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汇集9篇)

聚精会神地观赏影片或电视剧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我们最好花点时间写出一份有价值的观后感,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动,怎样为自己喜爱的作品名写一份观后感呢?希望这篇“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能够符合您的口味让您感到满意,欢迎您来到我们的网站请阅读我们的内容!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1

《三傻大闹宝莱坞》:对教育体制的反思与追求真实的自我

《三傻大闹宝莱坞》不仅是一部令人捧腹大笑的喜剧,更是一部发人深省的作品。它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深入探讨了印度的教育体制,以及人们对于真实自我的追求。

影片中,兰彻这一角色是所有学生心中的理想型。他公然顶撞院长,质疑传统的教学方法,并用自己的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观念。这无疑是对于那些束缚学生思考、只注重应试技巧的教育体制的讽刺。当院长送笔给兰彻时,我们可以看到新思想已经完全战胜了旧思想。但院长说的那句“你也不总是对的”,却成为了影片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句话,似乎是对兰彻这个新思想的领袖的挑战,也是对所有旧思想的捍卫。

我深感这部电影触及到了教育的核心问题:为何我们的教育体制常常忽略了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何我们总是要求他们按照预设的路径前进,而不是鼓励他们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激情?难道只有那些遵循规则、服从命令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吗?

电影中的院长,无疑是一个典型的权威代表。他坚信自己的教育方法是最正确的,甚至不惜牺牲学生的兴趣和才华。但兰彻的出现,打破了他的固有观念,让他开始质疑自己的教育理念。这也让我思考,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而不是仅仅追求分数和升学率?

而兰彻这一角色,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敢于挑战权威,不畏艰难,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他让我明白,真正的成功,不是来自于外界的评价和认可,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自我实现。我们应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是盲目地跟随别人的脚步。

影片中的其他角色,如法罕和拉加,也各自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困境。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和困惑,正是当下许多年轻人所经历的。他们的故事,让我更加坚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光芒,只要勇敢地做自己,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让人笑中带泪、泪中带笑的电影。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感动,更让我们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它教会我们要勇敢地追求真实的自我,不畏权威和传统,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2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蔡童安

昨天我在网上看了一部广受好评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感触颇深。故事发生在印度。两个老朋友拉朱、法汉接到旧时同学查图尔的电话,称他们可以见到寻找多年未见的兄弟兰彻。旅途中,两个老朋友回忆起5年前在帝国理工大学和兰彻一起走过的岁月。而电影的主角兰彻,则是一个在每学期42场考试、竞争激烈乃至自杀率高居不下的“帝国理工”中出现的一个顶撞老师,质疑传统,完全不把成绩当回事,却年年考取第一的“怪才”。兰彻去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就做了个简易的导电装置,捉弄学长,让大家瞠目结舌,与众不同的他彻始终灵活学习,不拘小节,不会死记硬背、像完成任务般学习。

故事中的“帝国理工”是印度最好的工程学院,但这里的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第一(指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乔伊制作了一个直升机模型,但被教授一再否定,还劝他退学。后来,兰彻改装了这个装置,并安装了无线摄像头。当他们来找乔伊时,他已经绝望地上吊自杀了。所有的人都为成绩而拼尽一切心血。而兰彻却不随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他说:“你们都陷入比赛中,就算你是第一,这种方式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这里是大学,不是高压锅。”或许正是兰彻的影响,拉朱在经历一次自杀醒悟人生后终成功在毕业前面试成功,致使院长遵守诺言刮掉胡子。后来成为一名大工程师。而法汉放弃面试的机会,和父亲表明自己的理想,最终得到父亲同意,成为著名动物摄影师。

故事最后才告诉观众,兰彻真名叫法撒克·望杜。他曾是印度一个富人家的小佣人,从小爱读书,这个富人决定让小佣人用自己儿子的名字“兰彻”去读书,富人出钱,条件是冒名顶替拿到毕业证书后,小佣人就得消失。毕业典礼之后兰彻按照最初约定消失并且成为拥有400项专利的大科学家。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在一所学校当老师,用自己的理念去教导学

生。

这部电影给了我三个启示。

其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拉朱曾是害怕失败的懦夫,“他的求神戒指比手指还多”,而兰彻说:“你这么害怕明天,怎么能过好今天?又怎么能专注于学业?”这改变了拉朱。法汉酷爱摄影,却被逼学习工程,在他万分纠结时,兰彻又说:“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好的朋友会给我们好的建议。设想如果他俩没有遇上兰彻,又会是什么结局呢?

其二,乐观的心态很重要。兰彻的口头禅是“AalIzzWell”,英文中就是“alliswell”——“一切都好”。这句话拯救了法汉和拉朱,还奇迹般地拯救了一个婴儿。“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都好’。”

其三,朝着梦想努力,追求卓越。“爱我所爱,无怨无悔。”追求的应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挣得少一点,房子小一点,车子小一点,但你会很快乐,会真正幸福。去活出你自己。“有位智者说...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这又是兰彻告诉我们的。

其实,我们也能从中发现现代教育教育体制的弊端。这种教育,磨灭了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还让学生承受了他们不该承受的压力。印度是这样,我想,人口最多的中国应该更是如此。每年总能听说有学生因为学习的压力、家长的责问、老师的打击而选择了死亡。片中的乔伊就是这样。“大家都认为这是一起自杀。尸检报告显示,死亡原因是窒息死亡,气管压力过大。大家都认为他死于颈动脉脉压过大,那四年来的心理压力呢?尸检报告中却没有提及。工程师是一群聪明的人,但是他们没有制造出能测量心理压力的机器。如果制造出来,大家就都知道这不是自杀而是谋杀。”“我们一入学,校长就告诉我们:杜鹃从来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竞

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我们知道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却不知道第二个。这是现代的教育体制教我们的。

总之,我觉得影片最值得嘉奖的还是对梦想的敢于追求,敢于奋进,永不放弃,乐观的精神。不但有那些喜剧剧情与动听的歌舞,还有使人奋发的励志。

二0一一年二月十日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3

在看《三傻》之前,我对印度电影的印象不深,只有好笑和无厘头。所以,我也是带着这样的期盼去看电影《三傻》的。这部电影改编自印度热销书《五点人》,情节十分引人入胜。电影名中所说的三傻所言非虚,男主兰彻有着鲜明的特点,他灵活变通,敢于指出老师的不足之处,实践能力远超其他学生,旷课、闯祸,违规的事情都做了一遍,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可他的成绩却十分优异。要知道在“人为考试狂”的印度帝国理工学院,这样的学生未免有些戏剧化,可就是这样的身份,这样的性格,为观众揭示了许多道理。在学校里他与校长“病毒”处处对着干,唯一理解他的只有两个好友法涵和拉杜,电影以回忆插叙的方式,向大家展现了那段荒唐、难忘、深刻的大学回忆。

这个特立独行的兰彻有个口头语叫“一切顺利”,电影中出现了几次带有印度特色的歌舞,也许是一种乐天派的精神——就算不能解决问题,至少可以平复心绪,打败恐惧,增加直面问题的勇气。

尽管电影过于理想主义,但它依然触及了很多非常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比如印度的高自杀率、人才流失、学校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对学生造成的危害。特立独行的兰彻是个只能生活在电影里的虚拟人物,但他所代表的那份勇气、执着、仗义还是让我十分敬佩。

这部电影让观众唏嘘不已,泪点笑点都是满满的,我看了不止一次,很奇妙的是,每次都有新的收获。前几年看的时候,看的是热闹,最多也就看出来了友情的珍贵。如今再看却是感慨万千,时间真的能让人变得成熟,看待问题的眼光也会不一样。第二次看完电影,体会到了应试教育的错误之处、死记硬背填鸭式教育的不能让人真正理解、遇到事情学会冷静。乔伊坐在栏杆上弹唱的那一段我反复看了许多次,就好像自己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他,他的悲伤隔着屏幕慢慢地流淌出来,将观者包裹起来。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4

看了这个电影感触好深,觉得好赞呢,三个人的友谊好感动!也说了亲情,友情,爱情,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让我再一次知道趁年轻必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选择喜爱的工作,去发挥自己才能和能力,不要怕恐惧不要找借口,遇挫折更不要轻易放弃!还有就是一定要跟优秀的人在一起,都说跟对人做对事,只要找对了方法才能让自己成功。

大家应该都知道坚持跟行动真的很难,很多人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今后必须要养成把努力当成一种习惯而不是三分热度。生活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有句话说:人生就像一场竞赛!你不成功别人就超越你,今后生活中一定要追求卓越,感于去挑战,不要选择安逸,创新才是硬道理!才配的这句话:唯有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现在社会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几乎都会为车子、工作、房子、面子,一定不要活给别人看,世界是自己的。现在人心越来越脆弱,也很容易陷入恐惧,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哄哄它!切记:千万不能为了压力就去死,要找别人或对朋友诉说,(记住人生除了生死其它的都是小事)要知足常乐要有好的心态,要学会自己调节,学习兰彻说的那句话:平安无事,学会自己去思考,去感悟,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勇于品尝所以滋味,只有亲自品尝到的味道,才会有不同收获,才有是完美的人生。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5

《三傻大闹宝莱坞》片中的三个主人公——兰彻、来俱、主要展示了三位普通印度学生的成长故事。男主角兰彻是电影的核心主角,他出身贫贱,但天赋过人,在机械学上有极高的天赋,但兰彻的人格魅力才是这个主角成功的关键。其中有一段是我印象深刻:那是一节机械理论可,当教师问学生什么是机械时,兰彻在笑,教师便让他回答,他说机械就是一切省时、省力的东西,比如拉链啊等,他说了很多,可是却比书本上的好理解,但教师并不买账说:“如果他想及格的话最好按照书上的背”。然后教师又叫了一位同学,这位同学将书上的概念很熟练的背了下来,教师相当满意,然后由于兰彻对教师说:“我也只可是是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了,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他便被清出了教室,最经典的是回来后他以牙还牙,给教师上了一课,用很长的一句话说了一样东西:“书”。教师说:“那你为什么不简单点说呢”?他说:“刚试了,没用”。这样让人感到了他的机智,也让人反思为什么仅有按书上的说才算是对,才能及格,才能算得上是好学生?到底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当一个同学由于压力,选择自杀后。兰彻找到了校长毅然提出了他对学校教育的一些意见,他认为学校应当对真真意义上的成功给一个正确的定义,名次是不代表什么的,他不满意这种填鸭式和等级式的教育制度,结果他遭到了校长的惨骂。他也曾成绩垫底,也曾拿过第一,但这对他来说都是虚的,他最看重的活学活用,片中就有很多关于他对知识的活学活用来反抗或是来救人的场面。片中兰彻达斯有一个招牌动作——用右手砸砸左胸小声告诉自我“一切顺利”——因为有时候心是很脆弱的,它需要我们的安慰来使它变得坚强!兰彻主张让人们干自我喜欢干的事情反对逼迫式的学习方式,经过兰彻在片中的表现总是让人会产生一系列的反思。

从这部片反思,来看看中国的教育制度:中国的应试教育,难道还要继续?教育越改越牛,分数无比重要,90后各类“门”事件层出不穷,这就是教育体系的悲哀,或者,也将是我们民族的悲哀!我们需要的人才呢?“钱学森之问”就是对中国教育的一种质疑!我们已经经历高考,我们已没有那份冲劲。我们干着自我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事情,但试问:“有多少人在做自我不喜欢的事?又有多少人在做自我喜欢的事?”我们不必须在找自我喜欢干的事情,而更多的是在向稳定的高收入走去,我们不可能是开国功臣,可能由于社会的“规矩”和“潜规则”,我们碌碌无为一生即可。也许真的是这样:物质越来越丰盛,精神越来越空虚,枷锁一重又一重。儿时的梦想越来越远,活着就像行尸走肉。

最终,这部电影触及到了一些社会现实,就是在学生自杀后兰彻找校长谈话的那次所影射出来的:包括印度的高自杀率、人才流失、学校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及社会分工的单一和就业选择的匮乏。印度所应对的这些社会问题和中国颇有交集,这也是为什么我这个也曾深切体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升学压力的中国观众会颇感共鸣。片中最终还有一个场景也是让人很感动:当兰彻帮莫纳接生了孩子后,一向对兰彻深恶痛绝的校长“病毒”在暴雨积水中语重心长地劝戒他“你不可能总是对的”。这也是两方面的改变,校长变了,兰彻也会更加稳重。影片最终以大团圆结局。(虽然早明白会是这样,但还是很高兴)

期望大家都看看,思考思考。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6

作为一部印度电影,我看完《三傻大闹宝莱坞》后深受启发。这是一部充满了幽默、感动和思考的电影,让人不禁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何为人生的价值。

电影讲述了三位大学生寻找自己的梦想和真正追求的东西,他们相信并实践了自己的理念,不受传统文化的束缚,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勇气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部电影用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教育。教育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是人类的思想和情感的积累,是生命的绝对价值。在《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法没有国界、种族或性别之分,它是智慧的拓展和人性的全面发展。

电影的主人公拉努热文,是一位具有创造性和才智的学生,他追求真理和自由,一直寻找着他所认为的正确的道路。他的朋友们也相信,互相支持,相互鼓励。他们久经考验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是在影片的结尾,拉努热文发现他所追求的不是成功,而是真正的爱。

影片中另外两个主角,谢尔盖和芙拉,都认为他们应该成为优秀的工程师、商人,直接追求成功,实现“印度梦想”——稳稳当当地过上舒适的生活。但是,拉努热文要他们相信,如果你有梦想,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有惊人的结果。这也是这部电影背后的主题:追求梦想和信任自己,就能够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本质上,这是一部忠诚于人道精神、实现自由和民主精神的电影,充满了幽默和感动。人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如如何成为优秀的人,如何成为知名人士和如何追求成长和发展。

总之,《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充满智慧和人性的电影,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思考和激励。它教会我们,只要追求梦想,并不断尝试,就能够创造出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成长。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7

《三傻大闹宝莱坞》——给你一个乌托邦

无论有多少人存有异议,这部印度阿三的电影还是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的经典电影之一。《三傻大闹宝莱坞》,与一般印度题材电影的不同是,它不仅依然拥有与传统的歌舞为主线的场面,同时还带有与过印度片子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那就是——感悟,对学习,生活,友情,爱情,亲情的感悟。一部电影能如此穿插这么多情感,这是极为少见的。从这部《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最近的《美味情书》,印度电影让人越来越有期待了。

《三傻大闹宝莱坞》直击的是印度国内僵化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其实他们这种情况跟我们也差不多。填鸭式的教育,不注重学生的自主创新,课堂气氛沉闷,不合理的考试制度,等等,这正是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共同困境。而这部影片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勇气。一般来说,把教育拉出来讲的影片不是沉闷,就是流于说教,但这部三个小时的影片却让观众看得轻松万分,前面的三分之一完全可以拿着看喜剧的态度去看,随着回忆的渐进,真相才逐渐呈现在观众眼前。

影片开头带有戏剧化的场面,让人不经会心一笑。法尔汉接到一个电话后以幽默的方式从飞机上逃离开与栾邱碰面,在爬上高塔之后,与查图尔开始展开了一段回忆之旅。而一个名为“兰彻”的神秘人物,让我们不禁开始对此影片产生了好奇心。

兰彻是个天才,天才的科学家,对学习、生活都有自己的主见,并且在大学以前让人以为他是个出生优越的富家子弟,所以行为才会无法无天毫无顾虑,但在好兄弟的寻找过程中才发现他其实出身卑微,为了能上学,顶着富人家儿子的名义帮人挣学位。这种背景的人还能活得如此乐观,真必须得拥有非常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可贵的是他的这种乐观的进取精神和特立独行的品格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他人追求梦想,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他的两个好兄弟法罕和拉杜,虽然一路波折,但最终还是达成了自己的梦想。其实他们本质上是一样的,一样的出身,一样的善良,有着一样的热血。虽然兰彻是天才,他们只是庸才,四年来一直占据着学校的倒数一二名,但他们一直在努力,为了自己,也为了家庭,最终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创造出了奇迹。

也许有人会说这就是一个传奇,关于一个天才的传奇。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来给他作传未免太长了,但是看完这部影片你会有不一样的感觉。电影专心地讲述年轻人追逐梦想的故事,远比某些国产片宣扬金钱为上的价值观的故事有着太多的可取之处。我们不能否认天才的存在,也不能贬低梦想的价值,如果这是一个传奇,那我们就看一个传奇好了。

这支笔是卓越的标志,等你遇见和你一样卓越的学生,请再传给他,32年,我一直在等那个学生出现”。相信大家,当看到校长把这支笔交给兰彻的时候定会很激动。这不仅代表校长认可兰彻的为人,同时也代表校长承认了自己的“错

误”,自己在教育上的失败。《三傻大闹宝莱坞》给予我们的感动不仅仅在于生活、友情、爱情、亲情,也在于一些人因为兰彻的出现产生的蝴蝶效应所做出的改变。栾邱因兰彻的出现,开始学会了思考人生,因而最后成为了一名大工程师,改变了家庭环境。法尔汉因兰彻的出现,最终放弃面试的机会和父亲表面自己的理想,得到父亲的认可后成为名动物摄影师。皮娅因兰彻的出现,找到了真实的内心,选择了属于自己真正的幸福。校长因兰彻的出现,认清了自己,认知了错误。可以想象,因为没有兰彻的出现,这些人物的结局会是如何?变成另外个自己做着不是按照自己意识的事情,生活在不快乐中,在迷茫中迷失自我。

“你要记着,信在手上,出租车就在门外,只需一点点勇气,你就可以把你的生活转个身。”我们的人生很少那么顺利,我们的人生观也无法从出生的时候就定义,即使不那么顺利,我们可以告诉自己的心“一切顺利”,试着改变。即使人生观是错误的,我们可以告诉自己如何认清,把自己的人生换个面。“为什么一生下来父母就帮我们决定我们长大要做什么,从来没人问我们想做什么。”不要只会埋怨生活的不公,而要试图改变生活,让爱你的人懂你的心,让自己学会面对。

这部电影不仅给人带来了感动和回忆,同时也让观看的人深受启发和指引。告诉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人生,如何认知亲情和爱情。更让人明白了一个人该用如何的心态面对还未来到的未来。在面对迷茫的时候学会如何应对。“兰彻”这样的人物就彷如破茧而出的我们,只有不断的像凤凰涅盘,如此的周而复始才会得到永生。真正的感动往往不是只有视觉上的冲击,而是心灵上的共鸣。而好的影片给人带来的不仅有欢笑同时也有眼泪。我们或许不能像兰彻的身边的朋友能这么快的改变自我,但我们从中学会了如何慢慢改变,把自己的心理整顿好。也是从这部影片开始,我对印度电影的印象开始改观。一部电影可以改变一个人根深蒂固的想法,电影的力量是有够大的。印度片不可或缺的歌舞很好地嵌入情节中,加上主人公们一路开车呈现给观众的景色,足以让人对印度这个国度心向神往。那里也许会是一个容许人作梦的地方呢。

影片最后让所有人的梦想都成真了。当看到兰彻还是我行我素地活着,无论怎样都觉得是个莫大的安慰,还好他没有变。他成立的学校就是现实中关于教育关于梦想的一个乌托邦,可以这么说,他的存在就能给无数的人相信梦想的力量。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8

说实话,我之前对印度的电影,甚至对印度这个国家,都带有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些许偏见,认为他们思想落后不懂变通,但看过这个电影之后,我完全推翻了我之前的想法。它们之所以能够打动我们的心,是因为他们可以用一种富有表现力的形式和你的内心引起共鸣。而有一句话我发现我记得很清楚:你们在知道要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有过那种兴奋、激动的感觉吗?

很幸运,至少到现在,我的回答还是:“是”。

但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另换一个角度。那个所谓的反派“消音器”。的确,他在大学时代所做的事情确实令人不敢恭维,但是当他定下十年之约,并且在十年之后真正要去实现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为他的这种坚持所震撼。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她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所以当我知道他在十年后当上了公司副总裁时,我并不感到奇怪,因为以他的坚持,以他的隐忍与天赋,他无愧于他今天的成就。这也正是这个电影的高明之处:它为我们讲述了死板与灵活,坚持与放弃,而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最后都得到了他们在大学时想要的,这样的殊途同归,也很难不会引起我们的思考。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9

第一次看《三傻大闹宝莱坞》(以下简称《三傻》)是两年前。当然,通过电脑看的。在我看来,在中国这部电影很大一部分被它的译名毁了,《三傻大闹宝莱坞》,看到这奇怪而荒唐的名字估计大部分人都不会愿意去看的,尤其是印度电影在国民心中的形象以及电影名字中“宝莱坞”三个字的山寨意味,让不少中国观众都错过了这部电影。

我也是在朋友的强力推荐下才接触的《三傻》,本以为这又会是一部粗俗的喜剧或者是无聊的歌舞电影,但细细看下来,发现自己深深的迷上了它,随着剧情的发展自己的情绪也不由地被调动起来,看到开心时会开怀大笑,感动时也会泪湿沾襟,三个小时下来竟一点也不觉得拖沓,这种电影在现在的影片中已经很少见了。(M.Dg15.cOm 工作总结之家)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主角兰彻和他朋友莱俱和法函在大学中的故事。电影一开始就是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法函登在飞机快起飞时他接到一个**,这个**让他在起飞后装病迫使飞机迫降,而莱俱在接到法函的**后连裤子都忘了穿就跟着法函走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五年未见的大学死党兰彻的消息。我想当我们听到久违的好友有关的消息时可能会很兴奋,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反应肯定都不会想电影中的两位主角那么强烈,他们的这种兴奋不是无来由的,因为就是这个兰彻,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大一开学的第一天印度帝国工程学院的学长们迎接新生的方式让人哑然,每个大一学弟都被要求穿着**,让学长们在屁股上盖上“帝国工程学院”的印章。兰彻的出场便是不凡的,他拒绝这样做。学长威胁要在他宿舍门口小便,他便在十秒钟内就用宿舍的电线和勺子让学长吃了苦头——中学物理,盐溶液是电的良导体。

当每个人都在想看兰彻的笑话时,他都在想。作为在校学生,我们每天都学到很多知识,但当我们真正面对现实问题时,我们往往束手无策。因为我们的老师只关心哪种考试,但考试后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课堂上很少提及。他们只关心我们考试的分数,而不关心我们是否能真正运用我们所学的只是。

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是以生产的方式在进行所谓的教育工作:学生入学后向其灌输所需要的所谓知识,通过不断强化让其质量提高,最后考试合格后予以毕业,这不是人才教育,而是工厂生产。

大学里的考试曾经令我吃惊,原来就是要背,谁背得熟谁就得高分,谁得高分谁就有一连串的“功名利禄”,仿佛毫不怀疑地认定:分高的学生就一定是学得最好的。兰彻就像一阵微风,吹走了颓废教育的肮脏表面,并与之面对面战斗。

可喜的是,他巧用智慧,而非蛮力,将灵动进行到底,没有人知道他下一步将要做什么,没有人说得过他的“大道理”,也没有人能够扭转他潜在的成功印记。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场景是:当兰彻和两个好友把迟交的试卷递到教授面前时,遭到了“铁面无私”的拒收,正当我寻思着他们会如何偷偷地将试卷塞进其他卷子中时,谁知兰彻居然把大把大把整理好的试卷抛向空中,自然他们自己的卷子也就混入其中了,既然老师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学号,也就毫无办法了。

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拍案叫绝,好一招“鱼目混珠” !像这样的桥梁如此之多,充分体现了兰彻对传统机械教育体系的机智回应。他喜欢的是工程,不是工程能给他带来就业前景和社会地位。就这一点,让我汗颜,曾几何时,我们填报的高考志愿何尝不是这样被众多业内人士、业外人士分析这个分析那个,重要的不是我们对什么感兴趣,而是什么样的专业、学位能把我们带上康庄大道吧。

观影的过程中,心中总有那么一个声音蠢蠢欲动,若隐若现,它说:

“你还记得你最初的梦想么?你现在是在为你的梦想奋斗么?”

而很自然地,又有一个声音,分明是我的声音,竟然脱口而出,异常坚定地回答道:“不记得了,忘了,我也不知道我在为什么奋斗……”

好电影是这样的。就像好书一样,它们不是用口号来教你,一次又一次地影响你,而是让你通过电影不知不觉地发现自己,用你的心去和你的灵魂对话。此刻,这部电影不仅是光影的印迹,更是一个穿透你心灵的魔镜。不去管片中那过于完美,完美得有些太过虚假的故事,不去惦记那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一生都不可能见到的绝美的风景,也不去理会片中的人物之间那在现实生活里基本不会出现的真挚情感。

我们清楚地感觉到电影让我们做到了:找到你的梦想,说出你的梦想,实现你的梦想!可现实呢?

电影中的人们总是能够幸运地找到帮助自己,指引自己摆脱现实羁绊的救星,而一次次完美的机会也总是恰好地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生活在可以随心所欲的世界,那个造梦的理想国度。现实中的我们不得不面对残酷的命运,迫于生计的人们怎么有精力再去洒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平庸无为的人们**有能力去实现自己不切实际的愿望,厄运重重的人们怎么有运气总会碰见自己的救世主,而人们的周围又怎么可能都是一干能够如此理解你的人们。

然而,或许,希望还是有的。正如已经即将毕业成为工程师的法函还是当起了梦寐以求的动物摄影家,正如万念俱灰自杀过了的莱俱最终得到了工程师的职位,正如玩世不恭的兰彻经历了种种波折终于在一片天堂一般的地方做着自己最爱做的事情。电影就是这样,让我们痛苦地看到自己真实的面容,然后给我们无限的希望。

即使你知道希望如此渺茫,但你心里仍然觉得,也许有一天它会实现。

所以,虽然是一部喜剧电影,虽然影片里有印度电影里最富特色的赏心悦目的歌舞,有着完美无缺的大结局,有着振奋人心的演讲一般的台词,可看完之后,随着窗外飒飒的秋风想起,我仍然不自觉的涌起一股淡淡的悲凉。放弃现在有所成就的事业的人们,你们的梦想真的有那么容易实现么?大胆追求自己所爱的男女们,你们就真的对所要到来的打击不屑一顾么?

面对期末考试,当我第四次看这部电影时,我有了这种感觉。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是候,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或画家。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梦想变得越来越模糊。取而代之的是金钱、地位、名誉等等。这些外在的东西让我迷失了自己。

突然觉得我和电影里的莱俱很像,他家里很穷,作为经济**的父亲卧病在床,大龄的姐姐因为嫁妆问题无法出嫁,母亲为此每天愁眉苦脸,整个家庭都指望着靠莱俱毕业后能找份好工作,而我来自农村,家里同样也指望着我能出人头地。于是当莱俱问兰彻:“我也很喜欢工程,但我的成绩为什么不能像你那么好呢?

”我也在心里问着自己。是的,我们热爱我们学的东西但却无法得到一个好成绩,这是因为我们心中对未来都有着太多的恐惧,担心成绩,担心工作,担心收入,这么害怕明天,怎么能过好今天?又怎么能专注于学业?

每看一次这部电影心情都久久不能平息,轻松而不失内涵的剧情,恰当而优美的**,尤其是电影里的台词,如:“追求卓越,成功便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你们都陷入比赛中,就算你是第一名,这种方式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增长吗?

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这里是大学,不是压力锅”“即使马戏团的狮子也会因为怕鞭打而学会坐在椅子上,但你们会说这是‘训练得好’,而不是‘教育得好’”“我和你不同,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差生”“他开了一家工厂,而不是学校,量产机器”“他不是自杀的,他是被**的”“知道我为什么是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情人。

你深爱摄影,却要和工程学结婚。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尽管还有像过于理想化之类的一些瑕疵,但若让我为它打分,那将会是满分。

本文网址:http://m.bijiaogao.com/fanwenziliao/202346.html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