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碱盐课件(锦集六篇)

酸碱课件 2024-07-03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材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如何做好教案课件的编写呢?笔稿范文网的编辑根据您的需求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酸碱盐课件”,欢迎你的到来愿这篇文章能够让你有所收获并请与你的家人分享!

酸碱盐课件 篇1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学校:百善中心校

教师: 张坤

日期:2013年4月8日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活动与**目标:

深化对酸碱主要性质的认识,

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通过亲自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实验用品:

试管勺蒸发皿玻璃棒滴板稀盐酸溶液稀硫酸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

石蕊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铁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展示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酸,另一瓶是碱)。你如何识别它们?

生答注意:纠正学生语言的描述

回顾:酸碱的化学性质

二、引入

现在让我们做一些实验来验证它们之间的反应,

学生实验活动1: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

多**展示实验步骤:

药品铝塑板代替滴板的使用方法:

讲解胶头滴:

1.先排空再吸液

2滴下液体时,将其垂直放入试管口中并加入。

三。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胶嘴处于开启状态,以免被试剂腐蚀;

4使用后立即清洗,滴管的滴管除外;

5使用时,橡胶头滴管不得伸入或接触墙壁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在步骤1中,稀盐酸和硫酸中的液体变为红色,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的液体变为蓝色。

步骤2,稀盐酸和硫酸中的液体不变色,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的液体变红。

归纳实验结论: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过渡:酸还可以去除铁锈。 让我们自己做

学生实验活动2:生锈的铁钉与稀盐酸的反应

投影展示实验步骤:

生锈的铁钉要用细线拴住

放铁钉的注意事项,

学生展示每组的实验现象:

在第1步中,锈迹消失,指甲变亮,溶液从无色变为黄色

步骤2中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找学生板演化学方程式:

6hcl+fe2o3==2fecl3+3h2o

fe+2hcl==fecl2+h2↑

问题:铁钉能长时间浸泡在稀盐酸溶液中吗?

生答:归纳结论:

刚才我们做了酸碱与指示剂,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和碱还能与什么反应?

多**展示:分组情况:

第1、二、

3、 四组do:实验活动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

第5、6组:实验活动4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的反应

以及蒸发溶液

第七组和第八组做实验。5氢氧化钙与稀盐酸的反应

各组汇报展示实验现象

实验活动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

实验活动4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及溶液蒸发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第一步,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步骤2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在第三步中,在锅的底部会出现少量的白色固体。

交流共享:

1你认为溶液蒸发后玻璃上会留下什么?

并与同学交流

讲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实验活动5氢氧化钙与稀盐酸的反应

问题与交流:

通过实验五:验证氢氧化钙的性质

要点: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酸反应。

巩固练习:

某硫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严重危害当地生态环境。你如何处理废水?

你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吗?(找学生板演)

然后。做学案上的学以致用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课堂感悟:

1、酸的化学性质

2、碱的化学性质

板书设计:

实验活动6酸碱化学性质

1、酸的化学性质

2、碱的化学性质

酸碱盐课件 篇2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评委老师,谢谢你们,希望你们对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酸碱盐化学性质》。

一、教材及中考分析

酸碱盐部分的知识因其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和酸碱盐有关的考题又在中考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中考题中有不少题型是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如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与开放性题、信息题型的知识区域,考查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主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能够正确区分酸碱盐

2、复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联系

3、复习复分解反应,金属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

4、会解共存鉴别题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学习方法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表达与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会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的过程和乐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创新的科学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对物质进行鉴别、讨论离子共存问题。

四、教学方法选择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准备采用包括问题和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归纳法等过程式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式"和“讨论式探究”的复习法,学生在做酸碱盐的题目时,不懂得自觉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分析题目,或者做出来也不清楚自己思考的过程。所以这节酸碱盐的复习课首先让学生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出发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旨在帮助学生梳理酸碱盐部分的知识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例题分析,动手实验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能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应用在解题中,如:物质的鉴别、离子的共存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围绕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编排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提问,实验习题,在练习、讨论探究中让学生复习酸碱盐的知识的同时,能力和思维得到提高,科学素养得到升华。

引入课题:

利用氢氧化钠遇酚酞变红的实验现象营造春天延边地区金达莱花开的教学情景,由酸碱遇指示剂变色的知识点引入课题。

1、复习旧知,梳理脉络

课件演示习题回忆所学的酸碱盐知识,将各物质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能力。并组织学生讨论,找出能相互反应的并写出方程式,再进一步深入拓展归纳整理酸碱盐之间反应规律。总结完善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复习常见离子反应,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哪些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共存的问题,跟进组织学生动手实验鉴别题,应用酸碱盐的化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学习基本知识点是为了应用,培养学生自觉应用知识点解题的意识。

六、总结评价与反思

酸碱盐课件 篇3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实质。

2.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3.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酸和碱发生的是中和反应。

2.教学难点: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实验导入:同学们上课前看老师手里是什么,没错是食醋和两个皮蛋。现在找几位同学品尝并说一下皮蛋的味道。好的,有同学说有涩涩的味道。其实是皮蛋中含有碱。那么现在老师在皮蛋上加点醋,请同学再尝一下。哦?涩味没有了。为什么呢?可能是酸和碱混合以后发生了化学反应,那么到底是什么反应呢?学完今天的《酸碱中和反应》,相信大家心中的疑惑就解开了。

2.新课教学

(1)初步感知

【活动】每个小组实验桌上有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酚酞试剂等。引导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验证酸与碱是否会发生反应。

【问题】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是什么?

【知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小试管中,逐滴加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呈现红色,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溶液,最终溶液颜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酸和碱可以发生反应。

(2)合作探究

【活动】多媒体播放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动画,学生初步感知中和反应的机理。

【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知识】反应过程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水:HCl+NaOH=NaCl+H2O。

(3)新知生成

【活动】教师多媒体呈现其它酸碱反应,引导同学观察归纳酸碱反应的概念。

【问题】观察这几组方程式,他们有哪些共同点呢?

【知识】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钠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我们把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酸与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3.巩固提高

【活动】理论应用: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和发痒,已知蚊虫叮咬分泌的毒液是一种酸性物质,为什么可以用肥皂水可以减缓皮肤的不适感呢?(因为肥皂水显碱性可以和蚊虫的毒液发生中和反应。)

4.小结作业

总结:引导学生分享本节课收获作业:课后搜集资料,酸碱中和反应在我们的生产中有什么应用呢?

酸碱盐课件 篇4

本单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在酸和碱性质及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以及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从整章的内容来看,都围绕着酸和碱这两种物质来学习的,所以能够清楚认识酸碱对学好本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酸和碱在初中学生的概念中还比较陌生,同时新课改的教材中不对酸碱下定义,仅需要通过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和变色情况来进行判断酸碱。所以对指示剂的认识也犹为重要。本节作为该单元第一部分的第一课时,主要认识指示剂,并且能用指示剂来鉴别具有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实验方法,同时通过新课的教学使学生形成物质区别的一般原理。

了解酸碱指示剂你酸碱作用的变化规律。

A 认识两种指示剂(酚酞和紫色石蕊试液).

B .掌握酸碱指示剂和酸碱作用的变化规律.

D .了解指示剂的发现. 了解如何简单运用生活中的某些物质代替指示剂来鉴别物质的酸碱性。

在探究酸碱指示剂和酸碱作用的变色规律 培养学生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和运用实验的现象分析实验的实质内容

在探究指示剂与酸碱变化规律过程中 运用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 观察物质外观性质――(利用旧知识)预测物质的性质(假设)――实验验证――观察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解释及结论)

如何区分食醋和氢氧化钙两种物质 从简单的物理方法 ――到化学方法 多种方法的探究 让学生懂的区分物质的一般原理

从两种物质的探究到多种物质的验证,让学生懂得研究物质从特殊(个别)物质为代表到一般(普遍)物质的研究方式

在自制指示剂的探究问题上。通过观看感性的内容材料。培养学生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力

让学生能在学习用石蕊试液区分酸碱的基础上,自行探究另一种指示剂。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能应用相同的实验原理。达到学一种具体的物质研究方法应用于其他类似物质的研究。

在自制指示剂的探究实验上,列举的都是生活中学生见过的物质。居然有如此的功效。让学生懂得即使是身边最不起眼的物质都有可挖掘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懂得学习化学的同时,要着眼于平时对身边事物的细心观察 如何让化学知识你生活实际相联系。

1.实验探究和验证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所以必须通过实验方法对物质的性质进行探究 本节课运用探究实验和验证实验相结合,通过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出物质变化的规律。然后进行多种的物质再次进行实验对总结的规律进行验证。

3.类推 实验仅有几种物质的验证 其他的酸碱和指示剂的变化也是如此

复习旧知识―― 总结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再利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新事物

教学过程:

[提问]紫色的石蕊试液中通入CO2气体,有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

[追问]为什么会变红?

[学生解释]

[提问]1、除碳酸外,我们还知道哪些酸?

2、这些酸中滴加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会有什么变化?

[设问]紫色石蕊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呢?指示的溶液的酸碱性。我们这节课探究的主题是酸碱指示剂。

酸碱盐课件 篇5

(1)在一定量的碱溶液中,滴加酸,正好中和时,碱和酸应该有什么定量关系?

(3)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x溶液体积(L)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的溶液浓度。

在未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0.23L,需加入0.11mol/L的盐酸溶液0.29L才能完全中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1)       (1)       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在化工生产和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知道某种酸或减的标准浓度,例如:在实验室有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怎样测定他们的准确浓度呢?这就需要利用上述酸碱中和反应中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来测定。)

滴定管是一根带有精确刻度的细长玻璃管,管的下段有可以控制液体流量的活塞。

(1)       (1)       优点:易于控制所滴加液体的流量、读数比较精确。

(2)       (2)       滴定管的正确操作:

I.              I.               两种滴定管在构造上的不同点:碱式---活塞

II.          II.            滴定管的读数方法:

最后一位是估计值。

III.       III.          滴定管的洗涤:

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标准液(或待测液)来润洗。

IV.          IV.          固定;垂直于桌面,高度以滴定管尖伸入锥形瓶约1cm为宜。

V.              V.             操作: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挤压位置

滴定时,禁止:左手离开活塞、眼睛看别的地方,要注视锥形瓶内液体的颜色变化。

操作过程:

(1)       (1)       查:

(2)       (2)       洗:先水洗,后润洗。

(3)       (3)       盛,调:

(5)       (5)       滴定:

(6)       (6)       记录读数:

1.     1.       完全中和点和滴定终点虽然不同,但可以等同计算。

如:用0.1mol/LNaOH滴定20mL0.1mol/LHCl.

0                0.1           1

10.00            0.033         1.48

15.00            0.0143        1.85

19.50            0.00125       2.9

19.80            0.0005        3.3

19.98            0.00005       4.3

20.00            10-7          7

20.02             2x10-10        9.7

20.20             2x10-11        10.7

2. 误差分析:

酸碱盐课件 篇6

通过化合物的分类引出酸碱盐的组成,设计一组区分物质实验来引出酸碱的化学性质,提升学生的知识网络,渗透方法,进一步发展到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3、引导学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思考、回答从已有知识出发,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练习:化合物的分类引出:分类不同→组成不同→性质不同

设计意图 引导:如何区分稀hcl 、naoh溶液 、nacl溶液点拨:1.这一组物质在本质上的区别2.分别是利用了酸碱的哪些性质?讨论、设计、交流实验方案1.加一种物质一步区分2.加两种物质两步区分并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提高学生设计、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渗透分析方法的引导 实验探究:指导学生按所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强调实验的规范性、安全性分组探究实验,交流结果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让学生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 总结归纳:1.酸和碱各有哪些化学性质2.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汇报、总结及时归纳总结有利于提升学生知识的网络 梯度练习,学以致用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展示结果使学生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交流收获:回忆本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自由发言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回顾反思,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作业:课本p139页1~6题及时巩固加深学习效果

本文网址:http://m.bijiaogao.com/fanwenziliao/200305.html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