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家族作文

土家族作文 2024-04-28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总是会需要用到许多范文,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土家族作文”,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土家族作文【篇1】

1、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起,无论大人小孩,都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土家人叫做“正月忌头,腊月忌尾”。任何人不得说凶、死、杀等非吉利的字。小孩说了要挨打。大人说了,会让人嗤笑。

2、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坐树头火取暖团年,等待新年到来,这叫做“守岁”,若说成“守夜”,就视为不吉利,来年会有孝服。所以无论大人小孩均要记住只能说“守岁”,不能说“守夜”,否则要被长辈“封印”。

3、吃团年饭时,大人们都说小孩不能吃鸡爪,其理由是“吃了鸡爪长大了写不好字”。而根源是教育孩子讲清洁卫生。因吃鸡爪速度慢,孩子吃不了多少饭,又吃不到多少肉,手拿鸡爪反而把满手的油腻往衣服上擦抹,弄脏了衣服不好洗。

4、小孩不能吃猪蹄爪。大人说男孩吃了找不到媳妇,女孩吃了会东逃西走不落屋。

5、吃年饭时,不能泡汤。泡汤了象征做事不成功或者不吉利,有的更传说成泡汤后洪水要冲垮田坎——垮崩缺。

6、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都禁忌用针线,传承的理由是,这两天用了针线,种的庄稼会长过节虫——易受虫灾。

7、大年初一,不准向外泼水。若泼了水,则保不住财。土家人以大年之水为“财”。初一赶早出门,挑水回家,这叫抢“银水”。谁先挑到井水,谁就抢到了“银水”,象征新年发财,求财顺利。

8、初一不梳洗头,因“梳”与“输”谐音,初一只能赢,不能输。

9、正月不洗被条,因被子的里子(布)大多用白布做成,洗被意即“洗白”,由富变穷,故正月不洗被,谁也不破例。

10、除夕夜洗脚,不能洗过膝盖,原因是洗过膝盖后,到亲戚家就吃不上午饭,土家人叫住“赶过了嘴” 。

1.岁时节日禁忌。农历腊月二十九日,年饭上甑后,妇女忌动针线。腊月三十忌挑水,否则触动龙王而导致水灾、旱灾;不准杀生,意为让各种动物安全愉快地过年。正月初一早,未吃东西前,忌言及“死”、“病”、“穷”、“杀”、“没有”、“不要”等字眼以及与此相似相近的字音;是日,不说不吉利语,忌吵架、骂人、哭泣;对去睡觉的守夜人,忌说去“睡觉”,要说“去挖金窖银窖”;忌见称杆,否则长年见蛇。正月及农历七月的初一至十五,忌给孩童剃头。每年小暑前,从辰日到丑日止,禁宰杀、钓、猎,忌穿红衣,忌举乐。

2.饮食禁忌。吃饭时忌端碗立于他人背后,面向其背吃,据信,如是会使人“背时”背食。忌幼童吃鸡爪,否则认为日后写字似鸡爬;亦忌吃猪鼻,信其日后睡觉打鼻鼾;忌吃猪尾,恐其日后事事落后;忌吃敬神祭品,否则记忆力差。

3.回门忌。新娘回门时,忌为娘家扫地,恐将娘家财气扫光。回门日,新郎吃岳丈家头一餐时,忌将岳家特意多盛的一大碗饭吃光,忌将酒杯中事先投入的两粒黄豆金豆吃掉,酒后应留在杯中,以免将岳家吃穷喝光。回门时,忌新婚夫妇在岳娘家同房。

4.孕期禁忌。孕妇在屋不可用刀砍物,否则认为胎儿身上会有刀痕;不可将线绕于颈间,否则胎儿脐带会盘于其颈;禁在孕妇屋中钉木桩或钉子,以免胎儿出生后排不出小便;禁在孕妇家中动土、折门窗、随意移动已固定的家俱,重撞房屋等,以免胎儿被振堕胎。

5.礼俗禁忌。土家族忌在待客的油茶场中打3、4以外数目的鸡蛋。俗言:1个鸡蛋为独吞,2个为骂人,5个销五谷,6个是赏禄,7、8、9个则应了“七死八亡九埋”的不吉语。故习惯于打3个或4个荷包蛋待宾客。

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比较自由,男女双方经过自由恋爱,征得双方父母同意,经土老师(巫师)作证,即可结为夫妻。

在恩施石窑、大山顶等地,有“女儿会”的习俗,即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过“女儿会”,唱歌跳舞,彼此爱慕,结为终身伴侣。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被迫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土家族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即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又称“还骨种”;兄亡弟收嫂,弟亡兄收弟妇,称为“坐床”。但这些习俗到近代就已不存在了。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颁布了新的婚姻法,从此土家族人民真正享受到了婚姻自主的幸福。土家族的婚姻仪礼大致包括“打样”、“求婚”、“讨红庚”、“定亲”(俗称“插茅香”)、“看期”、“亲迎”等程序,与汉族古代“六礼”类似。较有特点的婚姻仪式是陪十姊妹、陪十兄弟与哭嫁。

结婚前一天,男女双方举行盛大的成年礼。清《长阳县志》卷三记载:“古冠婚为二事,长邑则合而为一。于嫁娶前一二日,女家束发合笄,曰‘上头’。设席醮女,请幼女九人,合女而十,曰‘陪十姊妹’;男家命字,亲友合钱为金匾,鼓乐导送,登堂称贺,曰‘贺号’,不谓字也。是日设二(宴)席,其一,子弟九人,合新郎而十,曰‘陪十兄弟’,又曰‘坐十友’。”

土家族作文【篇2】

恩施拥有许多绚丽多彩的土家民族文化,如摆手舞、土家民歌、吊脚楼、风雨桥、西兰卡普等。这里略述一二。

摆手舞

土家族民间舞蹈摆手舞已经普及了,我们恩施许多学校的学生都会跳摆手舞,。我们学校在早操和课间操都会跳。摆手舞有许多动作:摆手、撒种、插秧、收割、挑谷、纺纱、织布、小拜年和推磨等,其中做的最多的还是摆手这一个动作。摆手是第一个动作,也是最后一个动作。摆手是左手在前,右手在后,蹲下、站立后双手向前敞开,收回时双脚一起蹲下,再站起时,敞开的手收回,右手在前左手在后。这个动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还是有些难的。

吊脚楼

恩施土家族的民居建筑有极具土家族文化内涵的土家吊脚楼。吊脚楼中有三间正屋,中间一大间叫“堂屋”,左右两边叫“桡间”,用来做卧室、火坑或厨房。正屋两端有厢房,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上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都在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的上面住人,下面喂牲畜,堆放杂物。吊脚楼有很多形式:单吊式、双吊式、四合水式。吊脚楼一般都有走廊,它们的走廊图案大多以“万字格”、“寿字框”来寓意吉祥之意。

恩施土家族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为外地人观赏。如果有机会,大家都可以来玩哟!

土家族作文【篇3】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哦,我可是土家族人哦。想知道我们土家族的民俗吗?那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我们土家族心灵手巧,妈妈、婶婶她们能绣各种各样的绣花鞋垫,叔叔们能用柳条、竹编编一些背篓、笸箩、撮箕等等。我们大家合作还做了一件西南卡普呢!

我们土家族的特色小吃有又香又可口的扣肉、腊肉、渣广椒、合渣等等。

土家族百姓喜欢住木房、瓦房、土房。

土家族有一年一度的“女儿会”,是土家族青年男女互相认识,自由结交的盛会,大家喜欢跳摆手舞。

土家族还有一个风俗:哭嫁,哭嫁就有陪十姊妹、十弟兄。有女儿出嫁时,常有陪十姊妹的节目。用几张大桌子拼成一长条,桌上摆有瓜子、花生、糖果等东西。旁边坐着男女老少,正上席坐着新娘,边唱歌边吃东西。陪十弟兄也是这样。哭嫁就是妈妈舍不得女儿走,女儿哭舍不得妈妈的意思。

虽然我们土家族人口比较少,但是我们土家族最大的民俗习惯就是热情好客。

土家族作文【篇4】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

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

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土家族作文【篇5】

喷薄而出的朝阳从东方露出了甜甜的笑脸,空中的云彩就像镶土了金边一样光彩夺目。此时,土家山寨簸箕乡如京村披上了金色的盛装,一阵僻僻啪啪的鞭炮声打破了山寨的寂静。原来,外公家建了新屋,今大上梁。上梁是土家族人的一种喜庆仪式。不到10分钟,院子里便人山人海了。开始上梁了,木匠师傅双手托着一根足有儿米长的大梁。过去,人们信迷信,给梁上画了个大大的太级图,好赶鬼避邪,保佑自家平平安安,无灾无难。如今,上面写道:社会主义好之类的字,还挂着丝绸做的大花,表示吉祥如意。

木匠师傅来到梯子前,他上一步,念一句:上一级,步步高升!上二级,四季发财,,一人们站在下面,静静地听着,看着。今天,外公特别高兴,他额上的鱼尾纹舒展开了,精神矍栋,慈祥的脸上流露出温和的笑意。只听恍的一声,屋梁不偏不倚地放在两根中柱之间,显得那么稳固,那么坚实,引来一阵喝彩声。献彩开始了。大家把自己带来的贺喜彩绸挂在屋架上,前、后、左、右都挂满了,真叫人眼花缭乱。传说,撒屋梁把耙也就是撒金银。木匠师傅早准备好屋梁把把,他先唱了一段山歌:一谢党的恩情深,二谢四方众乡亲。知今不用好莱饭,只用梁把敬亲人。唱完,撒下一个个又大又圆的糯米把把。把把四处撒开,远看好像大雪纷飞,大家抢着,接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孩,两只亮晶晶的大眼睛紧盯着撒向他这一方的屋梁把把,张着嘴,露出排洁白的牙齿,口水从薄薄的嘴唇边流了出来。

突然,一个梁耙耙向他飞来,他一扑,一抓,接住了!他好高兴啊,连蹦带跳地喊起来:我接到财喜了,我接到财喜了!看,表弟田壮也在抢屋梁把把呢。一个把把撒在他鼻子上,鼻子被擦破皮了。我跑过去,关切地问:痛不痛?他摆摆手,拍拍胸说:男子汉大丈夫,痛算什么。接着他又抢了起来,他已经抢得四个了,还一个劲地抢。大家你争我夺,喊叫声、嬉笑声溢满了堂屋内外。屋梁耙把撒完了,我们又去看大人们唱山歌。姨父和姨母正坐在台上,面对着大家,听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唱歌开始了。先由姨父开头:从前我家难开锅,如今不愁吃和喝。朋友亲人屋里坐,喝酒划拳唱山歌。姨母也开了金口:桑木扁担软溜溜,挑来金山到村头。致富政策实在好,家家户户不犯愁。大家你一段,我一段,山歌声此起彼伏。是呀,如今党的政策好了,人民的生活也提高了,大家一开心,谁不唱唱跳跳的?这一天,乡亲父老们一直闹到天黑才散去。

【点评本文以上梁拟题,简洁,明了,干净,利落。文中详尽地描绘了外公家建新屋上梁时的热闹动人的喜庆场面,歌颂了党的好政策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其中撒屋梁耙把和唱山歌的细节写得尤其出色,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色彩,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非常简洁自然,不枝不蔓。

土家族作文【篇6】

从金华开始坐了一天半的火车才到了湖南最著名的旅游城市张家界。导游的具体情况介绍说,张家界地区的人们总称为土家族。因为没有得到新的改革,所以张家界的乡村还是很贫困。张家界和浙江的民族的风俗是不一样的。湖南的人喜欢吃辣椒,几乎每一盘菜,每一样小吃都放辣椒。因为那里的辣椒是可以美容的,而且开水也是山上流下来的泉水,非常凉爽,更解渴。所以每个山里姑娘都长的白白胖胖的。

听导游讲了这么多,我也想瞧瞧是不是真的这样名不虚传!所以我们准备晚上去逛逛街,瞧瞧土家族和汉族的分别。我们安排了宾馆,终于,到了晚上的时候了,我和妈妈、阿姨,还有赝恒姐姐一起出发了。

我们正想买点水果的时候,不知谁喊了起来:“你们看煤饼,天哪,煤饼怎么会……?”偶然发现煤饼的我惊奇地望去---原来那里的煤饼有我们浙江煤饼的3倍!又大又圆,看了简直要吓一跳,可是你们现在看不到,但导游说我们要有7分想象,三分看看!

我们看了之后好像各个心里都有一个底似的。我们接着往前走,走到了拿来炸的豆腐啊,香肠啊的小摊子上。哇!美味佳肴,香甜可口。我看了津津有味,流下迫不及待想吃的口水。我买了黄澄澄豆腐干,赝恒姐姐买了绿油油的四季豆。然后,放进了油锅开始炸了,大概过了5分钟我的豆腐出了正在冒烟的油锅。又开始烤了起来,我再三强调辣椒放得少一点,可是她还是差点把整瓶麻辣粉都倒了上去,害得我捧腹大笑!更可笑的是赝恒姐姐的四季豆也刚刚出炉了,也同样烤了一会儿。她也再三强调说:“哎,阿姨放少一点。我们是浙江人辣椒吃不来的!”阿姨说:“不行的,不放辣椒就一点也不好吃,多放一点哦!”哈哈!你说可笑不可笑啊!

我尝了尝,果然味道不错,辣椒更是好吃,我也喝了一口甜甜泉水。哇!真是像导游说的那样名不虚传。我喜欢土家族的辣椒!

土家族作文【篇7】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有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但我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春节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还可以领压岁钱,男孩子还可以放炮竹呢!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关于春节的来历是这样的: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这天,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里的人们都要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后来有一位老人,告诉大家。“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要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每家每户都灯火通明,守更待岁。大年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在我们的家乡,人们在除夕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过年了。人们会买炮竹、买对联、准备年货、买新衣服,人们还要彻底打扫卫生。除夕之夜,我们还要吃饺子,每年包饺子的时候,妈妈会在一些饺子里包上硬币,谁吃到了有硬币的饺子,就代表谁在新的一年里会走好运。吃完饺子后,我们都会守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

到了春节那天,我很高兴,因为我可以穿新衣服,而且还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另外我发现别人也都很精神,也很高兴,到处都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我喜欢春节!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土家族作文【篇8】

踏进土家族人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他们就住在那依山就势的吊脚楼里。

吊?脚?难不成是吊着脚的楼房?土家族吊脚楼的一大特点就是有脚。这个脚不是指人的脚,而是木柱子,吊脚楼没有地基,盖在半山腰上半边悬空,由木柱顶住,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只坐着的老虎。

吊脚楼不但外部奇特,内部也很有特色。走进吊脚楼,来到了下层,下层是用来关牲口、堆放杂物的。沿着绕楼曲廊,可以去上层,曲廊边有围栏,在离地五六十米的小道上掉下来那还了得。上层的中间是堂屋,在堂屋左右的两个房间叫做饶屋,饶屋主要是用来居住、做饭,而饶屋又被中柱一分为二,前半是用来取暖的火坑,后半是卧室。

吊脚楼还有很多作用:一旦跑上楼,你就再也不用担心被野兽吃掉了,它们不敢进来,进来也上不了楼。吊脚楼通风、干燥、防潮、美观,难怪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土家族作文【篇9】

每到春节,华灯璀璨,锣鼓齐鸣。鞭炮声此起彼伏,为沸腾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空中流光异彩,百花争艳,为佳节谱成了快乐篇章。

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说起爆竹的起源,有个有趣的传说。

《神异经》上说:“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燃竹而爆,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一个名叫“年”的年兽。

据说“年”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燃竹而爆”,把“年”吓跑。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在一块“熬年”,直到深夜12点时,大家便一窝蜂的跑下楼去,准备放我们家的第一卦炮,俗称“开门红”,第一卦炮如果放得响亮,那就预示着这一年工作顺利,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民间习俗可真是多,我一定要多多研究里面的奥妙和应注意的礼节。

土家族作文【篇10】

在我的书桌上,放着一个美丽的土家族少女的娃娃。那是妈妈在我生日那天送给我的装饰品。

这个土家族少女一张圆圆的脸庞;皮肤雪白雪白的,似雪花般白皙;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眼睛上的睫毛长长的,这双眼睛看上去仿佛会说话,眼睛上有两道又长又细的眉毛;一张小嘴通红通红的。她的耳朵上穿着两只耳环。她头上缠着红色的头巾,头巾上有三排银饰,前边是花瓣形状的,中间是锁形的,后面挂着吊坠,少女的头巾上还有一个像牛角般的装饰物,银光闪闪的,好看极了。

少女身上穿着一身蓝色的衬衣,衣上套着件红色的外衣,这反映出土家族少女活泼热情的性格。红外衣的领子上、袖口上都是银饰,还绣有花纹呢!她的腰间还系着一条粉红的腰带,深蓝色的围裙,围裙上还有一条红白相间的彩条,下面挂着一排漂亮的银饰。少女的胸口挂着一个银锁片,锁片正面刻着抱着大鲤鱼的小女孩,象征着丰收吉祥、年年有余。背面刻着-“长命百岁”,下面还挂着三个小铃铛。

我想:“这土家族的少女穿得这么漂亮是去哪儿呢?是和小朋友一起去玩吗?是为了庆祝节日去跳舞吗?”我多么希望她能带着我到土家族的吊脚楼里走走、看看、做做客,那该多好呀!

我多么喜欢我的土家族娃娃。

土家族作文【篇11】

不同的地方那个有不同的过年的特色,在广州也有一番不同的过年风格。

春节一般在一月下旬或正月初旬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屋门前贴上了“福”字,而且是要倒着贴,那是为了寓意“福到了”,有的甚至在各个房门上也都贴上了“福”字。除此之外,人们还要在家里大扫除,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人们都喜欢趁着春节的时候到花市里买花。拥有“花城”之称的广州每年的春节都要举办花市。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花朵在花市上竞相开放。走进花市,就好像走进了花的海洋,享受带着香气的“海风”。花架上的那一盆盆梅花、桃花、百合花……都亭亭玉立、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大年三十,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谈谈旧年收获,与新年的希望。然后大家一起高高兴兴地坐在电视机旁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屋子里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和满屋的欢声笑语。

大年初一,人们基本没什么事,平时热闹无比的大街,也一下显得冷冷清清了。有的人在家里休息,也有的人走亲戚、拜年。

到了年初二,大街上又呈现出往日的热闹景象――人们又早早地提着菜篮子上街买菜去了,菜市场里又出现了往日的吆喝声,喧闹声。在公园里,花儿们都露出了笑脸,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前来观看。

一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七八号了,春节也该结束了。小孩子们要上学的继续去上学,大人们继续上班。广州又继续沉浸在热闹的海洋里了。

本文网址://m.bijiaogao.com/fanwenziliao/185883.html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