是否在机器局中被充作劳力,只能“供给口粮”?他是否被

卷入了**初年的实业发展浪潮?幼童们在今后的集会,他是否也是其中一份子?所有的这些,我只能靠想象去苍白地支撑。

在十六岁便因学习过度刻苦而早逝的潘铭钟——《留美幼童》给了观众足够的留白,以致我没有时间去细数悲伤。如果有一天我能去哈特福德,我一定会去看望他和谭耀勋,和他们谈谈。

幼童们的优秀自然源于他们的勤奋,而他们勤奋的最大动力是他们将自己的个人沉浮与国家或朝廷的前途紧紧拴在了一起。一个人努力的最大动力总是来自内心的渴望,这应该是一种伟大的历史责任感。然而,当教授在课堂上提到美国大学生的勤奋和中国大学生的困惑时,我真的觉得这与国内外的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关系。

国内大学难进、国外大学难出是一种来自不同方向的外部激励。此外,国内学生在高中时多半都经历过长时间的高强度学习,上了大学以后被压抑数年的性格中惰性的一面展现出来,再加上老师家长多以“大学的自由”来作为学生高中时努力学习的诱饵或筹码,社会也多渲染大学的安逸与自由,在这种环境下,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从初中到大学,再由硕士到博士都埋头学科知识,一直坚持高强度学习的。懒惰和庸散必定不会培养出人才。

这两种体制的侧重,其实是在重视基础教育还是重视专门人才之间做出选择。抑或是在选择是从小便培养学生勤奋、高效、专注的综合素质,还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个性的养成,等待他们到了可以自主选择人生方向的年龄时,能够有足够的广博来明确自己的未来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奋力一搏。

事实上,我对美国教育的理解就像是一些美国电影、报纸和杂志的混合物,还有我自己的感性想象。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愿意跟随当年幼童的足迹,亲自到这片大陆,看看能否以我生命最初18年所养成的学习品质,在世界学术领域的前沿再战一番。

说到小孩子,还有另外两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早年走上与别人不同道路的两位是在回国途中逃亡的荣才和谭耀勋。多么像电影一般的情节啊,两个十七岁的少年,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两条道路,留在自由的国度,保存自己的宗教信仰,继续追寻知识的召唤,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少年傲气在这个国度生存下去;或是被遣送回国,被迫停止学业,在黑暗的社会中压抑自己的灵魂,抹去十年来的快乐时光。我多么渴望认识这两个青少年,感受他们的骄傲思想,增强他们与命运、时代、权力和无知抗争的勇气。

细数荣揆的之前的举止,我们已能很容易想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十七岁那一年,他步上当年史锦镛的后尘,剪去了象征封建与**的辫子。更有甚之,公然宣布自己加入**教,实际上已经与留学事务局脱离关系。

但我不知道他和谭耀勋在选择逃学时,是否想过自己的命运选择,这也是其他94名幼儿被迫停学提前回家的起点。逃跑后,容才儿和谭耀勋继续在耶鲁学习,并顺利毕业。荣凯娶了相恋多年、家庭幸福的美国女友。他一生为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他的伙伴谭耀勋却在毕业那年秋天——库布鲁克最美丽的季节——病死在美国,不知他死时会以怎样的心情来看待命运,嘲讽?

亦或是感激?“舍叹息之外,更无他言”。

谭耀勋最后死在了他生活了十二年的卡布琳顿夫人家中,确实让我想起了在写这篇观后

感之初就在酝酿的一个主题——当年的美国人对中国幼童的友好与关注。幼童们寄住的家庭多是在美国社会拥有安逸生活的律师、教授、医生等中产阶级家庭,通常不论何时何地,这样充满爱心与友善,学识与大爱的家庭也都出自这些阶层,我也始终相信世界上永远不乏这些摈弃种族、信仰、金钱等狭隘观念,对世间生灵都怀有敬意与慈爱的人群。幼童们能遇见他们,无疑是幸运的。

然而当时整个美国社会的友好与热情也确然让我惊奇,这似乎与同时代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土地上的美国人截然不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康州历史学会的金女士,一个人毕生在事业之外可以投入热情与执着的事可以有许多种,而这位至纪录片拍摄时仍在健在的女馆员,竟将自己生命的精力投入到了当年这群来自遥远古国,与自己素昧平生的孩子们身上。她数十年间不间断地抄写、剪贴、整理了从1872年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自己所能收集到的所有关于留美幼童的资料,不识中文的她甚至试图编撰所有孩子的中文索引表。

我试图从这位已年过九旬的老妇人身上勾勒出当年的美国社会对这群中国孩子的关爱。确然,直至19世纪末,美国人还未赶超上欧洲,整个美国社会的心态倒颇似今天的中国看待其余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心态,彼时的美国人仍视自己为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非洲人,排华热潮也只在幼童们即将离去时渐渐激化(这也是幼童们提前回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我们永远无法从一群人、一个地方或是一个阶层中看清整个国家的国民全貌,正如我们无法从《幼童》恬淡悲伤地田园风格中表观那个时代的黑暗一面一样。

我们只能将美好置于黑暗之上,看它一时的柔弱与永恒的坚强。

“精英人物的命运往往就是国家与时代命运的浓缩”。容闳和他的每一个幼童的命运,都是一出时代的悲欢离合。但愿那些往事留下的记忆,不管再被后人怎么剖析,怎么浸上时代的沉重,对于幼童们来说,都能如那些老照片般美好,待时间倾斜,终开出玫瑰。

你可记得三月暮初相遇/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两相偎处微风动落花香/往事难忘不能忘

对我重唱旧时歌最欢喜/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对我诉说老故事最甜蜜/往事难忘不能忘

你已归来我不会再忧伤/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我愿忘情你弃我久流浪/往事难忘不能忘m.biJiaoGAO.cOm

情意绵绵我微笑你神往/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细诉衷情每字句痛断肠/往事难忘不能忘

旧日誓言心深处永珍藏/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尽管如今尘满面鬓如霜/往事难忘不能忘

我的心湖永为你而荡漾/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你的情感却为谁在荡漾/往事难忘不能忘

现经久别将试出你衷肠/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我将欣赏你回到我身旁/往事难忘不能忘

幼童观后感 篇4

邵钰洁

一百多年前,一百二十名中国幼童被派遣到美国留学,这一举在当时是“中华创世之举,古今未有之事”。对于那个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清政府来说,这是百年来朝化跨出的小心翼翼的一步,这一步带着中华自强的夙愿也夹杂着封建王朝走向末路的摸索。纪录片《幼童》掀开历史的帷幕,将历史课本上那简简单单一句“派遣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出国留学”讲述成一个有血有泪的历史故事。

留美幼童的故事,像一件珍贵瓷器的碎片散落在中国和美国,散落在他们生活过的城市,散落在他们就读过的中学和大学,散落在他们的美国家庭后裔。我们捡拾起这些碎片,照片、书信、衣物、成绩单、剪报、手稿、日记本……一块一块,拼接出当时的兴衰往事。

提到留美幼童就不得不提到容闳,正是他一手促成了此事,给了大清国一个喘息的机会,一个复兴的抬头。他倾尽心血让中国的孩子能有走出去看一看世界,能给民族一个复兴的希望。在留美期间,尽管为经费所迫,但他拒绝接受资助但人生被支配的选择。他说:“我虽然贫穷,但是有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的自由,无论选择什么专业,唯一的希望就是对自己的国家最有利。”

对于这群远洋留学的孩子来说,他们何其幸运,在同时代的其他中国孩子只能上私塾接受孔孟儒家之道的思想灌输时,能有机会乘着巨轮跨越大西洋踏上异国的土地,接触世界工业革命的最前沿,接受开明的西式教育。他们充满激情与好奇,是清政府选出来的聪颖幼童,到达美国后迅速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并成为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让对东方人充满好奇美国人刮目相看。这也证明了,中国人从来就不差,暂时的落后只是当时封建制度的束缚。

然而精英的命运往往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这一切对于这些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的孩子又是否过于沉重,在其他孩子还在父母的庇护下,亲人的陪伴下成长时,他们却要远离故土,在嘹亮的汽笛声中来到一篇完全陌生的土壤,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他们背负着的是复兴中华的使命,肩负着的是祖国给予的期盼和重托,他们的个人浮沉与国家和朝廷的前途紧紧的拴在了一起——一个民族在等着他们去振兴!在他们身后是大清王朝的山河破碎风雨飘摇,这是这群孩子的命运,拯救国家和民族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加紧侵略和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的灾难之中。

这些留美学生不负祖国所望,在回国后为中国的铁路,外交,邮政,电报,海关及军事等领域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倾尽所学,挽救家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区区一百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回国后的他们虽然一心为国,他们已有了世界的眼光和顶尖的技艺,但大清国还是那个封闭腐朽的大清国,他们备受猜忌,甚至自己的同胞也对他们另眼相看,嘲讽攻击甚至歧视。还好,无论处境如何,他们复兴中华的一腔热血没有改变,这是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中国精神,我们要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虽然无法扭转这个古老的帝国的车轮,但他们倾其心血,为建设祖国奉献出自己一生,竭力把西方的技术带到中国来。

何其幸又何其哀,曾经辉煌耀眼的他们回到祖国却只能“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一身的本事却无处伸展,国破山河在而又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又无可奈何。作为“万人独醉我独醒”的“醉翁”眼睁睁地看着其他人的无力挣扎,大声呼嚎却无人理会,这是多么悲哀。

一名幼童写道“十载攻书向学堂,果然富贵出文章”,又写道“状元榜上贴金字,直入黄都作栋梁”。报国理想,昭然若揭。令我敬佩的是,这些孩子,在令人沉醉的美国生活中仍能不忘初心,一心学习,只为把技术“搬”回去来报效祖国,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滋养早已深入他们骨髓,身在海外也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从未忘记自己肩负的是振兴中华的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早在一百多年前的孩子,就深谙二十一世纪的时代号召,这是否要让我们中眼见一些新奇的洋玩意儿,就见异思迁、乐不思蜀的某些人一些警醒呢?

无比幸运的我们,生在二十一世纪,面对日益强盛的祖国,自豪感油然而生。然而历史不该忘记,苦难更当铭记。我们要有留美幼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雄心豪情,也当积极响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时代号召!

幼童观后感 篇5

孩子们的优秀来自于他们的勤奋,他们勤奋的最大动机是把个人的兴衰与国家或法廷的未来联系起来。一个人努力的最大动力总是来自内心的渴望。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内心渴望应该是一种伟大的历史责任感。然而,对于美国大学生的勤奋于当今社会中国大学生的困惑与懒惰的比较,笔者认为这与国内外的教育体制密切相关。

国内大学难进、国外大学难出是一种来自不同方向的外部激励。此外,国内学生在高中时高强度的学习以至大学中展现出被压抑数年的惰性,再加上老师家长及社会环境多渲染大学的安逸与自由,在这种环境下,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一直坚持高强度学习的。懒惰和庸散必定不会培养出人才。

这两种体制的侧重,其实是在重视基础教育还是重视专门人才之间做出选择。或者选择是从排尿中培养学生勤奋、高效、专注的综合素质,还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等他们到了可以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年龄,他们可以有足够广阔的空间来开辟未来的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奋斗。

历史的沉重在于它每一句轻描淡写的背后都隐藏着悲泣的血歌。临出发前的合影中,幼童们“身胖头广而面黑”,呆滞的神色中透露出幼小生命的不安惶恐。当嘹亮的汽笛带着幼童们来到未知的土壤,置身于时代洪荒的孩子们面对着的是整个世界的水深火热,他们处于什么样的力量与心情去承担这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呢。

他们身后是清朝的山河,山河摇摇欲坠。国家和民族正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封建专制日益腐朽的灾难之中。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卷入时代的漩涡。那个时代酝酿着、躁动着、嘶吼着、咆哮着,等待着这一群孩子上演一幕幕悲欢离合。

1872年夏,“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此后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继续遴选30名少年远渡重洋,4年共派出120名,是为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十五年的留学计划,但是进行到第十年,终因清廷的猜忌而夭折,留美儿童被召回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清廷的抉择面前,幼童们的呼唤显得那样得苍白无力。

这三批留学生为中国的铁路、外交、邮政、电报、海关、海军和高等教育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其中,詹天佑因京张铁路成名,梁敦宜出任外交部长,唐绍仪出任民国总理,蔡绍基出任北洋大学校长。就这样,幼童留美仍被称为首开近代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留学教育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极重要的一页,弥足珍贵。

所谓英雄造势时,时势造英雄。容闳无疑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很明显,容闳的努力给了120名中国儿童赴美留学的机会,同时也为即将逝去的清朝开辟了一条复兴之路。

然而,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改变整个历史的进程和结果的,这注定是整个留学事业的悲剧,因为在清政府腐朽的体制下,即使幼童一直在美国留学,也毫无用处。

清政府在保持封建文化传统的政治思想前提下,打算派幼童赴美学习美国的先进技术,用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肤浅无知的政府竟然认为这些学生花政府的钱,只应该按照政府的话学习工程、数学等自然科学,而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漠不关心。

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诚然,科学技术、经商之类的可以富国,但是不可以强国。军事的强大才是一个国家生存的基本保障。

而对社会现状的了解是必要的,毕竟知己知彼才可百战不殆。

当然,事实是,虽然饱受祖国的猜忌,受到了来自蒙昧人民的嘲讽歧视,但是赤子之心不曾改变。他们在公开场合发表中华图强的演说,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谴责列强对中国的欺侮,在他们后来的生命中,将这作为自己终生使命的人也不在少数。而可笑的是,清廷最后召回幼童的理由竟是“腹少儒书,德行未坚”。

一方面,时代背景下决策层信息的闭塞和不对称,使得影响众多精英命运的误解可以理解。另一方面,一个古老大国的恐惧和懦弱也暴露出来。“当我们乘坐日本号轮船溯江而上时,我们又一次见到了上海,曾想象会有人在码头热烈的欢迎我们,能见到我们的亲人,能感受到阔别已久的祖国拥抱我们,但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我们坐在独轮车中,暴露在人们惊异、嘲笑的目光中。

我们的神情举止在他们眼中一定像一群怪物。”这是黄开甲回到上海后的日记。很难想象,一批首批海归,一批最先进的知识分子,一批热爱祖国的年轻人,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

但在提前被召回过程中逃走的荣奎,对自己的名声不必多说,但毕业后,他仍然坚持当年的协议,来到美国的中国官邸工作。这不禁令我想到当下。现如今亦是如此,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减当年。

我们必须承认目前我们社会的制度的不完善,而祖国需要人才,但却又有多少人全然不顾民族的托付,历史的教诲,滞美不归,滞欧不归,着实令人心酸心寒。

而李鸿章和曾国藩策划选送幼童出洋这一千古奇事时,他们满心期盼这些出洋学生师夷长技后,可回国助中华日趋强盛,可当留美幼童归来后,清王朝却在变革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接二连三遭受致命的重创,濒临亡国的边缘。屋漏偏逢连夜雨,大清王朝自掘坟墓,也怨不得他人。

幼童们“终日饱吸自由空气,他们平日里性灵上受到的沉重压力,一旦排空飞去,言论和思想便都和旧教育不合”。“一只生下来就被囚禁的鸟,感受不到森林的气味,可一旦让它舒展飞翔翅膀,这时再华丽的禁闭空间也不能阻止它希望飞到即使是暴风骤雨的自由天空的愿望。”他们中有些率先脱下长袍、剪下辫子、信奉新教、发表演说,例如在提前遣返途中跳火车逃走的谭耀勋和容揆,在归国后,他们又是民族觉醒和进步的积极推动者。

典型代表还有追随孙中山卷入反清运动的容星桥。而也有一些人仍忠守着王朝理念,或是陷于敢怒不敢言之境。我不知道那位写下“十载攻书向学堂,果然富贵出文章。

鳌鱼涌出千层浪,丹桂开时万里香。三级浪中龙见爪,九霄云外凤翱翔。状元榜上标金字,直入皇都做栋梁”的幼童,在接下来数年的留学洗礼中有没有改变信仰。

我也不知道那些在两次海战中匆匆死去的幼童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死亡之路。“为这个古老民族的觉醒而死去”和“受朝廷豢养之恩,自当勉尽致身之义”,他们心中的天平向哪一方更为沉重地倾斜呢。但是我相信他们都会去思考,是做这个万人皆醉的泥潭中的清醒者,成为历史道路上的祭品更加痛苦,还是如同那个疯人国中唯一正常的国王一样,将自己变疯,成为旧王朝无声的陪葬品更为悲剧。

《幼童》跌宕曲折的历史使我“舍叹息之外,更无他言”。唯但愿那些往事留下的记忆,不管再被后人怎么剖析,怎么浸上时代的沉重,对于幼童们来说,都能如那些老照片般美好,待时间倾斜,终开出玫瑰。

幼童观后感 篇6

看完幼童,感触最深的就是那100多个,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中国儿童,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勇气,远赴美国的精神,想想现在的孩子,就是成年了,还赖在父母身边的比比皆是,为什么可以这么勇敢。也不知道那些家长,是那么的富有勇气,具有远见,冒着与孩子诀别的风险,愿将骨肉送去毫无所知的一片大陆。当我看到这些孩子中没有满族时,我知道这是不屈的生命力,摆脱他们的束缚,为祖国和自己而战。

而作为先驱者曾国藩、容闳等, 那些率先睁眼看世界的人花了多少心血,不知道那个当时极端闭关锁国的中国吃了多少洋兵洋炮的亏,才使得愚钝的清**肯公费派遣这些孩子去学洋人的技艺。当这些孩子踏上出国留学的征程时,我感到沉睡的中国龙开始微微睁开他那双苍凉的眼睛。

而且幼童们在各个学校的情况以及生活,更是喜人。显然,12岁的年龄,孩子很容易接受异地的语音,生活方式:并且能很快的适应美国式的教育,学习新鲜多样的文化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安排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了解祖国,了解祖国,树立爱国主义情节,有祖国的荣誉感。于现在的留学生相比,唉,差距太大了!

有一点实在让人难以想象,清**既然让幼童们学习西方优秀的文化知识,却又想控制他们的思想,不让他们有自由,人权等等的思想,这完全是荒唐可笑的。清**花那么多钱,却只让他们学习西方的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可这对于这些对什么都好奇的孩子,又怎么会没影响,而且他们还是住在美国家庭里,肯定是会被美国文化影响。

这些都是清**的思想。不管他们学了什么,他们都是中国人,都是纯洁的心。就是有牢骚,那也只是牢骚,想的孩子祖国。想想现在的部分中国人,唉!

差距啊!

这又想到了日本,同样是派遣出国学习,日本的效果却与我们的截然不同——我们的“出国计划”半途夭折,而日本却通过学习各国优势之处,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腾飞。是不是因为我们送的孩子有问题?显然不是。

许多孩子与日本人同班,我们的大多数中国人在美国学校中名列前茅。出国效应与**的态度密切相关。日本**重用、看重留学生。

然而,在中国,人们总是很难接受这种差异。最后,对未完成学业的留学生进行召回和随机分配。尽管作出了派遣留学生出国的一步,他们还是潜意识里抵触西方思想的,这就决定了这次公派出国的效果必定不如日本。

当幼童们历经幸苦,长大学成归来,却遇到了一个动荡不安的祖国,不能以己之所学让祖国走出困境,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们只能感叹他们的优秀和命运,但他们仍然是祖国的骄傲!

胡海星1132210071

11化工3班

幼童观后感 篇7

走近幼童——被遗忘,又被重新拾起

“其实,历史更善于遗忘。许多真相成了永远的秘密,许多人事只剩下变形的传说……”

当留守美国的幼童故事在漫长的历史中被遗忘,被几代人重新发现、反复研究、挖掘,最终以一种零碎而美丽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心中的涟漪久无法消散很久。

在120名的幼童中,有曾担任中华**第一任总理的唐绍仪,有建造了第一条中国人自己监造的铁路——京张铁路的詹天佑,也有早年病逝美国的谭耀勋……他们中的大多后来都身居重臣,活跃在晚清的各个领域,也有甚者坚持了自己的梦想,却依然不忘为自己的同胞谋福利。无论是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是英年早逝,无所作为,他们对祖国的真挚之心是一样的。

不可否认,他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他们每有一个羞辱我们在外国的中国人。相反,他们是外国人眼中的佼佼者。他们是一群明星,可以成为世界各地的佼点。当他们到达美国时,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跨过语言障碍,成为他们就读的各个学校的优秀学生。

在世界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他们走到了引领工业革命变革的前沿——参观费城世博会。正如片尾所说:他们是荒原中第一个探路人,是惊涛里最早的远航者。

他们不该为历史所遗忘。但为什么这样一群国家的栋梁之才,到了大清统治者眼里不仅不是骄傲,竟会成为迂腐者口中的“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在五四新青年眼中,他们又无奈地成为了前清遗老甚至有洋奴之嫌,悲哀啊!

他们有赤胆忠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报效国家的中诚。他们鲜血中弥漫的中国情怀从未改变!迂腐无能的清**一方面渴望通过“留美“计划获取外国先进的技术与理论以强国,另一方面却又畏手畏脚,想方设法地束缚着幼童们个性的张扬,阻碍他们的自由发展。等待其开花结果,却不让其见阳光,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更何况那是120个活生生有思想,有才能的人哪!

寄予他们希望却不给于他们信任,生活在这样一个腐朽不堪的封建社会,从被送往美国留学时起,幼童们的命运就注定是悲哀的。

然而,一个人的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你敢于为之奋斗。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一生执着于自己中国留学事业的梦想,尽管中途遭遇了各种阻挠,至他辞世终是美梦难圆,但他从未想过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即使是在他人生最失意的时候,他依然在为自己祖国的富强而奋斗。我们的幼童们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虽然他们或许不能完全按自己所想的施展抱负,他们还是把自己的一片真心毫无保留的洒在国家的土地上,他们值得我们后人敬佩!

幼童观后感 篇8

幼童》观后感

留美幼童的故事像一件珍贵瓷器的碎片散落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度之间。从1872年到1875年,清朝派出四批120名海外留学生带着官费踏上了美国的土地。

这个曲折而奇异的故事由容闳创出。有人说,不能说容闳没有出国留学,但他让梦想来的更快、更直接。当他独自出国留学时,由于知识的增长,人们的道德的道了广泛的考虑。

想到中国的老百姓,应该使他的同胞早一点摆脱这种处境,为他们服务,这个也正是容闳区别于其他人的地方。他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当他认识曾国藩,得知他也有世界眼光时,他们认为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是当时中国最有益、最重要的事业。

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文明富强之境。回国后的这批西学所造之子历经晚清**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幼童们当时到达的是位于美国西北部的哈特福特,当时经济活跃,技术先进的城市。在那个异乡又陌生的国度,他们凭借着毅力,努力个个优秀,成绩名列前茅。中国学生成为了美国青年的榜样。

如果只是以他们最终的业绩来衡量是否“优秀”,那就太过功利和迂腐了,令我瞠目结舌的是他们在西方同龄人中的表现。一位耶鲁大学教授在自传中记述了他的中国同学:“这些男孩子穿着打扮和我们一样,只是头上留着长长的辫子。

他们玩橄榄球的时候,会把辫子藏在衬衣里,或盘在头上……我们玩的所有游戏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但他们很快就成了棒球、橄榄球、冰球的好手,在花式滑冰场上技术更是超群。当自行车刚刚出现的时候,学校第一个买它的是曾(吴仰曾)。我现在仿佛还可以看到,他骑着这奇怪的家伙在艰难的山路上走“。

“这些男孩不但在体育场上压倒美国人,他们还在另外一些场合让我们心碎。当这些中国年轻人出现在社交场合时,我们什么都没有。他们对女孩的态度是优雅和顺从的,这是我们无法学习的。

……在舞会上,在一些招待会场,那些最漂亮最有吸引力的女孩总是会挑选这些东方男孩。我仍然记得那些美国男孩的痛苦表情,他们看着心爱的女孩走过他们身边,接受对手中国男孩的邀请。那些中国男孩的舞跳得真是很棒。

”在若干代中国留学生中,学业出类拔萃者比比皆是,这符合中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但在体育和社交场合压倒外国同龄人,这是我看到的惟一记录。回国后,这些孩子创建了警察系统,成为开平煤矿的总工程师和现代海军的领袖。他们对祖国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一些学生投身异教、剪辫子的行为,再加上日益高涨的反华情绪,给古代帝国的发展带来了危机。为此,清廷怕这些孩子“忘本”,在美国期间,他们也要熟读儒家经典,也就是被称作“五经”的《诗》、《书》、《礼》、《易》、《春秋》。还有《孝经》、《小学》。

幼童们还要学习《国朝律例》,也就是朝廷颁布的法规。他们每7天就要学一遍《圣谕广训》,比国内幼童的学习频度高一倍,这是清朝康熙、雍正二帝为教化百姓而写的读本,连正文带解释有上万字,当时万千学子人手一册子。这些中国经典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太难了。很难想象他们必须接受完整的西方教育。

可他们表现得如何呢?根据有限的资料,钱钢发现,他们中至少有50人,也许大部分人,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进入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著名大学。

这是一个百年的传说,是一群孩子的悲欢离合,是一个古老国家的命运。他们是荒野中的第一个探路者,海浪中的第一个旅行者。他们欢乐哭泣,成功失败。

他们经历了一百年的骚动、遗忘和重新发现。幼童是所有美国孩子的榜样,更是我们当代中国所有人的榜样。没有国难,我们更应该发奋.

幼童观后感 篇9

看《幼童》是一种幸运,这真的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原来记录片也可以这样深入地撞击一个人的内心,让我在数月后的今天,依旧珍存着那份感伤,那份慨叹。

胸怀大志的容闳最终也未能圆满实现自己的抱负,当我在屏幕上凝望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时,我试图挣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我试图回溯百年,与那些百年之前的灵魂对话,我试图追问,是什么,让这段原本可以辉煌的留美历程最终黯然收场?难道责任仅仅在清廷吗?

是的,我们承认,保守无知的清**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这仅仅是清**造成的吗?留美的幼童完全是无辜的吗?

西方活跃的思想和先进的技术,促使他们学术的进步;与此同时,也有人“完全西化”,忘记了对祖国的承诺,一味沉浸在西方社会的娱乐和活动中。

回看今日,“留学生”已经是一个普遍和不再敏感的字眼,但当赤裸裸地面对一种异质文明时,冲突——文明的冲突使我们忧心,忧心当今的留学生,离开了昨日的母亲,忘记了归国的方向。

无论过去还是今天,我们都要记住:永远爱我们的祖国。

——外国语学院孙晓静纪录片《孙中山》讲述了革命先行者、**国父孙中山一生的辉煌和革命历程,将真实的历史记录和海内外华人对孙中山的敬仰与崇敬及孙中山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有机结合和表现出来。

孙中山出身于农民家庭,与封建上层贵族统治阶级几乎没有接触。早年接受西方教育,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他能够理解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此后,他立志行医救人,名扬海内外。孙中山青年时期目睹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产生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极大的民族愤慨。他毅然弃医从事革命活动,想救国救民,振兴中华。此后,孙中山多次领导武装起义,领导建立民主团体,传播民主思想。

辛亥革命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于达共产党离任后,仍然致力于抗日军阀和统一中国。毛泽东评价孙中山为“伟大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手创办国民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亲手规划设计了中国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后提出三大政策推动了国共合作,直至1925年病逝,仍坚持反帝反封建,将革命进行到底。

孙中山一生中,体现了追求真理的开拓精神、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博大的世界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胸怀。他是革命的先行者,伟大的爱国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鼓励他全心全意为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孙中山也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作为革命领袖,虽然主张推翻中国共产党,但手段温和,对政治敌人的估计不足,对帝国主义有一定的幻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和民主共和。

总之,孙中山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奉献一生的精神和高尚品德,是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极大的鼓舞了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在21世纪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学院贾苏哲

幼童观后感 篇10

纪录片《幼童》观后感

如果不是看过这部《幼童》记录片,我对留美幼童的印象还会停留在历史课本上简短的几行字、几幅图中,轻描淡写,不以为然,不为所动。当我真正看到这部纪录片时,我有很多感觉。

他们是多么幸运,在世界格局剧变时期被送到了工业革命的最前线;他们是多么不幸,在动荡的清朝末年,他们被卷入了时代的漩涡。当响亮的汽笛把他们带到未知的土地上时,他们面对的世两个不同的世界。

“精英人物的命运往往就是国家与时代命运的浓缩”。影像中那些老**中,幼小的脸庞已成偏偏少年的容颜,意气风发,吸引着我屏息凝望。此时**中的他们与六七年前未开化之时有着天壤之别,世间钟灵毓秀、鸾翔凤集之地已然充斥着他们的身影。

他们的神态和身旁的西方学子并无不同,他们相信自己是为了伟大和历史而生,同样的骄傲、同样的青春,在这个全球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缩小的时代,他们有信心掌握寰宇。他们代表着青春、梦想、希望和活力。他们是优秀的,聪明的,年轻的和英俊的。他们是运动健将,多才多艺。他们志存高远,忧国忧民。那些笔走龙蛇的手书和举世无双的画作,正一点一滴倾诉着超脱了时代重压的男孩们的美好生活,他们作画、打猎、赛船、打棒球、与女孩约会,这些美好,或许是同时代中国同龄男孩子们永远无法体会到的。

他们是如此幸运,因为上帝如此关心他们,他们可以出国留学,享受优秀的教育资源,享受自由开放的环境。他们留给我们的历史剪影太美好。然而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他们也很不幸。他们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使命,肩负着祖国给予的期待和信任。他们被从一开始就决定的悲伤所笼罩,他们的结局是可悲的。

孩子们的优秀来自于他们的勤奋,他们勤奋的最大动机是把个人的兴衰与国家或法廷的未来联系起来。一个人努力的最大动力总是来自内心的渴望。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内心渴望应该是一种伟大的历史责任感。

历史的沉重在于它每一句轻描淡写的背后都隐藏着悲泣的血歌。临出发前的合影中,幼童们“身胖头广而面黑”,呆滞的神色中透露出幼小生命的不安惶恐。当嘹亮的汽笛带着幼童们来到未知的土壤,置身于时代洪荒的孩子们面对着的是整个世界的水深火热,他们处于什么样的力量与心情去承担这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呢。

他们身后是清朝的山河,山河摇摇欲坠。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封建军**的腐败,使国家和民族处于灾难之中。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卷入时代的漩涡。那个时代酝酿着、躁动着、嘶吼着、咆哮着,等待着这一群孩子上演一幕幕悲欢离合。

1872年夏,“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此后至1875年,清**每年继续遴选30名少年远渡重洋,4年共派出120名,是为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原本是清**设立的一个长达十五年的留学计划,但是进行到第十年,终因清廷的猜忌而夭折,留美儿童被召回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清廷的抉择面前,幼童们的呼唤显得那样得苍白无力。

这三批留学生为中国的铁路、外交、邮政、电报、海关、海军和高等教育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幼童留美仍被称为首开近代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留学教育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极重要的一页,弥足珍贵。

所谓英雄造势时,时势造英雄。容闳无疑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很明显,容闳的努力给了120名中国儿童赴美留学的机会,同时也为即将逝去的清朝开辟了一条复兴之路。

然而,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改变整个历史的进程和结果的,这注定是整个留学事业的悲剧,因为在清朝的腐朽制度下,即使幼童一直在美国留学,也毫无用处。

事实是,虽然饱受祖国的猜忌,受到了来自蒙昧人民的嘲讽歧视,但是赤子之心不曾改变。他们在公开场合发表中华图强的演说,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谴责列强对中国的欺侮,在他们后来的生命中,将这作为自己终生使命的人也不在少数。而可笑的是,清廷最后召回幼童的理由竟是“腹少儒书,德行未坚”。

一方面,时代背景下决策层信息的闭塞和不对称,使得影响众多精英命运的误解可以理解。另一方面,一个古老大国的恐惧和懦弱也暴露了出来。很难想象,一批首批海归,一批最先进的知识分子,一批热爱祖国的年轻人,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当他们再次回到母亲的怀里时,没有热烈的欢迎,没有熟悉的人群,只有惊异的目光和嘲笑的人群。

在美国的生活已经深深改变了他们,在这个依旧沉睡的世界里,他们无疑成了异类。他们是哈佛、耶鲁和麻省理工的学生和精英。他们在国外是如此的辉煌和耀眼。现在在中国,回到祖国,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让他们感到悲哀。

英雄无用武之地,,却又无能为力。国破山河在而又壮志难酬。他们在思考,在挣扎,在所有人都醉醺醺的泥潭中清醒,成为历史道路上的牺牲更痛苦。

直至他们被遗忘。他们的结局悲剧而又惆怅。惋惜而可叹!

留美幼童,这像是时代给他们开的一个大大的玩笑,在特殊的年代里,他给这群特殊的学生打上了不同的文化印迹,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改变了这个古老的帝国的轨迹。最后只剩下惋惜、悔恨。

《幼童》跌宕曲折的历史使我“舍叹息之外,更无他言”。唯但愿那些往事留下的记忆,不管再被后人怎么剖析,怎么浸上时代的沉重,对于幼童们来说,都能如那些老**般美好,待时间倾斜,终开出玫瑰。

本文网址://m.bijiaogao.com/fanwenziliao/165489.html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