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镇长对**镇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_[实习报告]模板

好的工作报告能让领导对你影响深刻,写工作报告借鉴别人的是个不错的选择!工作报告成为了你职场上的拦路虎了?2022年最新的工作报告范文《——**镇镇长对**镇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_[实习报告]模板》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镇镇长对**镇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_[实习报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现阶段农民是否能够增收,增收的速度和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关系到大多数农民的情绪,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威信和执政党地位问题。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

我们**镇是**县的中心大镇之一,地处**县最南端,东与河北省玉田县接壤,南与天津市宝坻区相邻。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津围公路、津蓟铁路纵穿南北,杨玉公路横贯东西。全镇辖67个行政村,12874户,46933人,总面积7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310亩。2001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678元,比上年增长11.2%;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5156元,比上年增长10.2%;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6116元,比上年增长8.9%;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5616元,比上年增长9%。农民增收的困难越来越大。

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查找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采取相关的对策和措施,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那么,现在农民的收入状况如何?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该采取何种措施解决?下面我就从下仓镇的农民收入情况入手,通过分析现状,提出几点农民增收的建议。 一、 当前我镇农民的收入情况 1、非农业的收入比例大。农村经济以工业收入、乡镇企业收入为主,以2004年为例,国内生产总值为64348万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708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2000万元,而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15268万元,所占份额仅约为24%。 2、城镇化程度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务工收入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部分,然而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未能以劳动力产生价值,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据2004年统计,我镇总劳动力人口21355人,其中常年外出劳动力仅为3120人,约占总人口46868人的7%,外出务工收入仅为3000万元。同时一些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依靠农业生产收入的增收困难。 3、当前农民的消费开支负担过重。据分析,农民的收入主要支付于农业生产、学费、医疗费等。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日渐增长,农业生产的费用占农民收入相当大的部分。另外由于学费的增长,农民对于教育的支出日渐感到吃力。再次是医疗费用的支出,农民一旦生病治疗,医药费支出比重就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主要劳力生病后,致使该家庭劳力缺乏,常常很快贫困。 二、 制约农民增收的几个因素: 1.劳动者素质不高。建国50多年来,我国农民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农民形象的传统认识。但是从当前的形势要求看,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文化科学素质、生产经营管理素质和观念意识等方面。 2.农业结构不合理。一是种植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农民仍然把粮食生产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又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增收困难。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经济作物中名优稀特品种少,大路品种多,不利于农户经济效益的提高。 3.农户生产经营粗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规模过于狭小,规模经营还只是极少数。二是科技含量低,农户缺少农作物新品种的应用、种植、病虫害有效防治等技术。三是管理粗放,尤其是缺少精耕细作的田间管理以及经济核算。 4.农户信息不灵。改革把农户推向市场经济的前台,农户成了真正意义上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者和决策者,在这种情况下,农户正确地掌握信息,指导生产经营成为在市场中取胜的.必要条件。但就目前而言,农户信息不灵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5.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户家庭经营来自于非农产业的收入也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但从近几年势态看,城市就业压力增大,乡镇企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使农业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发生了困难,转移速度减慢。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6.入世后我国农业正承受考验。一方面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价格,而且农产品的上涨属成本推动型,另一方面我国的单位农产品价格已经是连续几年下降,我国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受到来自世界市场的低价农产品的压力。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针对以上原因,要加快农民收入增长,当前应主要抓好如下几点: 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四种意识。一是树立质量效益意识。调整农业结构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消费结构转型、农民增收趋缓的背景下进行的,必须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首位,以此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二是树立市场主导意识。调整农业结构必须面对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不仅要以当前市场行情为导向,还要以未来市场变动趋势为导向,要重视开拓市场,抢占市场。三是树立竞争风险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有风险意识,既要注意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又要增加抗御市场风险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四是树立特色创新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变粗放经营为精细管理。实践证明:农民家庭经营,管好管坏大不一样,在同等条件下,实施精细管理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农户家庭经营同企业经营一样,必须搞好收支账目记载,搞好成本核算,分析某一项农产品的投入产出比,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和对策。营销是产品成效的最终实现的环节。搞好营销,对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业并举,拓宽增收渠道。针对目前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的状况,从“强二、活三”抓起,激发农村经济活力,靠多业并举增收。“强二”,即增强农村第二产业的发展势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对内抓改制规范,抓科学管理,对外抓市场开拓,尽快把企业改制中的体制优势转换为效益优势。例如,2004年我镇新建成建华页岩砖制品有限公司,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100多人。同时,要以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依托,调整乡镇企业发展的方向,积极发展果蔬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走一、二产业紧密衔接连带发展的路子。例如,近几年来,我镇先后建成了盛资食品有限公司、兴盛粮油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有效的拉动了我镇农业的发展。“活三”即搞活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重点把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个体商贸业和运输业,把农民的闲余时间转移到家庭工副业方面。通过推进两个转移,在农村培植出更多的农民老板和打工者,以此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率,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今后,我镇将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拉动我镇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4、加强服务,逐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全力搞好农村351培训工程,农技推广部门必须跟踪提供技术指导,手把手地教农民干。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杂志、互联网等传媒手段,为农民解疑释惑,最快捷地推广普及农业实用科技,满足农民对科技的渴求。对农民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要有针对性地抓好市场意识教育和科技知识教育,培养农民的市场头脑和科技头脑,提高农民一切围绕市场转,一切依靠科技干的致富本领。要把说理教育和典型引路结合起来,增强教育效果。 5、转变职能,改进和强化政府对现代农业的有效指导。一是转变指导方式,尽可能地变传统的会议指导、文件指导为政策引导、示范引导、服务引导和市场分析预测引导,积极探索农民乐于接受、简捷实用、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指导方式。二是转变指导

BijiaoGao.Com小编推荐

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思考与调研_[实习报告]模板


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思考与调研_[实习报告]

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思考与调研

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核心内容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实质就是要为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营造这个良好环境的过程中,政府作为营造主体,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正确界定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对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揭示了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基本方向和基本作用,即回答了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可以说,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决定政府职能的前提和依据。在目前开放和转型条件下,我国政府应具有哪些主要职能,取决于在开放和转型条件下社会经济会产生哪些主要问题,这是正确界定职能的前提。

(一)政府的基本职能

1、转型期秩序稀缺的一般规律,决定了供给秩序应成为政府重要的综合性职能

要建立市场经济,必须首先打破传统的“伦理经济”观念,树立新的“法理经济”观念。这样就必然引起人们反抗市场的逻辑,市场的发展就需要一个“合法化”的过程。同时,向市场经济转轨不仅要求改变道德标准和价值观,而且涉及资源和权力的再分配。它可能为某些人提供发展机会,而剥夺了另一些人的传统特权,也可能造成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与现存的所有权、地位和权力不相配。这样就会引起社会冲突和政治斗争,引起经济生活的混乱。而有混乱必缺少秩序。所以,在社会转型期,秩序的稀缺是一个一般规律。在我国,目前秩序的稀缺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不正当竞争严重,信用的缺乏等等,都是秩序稀缺的不同表现。

在建立和维护秩序方面,政府应担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本身的强制力和再分配能力,使其自身在提供秩序的服务方面,能够实现规模效益,成为建立并维护与秩序有关的产权制度体系、市场法律体系和提供相应司法服务的最合适主体。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必须要受到有效的监督。为了实现秩序的优化,政府在秩序建设中必须倡导一种法治精神,遵循法治精神管理市场,与秩序相关的政策措施的贯彻和实施必须被纳入法制轨道,政府调控和规制市场的权力应当受到合理制约,相关管理行为必须得到有效监督,并承担法律责任。

2、在转型和开放条件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经济竞争,增强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应成为各级政府的核心经济职能

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并完善一套综合性的社会创新机制。就是指由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和组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以推动社会创新活动为目的的社会组织系统。它的基本功能是优化创新资源,协调社会的创新活动。因为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创新能力低,政府可在为企业创新构筑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通过政策、法规、计划、项目、采购、财政金融、服务等多种形式,影响、引导与干预创新活动的方向与效率。在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现状下,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扶持更是必要的。二是大力培育产业竞争力,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促进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国内市场发育不完善、产业结构成长度低下、技术水平落后、资金匮乏,单靠市场力量难以实现产业竞争力的迅速提升。因此,政府应该继续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提出明确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模标准、重点建设项目等,并以法律、法规等形式保证政策和规划的落实,建立和健全财政、税收、金融、外贸等与产业政策相配套的保障体系,推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三是要把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我国虽然人力资源丰富,但在现实层面上,仍表现为潜在资源,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仍存在许多问题。为此,一方面必须加快我国人才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把人才真正确立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用人机制,建设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选择机制、淘汰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提倡终生教育等。

3、在转型和开放条件下,社会风险会变大,所以,稳定职能应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能

在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社会风险主要有高失业率所导致的社会风险、企业困境所产生的社会风险、地区差距拉大产生的社会风险、贫富分化导致的社会风险。针对各种类型的社会风险,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对竞争的调控。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体系。最主要的,就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加快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保险基金的收缴和管理,壮大保障规模和能力;改革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还要注重提高政府处置社会风险的能力,尽量减少风险给社会所带来的损失。

4、转型期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腐败问题,所以应把预防腐败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政治职能

腐败现象的产生与泛滥往往与社会转型有关。一系列的政治变化,使以往正常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秩序受到冲击与破坏,不仅使原来隐蔽的腐败现象显现出来,而且迅速地传播与蔓延。目前,中国正属于世界上腐败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实际情况看,腐败已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污染,并且,腐败意识正成为青年一代的一种自觉意识,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此政府应把反腐败和预防腐败确定为转型期的一项重要职能性任务,应常抓不懈。

二、现存问题及形成原因

结合上述政府的职能界定,我们发现,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由于政府职能转变的不“到位”,直接造成一些“缺位”、“错位”、“越位”现象的发生。

(一)规范、监管市场秩序的力度不够

首先是各种市场法规的制定不完善,既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市场规范体系,也欠缺一定的应变性,难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状况;其次,在执行已有的法规时执法不严,这既有政府公共行政能力低下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政府执法意识和观念的缺失;再次,地方政府对严重破坏市场秩序的地方保护主义放任自流,甚至同流合污,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

(二)政府对微观经济特别是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依然过多

一方面由于政府的经济职能转变没有到位,政府的利益还没有从企业经营中退出;另一方面在于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未形成,政府角色还未明晰。有些政府职能仍旧采取直接干预的方式对企业进行控制。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政府对于重大项目的立项、审批、企业领导人的任免等关键问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直接阻碍了企业真正成长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微观经济主体,使企业改革始终停滞不前,政府职能也迟迟不能切实转换到位。

(三)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投融资管理职能侧重于对投融资活动进行微观控制。在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政府对投融资进行宏观调控的时候,我们的相关部门仍然习惯于用过去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难以适应当前投融资市场的要求。在我国投融资领域的许多层面,政府通常依然是投融资的主体。这种主体的单一性与我国投融资市场的蓬勃发展对主体多元化的要求相矛盾,产生了许多弊端,直接阻碍我国投融资市场的良性发展。

(四)一些政府部门出现利益集团化和非公共机构化倾向

根据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历次机构改革都力求使政府部门从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专业经济事务中脱身出来,转向对经济事务的宏观管理。但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政府部门出现了利益集团化和非公共机构倾向。在面对国家利益、公民利益和部门利益的时候,它们选择维护和不断增进本部门的利益。与此同时,这些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弱化,甚至导致整个部门乃至行业的体制性腐败。社会公共权力沦为谋取个别部门和行业特殊利益的工具。

(五)依法行政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不高

这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约束性法律规范始终未能很好地建立起来;二是政府的行政立法缺乏敏感性,特别是对市场经济的变化缺少应变性,这使得政府的行政法规经常滞后于发展迅速的市场;三是由于以往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存在着交叉,以及存在于立法体系中的各机关缺乏在立法方面的协调,造成有些法律规范相互矛盾,让市场主体无所适从的后果。同时,我国的政府行政管理基本上还是一种自为行政、封闭行政,缺乏对社会和公民的开放性和透明度。这一点在日益追求知情权等民主权利的网络时代更显得落后于时代潮流。

上面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造成了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服务缺位、角色错位、职权越位”现象。造成政府服务缺位的主要原因是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如工商、技术监督、食品医药监督、税务等部门均为条条管理,地方政府统一协调的难度非常大。在角色错位问题上的表现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及职能部门行政不作为,没有利益的事不愿意管;一类是行政违法,摆不正位置,不该管的却去管或该管的乱管,审批项目过多、程序繁琐以及为了罚款和收费而执法等问题仍然存在。一个地方错位了,就给整体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市场选择企业,企业选择环境,环境是政府培育的。如果政府总找不准位置,经常发生错位现象,就是在破坏环境,也是在自损形象。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的权利和责任就是承担公共责任,尤其就业、社会保障、国民教育及公共卫生管理等,这些都是应该管的,而且一定要管好。对应由企业和中介组织管理的事情,政府一定不要干预。

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

对镇级财政资金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探讨_[实习报告]范本


对镇级财政资金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探讨_[实习报告]

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管理,是正确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政策、制度,确保国家机关正常运转,促进社会事业和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公共财政体制,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当前,镇级财政由于收支矛盾突出等原因,在财政资金收支管理工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现就镇级财政收支管理工作中的存在问题探讨如下: 一、镇级财政资金管理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最近,笔者对乡镇财政所和镇政府会计工作调查中了解到,镇级财政资金管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移用专款。镇级财政支配的专款,一般是由上级拨入的具有专门用途不能挪作他用的专项建设资金。在专项资金使用方面,将上级拨入的专项资金部分用于日常经费支出,未按专款的用途完全用于项目建设,做到专款专用。 (二)收入与经费挂钩。镇级财政收入主要是税务部门征收的各项税收,在税务部门垂直管理和国、地税分设,以及税务部门征收计划不能满足地方政府收入计划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对税务部门采取核定收入任务与经费补助挂钩的激励措施;县、镇之间则实行下达税收包干分成的管理办法。这些管理方式,有利于各项收入计划的实现,但也存在加重征收成本、相互掏挖税源、有关单位与财政部门讨价还价等不利之处,不利于财经法规、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还可能导致腐败问题的发生。 (三)以领代报。部分乡镇政府制定经费包干规定,将招待费、会议费、差旅费等费用,按部门标准和人数实行部门包干。未严格执行国家制度所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虚列支出、以领代报,以拨代支。 (四)管理工作不到位。工作人员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业务工作少调查不研究,不能满足财政管理工作的要求。尤其是镇级财政人员,实际上好大一部分时间不是用于业务方面,而是从事领导安排的其他中心工作,在财政收支等业务工作方面花时甚少,缺乏监督管理。因此,财政人员工作责任观念和工作环境的偏离,造成财政监督管理乏力。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分析上述存在问题,既有客观因素,也有相关人员理财观念问题,概括起来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镇级财政入不敷出。地方财政由“分灶吃饭”的包干管理体制过度到划分税种的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管理体制。分税制的实施,不仅维护了国家财税政策的一致性和统领地位,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地方政府理财的积极性,使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到了发展经济与财政收支的重要关系,较好地发挥了财税政策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增强财政收支管理工作力度的积极推动作用。但分税制管理体制实施以来,镇级事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尤其是经济欠发达贫困地区,有的仅能维持“吃饭”,甚至要保证“吃饭”都十分困难。镇级政府在财政收支矛盾极其突出的情况下,为筹措资金解决事业发展问题,只能多向各有关部门争取专项资金。但所需经费在年度支出预算之外,不得不在拨入的专项资金中列支,或干脆采取按拨入专项资金一定比例提取经费的做法。 (二)“要”的思想作怪。认为专项资金是块“唐僧肉”,“会哭的孩子多吃奶”,不要白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把“要”当作生财之道,热衷于送请示要资金、争项目、争拨款,甚至出现以同一个项目分送多个部门,没有可行的项目就随便硬挂一个的现象。勤“要”必多“拨”。资金要到后,一般都由财政部门划拨到用款单位政府财会账户,未设专项核算,把项目富余资金和无项目资金划拨到政府财会账户,用于其他支出。但对于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则不予重视,领导根本不可能要求本级财政部门实施监督,本级财政部门也无法实施监督。应对上级检查方面,由于一个项目存在多层配套拨款,投入资金必然大于上级有关部门所拨的某笔资金。因此,应付某一级或某一部门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根本没有问题。 (三)财政工作的位置未摆正。镇级党政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繁杂,中心工作比较多,为完成好上级下达的各项量化和考核工作,在分解工作时往往对财政人员下达一定的中心工作和考核任务,无意中削弱了财政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另方面,镇级财力相对比较困难,只注重资金的筹集,力求解决好经费来源问题,除采取收入任务与经费挂勾等方法完成收入包干任务和争取上级财政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外,轻视了财政监督管理工作,使镇级财政收、支、管、监各项职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建议 根据镇级财政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完善镇级财政资金管理可从如下三个方面一起考虑: (一)更新观念。镇级财政困难是客观现实,但等、靠、要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要树立以发展经济促进财政增收的正确观念,重视全面抓好财政工作。要在努力发展经济,壮大财源的同时,加大财政的监管力度,不能只顾眼前的经费问题而不顾资金的使用性质而随意支配资金。要多从财源建设和监督管理方面下功夫,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做到收、支、管、监并重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如以往的镇级财政周转金管理,由于管理不善,到后来绝大部分不能正常滚动,成为镇级十分头痛的一块呆滞资金。这一客观事实充分说明了树立正确理财观念和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建立对镇级的转移支付制度。镇级财政入不敷出必然加重县级财力的负担。当前,镇级经济相对贫困已是不争的事实,县级财政力也还十分有限。要实现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就必须在激励镇级加快发展经济步伐的同时,建立中央与省级政府直接面对镇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不仅可使镇级从收支矛盾突出的困扰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考虑发展经济问题,而且还能促进镇级正确使用各项专项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防止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 (三)要加强专项资金的跟踪监督。监督工作必须贯穿资金分配、使用的全过程,既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又要对某些资金的使用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乡镇财政所要正确处理镇党委政府分配的中心工作与财政本职工作的关系,重视财政监管工作,履行好财政职能。镇级各有关部门应设立“专项资金管理台帐”进行日常管理;要对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项目完成后,应及时向财政等有关部门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文字报告。上级财政和有关各业务主管部门要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验收检查,对各级各部门配套资金建设项目组织联合检查,以防止专款移用。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述职报告【荐】


各位代表:

根据镇人大的安排,我就任期以来的履职情况述职如下,请予评议,并请各位代表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

20xx年2月,我当选回龙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分管安全生产、交通、国土、电力、电信、危房改造、城镇建设等工作。本人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知识水平。

作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我深知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性,为此,加强了对《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特别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xx】23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发【20xx】73号)、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遵党发【20xx】10号)等涉及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及国务院、省、市、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加强对分管站(所)的业务指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依法管理、客观公正的执法理念,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

二、提高认识、转变作风、扎实抓好各项工作

(一)、安全生产工作

1、煤炭矿山安全监管工作

以煤矿瓦斯防治治理和综合利用为重点,以一通三防为中心,认真贯彻瓦斯治理以风定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十二字方针,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利、管理到位、隐患排除、综合利用的煤矿瓦斯防治和利用工作体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防水原则,抓好预防瓦斯和透水事故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有效控制瓦斯和透水事故发生。切实加强顶板管理,努力减少顶板事故。严厉打击超定员、超能力、超强度非法组织生产的违法行为,着力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煤矿整顿技改政策,敦促煤矿业主加快煤矿技改力度,严格执行县人民政府政府取缔保留电煤生产系统的决定。

二是加快煤矿双回路电源建设,加强煤矿基础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制,全面提升煤矿的本质安全水平。

三是认真加强安全监管,严格执行省、市、县的监管指令,坚持煤矿生产期间每月下井检查两次,履行安全监管责任,确保煤矿不出安全生产事故。

四是按照省人民政府规定,派驻驻矿安全监督员,加强对煤矿的日常安全监管。

2、交通安全工作

深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源头管理,严查超员、超载、超速和低速货运汽车、拖拉机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特别是机动车超速,客运车超员,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四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加强事故多发、易发和危险路段整治。加大路边市场整治力度,坚决取缔占道经营。加强农村道路安全监管,突出抓好摩托车行车安全和农用车非法载客。重点抓好如下工作:

一是整合人力资源,抽调安监站、派出所、交管站、农机站、城管办人员组成联合执法工作组,加强对交通安全的监管执法。

二是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学生乘车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抓安全。

三是加强对中巴车超载、摩托车违章超载、农用车违章超载、长安车非法运营、超载等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该拘留的决不执行扣分,该扣分的决不执行罚款,一律从严、从重、从快处罚,确保交通安全。

四是与县交通局、运管所协调,规范中巴车等客运车辆进站停、发车制度,整治集镇交通秩序。

3、非煤矿山安全工作

我镇有非煤矿山企业六间,其中:证照全齐,按照标准化建设的三间,砖厂一间,成型煤加工厂一间,一是大力宣传贯彻、严格执行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二是严格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等六部委局《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该停的停,该关的关,依法取缔关闭各类非法非煤矿山。作好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准备,提高非煤矿山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对于证照不齐、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矿山,一律通知派出所停止供应炸材、供电所停止供电,确保非煤矿山不出安全生产事故。

4、烟花爆竹、民爆物品和危险化学品安全

严格按照《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455号)、《贵州省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黔府办发[2003]8号)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大烟花爆竹和民爆物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

一是认真对烟花爆竹零售经营网点进行排查摸底,存在重大隐患、未经整改的不得恢复经营活动。

二是继续抓好烟花爆竹和民爆物品的经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治理。合理控制储存总量,优化货源渠道,规范销售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查处超量储存经营一户。

三是要落实打非责任,加大打非力度。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镇安监站会同公安派出所、工商等部门,严厉围剿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行为,查处非法储存、销售经营一户。

四是加强烟花爆竹重点地区安全监管基层基础工作,落实村(居)民委员会的安全监管责任,紧紧盯住重点村(居)、重点业户和重点人员。

五是按照五整顿、两关闭的要求,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储存、运输等环节的专项整治,突出抓好液氯、液氨、剧毒溶剂等危险化学品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学校三酸的管理,预防危险化学品各个环节中的泄漏事故和被盗、丢失案(事)件的发生。对辖区内的所有加油(气)站进行全面检查,凡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一律停止营业,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对检查发现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加油(气)站,一律责令其停业整顿,整改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经营;对于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暂扣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整改无望的,吊销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未依法取得相关证照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从事危险化学品的所有相关活动,对违法经营行为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其中,查处非法加油站一个。

5、建筑施工安全

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一个标准八个规范的要求,以防范坍塌和高处坠落事故为重点,突出抓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和城乡结合部建筑施工安全,督促和指导各建设单位开展安全自检自查与隐患整改。加强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培训教育和资格认证,严格施工队伍资质审查,提高准入关。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建筑施工企业,要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要依法降低资质,申请有关单位吊销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特别是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安全监管工作,对每一家危房改造对象,都安排一名工作人员作为安全监管员,加强其安全监管,坚决杜绝危房改造工程出现新的危房。

6、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抓好如下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消防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xx]15号),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消防责任人,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二是开展消防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等五进活动,抓好五一、十一、学生消防安全检查教育月、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六月安全月、119消防日、冬春季节的宣传工作,加强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书写宣传标语、召开群众会等形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

三是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重点防火单位实行挂牌督办,督促相关单位建立防火安全责任制,落实防火安全保障措施,整治火灾隐患。加强农村消防、森林消防的安全监管,逐级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提高农村抗御火灾能力。

四是加强对森林火灾原因的调查处理工作,对违法《消防法》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惩前毖后,真正体现防范胜于救灾。

7、农机安全

加强农机驾操人员的安全培训,搞好拖拉机登记挂牌、安装反光膜等工作,做好田间路查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各类农业机械带病作业,严厉打击农业机械违章载人及黑车非驾等严重违法行为。

8、特种设备安全

加大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依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管理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发现隐患,排除隐患的能力;加强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和特种设备的使用、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工作;坚决取缔土制特种设备,重点是加强对回龙中学、向阳生产区、永恒酒厂、雪龙酒厂、煤矿锅炉的安全监管,锅炉工是否培训、持证上岗。

9、学校安全。

重点对学生宿舍、教室、实验室、食堂等重要场所和部门开展检查;对消防设施、锅炉、燃气、电器、等重要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进行检查;深入开展校园周边治安、道路交通和经营场所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可能受到滑坡、塌方、泥石流危害的校舍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房屋倒塌等安全事故发生;切实加强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等安全管理。

10、粮库安全

督促红都粮油公司回龙分公司对回龙木质危险库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明确领导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检查检测,随时向其主管部门汇报,确保其安全。对于设施不齐、安全责任不落实、电线路零乱和电闸裸露等问题采取强制措施,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11、电力、电信、移动、联通、文广的等三线交接安全

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三线交越工作实施方案工作和镇人民政府关于三线交越工作实施方案工作意见,亲自带队组织相关部门对全镇三线交接进行全面检查,对电力设施及附近构筑物的安全距离进行全面排查,特别是加强农村入户线路的排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建立安全隐患台账,责成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整改,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确保了三线交越安全。

(二)、道路交通建设工作

1、通村公路建设工作

20xx年,按照县人民政府和县交通局的规划,顺利完成了青山至岩鹰坡4.5公里通村公路建设,青山至秀才坡2.4公里通村公路建设,周家至沙湾4公里通村公路建设,共计10.9公里,其中优良工程一个,合格工程两个。20xx年,顺利完成第一批马回公路至院子岩1.5公里通村公路建设、桑回公路至中山5.3公里通村公路建设、田丕至蔡家屋基1.4公里通村公路建设,共计8.2公里。第二批周家至联丰10公里、马回公路17公里,共计27公里通村公路建设正在实施当中。至此,我镇累计建设完成公路79条223公里,形成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开通周家至仁怀客运车二班次,周家至习水客运车二班次,安龙至习水客运车一班次,回龙至习水客运车八辆,回龙至桑木长安客运车五辆,共计开通客运车十七辆,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方别,为我镇经济发展提供了交通基础。

2、仁习赤高速公路建设工作

仁习赤高速公路经我镇向阳村、洞湾村、阳光村、和平村到习酒镇八一村,涉及我镇四村14个村民组350余户,镇内高速公路里程9.02公里(其中隧道2.58公里)。自去年以来,修建施工便道3条(即20xx年第一批通村公路),开挖高速公路界沟19920米,埋设高速公路界桩407棵,规划红线内征拆房屋73户,已经签订协议71户,赔偿征拆补助款873.8万元,征拆面积11960.7平方米,搬迁坟墓74户302所,赔偿坟墓搬迁补助款20.4万元,林木赔偿117户16.4万元,永久性征用土地244户401.6亩,赔偿征地补助款1036.9万元,规划红线外200米房屋及附属设施证据固定照相86户,处理征拆工作矛盾纠纷13件,三电迁改工作有序推进,十一标段已经进场施工,十二标段已经报道,尚未施工。

3、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及时排除大坳口、黄郎公路、临回公路、马回公路、向周公路等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确保道路交通安全;马临至洞湾、向阳至周家、庙子坪至永兴、周家至农庄等13条67公里通村公路列入县人民政府拨款补助养护范围,基本上解决了只修难养的困难。

(三)、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1、土地整治开发工作

顺利完成向阳天鹅山380亩土地整治工程,率先通过省、市、县验收。

2、非法小煤窑防治工作

加强对周家、安龙、联丰三个村非法小煤窑的巡查打击力度,全部炸封非法小煤窑32个,实施一窑一档管理,层层签订安全包保责任书,定期不定期巡查,查获非法盗采行为6人次,拘留一人,处罚一人,批评教育四人,震慑了犯罪分子,制止非法小煤窑的盗采行为。

(四)、城镇建设工作

周家村新村建设按照村民一事一议、土地置换等方式解决用地问题,通过招商引资2000多万元,建设宽16米、长800米街道,占地面积40亩,人口容量3000人,建筑全部为黔北民居风格,建成后可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灾害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拆迁安置等360户的集中安置问题。通过土地置换可恢复耕地70余亩,确保了在不减少耕地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目前主体街道建设已硬化350米,按黔北民居标准完工商住两用楼房49幢89个门面,基本完成黔北民居标准完工商住两用楼房31幢60个门面,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其它配套设施工程也在逐步的完善中,基本建成回龙第二大集镇。

(五)、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精神,我镇20xx年共计完成危房改造任务158户,补助危房改造资金242万元;今年将继续投入103万元改造97户,已经修建完成80户,其余17户已经动工修建,将按期完成,通过连续几年的努力,将彻底改变农村居住环境,普遍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六)、地质灾害处理工作

我镇地质主要涉及安龙村的沙湾、道角头、浪子口、新屋基四个村民组,229户,目前已协议处理的159户(新屋基村民组24户、浪子口、新屋基村民组44户、沙湾村民组12户、大屋基村民组9户、道角头村民组33户,浪子口村民组18户,场上村民组19户);正在处理的沙湾村民组70户;已经依法处理但群众不服仍有1户(陈光伟);已协议处理,仍在上访的有2户(陈子国、黄亮)。其中沙湾村民组的68户中,搬迁到习水以外的还有2户未签订搬迁协议,分散搬迁的还有5户未签订搬迁协议,集中搬迁的还有12户未签订搬迁协议,其余49户有点已经购房搬迁入住,有点正在修建,整个搬迁工作有望在明年4月全部完工。

(七)、农村电网改造工作

全镇共有用电户8025户,通过习酒供电所和桑木供电所近几年的不断努力,今年相继设施了和丰、岩桑、山坝、农庄、新滩等五个自然村的农村电网改造工作,完成了回龙集镇用电改造工作和老街路灯改造工作,全镇基本上全部改造结束,实现了抄表到户,服务到户,同网同价。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镇党委、政府的坚强有力的领导、镇人大的有效监督、相关部门和村(居)的大力支持和本人充分利用5加2、白加黑、身先士卒、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工作的结果。

三、存在的不足

一是分管工作多,千头万绪,顾此失彼,整体推进不平衡,特别是对农村非法、违法建房的管理工作不到位,致使非法、违法建房泛滥。

二是向主要领导汇报工作不积极,积极争取领导不够,工作困难汇报不够。

三是工作过细不够。

各位代表,镇人大这次对我工作的评议,是对我个人工作的检验和鞭策,同时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一种促进,我将以此为契机,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认真学习,不断提高,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严谨的工作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为构建我镇安全、和谐的生产环境而努力工作。

谢谢大家!

民营经济发展问题调研_[实习报告]模板


民营经济发展问题调研_[实习报告]

按照教学工作安排,我于5月中旬对我县部分重点个体私营企业就当前民营企业发展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1、发展的环境明显改善。一是政策环境放宽。自去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民营经济大会精神,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从各个方面调动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二是部门为企业办事的效率提高。通过落实各项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县直职能部门增强了服务意识,特别是县政协、县纪委、县中小企业局对县直部门调查评议后,21个职能部门制定了“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两个立县”的承诺及工作措施,从服务态度,服务标准,服务时限,服务措施,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了承诺,从而大大提高了为企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企业普遍反映以前跑多次办不了的事情(如工商手续等),现在只要跑一次,很快就能办下来。三是服务体系建设更完善,服务措施更具体、更到位。县里为私营企业担保商会注入200万元周转金,使担保商会为12家私营企业担保贷款440万元,不仅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而且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在资金市场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无疑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另外“三个一”挂包责任制的落实,调动了各级、各部门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挂包,企业在项目立项,争取资金等热点、难点问题上,县大班子及挂包部门为企业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四是“三乱”现象减少,企业普遍认为自去年以来,各种收费明显减少,特别是摊派的定报纸费减少50%以上,企业可以集中精力搞生产经营了。五是企业主管部门力量加强。各镇经委都成立了招商办,充实了各镇经贸委人员,这样就有更多的力量和精力深入企业为企业服务。

2、企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明显提高。发展环境的改善,必然带来企业的大发展,调查发现自2003年至今,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调查的20家企业。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增加值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在30%以上。二是新上项目数量多,投资额大,发展快。2003年全县民营企业新开工项目138个,完成投资31亿元,比上年增长98.7%,其中过千万元的75个,过亿元项目的21个,均比历年有大幅度增长。三是市场销售形式看好。从调查的20家企业看,产品产销量均在90%以上,6家企业产品供不应求,设备利用率95%以上的16家,80—95%的4家。可以看出,企业的产销形式不错。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大量的问题。

从客观方面讲:一是目前的土地政策,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张,企业即使有好的项目,由于土地手续办不下来,不得不放弃;二是资金紧张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贷款难、担保难始终是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头痛的事情。三是人才少,职工素质低也是影响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有的企业规模上去了,但面临着一方面人才引不进来,专业人才不愿到民营企业,甚至大学毕业生不愿来;另一方面现有人才留不住(易被其他企业挖走)的局面仍然存在,致使企业工作效率提高不上去,工作质量差,竞争力低。四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经济势力小,有些该办的事情无力办到,如某化工设备厂需办生产许可证,但各种费用得上百万,企业无力支付严重影响产品销售。

从人为方面讲,一是“三乱‘现象仍然存在,企业反映比较多的是河道工程管理费、残疾人保障基金、税收代办费、企业年检费用、质检技术服务费及补农基金等。以上这些费用企业不知道哪些该收,哪些不该收,收费的'标准是多少。很多收费项目有是只收费不服务,有的是收费多少由收费人员口头决定,可高可低没有标准,还有的收费如补农基金,财政部门拿着文件到企业收取,而地税局不予列支,使企业无法下帐。化工企业的年检,工商部门让企业必须拿出具有市安全评议中心的安全评议报告,可拿到安全评议报告首先要制订可行性报告;其次按可行性报告搞设计,然后才能拿到安全评议报告,这些都要企业出钱,安全部门制订和设计,一个利润100多万元的企业,仅此一项就要拿出10多万元,否则不予年检。二是个别部门执法素质低,到企业不是本着为企业服务的态度,而是找毛病罚款,罚款后不管问题解决与否一罚了之。三是电价偏高,企业反映淄博高技术开发区企业用电0.42元/千瓦时,而我县企业用电为0.54元/千万时,使我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用电大户,成本大幅度提高,很难于其他地区企业进行竞争。

三、几点建议

1、利用盘活闲置资产或租赁经营解决企业用地问题。在目前形式下,想靠征用土地上项目,上规模难度非常大,而通过盘活闲置的土地、厂房或租赁土地(除耕地)则是解决用地问题一条有效途径。同时,要减少办公场所,提高土地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2、加快发展壮大信用担保商会,建议县里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不断注入信用担保基金,扩大贷款规模,逐步解决贷款难、担保难问题。

3、建议县里出台政策规定,凡到企业收费部门,必须经过县政府批准,并出具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让企业明白哪些该收,哪些不该收,该收多少。

4、建设督促电力部门按全市统一价格收取电费,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梅溪镇被征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_[实习报告]例文


关于梅溪镇被征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_[实习报告]

关于梅溪镇被征地农民和就业社会

保障的调查与思考

——“创新破难、加快发展”大学习、大推进征文活动

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拓展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镇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近年来,随着我镇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征用了一定数量的农民土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及工业小区建设,推进了我镇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也为被征地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就业岗位和增收来源。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保障等利益问题日益突显,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和谐社会目标实现,为此,我们走访调查了我镇石龙、晓墅、梅溪等一些村,就被征地农民和社会保障问题做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被征地农民分布和被征地农民收入状况

经过最近对全镇被征地农民分布和被征地农民收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从1992年6月至2005年1月,全镇共征用农村集体土地1934亩,主要涉及石龙、晓墅、梅溪等三个村,人均耕地均在1亩以下;被征地劳动力人口为5248人,占全县被征地劳动力总数16%,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有1240人,占23.6%,20—40岁的有1651人,占31.4%,40—60岁的有1827人,占34.8%,60岁以上有530人,占10.1%;216名农村劳动力参加了社会保险,占被征地农民的4.1%;被征地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570元,低于全县农民人均收入。

(二)被征地劳动力就业现状

通过走访调查,据统计被征地劳动力从事传统农业的892 人,占被征地劳动力人口17.1%,在企业或其他单位务工3100人,占被征地劳动力人口64.7%,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870人,占被征地劳动力人口16.6%,无业的386人,占被征地劳动力人口7.4%。被征地村中,从村集体经济、村企业效益等方面综合看,就业情况出现:一、村企业效益比较好的村,80%—9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在本村企业工作,其余外出打工或在本村自谋职业,这些村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基本上无农村劳动力失业问题,生活富裕,社会稳定。如石龙村依托广隆五金工业城安置本村750名被征地农民,占全村劳动力的41.6%;二、部分无村企业或村企业少,效益又不佳的村,农村劳动力只有30%左右在村企业工作,其他在外打工或自谋职业,还有部分无业,就业压力大,如晓墅村、华光村。

(三)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及生活保障情况

近几年来,我镇在拆迁安置过程中始终考虑到拆迁户是弱势群体,千方百计减少被征地农民损失,切实确保将安置补助、土地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房屋拆迁补偿费和过渡安置费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在拆迁安置中尤其注重贫困户的拆迁工作,在做深、做细思想工作同时,依据补偿标准,适当合理的增补补偿费。如针对梅晓大道用地拆迁房屋,涉及部分困难户的安置问题时,镇、村共同协调解决其安置费用,尽力满足要求。在安置方面也进行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石龙村、华光村为被征地农民统一规划安置小区,并配套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既节约土地,又利于形成规模效应。

二、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在其自身观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随之而来的就业、保障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被征地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观念没有根本转变。一方面,就业观念差。农民被征用土地后,其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农民原有的层次上,仍存在只要有土地就有饭吃、就有保障,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权利,只能依靠政府、依靠村里补助救济,认为就业仍然是村和集体的事,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就业的意识较差。对参加社会保障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些问题在经济条件差的村表现的尤为突出。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观念淡薄。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村民对自身生活保障只对当前作初步打算,缺乏长远考虑,认为眼前生活能维持下去,孩子能上学就行了。有些村领导希望能有一个比较好的保障方法来保障村民今后的生活问题,但没有达成村与村民的共识。

(二)社会保险执行滞后,且开展难度大。目前,作为县出台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还处在试行阶段,只是刚刚起步,我镇也仅在调查摸底过程中,要解决全镇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任重道远。从调查摸底情况看,一是村民对补助对象的条件、要求持有不同意见。依据保障制度执行可能会导致一部分被征地农户享受不到生活保障。二是各村经济发展不一样,给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一定困难。根据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三个一点”的办法,集体经济薄弱的村顾虑集体难以承担缴纳社会保险费。三是个体存在的经济水平不一样,也影响社会保险的参与率。有的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经济收入较高,不在乎参不参加保险,甚至不愿参加。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仅能保障基本生活和子女上学,无力参加保险,会造成两级分化的问题。上述问题,在调查摸底中已反映出当前社会保障要开展得富有成效有一定难度。

(三)就业安置困难。从我镇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有三分之一的被征地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加上今后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从无业农民情况看,被征地的中老年农民失业比率比较高。具体分析:一是企业提供的再就业岗位有限,安置大龄下岗职工十分困难,再要安排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更难。二是受下岗职工和外地来的打工者的冲击,就业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无地农民对工作挑肥拣瘦,这与外地农民工“肯吃苦、低报酬”的优势形成鲜明对比。三是农民素质低,尤其中老年农民素质更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更难。由于文化程度低,掌握新技术难度较大,再就业困难重重。四是被征地农民中“弱势群体”就业难尤为突出。这不仅包括身体上有缺陷的`残疾人和体弱多病者,还包括40岁以上的妇女,50岁以上男子农民。这些人有土地补偿金,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一旦补偿金用完了,生活将无着落。

三、对策建议

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研究解决征地费用偏低、就业困难等问题,还要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出发,探索制定深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以更优惠的政策,更多的关注,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

(一)充分认识保障被征地农民利益重要性和紧迫性。我镇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一定数量的被征地农民在所难免,今后的发展中还会有相当数量的被征地农民出现。虽然,这个问题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但是,若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妥善解决,势必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社会的稳定,最终将会影响到我镇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因此,我们本着不让为城镇建设、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的被征地农民吃亏、不让被征地农民因征地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使被征地农民不失利、不失业、不失居,有保障。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我镇和谐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经常地不断地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和工作力度。

(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倾力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一是让被征地农民中的困难户、特困户直接进入城镇居民的低保体系。二是建立被征地农民医疗缴费、村集体扶持、政府支持和社会多方面筹资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以住院大病统筹为主的被征地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防止被征地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三是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采取政府出一点、集体出一点、个人出一点“三个一点”的办法解决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即政府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划出一块,村组集体从土地补偿费和集体积累中拿出一块,被征地农民个人从安置补助费中抵扣一块。根据我镇被征地农民和经济发展的实际,设立不同的参保档次,让被征地农民根据自身的家庭条件进行选择,不搞“一刀切”。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使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与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并轨,以建立起全镇统一、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尽力妥善做好就业安置,帮助被征地农民实现安居乐业。一是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加快劳动力转移,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就业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为被征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他们安居乐业。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在资本积累阶段,尤其需要使用大量低成本的农村劳动力。因此,要继续依托被征地劳动力所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借助征地补偿中村集体留存部分,凭借有利的区位优势,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和发展适度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快市场建设,吸收更多的被征地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市场的集聚作用在解决就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并强调企业在征地办厂时就要与被征地村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最大限度地优先安置被征地农民。二是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就业能力。农村劳动力技能偏低是当前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把劳动保障、农业、水利、科技、建设、社会团体等有关部门和行业现有的培训基地确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落实培训职责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同时,积极探索创立政府和社会携手合作、利益分享的机制,鼓励投资兴办民办培训机构。要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被征地农

失地农民情况的调研报告_[实习报告]精选


关于失地农民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_[实习报告]

关于失地农民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进一步摸清失地农民的有关情况,切实做好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根据上级有关精神,近期,我局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县失地农民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土地征收和失地农民基本情况 (一)1999年1月1日以来,我县在城市规划区内,经依法批准,由国土资源局统一征收了771.6亩耕地。 (二)按照村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2亩统计,自1999年1月1日以来,我县目前共有失地农民617人。 1、自1999年1月1日新《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至2003年省政府[2003]115号文件下发之日以前,我县共有失地农民272人。其中18周岁以下75人;18—男59、女54周岁的105人;男60、女55周岁以上的92人。 2、自2003年省政府[2003]115号文件下发之日至2005年5月31日,我县共有失地农民345人。其中18周岁以下111人;18—男59、女54周岁的156人;男60、女55周岁以上的78人。 (三)我县失地农民失地后就业的或有其他固定收入的335人,生活水平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86人。 二、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情况 (一)根据省政府[2003]115号文,我县对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初步拟订了有关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保障对象。在城市规划区内,经依法批准,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施统一征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失地时享有第二轮土地承包权、且失地后人均农业用地较少的在册人员,均列入保障对象。具体保障人员,经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核准后确定,并予以公示。 2、保障形式。一是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上人员的养老保险。建立个人专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制度。个人专户由集体和个人缴费组成,记帐利率按不低于1年期银行同期利率确定。政府出资部分全部记入县级社会统筹帐户用于调剂。缴费标准主要根据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标准、全省平均预期寿命和我县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含增长幅度等因素)等综合确定,一次性缴足。保障对象享受的待遇按缴费水平确定,以确保年老后的基本生活为原则,保障标准不低于最低社会保障线。保障对象死亡后,其个人专户中的余额可依法继承。二是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人员分次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区分年龄分档缴纳),建立个人专户和统筹帐户。个人专户由集体和个人缴费组成(记帐利率同上),政府出资部分全部记入县级统筹帐户用于调剂。缴费对象未达到领取年龄死亡后,其个人专户中本息可依法继承。缴费对象属农民身份的,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纳入农村低保;“农转非”的,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家庭,纳入城市低保;就业的,按规定参加企业扩面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对象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开始领取养老金。实行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前,已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失地农民,原个人帐户保持不变,到达领取年龄后其相应的养老金领取额,可与参加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享受的领取额合并,统一发放。 3、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一是多渠道筹措保障资金。采取“政府出一块,村集体补一块,个人缴一块”的办法,共同出资筹集。其中政府出资部分原则上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30%,从县政府土地收入中列支;村集体和个人承担部分,从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中列支或抵交,集体补助应占大头,其余部分由个人承担。二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保障资金由县财政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在征地费用拨付过程中统一办理,及时转入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专户,单独建帐,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或挪用。县农村养老保险处,参照现行农村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办法,建立专门的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个人专户档案和相应的缴费证、领取证,确保失地农民进入领取年龄后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但由于政策不够完善、财政比较困难及各方面认识不足等原因,我县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尚未实施。 (二)截止今年5月31日,我县失地农民中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68人,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有366人。其中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31人,每月领取养老保险金最高的17元,最低的0.4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各方面认识不足。一是农民认为土地是生活的保障,对社会保障不不甚了解。部分农民失去土地后心里较虚,担心以后没有退路。有些农民尽管目前生活还过得去,但由于打散工收入不稳定,担心以后的生活问题,希望有比较稳定的工作维持生活。二是村集体没有认识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重要意义,生怕出资有去无回。三是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失地农民就业非常困难。一是就业岗位有限,失地农民就业难。二是受下岗职工和的冲击,就业岗位越来越激烈。三是农民素质低,尤其中老年农民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更难。由于文化程度低,掌握新技术难度较大,就业困难重重。目前大多数失地农民主要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行业,如装卸工、建筑业等。 (三)医疗、教育没有保障。医疗、教育支出大,部分农民不堪重负。调查农户中大多数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医疗占有很大的开支;有的两个小孩同时在上学,读中专、大专、大学的开支更大,农民靠本身的收入很难维持,更没有资金为自己参加技术培训。 四、有关建议随着城市化建设力度的加大,土地征用仍然不可避免,失地农民队伍将越来越大,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关注失地农民问题。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开发建设,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还要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出发,探索制定深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 (一)尽快建立完善医疗、养老社会保障机制。在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尚未立法,而且制度建设基本空白的情况下,应当尽快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对接。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其资金筹措应按国家、集体、个人及市场征地主体“四个一点”的思路解决,明确各类征地主体无论作何种用途的土地征用,均应在土地收益中留出一块作为农民失地后的社会保障金,并专户储存、专门机构管理。引导农民从土地补偿资金中拿出一点,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补贴一点,政府从经营土地收益中拿出一点,购买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除此之外,还应在补偿和分配上予以保障,一是退休年龄段农民因其已基本丧失劳动力,安置补偿标准应适当提高。二是应考虑土地增值部分农民也有权享受,要探索新路子,逐步实现让失地农民以多种方式比较持久地参与被征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二)建立教育培训保障机制。重视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一是加大以职业技术、岗位技能为重点的就业培训,提高失地青壮年农民转岗就业能力,建立健全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多层面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体系。二是对失地农民进行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和转岗再就业技能培训;四是把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纳入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体系。 (三)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前提是农民就业社会化、非农化和充分化。顺利实现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加快其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应按照市场化原则,制定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平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提高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自觉性和能力,积极主动地参加市场化就业。对吸纳失地农民达到一定数量的二、三产业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对失地农民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对消化失地农民、促进失地农民就业为主而兴办的二、三产业,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

西柏坡镇柏里村调研报告工作报告推荐


20xx年4月,陈全国省长在西柏坡做调研时,确立了大西柏坡建设的理念,为柏里村的全面发展送来了一股春风,新民居工程开始全面启动。该村“两委”干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本村实际,以“打基础、强堡垒、尽职责、做模范、聚合力、促发展”为主线,以“创先争优激发新活力,党员队伍树立新形象,奋力完成新农村奋斗”为目标,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作为一名初来乍到的大学生村官,我很幸运的被分到了柏里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一职,主要负责协助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努力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解决柏里村“发展什么,如何科学发展”的问题,近一个月来,我对柏里村科学发展问题,通过上门走访、参与党员会议、村民代表座谈会、实地考察、田间地头民意调查等形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以下是我对柏里村就科学发展以及村情民意情况做的调查分析报告:一、关于西柏坡镇柏里村现状分析柏里村位于西柏坡镇东部,北靠太行山,南临岗南水库,距平山县城45公里,本村分为东柏里,中柏里和西柏里三个自然庄,全村共127户,人口414人,男女整半劳动力206个,有35名党员,“两委”班子成员4人以及13名村民代表。现在,村子里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因为近些年来,由于家里收成不是很景气,很多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挣钱了。柏里村土地总面积4230亩,其中耕地面积120亩,住宅面积55亩,其余大部分均为山场面积。到目前为止,“西柏坡森林公园”,“甜柿子基地”,“优质核桃基地”坐落于该村,柏里村是岗南水库搬迁移民村,也是党中央驻西柏坡时期“中央外事组驻地”。另外,柏里村村民居住较为分散,街道狭窄,部分房屋破旧不堪,有的道路还没有整修,每当下雨时候就泥泞不堪,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二、关于西柏坡镇柏里村科学发展SWOT分析(一)柏里村经济发展的优势(STRENTH)分析首先,柏里村应以旅游业为龙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工促农带动经济发展。柏里村耕地少,种植仅能解决吃饭问题,可以以植物观光旅游为发展契机,带动本村经济全面发展;调整村里传统的产业结构,以求更新更好的发展。同时,柏里村地处牡丹园,有万亩森林公园,以生态植物观光旅游为重点,大力发展蓝色旅游。可以让旅游的客人感受到西柏坡革命圣地有大自然无限的乐趣,让客人在享受红色经典文化的同时,领略大自然的无限美好风光,让他们游在西柏坡,吃住在柏里村,以此调整柏里村村民的就业方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向,以求进一步提高柏里村村民收入和对外的知名度。其次,柏里村有4000多亩山场面积,地处岗南水库,又有西柏坡以及旅游线路和207国道从中穿过,大片山场适应发展休闲度假和生态观光旅游,努力实现游客“来的了,住的下,呆得住”的目标,从而提高柏里村经济总收入,带领村名致富,所以山场资源是柏里村可开发的好地方,也是大西柏坡建设中的重要一个环节。第三,柏里村是中共中央驻西柏坡时期中央外事组驻地。前些年,柏里村通过中央部委在全县率先建设了119个沼气池项目,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指出了一条借力的好路子,加速了我们老区的发展。其中,尤其是特别得到了中央部委的大力支持,并在中央电视7台播放了革命圣地柏里等地方利用新能源沼气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的节目。现在,党中央支持老区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我们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只要我们抓住了时机,一定能把柏里村的政治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柏里村的整体发展和提高村民的收入,同时改善村容村貌。(二)柏里村经济发展的劣势(WEAKNESS)分析柏里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一些制约的因素,比如说:首先,柏里村的地理环境制约了村子社会经济的发展。早在1958年修建岗南水库时,整体规划后,搬迁至高岗早岭上,人均耕地面积由原来的5亩减少到3分,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制约。1998年,岗南水库被确定为省会水源饮水地后,柏里村因南临岗南水库,原有的两个库湾水产养殖被取消,百里村矿石开发项目也由于保护环境被迫关闭。为了涵养水源,山区禁止乱伐禁止放牧,所以畜牧业也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最终导致农民收入减产,生活水平降低。其次,人口规模小,居住分散,经济基础薄弱。目前,村中有人口400多人,属于山区小村,还分居在三个自然庄,除了主村通了柏油路外,其余两个自然庄还是土路,交通很不方便。村里有三轮拖拉机30余辆,耕牛6头,因为村民耕地零散,形不成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作业,饮水管道和谁去已经年久失修,如果修复,还需要大量资金。第三,农业经济结构有待调整,柏里村仅有耕地120亩,确实以农业为主。虽然有甜柿子基地和优质核桃基地,但是因为缺乏技术管理人员和缺乏管理资金,并没因为有经济林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四,旅游业发展滞后,按照西柏坡镇总体建设规划,柏里村是规划中的生态旅游专业村,但是柏里村缺少系统的旅游详细规划,在旅游景点设置,旅游路线组织,旅游相应服务配置以及对于旅游景点的葡萄园走廊控制缺少明确的设施和管理措施,缺少景点开发的资金,导致目前旅游业处于混乱无人管理的发展状态,这和理想之中的有些差别,旅游业经济没有活起来。(三)柏里村经济发展的机会(OPPURTUNITY)分析在国家给予农民的最新政策和乡镇党委的正确带领下,通过综合调研分析,现在的柏里村与之前相比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发展比较缓慢。经过我们的实地考察和走访,发现现在还有一些新的机会,比如说:在原有环境和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继续大力倡导红色旅游文化,积极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编写红色圣地革命历史宣传小册子,编制红色文化手工工艺品;积极倡导以生态旅游为基础的环保低碳旅游,在享受大自然的途中,感受“红色文化”,享受绿色食品,体验“蓝色旅游”带来的无限乐趣,做到真正的贴近自然,贴近历史;积极宣传革命英雄事迹,加大红色教育,唱红歌,听红史,品红文;积极号召当地群众学习红色文化,做好一个红色文化的宣传者,努力将西柏坡--柏里这个生态旅游村牌子做大做强。同时,我们还可以积极对外宣传,通过招商引资,争取能取得一些企业的重视和投资,力求共同发展。(四)柏里村经济发展的威胁(THREAT)分析针对与柏里村近几年的发展中,我们不乏也回遇到一些阻碍,比如说: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投资商看好地方投资,但是进度却迟迟缓缓;有关干部缺乏科学的管理;缺少技术人员以及设备;缺少资金来源;还有当地村民的不理解,甚至滋生事端;部分村民思想陈旧,交通不便等等因素对于柏里村的发展多少有一些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和实地的走访,在充分了解民意的基础上,大家共同商量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可以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好路子,好方法。这需要我们做大量的琐碎的工作,要一步步的走,才能顺利实施计划。三、关于西柏坡镇柏里村村情民意情况调查后的几点建议首先,根据我们的调研和实地走访,大多数村民都认为柏里村现在应该以旅游业为主线,加快旅游业的拓展。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牡丹园和森林公园,开发生态观光旅游,利用现有的苹果园,开发采摘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业得内容,从而延长游客的时间和空间,做到能留得住游客们。其次,柏里村支部书记李书记说了现在我们应该增加农业信息和农村旅游资金,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各项政府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和合作,着力加强对柏里村的种植、养殖、信息、科技、资金及服务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劳动力输出以及就业指导,拓展柏里村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通过有效培训,提高柏里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民素质培训,从而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第三,当前还要加强柏里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意识,力求干部与群众共同谋发展。我认为,只有通过科技致富手段加以正确的引导,柏里村未来的发展,不但是要靠农民自己的努力,更需要重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重视节约成本,增加村民们科技致富的技能培训,改变以往的传统经营模式和手段,提高现代化管理技术,引进科学技术以及管理人才,通过大家的合力,从而推动柏里村利用科技致富的方向发展。第四,针对于柏里村现状和优势条件,我认为可以发展以大棚为主的蔬菜种植和家禽动物养殖,这样利用最小的空间,发挥最大的效用。同时,在农业生产的淡季时,可以发动村里所有闲散劳动力做一些手工加工工艺品,十字绣,围巾,手套等,技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让大家学会一项技能,丰富农民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家的生活质量。

XX镇工作设想_[实习报告]精选


XX镇2005年工作设想_[实习报告]

2005年,是全面实现国家“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关键在于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必须坚定发展信心,强化机遇意识,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在困难中寻找出路,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2005年,我镇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六次全会、XX市委四届五次会议和XX市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继续实施“工业立镇、农业稳镇、商贸旺镇、科教兴镇”战略,以资源型企业为发展龙头,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确保各项工作上新的台阶。

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 2005年,农业结构调整达100%;镇级财政收入增长18%;农民人均收入增长4%;政策生育率91%以上,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都要有一个新的突破、新的发展。

为实现上述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发展、壮大镇、村经济,认真解决“三农”问题。

今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要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根据我镇实际,一是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发挥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和资源型加工业,提高工业集聚水平;同时,要加强镇区规划建设,发挥镇区中心的积聚效应,推动农村富余劳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按照市场规律,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推进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发展农产品市场主体,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二是要发展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以科技成果推广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引导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完成镇通村公路上等级建设;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防灾抗灾水平;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促进企业体制创新,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鼓励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非农收入比重;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充分利用丰富的水力资源,狠抓小水电建设工作。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镇副镇长三年学习工作汇报【荐】


镇副镇长三年学习工作汇报

xx年x月我由xx调镇任镇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团结带领镇政府一班人,紧紧围绕镇党委的工作,与全镇干部同心同德,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民主廉洁,以把镇“建设成环鄱阳湖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强镇、魅力名镇”和“次中心”为目标。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敢于创新的工作干劲,较好的完成了组织和人民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现将我自己3年来的学习、工作、廉洁自律等情况述职如下:一、坚持学习,摆正位置,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我深知作为一名镇长的责任所在。为此,我始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1、学习坚持一个“勤”字。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对于每个人都是终身任务,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作为一名肩负x万人口大镇的镇长,作为一名面对大开发、大发展,争创全省经济百强镇的镇长,把握好、运用好政策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为此,我始终做到中央、省、市农村工作政策先学一步,特别是在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注重在“勤”字上下功夫。带头参加镇党委中心组学习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市委二届八次、县委十二届五次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全面提高自身修养。3年来,共摘写学习笔记10万多字,撰写调研材料4万多字。2、思想突出一个“正”字。思想是人品的灵魂,身为共产党,只要正道才能直行,我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当好政府班长,带好队伍。在大是大非面前和原则性问题上始终同党委保持高度一致。认真执行县委、县政府,镇党委决策,维护大局,努力把自己打造成思想成熟、政治坚定的领导干部。一是摆正位置,维护团结。始终把自己纳入镇党委、镇政府班子的集体领导之中。认真执行镇党委的决策,主要工作勤向书记和班子会汇报,竭力维护镇党委权威,有胸怀和气量,切实做到了到位不越位,尽心不分心,建功不争功,默默无闻地干事做人。在工作以及与同事共事过程中,切实做到了以诚相待,以心相交,光明磊落,忠诚率直,做人低调,做事实在,人前人后一个样,平时和关键时刻一个样。在政府班子内部,做班长不做家长,赋予副职相应的职权,以宽厚的人格、宽容的心态营造宽松的氛围,使大家心情舒畅大胆地开展工作,切实做到统揽不包揽,放手不撒手,信任不放任,爱护不袒护。大事不含糊,对森林防火、社会稳定等工作逢会必讲、逢月初必开会调度、逢季末必亲自下去重点督查。凡重大问题,坚持放在班子会上集体决策,既充分民主,又有效集中。坚持依法行政,各项工作得到了大家的充分理解和支持。二是理解他人,作好表率。经常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为他人分责,为他人解难,有较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与同事共事过程中,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真诚地帮助他们,有责任自己承担,有困难带头上前。20xx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水,作为镇长的我跑遍了所有的外河、内河圩堤、塘坝水库,10天没有回家休息过,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我硬是挺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带领全镇干群保住了电厂,保住了工业园区。二、胸怀全局,统筹兼顾,倾心投入各项工作按照“少说多做,真抓实干”的原则,深入一线,深入基层,脚踏实地干事创业,不搞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乐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使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创造性地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1、经济指标快速增长。财政税收20xx年跃升为市三大经济强镇之一,实现镇域生产总值55亿元,同比增长23%;财政收入2.45亿元,增长23.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提高0.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增长29.6%;人均年纯收入为8250元,增长12.8%,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4980元,增长16.3%;第三产业生产总值3.35亿元,招商引资额达3.6亿元。2、城镇建设发展迅速。依托电厂、电力特色园、景鹰高速和余黄快速通道启动,加速推进城镇建设,共实施了九大工程:一是占地面积15亩,总建筑面积4800m2,总投资420万元的便民服务大楼于7月底全面竣工使用;二是建筑面积11000m2,总投资约5000万元的三星级金鹰大酒店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三是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3000m2,总投资约800万元的新汽车站主体结构已完工;四是占地面积28亩,总投资约180万元的新镇区中心广场已在实施;五是占地面积15亩,总投资约500万元的中心小学教学大楼已交付使用;六是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4000万元的新镇区三角腹地住宅区接近完工;七是占地面积5亩,总投资约400万元的新镇区加油站已营业;八是新镇区行政区路面硬化9000m2,铺设下水管网1324米,总投资约120万元;九是总投资约500万元的内街路面硬化、下水管网、人行道板、亮化、绿化工程已近尾声。并成立了大镇区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大镇区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环境卫生保洁,小区物业管理,使镇区的品位迅速提高,已吸引外来人口1.4万人,城建水准已基本达到了一个中等县城的规模。3、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三年来,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和实施计划外项目8个,完成村村通道路路面硬化82.3余公里,路桥5座;水利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对病、险水库的排查和除险加固改造工作,其中有信河坪圩、水库、毛坊水库、八里源水库和戈塘水库等;有线电视网络覆盖镇区8.1平方公里。4、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共实施58个新农村建设点,总投资达2030余万元,改水、改厕完成率达98.6%,村内道路硬化55.8公里,清淤泥、垃圾8200余吨,修下水道12350余米,绿化15400平方米,植树1160余株,安装太阳能415余部,3个试点村兴建文化活动中心,每个建设点发展了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如蔬菜、花卉、生猪养殖、水产养殖、蘑菇种植、农产品加工、优质稻生产等,主导产业的增收占农业总收入的60%,村风村貌明显改观,全面进入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生态新农村。从xx年开始,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捷报频传,xx年上洪下洪自然村和白云叶家咀自然村作为全县示范点被推荐到省、市考评,得到省、市、县领导的高度评价,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在镇召开,来镇参观新农村建设的单位络绎不绝。xx年镇的新农村建设分别被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乡镇”和“先进乡镇场”,xx年x月x日全县新农村建设暨农村清洁卫生工程5年工作现场会在我镇胜利召开,我镇被评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暨农村清洁工程5年工作“先进单位”,我镇党委书记和分管领导被评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个人”。湖田胡家新农村建设点被县列为重点示范点,市、县领导多次到胡家建设点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5、生态建设富有成效。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工程建设5万亩,镇区绿化稳步推进,绿化率达32%,农村卫生清洁工程高效推进,共建垃圾焚烧炉5座,垃圾填埋场55个,xx年我镇作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通过了省环保专家论证,上洪村被省评为“省级生态村”。xx-xx年绿化造林“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被市政府授予“先进乡镇”。6、社会事业和谐发展。三年来,我们始终把发展社会事业放在重要位置,促进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兴镇的战略,在镇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力度,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努力贯彻九年义务教育;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大力宣传和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农民参合率达85%,强化农村卫生服务,加强了对重大传染性疫病的防治工作;社会保障体制建设逐步完善,民政优抚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重视国防建设,努力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206国道沿线为治安建设重点,加强群治群防网络建设,加强对外来人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积极支持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开展工作,关心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电厂特色园区和景鹰高速征地拆迁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和食品安全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三、身体力行,甘当表率,带领同志扎实工作做官先做人,打铁须先自身硬,这是我思想深处的从政准则。自任职以来,我一直十分注重修身,严格要求自己,严格约束自己,严格警省自己,努力做一个坦荡人、清白人。1、在思想上,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常敲“警示钟”,常念“紧箍咒”,从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在具体实践中,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和制止奢侈浪费的八项规定,坚持做到了不是特殊应急的情况不在家里接待客人,不收受下级单位或个人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不经商或参与经商以从中取酬,不攀比待遇和享受。在工作生活中,注重从细节上管好自己。来镇工作3年,麻将不会打,家中也从未曾办过一件喜事。如:对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均无任何违规违纪行为。在吃住等问题上,崇尚俭朴、方便、实用,反对奢侈和享受,电话及手机话费均严格按规定金额报销,对于一切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也都自掏腰包。对人、财、物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性土地出让、工程招投标等敏感问题,坚持一不插手,二不打招呼,三要求分管领导和部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按程序操作,为人处事,拿得起,放得下,收得拢,想得开。2、在工作和生活中,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约束自己、要求他人,态度坚决地抓党风廉政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奢侈浪费行为,做到不请、不送、不贪。坚持依法从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经济纪律、组织纪律,时刻自重、自省、自警。同时积极落实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树立了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作为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我深知我的工作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尚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镇党委的工作,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为镇成为全省经济百强镇和把镇建设成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经济强镇、魅力名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网址:http://m.bijiaogao.com/gongzuobaogao/14019.html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