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导论心得

这份特别的“专业导论心得”定会为您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希望本文提供的一些参考资料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帮助。或许,我们会对很多新事物产生新的想法,此时我们可能会想把自己的所想写成一篇心得。心得体会就是我们经过读书、实践感受后得到的文字。

专业导论心得(篇1)

6月4日至5日,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培训会暨2015年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在美丽的羊城——广州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专家云集,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0多位省市教研员和部分知名专家学者共同与会,共同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前进之路。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受邀观摩,感到荣幸之极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才疏学浅感到诚惶诚恐。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课堂展示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

本次大会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儒敏的报告拉开序幕。温教授报告的主题是“把培养读书兴趣作为小学语文的头等大事”。温教授在报告中提出“语文课最基本的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培养读书的兴趣与习惯。有了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很自然就可以把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等带动起来。语文教育要回到朴素的立场。语文教师要把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作为工作的重点。”这样的观点令现场与会教师深有体会。让我更有体会的是温教授“干货”的提出,他说“一堂课下来,有把握得住的‘干货’。” “干货” 原是电子商务术语,通常指电子商务从业工作者发表、分享的一些网络推广、网络营销的文章和方法,因为这些方法都是实用性比较强的,不含吹水成分,也没有虚假的成分所以业内人士通常把这一类分享活动称之为“干货”。我想,教学活动里所谓的“干货”就是实实在在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小语会陈先云理事长说“ 一课一得,强调每课进步一点点,也就是温教授在报告中说到的要有‘干货’。”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到底有多少的“干货”留在学生的手里,这很值得我们的深思啊。

接下来,虞大明与汪玥师徒两人的课在温教授报告后登台亮相。两位老师的课与温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让我对“语文课最基本的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培养读书的兴趣与习惯。”“语文教师要把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作为工作的重点。”这一理论层面的落实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明玥传奇”师徒联袂,《俗世奇人》的教学令人耳目一新。《刷子李》是例子,指向《俗世奇人》整本书的导读。阅读课培养“独立阅读者”的目标很明确。虞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清晰,教学过程充分展开,教学情趣盎然,以感受人物之“奇”、感受故事之“绝”、感受人格之“美”为主线,将学生引入文本。学生在虞老师的细心点拨下,时而默读涵咏,时而划句深思,时而朗读感悟,时而趣味画图,在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小说阅读的方法。师傅唱罢,徒弟登台。汪玥老师就像接过接力棒一样,在师傅执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汪老师以浏览目录知概况、屏幕阅读识奇人、情节绘图读故事、情趣朗读悟语言为教学主线,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促进学生已有阅读方法的应用。如果说虞老师注重教方法,那么,汪老师的课则注重方法的运用。一习一用,一篇课文到一本书,汪老师将学生渡向广读、善读的彼岸。两节课,给我最大的收获有两点:其一,整本书“导”读,选择的角度很特别。一般整本书导读,教师将“导”的着力点放在作家生平、作品内容上,但虞老师选择从“文本体式”(小说)入手,抓住小说情节的“一波三折”来导,很有新意。教学指向是让学生学会用“读小说的方法”去“阅读小说”。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教的方法”大多数情况下与“学习的内容”相匹配,如作为独立阅读者应具备的“预测、速读、默读、图像化”等阅读策略的使用,很有新意。两节课的基本指向是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培养“独立阅读者”。

在中青年老师同课异教习作“编童话”的环节中,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黄兰老师上的《我想去看海》和重庆市九龙坡区高新一小邓剑东老师上的《小象变形记》这两节作文课令我感触良多: 1、绘本是启发孩子想象,走入习作的一个 良好媒介,也是教师了解童心、走进童心、温润童心的桥梁。两位老师用贴近学生的绘本点亮了童心,上课时能关注学情,从学到教,让孩子切实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建构起自己的写作经验与知识,很扎实。如果教师上课能更加注意倾听孩子的声音,评价语更自由、更灵动,指向性弱化一些,也许能更多地激发孩子的童趣,上课时童真童趣之言会更多、更闪亮。2、中低年级作文确实应该先扶后放,具体指导写同一篇,归纳出写童话的方法,再放手让学生去写自己心中的童话。相当于在精读课上学习阅读方法,再延用到课外阅读去,是一样的做法。

最后全国小语会陈先云理事长做重要讲话。他在充分肯定本次大会展示课执教理念的同时,基于新教材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关注的问题,即语文教学要注重一课一得,课课有得,螺旋发展。语文教学要树立语用观,教师要找准语言文字的切入点,关注能够促进语文运用的语文知识。学习文本的表达方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陈先云理事长的报告让我瞬时顿悟教学的真谛——我平时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还只是在为教课文而教课文,没有真正达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一质的飞跃,更不要说由“一篇课文”到“一本书”,再由“一本书”的阅读到“一生的阅读”。特级教师沈大安说:“第一种水平:教一篇课文,知道一个故事,是一节不入门的课,因为没有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第二种水平,教一篇课文,明白一个道理,似乎比第一种好一点,但好不了多少,也是属于一节比较差的思想品德课,而第三种水平是积累语言,形成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这样的课,才是一节真正的语文课。”

最后来回味一下这几天的.收获:自身有一种知耻而后勉的感觉。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真正能够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悟,让我真正体会到重视理论的重要性。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开悟,名师开悟不如自己顿悟。”而我却还有新的理解,我认为在专家和名师的引领下,我们才会有自己的顿悟,才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面去努力。回到学校,结合实际,我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方知我要做的努力太多了。

专业导论心得(篇2)

导论,顾名思义是讲述有关专业的发展和应用,但是因为接触的专业课程还不是很多,所以对怎么样去学好这个专业、需要哪些方面的专业技能、当今社会乃至世界这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等等都不是很清晰,不能给自己一个学习和探索的定位;通过这门课,我有了大致的了解,学习兴趣也有一定提升,似乎看到了自己发展的未来,同时也看到了潜在的忧患。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而且在现在信息化的时代,自动化和智能化是一个潮流和发展的趋势,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是这种.种技术的综合,软硬兼备,强弱电结合等等,使我们有很多的就业选择方向,按照自己喜欢的知识偏重一点学习,所以我看到了自己发展的未来,听很多师兄师姐说电气易找工作,可能就是这些原因吧,学科的交叉性强,而且需要很多的人才和劳动力。但是就我看来,似乎这样也有些许的隐患,因为交叉性强,这样就无法专注于某种技能的教育,正如“术业有专攻”,如此读出来,虽接触面很广,可以有很宽的横向发展,但是往往忽略了具体技能的纵向发展,只能纸上谈兵。

延伸到电气专业外相关的很多技术发展,也激起了我对外来世界更加信息化的好奇,对未来人类生活的向往,比如智能家居,通过无线就能控制家用电器等,方便快捷安全,抑或更加人性化和自主化的小型分散发电,超导技术等,老师除了本身的内容讲解,还为我们找了相关的学术报告ppt等,

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对自己专业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不过个人感觉,上课过程中,老师欠缺了与学生的互动,当方面的讲解使我们容易发散注意力,失去了解和学习的兴趣,如果可以上课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或者让我们提些有关这些专业发展的问题或见解,相信课堂质量会大大提高。

在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互相融合共同发展的现阶段,我们有很多的发展道路可以选择,电力电子与自动化、电器电机的控制、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电工理论等,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我认为不需要随大流,哪种技术工资高就选哪样,结合自己的兴趣,加强专业知识,才是硬道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初步认识后找准自己的方向并不断努力,才能脱颖而出,成为电气专业的人才。

专业导论心得(篇3)

历史学专业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主要研究人类发展演变的轨迹、不同地域社会时期的文化生活、不同民族的发展轨迹,以及先人所遗留下来的古籍、文献、历法、制度,通过分析研究,为今天的社会生活作借鉴。它会告诉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它使我们个人、社会、人类有所归依,为我们提供存在的理由与价值。历史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搜集、整理、考证、分析历史资料,训练我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反思能力、时空想像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历史学是立身的学问,不是谋生的技能。培育出高质量、多层面的史学人才,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不同领域对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专门人才的广泛需求。

近年来,随着本科生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直线上升,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很多人都认为历史学专业这类文史类的学科的为冷门学科,就业前景惨淡。但是,听完老师们关于历史专业就业前景的分析后,我认为其实也不竟然。像历史学这样的学科如果平时多关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仍然能够找到不少的突破点,找到心仪的工作,历史学就业前景也是相当不错的。

现在,我所学习的历史主要是中国史和世界史。中国历史悠久,从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神话时代开始距今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至今约有4000年,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大一统的秦王朝算起约有2200年······中国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替,曾经辉煌过,同时也衰落过。古代时期,中国在一些朝代的繁荣昌盛可谓举世闻名。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令后人叹为观止的万里长城,气势恢宏的秦兵马俑等历史文化遗迹在这个时代产生;西汉的文景之治成就了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强盛繁荣;隋唐时期经济高度繁荣,对外交流也很频繁,科技文化发展迅速······ 但是,随着历史发展时代进步,一味地固步自封,结果只能是衰落。19世纪,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的对外交流,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尽管中国古代有昌盛也有衰落,但是在历史的长河里,中国一直以自己的姿态屹立在亚欧大陆上,生生不息,形成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作为中国新一代的青年,学习历史我认为是必须的,对于学习历史专业的我们来说,更是如此,正所谓鉴古以通今。在专业导论课中,邹教授为我们讲解了如何学习中国古代史,为我们中国史的学习提供了许多切实的方法。讲座一开始,邹教授就为我们讲解了中国史学科的定位和其丰富内涵,史学学习的方法,关于民族学和人类学等知识的介绍等。一,中国史学科的定位及其丰富内涵。历史学学科在20xx年的新学科标准确立之后,由一级学科上升为学科大类,中国史由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包括古代史,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史学文献,专业史五大类。

二,史学学习的方法。

1,密切关注重大考古发现,历史终究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我们不可能像穿越一般去亲身经历,只能通过考古挖掘,或者是来自古代的文化遗存发现一些古代的文明,了解历史。比如,一些出土的墓葬礼器,文化典籍等等,往往能够反应当时那个社会的墓葬制度,社会管理体系,礼器酒具等的情况。例如:在敦煌的考古中发现的敦煌遗书,对于研究当时当地的社会风貌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敦煌遗书包括5-11世纪六七百年的古代文献。其中有纪年者近千件,大部分汉文写本写于中唐至宋初。汉文遗书除了佛典和其他宗教文献外,为医药天文,诗词俗讲等。宗教文献以佛经目录为主,其中大多有传世本,也有一些未曾传世的佛教文献。大量的官私档案文书,是研究中古历史,社会生活,寺院经济等的第一手资料。使人们对唐代法令及其在古代现实生活的运用,获得了全新的认识。大批户籍资料,使人们对中古时代的社会的阶级关系认识的更加深刻。寺院文书反映着寺院的生产和生活。各种社约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中古社会的民间社团及其活动。

讲到考古文献,便不得不说考古文献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文物的史料作用 可证实文献之记载,校正文献之谬误,补充文献记载之缺佚。对无文字记载的史前社会,文物则是研究、恢复其社会面貌的实物史料。文物的证史作用 中国古代文献是中国的文化宝库。而丰富多彩的文物,对古文献记载的证实,不仅增加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可靠性与珍贵性,而且又增加了实物资料,成为文献记载的真实见证。从另一个角度讲,文物可以证明文献记载的历史将文献和文物密切结合,相互印证,对社会历史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文物与文献相互印证,相吻合者已不乏其例。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商代的世系。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的大批甲骨文中对商王世系的记载,经考证与《史记》记载基本相符《史记·孙武吴起列传》中,记载了孙武仕吴孙膑仕齐并各有兵法传世的史实,《汉书·艺文志》中也作了著录。此后,《孙子兵法》不传,众说不一。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汉墓中同时出土《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从而证明《史记》和《汉书》记载的正确,使自隋代以来的疑问和误传得以澄清。《后汉书·礼仪志》 中记载的玉柙 (玉衣)葬制,也由河北、江苏、安徽、山东、陕西、河南、广东、北京等地出土的完整玉衣或玉衣上的玉片及所使用的金缕、银缕、铜缕等得到证实。

2,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以夏商周断代工程来说,夏商周时期保留至今的文献资料不足,而且一部分文献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因此,除了出土的甲骨金文简牍玉器钱币酒器之类的实物史料之外,更加需要史学研究者具备超强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扎实的历史知识积累。

3,紧扣学术研究前沿问题。在专业导论课中,邹教授为我们列举了当代学术研究前沿问题:a.清华简问题;b.宋代积贫积弱问题;c.明代抗倭问题;d.新史学问题等等。

4,要具有质疑精神。

专业导论心得(篇4)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人类最初的艺术品常常同生产劳动实践有着直接的联系,它们或者是劳动工具如精致的石器、骨器等,或者是劳动成果如用来作为装饰品的兽皮、兽牙、羽毛等。只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艺术生产才逐渐独立出来,这些劳动产品也逐渐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变为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因而,艺术的审美价值必然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艺术生产的突出特点,是把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整个艺术创作过程,并融汇到艺术作品之中。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当然就更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了。艺术生产固然离不开客观现实,社会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但艺术生产同样不能离开主观创造,只有当艺术家调动他强烈的和丰富的想象来从事创作时,才能创造出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从这种意义上讲,艺术必然是心与物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从最终原因上讲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19世纪的俄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 社会生活) 能动反映的过程。艺术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艺术生产的“产品”。艺术鉴赏则可以被看作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这样,对整个艺术系统来说,艺术生产理论揭示出艺术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在艺术生产的全过程中,生产作为起点,具有支配作用,消费作为需要,又直接规定着生产。艺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是为了供人们阅读或欣赏,如果没人欣赏,它就还只是潜在的作品。因而,艺术生产适应着欣赏者的消费需要来进行艺术创作。同时,艺术欣赏反过来又成为刺激艺术生产的动力,推动着艺术生产的发展。可以说,整个艺术系统中,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它们自身的独特规律,正是我们艺术学研究的核心。

专业导论心得(篇5)

中国园林是一种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乐趣是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它把自然美誉人工美高度结合起来,把艺术境界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形成把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人的乐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般地交织在一起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地伟大创造。

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造园要素,不外乎植物、石材、水流与建筑四种。其中,除了建筑是第二自然的产物,植物、石材与水流都是直接取材于第一自然,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外师造园,中得心源”的中国园林与自然保持着不可磨灭的亲密关系。

植物对于园林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性,这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有着明显的体现。首先,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存在大量植物的环境,这个传统被延续了下来,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中国在植物布置时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具体来说,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配置特别注重两点:

一是植物的物质特性;

二是将植物拟人化,使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的文化意蕴,更具有生命的活力。植物的物质特性包括色、香、形,以及自然声息和光线作用于花草树木而产生的艺术效果。在视觉效果的体现上,植物繁而不乱,搭配巧妙。繁指品种繁多。搭配是因地制宜。嗅觉与听觉自然不必多说,一是植物与生俱来的天然芳香令人陶醉,一是在一定场合中植物随风发出的声响别有氛围。除此而外,赋予植物个性并能因此而表达情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另一特色,如“岁寒三友”之松、竹、梅,“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荷花,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使得单棵植物可以单独成为园林中的景致,供游人品赏亦烘托场景氛围。香花、硕果、攀藤、纤草姹紫嫣红,鲜嫩欲滴,千姿百态,生气盎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所追求的自然美。

关于中国园林中的水,主要有湖泊、吃糖、溪流、瀑布和喷元这些形态,这些都贵在有源,贵在有与自然水系想通的生机,贵在于其他远景特别是山石的呼应,贵在曲折的自然形态,贵在以少胜多的意境。不同的植物的四时缓慢变换,假山的矗立不语,活水给中国古典园林带来生机,给有人带来神清气爽的感受。这些大片水面带来辽阔的视野与心胸,不失人工开凿却不漏半点痕迹。湖、池、溪、瀑、泉这些水的心态承载着自然的水元素,充沛这绿树丛林,香花仙草,同时与膳食构成绝妙的组合,一动一静,一树一柔,即使与建筑,亦能够相映成趣。

园林中的石材也是多种多样的,玲珑多姿的太湖石、空透晶莹的昆山石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常用石材,被用来制作园林中的假山石,形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趣味。

假山可分为仿真性、写意型、实用性、盆景性五大类。仿真型要有真实的自然山形,山景如同真山一般。写意型则特意夸张山体动势,寓意其中。透漏性是有许多穿眼的奇形怪石堆叠而成,极具有观赏价值。实用型如庭院山石屏风等。盆景型是布置大型山水盆景,让人领略咫尺千里的山水意境。

园林中的建筑不同于一般建筑,它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独特,文化氛围浓厚。就取材和造型而言,中国古典园林以木材质为主,建筑通透灵巧。就作用而言,中国古典园林在低调中显出不可或缺的真谛。

这学期的课程学习,使我认识到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我们应从历史中汲取传统的精华,为人类造出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让人们生活在如诗如画的地球上。

专业导论心得(篇6)

要说专业导论课的心得,我坦白说没什么,因为专业导论课就是说一些专业的知识,有点枯燥乏味,不过这门课也让我们更了解我们的专业。回想起当初选英语这门专业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有考虑那么多,例如英语是一门什么专业;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怎么就业的问题;英语专业的学生竞争有多激烈等等的问题。但是专业导论课就让我们全面认识了英语这个专业,也让我们知道了现实的残酷。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对自己的专业,环境,及其就业前景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这样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进而更专心致志地学习英语。专业导论老师告诉我们:专业英语不仅包括英语技能的训练,而且有明确的专业内涵,是语言技能的训练与专业知识学习的结合,即作为表现其实质内容的语言技能,功能意念的语料载体可以随专业方向变化,使学与用紧密结合。

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死读书,不能认为学英语就是英语说的很流利,读写都没有问题就是人才,我们要因应我们不同的专业方向去扎实我们的英语技能,丰富我们的专业内涵。由于特定职业的需要,要求达到在本职业范围内的使用英语目的。例如选择旅游英语方向,我们就要在西方国家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上深入了解,这样可以让我们在就业竞争中更胜一筹;如果选择翻译英语方向,我们就要认真选择我们主要翻译的方面,选择法律的话就要好好了解法律条文中的专业术语,选择历史文学的话就要多读一些外国作者的原著,了解一些外国作者的生平,写作风格,作品等都有利于我们准确的翻译;选择商贸英语方向,我们要好好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外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

所以英语专业是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全面强化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的外语人才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适应军事、教育、科研等部门的工作需要。

专业导论心得(篇7)

叹光阴荏苒不休,岁月匆匆不留。回首间,弹指一瞬又是半年。时间被记忆标签,求学远,几多不便。莫余下,几番无奈再窥前程。

大学的新鲜已悄然不再,换之而来的是旧梦新题。辩驳今昔,更要求对未来的规划有所洞悉。有幸,在本学期学科导论的启蒙下,随着专业知识的增长,一切慢慢地变得脚踏实地: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更有了顶天立地的心!

首先提及方向问题,旨在阐述本专业之大观。深入浅出的课程安排加上各位教授导师的悉心指引下,我着实很难对管理科学与工程没有清晰的概念。以下简述个人之见解: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从定性分析趋向定量化研究,从宏观研究逐步深入到微观研究,侧重于研究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和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与工具,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与科技成就来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学科的发展趋势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多学科知识(如高等经济数学)为支撑,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如计算机仿真技术),解决管理中的科学决策及风险研究,管理实践中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管理的绩效研究,管理的战略研究等。涉猎面广,学科下设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管理、项目管理、管理科学、工业工程、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等专业方向,系统整体效率层面突出。对于今后的从职选择没有很大的限制,这也是本专业的一大特色,让我对未来的存在许多抉择的人生道路更是充满了不少向往!

其次谈谈动力范畴,即导论课之于我的精神感触。半年前高考浪潮还未平息,填报志愿又起波澜的那段时光,依旧恍如昨日。然而此时,内心激奋之余,更添许多欣喜。古人云:一失足成千古恨。所幸在专业选择的关卡中并未失误,现在看来,更是一种成功,因为,在管理学科中,存在着我太多的兴趣和热情。我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将来的学业生涯中,我必当能勇往直前。是的,对于我,最大的财富是年轻,最好的辅助是激情,相信在今后的学术生涯里,我一定可以学有所新,学有所成。

回溯课上,贾仁安教授的“顶天立地”学术情怀、邓群钊教授的系统动力简剖、林永钦老师的科学发展观、陈华教授的严谨会计心态、徐兵老师的经济现实主义。各有千秋,让我大开眼界更受益匪浅。但总的看来,本质大同,莫过于保持一颗真切的心,直面茫茫的真理行径。

此刻,想起了理生楼前胡先啸先生所言:业贵专精,又贵宏通。的确,前途苍茫,理想甚远,但使命不忘。读书成才,非一人之得失,更关乎社稷之荣辱,此意关重大,岂敢有所唐突......

此番心得谨此,望以之为日后之策鞭,以激励我执着向前!

我是xx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的一名在读本科生,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通过学习我掌握了大量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下面谈谈我对此专业的学习心得:

我觉得要学好计算机专业导论课,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计划要明确

求学者切记贪多嚼不烂。初学者最易犯“大而全”和“速成”的错误,须知“罗马非一日之功”所能建成。什么都学,肯定什么都学不透,要集中精力打攻坚战。我认为学习计算机首先要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究竟是什么,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出发,是做系统维护、软件开发、图像加工、公文处理、网页制作还是数据库管理,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在相应的学习方向上进行提高。要制定出详细的学习规划,包括需要购买什么书籍,家里如果没有电脑可供练习,是否需要购买一台电脑等问题……如果没有学习规划,不投资学习机器,没有实践场所,没有学习资料,仅凭“言传口授”就想速成做个“全才”,是不可能的事情。至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应该对基本应用和操作有一定掌握后再学,因为那些东西比较枯燥,不容易被直接接收。

二、要做到学以致用

要多了解相关信息,多思考,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学以致用。如果我们学习计算机,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学到的知识又有何用?因此,我们的学习要结合实际应用、有的放矢、循序渐进。

三、应积极投身实践

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计算机学科中的实践,不只是简单地模仿别人的练习。在实践中最难得的是有自己的想法,并尽力去寻求解决办法。在这种开动了脑筋的实践中,才会学到真正的东西。古时贤人哲士说:“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一方面可以用理论指导实际,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起学习兴趣,边学习,边实践,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学习计算机,不是叫我们去享受计算机给我们带来的一切,而是要为计算机服务。于是”计算机导论”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它让我明白了计算机作为一门科学,它包括很多方面。开始我对计算机专业的了解只是学会如何使用电脑编写程序,我不知道比其它非计算机专业的人能够多学到什么。而计算机导论的开设使我认识到计算机也是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其核心为计算。在学习过程中,一个个典型问题使我加深了对计算的认识。图灵测试及“中文屋子”使我明白计算机不仅可从计算的角度来探求答案,也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来认识。……除了教材中的东西,老师所补充的相关故事也很吸引我,它使我能从一个侧面来了解计算机。如“CPU不是为我们学计算机服务的,而是为广大客户服务的”,这使我明白,我们的任务不仅是学会用计算机,而是为满足客户所需而学习。

通过对“计算机导论”的学习,使我触及了计算机乃至计算学科的本质。我不再把计算机仅仅当作一种工具来学习和使用,对它的认识也随之提升到了理论和哲学的高度……。该课程对计算学科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化、逻辑化的概括,并用大量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进行阐述,使我对计算科学有了全面的了解,就像在迷宫中获得了地图。

“计算机导论”课程系统全面地为学生介绍了计算科学知识领域划分的过程,涵盖的问题,以及学科的本质。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进入本学科就有了清晰、明确的方向和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感到困惑、茫然……。老师讲课热情洋溢,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融会贯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励了同学们年青向上的心。

总之,想在任何事情上学有所成,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尤其是计算机这样的工具学科,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会遇到不少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再加上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就一定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

专业导论心得(篇8)

《艺术概论》是以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阐明其性质、特征及基本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具体地讲,它涉及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家、艺术作品、创作过程、艺术风格、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市场等。它是艺术理论家从一定的立场出发,在一定的艺术理论指导下,对诸如艺术本质、艺术现象、艺术创作、艺术批评等予以深入地分析、研究和理性的思考结晶。其目的是指导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和促进艺术的良性演进。

《艺术概论》属于艺术学的范畴。所谓艺术学是指有系统性地研究关于艺术的各种问题的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艺术概论、艺术史、艺术批评三方面。它是近世新兴的一门学科。《艺术概论》既是一门具有系统综合性和开放性的艺术理论课程,又是准备踏入神圣艺术殿堂的人和高等学校艺术专业学生的一门共同的艺术基础理论的必修课。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让我受益匪浅

艺术概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体地说,艺术理论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主要是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这里需要明确两点:一是艺术理论与艺术史、艺术批评的关系;二是艺术理论与部门艺术理论的关系。

专业导论心得(篇9)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是供在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习的系列网络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宗旨在于从中小学教师的角度出发,引领并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职业,明晰自己作为职业人的发展规律,并为其提供关于如何获得自身专业发展方面的建议。

依据这样的宗旨,本课程共设计了八章内容,依次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发展、教师发展的过程、自我反思——在与自我的对话中成长、同事合作——在与同事的对话中进步、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共进、教育研究 ——在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中提升、初任教师的发展。各章内容的安排充分地体现出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即既深入系统地介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又通过生动翔实的案例密切结合中小学教师专业实践。相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者可以开阔视野,提高素养,进而不断提升自主追求专业发展的意识,增强专业发展的信心与能力,最终成为成功的教育家。

本课程既可服务于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教育的网络教学课程,也可用作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非学历培训课程。

第一章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角色具有时代性特征,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求教师不断地重新定位和改变自己的角色。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更是从根本上改变着教育活动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从而要求教师主动适应新的角色要求,并有效地进行角色转换。更为重要的是,适应终身教育和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角色观中解放出来。因此,正确认识教师角色的内涵与特征以及时代转换,是我们探讨新时期教师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第一节 教师角色的内涵与特点

一、教师角色的内涵

什么是教师角色呢?教育社会学家比德尔(Biddle)综合前人的研究,归纳出三种典型的教师角色概念:(1)教师角色即教师行为;(2)教师角色即教师的社会地位;(3)教师角色即对教师的期望。在本书中,我们将教师角色定义为: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二、教师角色的特点

(一)教师角色是规范性和自主性的统一

教师职业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为满足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而产生和存在的,因此,教师必须按照特定社会的要求来从事教书育人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教师的角色目标是统一的、规定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角色没有自主性。教师在从事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时,可以在遵循社会总体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教师自身的个性以及学生的特征,创造性的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无论是课程开发、教学设计还是学生管理、学生评价,教师都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亦即教师角色并非纯粹由外部规定,教师拥有一定的“创造”自身角色的机会和权利。

(二)教师角色具有人格化特征

教师所从事的工作上是培养人的活动。实现这个目的,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教师的这一角色特征,要求教师注意自己的人格和道德修养,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崇高人格的教育作用。

(三)教师角色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

教师生活在多个空间里,承担着多种职责,社会对教师的期待也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同时扮演多种角色。教师不仅要充当“教员”的角色,而且还是“领导者”、“心理保健者”、“纪律执行者”、“青少年的知己和朋友”,等等。不仅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需要承担的职责越来越多,各类社会主体对教师的要求与期待也越来越多元化,这样一来,教师需要扮演的角色也处于不断更新之中,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有清晰的认识,而且还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角色,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与时俱进地调整和转换自身的角色。

(四)教师角色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承担着促使儿童社会化,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传递一定的价值规范,唤醒他们对社会及个人的责任感,并且能对事实和知识进行批判性分析等职责。教师根据自己的职责积极展开自己的工作。但是,学生的兴趣、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的改变很难断定是哪项教师劳动的直接结果,从而使教师角色的责任表现出一定的弥散性和模糊性,并由此引发教师角色的内在冲突,即教师个人希望看到自己角色扮演的成果的需要,与他的角色扮演中许多成果的“无形性”之间的矛盾,教师很难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满足感。

专业导论心得(篇10)

伟大的科学家门捷列夫曾经说过:“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这句话在专业导论课上,测控方面的负责老师也提及了。

的确,关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这一词条在百度百科上的解释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源头,是光学、精密机械、电子、电力、自动控制、信号处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它的专业范围很广,从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到火箭卫星的发射和监测。

许多学生认为它属于制造业。实际上,由于对自动控制和精度的严格要求,它属于测控技术和仪器专业。

据说,它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源头,是一门包含多学科的精密技术。事实上,它不仅是现代的,测控技术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祖先早在古代就开始了解这项技术。例如,日晷的发明就是这一观点的最好证明。

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人们传统观念的错误,这个专业在大家眼里并不理想。长期以来,中国工业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陆商品太多,质量太差,没有高质量的产品,无法与其他工业强国竞争,这与我国缺乏测控专业人才有关。

与世界接轨,中国企业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产品质量是关键。因此,测控专业人员变得越来越重要。本专业培养掌握测控理论知识,具有现代测控系统设计、制造和应用能力,能从事设计、制造、应用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国防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现代测控系统的运行管理。为祖国的建设供给不足。

还有就是我校最近荣获全国挑战杯一等奖,其获奖作品《面向水质健康监测的无线传感仿生鱼及其组网设计》的主要参研者屠德展学长就是学习测控专业的,且获得了浙大的保研资格。实践证明,测控专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最后总结一下,经过这八周的专业导论课。我对于电气类的许多专业都有了更深程度的了解,发现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色与自己的诱人之处。其实无论最后分流会去到哪个专业,只要自己好好学习专业知识,能够学以致用,能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或者说理解,都会取得自己应该有的成果的。

专业导论心得(篇11)

截止今天为止,我已经经历了为期三周的实习支教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有好的,也有不如意的,不过总的来说,在这里的支教生活确实如想象中的那样美好,我也很感谢和期待在这里实习的四个月支教生活。

支教的一大乐事就是可以每天见到欢快的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年轻鲜活的活力,与时常欢声笑语的孩子们呆在一块,我感觉自己都年轻了好多岁,我想这就是老师提升幸福感的一大来源。每每一想到与孩子们在一起,就感觉元气满满的,十分开心的。其次,在这里实习,我还遇到很多有经验并且十分和善的老师们,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是在课堂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中所体验不到的,所以我还是很感谢在这里的支教生活。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三周过去了,在这一过程中,我带过课,听过外教课,还有好多以前没有经历的事情,自己也在一步步成长下来。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待英语专业,这是在专业导论课上,车老师看待英语这门语言的视角,至今记忆犹新。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相互交流的工具,语言的学习过程是思维方式改变的过程,然而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而且是思维的产物。同时语言有作用于思维,使思维更活泼更健康。语言的巧妙运用需要智慧,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叶是人更富于智慧,所以,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在思想上不断地质疑、不断尝试、不断检验,深化和完善一个人的内心,促进心智的发展,才能做一个智慧的、对社会有益的人,才能看的更远、更宽,走的更长、更稳,实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精彩的人生。

在这个经济的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各种交往日益频繁,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但表达的能力不等于表述的能力,但因为社会存在竞争,由并非每个人的机会,所以我们就得用语言去表现,即表现的能力。可见掌握一门外语,特别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英语,是多么的重要,正如一位名人所言:“掌握一门外语,就多用于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因此有别人更多的表现机会,从实现个人自我的人生价值的角度而言,这又是关键的优势。

语言承载的文化、宗教、文学、建筑、哲学、艺术、诗歌、司法、风土人情、种族歧视、政治矛盾、经济的盛衰沉浮,以上的一切够成了社会,通过语言的学习,我们继承着人类的文明,当我们将其深化于内心,我们也将拥有准确辨别社会信息真伪的判断力,这是高速信息时代得以轻松生存的一个重要本领。

以上即为我对英语(语言)这个专业性质的认识和英语学习能带给一个人的想法及英语学习的目的,之所以说目的,并非目标,是在大学四年的阶段性学习过程中是无法实现像刚才所说的语言学习所带给人受用终身的思想精髓,更多的是把语言当做沟通交流的工具来学习,经过短期(学习后,我们可能变成翻译、语言教学人才、文化交流人才等等。讲完这个最基本而有必须经历的学习过程,我们回到在学习外语初期怎样学好它的具体方法,英语学习基础阶段的三大模板:语音、语法、词汇。

语音:语音学习能帮助我们掌握语音语调,并且是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的切入点,掌握正确的语音可大幅度提升英文的应用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怎样攻克语音关呢?我认为我们可以选一本适合自己的语音方面的工具书,然后自己分配好一带你时间,集中精力高强度的通过跟读原声版英文录音来掌握,这样做的目的是快速改变英文的发音习惯,锻炼口腔肌肉,让你的英文更加优美动听,记住练习的方式是以模仿为主简单模仿直至较为复杂的,将训练慢慢向自然语言环境中延伸。

语法:作为一个外国人学习外语,语法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学习应用的捷径,最初的阶段必须强迫自己对课文句子进行语法分析,但需注意一个问题,语法的学习应避免深陷死板的背诵太多的条条框框而脱离了语境。之前在一本自学教材上也看到了关于语法学习的被称之为,5种基本句型,5种短语,5种从句。基础阶段学习的同学也些可以尝试一下这样方法。

词汇:词汇也是英语学习重要的一部分,语法再好语音再好,可看见一个单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就一切都是徒劳,词汇的积累贵在坚持,我可以备上一些类似于英文字根字典,词缀词典,词根词典这一类归纳词汇特征的工具书,这样掌握起来较为方便快捷。

然而,语音、语法、词汇这3者的联系有不是分割的,而是紧密相连的,单词构成了句子,文章,语法确保了句子的正确性,奠定了句子的逻辑性,语音也为人际沟通,信息正确快速反应提供了保障,而这3者是通过以句子或文章为单位而相联系,因此,语言的学习也需从句子或文章为切入点来突破。

建议:

1、希望老师能多举一些例子来介绍国外文化,并对一些现象提出个人的看法,这样有助于我针对老师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刺激并发展完善我们的思维方式,从中体会看待问题时的心态。

2、专业导论课上,向我们适当介绍一些优秀作品,因为大学初期专业学习方面有点迷茫,除此之外,根据学习的不断深入程度介绍一些能发展个人思考能力或有指导学习的书籍,我感觉我们在思考能力,判断能力,思维的创新的能力方面发展缓慢。

3、希望老师能够针对英语专业就业多做一些介绍,英语未来发展方向,就业信息的动向的方面多做介绍,以便在大学期间好充分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谢谢。

本文网址://m.bijiaogao.com/xindetihui/154322.html
上一篇:小学安全作文 下一篇:服务主题演讲稿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