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读后感7篇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制定才会更好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史记》读后感7篇》,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史记》读后感(篇1)

英国著名哲学家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纵观古今,人们都用历史来作为一面镜子,供人明鉴。这就能说明史书能给人很大帮助。而这本“史家之绝唱”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史记》详细地讲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的事。其间战乱纷纷,国家分分合合。《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就生活在汉武帝时期,他虽遭受了酷刑,但他不畏强权,写出了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强烈批评精神的《史记》。

该书对封建阶级的统治进行了大胆的批判,揭露了暴君的野蛮统治,书写了贤君治国之道。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会有不同的主人公,他们会给人们不同的启示。在“焚书坑儒”中,我们会对秦王为了国家统一而不惜毁坏历史与文学而感到愤怒;而在“赵氏孤儿”中,我们会被程婴和公孙杵臼两人衷心救主、矢志不渝的精神所打动;在“楚霸王乌江自刎”中,我们会对项羽孤胆雄风、宁死不屈的气概所感到钦佩。

不仅有这些,《史记》还告诉我们做人的技巧。一个人不仅要想着自己应该做什么,还要想好怎样做,用什么方法。以书中的汉高祖刘邦为例。如果他想统一全国,他的顾问们会给他编一个小故事。

传说刘邦有一次在路上,他看见了一条巨蛇,刘邦并不畏惧,将其**。后来听说那条蛇是白帝的儿子,被红帝的儿子杀死了。消息传开了,相信鬼神的人都相信了。有志之士来参加。刘邦的名字传遍了沛县。

这就是一种计谋,让人们认为他并非凡人,所有都来归附。这说明古代人也有他们的一套方法。在“季札出使”里更是让我深有感触,主人公季札是吴国君子的四儿子。

他德才兼备,至仁至义。兄弟们都推举他当下一任国君。他却百般推辞,直到逝世也没去当。

人们都很敬仰他,这使吴国名声大振,也使吴国继续屹立在诸侯之中。这让我学会了要以德服人,不能有傲慢之气,要和他人友好相处,这样才能让大家对你有好的印象。《史记》里也有很多孝子,他们让我体会到了“百善孝为先”。

正如孔子所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我们应该孝顺父母,从这一点上尊重长辈。

《史记》还教我怎样辨别是非,用亮澈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心去观察世界。还教我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努力学习,长大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有影响的人,可以和书上的“他们”一样被记载!

《史记》读后感(篇2)

不管是英雄、刺客还是游侠,他们作为赳赳武夫,往往性格残暴,好斗嗜血,他们的言行举止离经叛道、与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格格不入。因此,在评价这些人物时,人们总免不了道德批判,司马迁为这些人著书立传的动机也备受质疑,太史公似乎是出于一种“爱奇”甚至是“猎奇”的心态在记录历史,如杨雄所说:“仲尼多爱,爱义也;子长多爱,爱奇也”。

司马迁在撰写时也似乎处于一种矛盾状态,游走在“爱奇”和“崇儒”的两极,充满着内在张力与弹性,他对这些人充满赞赏,但也如实记录下了李广的“睱眦必报”、项羽的嗜杀成性、伍子胥对楚王“鞭尸三百”等品格上的缺失。

司马迁的人生经历是不幸的,他的命运是悲惨的。他为许多悲剧人物写了一本传记,表达了深切的同情。他赞扬弃小义、雪大耻,名垂后世的伍子胥,塑造出一位烈丈夫形象。他笔下的虞卿、范睢、蔡泽、魏豹、彭越等人,或在穷愁中著书立说,或历经磨难而愈加坚强,或身被刑戮而自负其材,欲有所用。

所述这些苦难的经历都带有悲剧性,其中暗含了司马迁自己的人生感慨。司马迁的人生观、生死观是非常积极、非常壮烈的,这种思想贯穿在史记的各个篇章中、各种事件上,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首先,司马迁认为,人生一世应该不失时机地艰苦奋斗,从而为国家做出一番贡献,扬名声、显父母,使自己列于君子之列;其次,人在困难面前应该百折不挠,在灾难与逆境中要忍辱奋发,而困难与逆境恰好是激发人前进、鞭策人夺取最后胜利的绝好动力;最后,人在生死关头要慎于选择,要死得重于泰山、不能轻于鸿毛。

人生对人来说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必须在生死关头慎重选择。

司马迁在这些历史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悲剧的人生,也在这些人物的激励下,屈辱且坚强地活着,努力实践生命的价值。司马迁积极的人生观**于他对历史的感悟,是“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的精神收获。这种人生观在潜意识中指引着他在还原这些悲剧人物时,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浓墨重彩地描绘着他们似巨星陨落般璀璨而悲壮的人生。

对于我们,在为这些传奇人物坎坷命运唏嘘的同时,感受到更多的是激励和鼓舞,为他们追求理想的执着与坚韧,为他们为了追求大义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气概与品格。虽然这些英雄人物与我们相隔着时间与空间,但他们留给我们的是热血与激情,是忠诚与信义。

《史记》读后感(篇3)

史记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历史的结晶,是千年历史的记载。

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繁荣的唐朝、残忍的秦始皇和崇武的汉武帝……我似乎真的看到了宫殿的珍宝,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硝烟,汉武帝挥兵抗击匈奴的战争场面;有的看起来轻松愉快,有的看起来紧张,有的'看起来无奈……

我认为唐朝皇帝应该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收集更多的书籍来阅读,让他们的大臣们接触到更多关于武术的知识。秦始皇应该让人们读一些来自统一前其他国家的书,不那么专横,心胸开阔,能接受数百个词。精通武术的汉武帝应该了解一些古今巨人,成为一个文化和武术的好皇帝。

再谈古代名人吧。比如扁鹊,他让多少人起死回生,巧诊了多少疑难杂症,救了多少人在死亡深渊边挣扎。此外,张骞出使西域。虽然他被匈奴拘留了十多年,但他仍然没有忘记出使的重要任务,促进汉西交流,形成了丝绸之路的雏形。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家。他教育学生不是体罚,而是用礼仪和道德来规范他们的言行,用文献和经典来丰富他的知识和知识。他也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人们。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非常诚实的人。他从不谈论奇怪、暴力、混乱和鬼魂。

读完《史记》,我不仅丰富了知识,还增加了知识。读书真好!

《史记》读后感(篇4)

翻阅《史记》,满满的都是对司马迁的敬佩。他用真实的历史材料很成功的塑造出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他写活了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也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了历史,认识了每一个时代中的英雄,看到英雄背后的故事。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项羽。

司马迁为项羽写了《项羽本纪》,而《项羽本纪》让我在恍仿若穿越时空界限,隐隐约约看到了那个在乱世中血染战衣却依然挥戈兵器于千军万马中的我眼中的英雄,那个本该成为英雄却无法成为真正英雄的项羽。项羽一位推翻秦王朝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楚、汉战争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前期,他顺应历史潮流,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和过人的才气,一步步走向事业巅峰,灭秦称霸;后期,则恃一己之勇,企图以武力征服天下,最后走向灭亡。

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选取项羽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巨鹿之战、鸿门宴等,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生动的展现了项羽的悲壮人生和复杂性格。司马迁将项羽列入本纪,肯定了他的灭秦之功,确认了他在秦、楚之际的实际统治地位。

在巨鹿,面对秦军他率领江东子弟以少胜多,震慑诸侯,不知是司马迁传神的文字功底亦或是那场面之震慑,让我在看书时有前所未有的真实感。巨鹿,是项羽的一个起点,自那时开始,他注定是楚人的骄傲,"楚虽三户,灭秦必楚。"的誓言在项羽的振臂见得到应验。

在《项羽本纪》中我最喜欢的一幕是"鸿门宴".说的是刘邦和张良到鸿门拜见项羽,项羽在这儿款待了他们。范增几次向项羽使眼色,可项羽并没有理睬。没办法,范增只好让项庄进去舞剑,乘机吧刘邦给杀了。张良看后,知道情况有变,马上叫驭手告诉项羽,( )刘邦假装上厕所趁机逃走。正是这一次的放行,项羽注定与这江山失之交臂。项羽的桀骜不驯让其孤注一掷,让其呈匹夫之勇,让其兵败垓下。我不知道那些因其在鸿门宴中释放了刘邦而唾你为妇人之仁的人们,可是知道在狼烟四起的秦王朝中,他一声巨吼扛起了天下苍生凄楚目光的胆量。在这长城内外,他挥臂奋杀,在刀光剑影中划出一道血色风光。在我眼中他就是英雄,坦坦荡荡,败为贼寇胜为王。

四年的楚汉相争在垓下之围预言着传奇的陨灭,但项羽却在这终点又舞出了别样的光华,只是这终点注定成为楚人的遗憾。乌江自刎,项羽抛开属于他的一切——天下、美人、骏马,战神一般的人便永远的躺在乌江岸边,他的血流入乌江,流入这家乡的水中,这水的一旁便是他曾经守护的地方,是他宏图开始的地方。他的鲜血让着江水拥有了灵魂,江水的咆哮,掀起的白涛,冲去了夕阳下的最后的残戈,而他也将在这萦绕千年……而这也使后世的我们就如李清照所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看了《项羽本纪》不禁为他叹息,不禁责问历史为何选择了刘邦,但我只是站在历史的边缘,无论历史曾是有多么汹涌、多么灿烂,我都只是这茫茫千年历史旁的看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轨迹。这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消逝,而乌江的流水也滔滔而涌去,舍生取义是他离开那乱世的方法。自负毁了一切,这也是项羽给大家留下的警示。他的死是历史的遗憾,他没有完美的结局,而这毕竟不是故事,无法有美好的结局让人如愿。一切已过,历史不将会再现。项羽也有这乌江水归处,也许这也是一种属于他的荣耀吧!

《史记》读后感(篇5)

《史记》这部文学著作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是很模糊的,直到大学毕业之后从事教育工作,办公室的老教师探讨问题时,说到司马迁的好友任安,才逐渐了解其作品内容,而书中的人物才日渐清晰。

上初中那会儿,我们语文课上所背的文学常识里,有关于史记的评价就是鲁迅先生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一句,其中的内容是一概不知的,也就是纯机械式的记忆罢了。

给我映象最深刻的当然属《报任安书》这篇文章。作者司马迁在信的开头就向任安表明了著史记的目的,父亲的遗愿,以及自己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发愤著书的。更让我感慨的是作者的内心是如此之强大,能忍受奇耻大辱的宫刑,依然坚定信念,摒弃杂念,开始写书。这是常人所不能做到的,但他却做到了。

后来我跑到家乡的图书馆里去借了一本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史记》一书便仔细拜读。这本书中只收录了六篇作品,内容不全。但项羽本纪,留候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淮阴侯列传,刺客列传这些章节的内容,读完之后给我的感触很深啊!先说项羽在新丰鸿门是完全可以剑舞刺刘邦的,但却错失了最佳机会让人痛惜,不是没有机遇,我觉得主要还是和他的性格有关,性情中人难免忧的多,内心不够狠。此外还有渡乌江时,想那么多干什么只要活着就不怕,东山还有再起时,也许是我太乐观,历史也不会再现。

凡成大事的人脾气都很好,张良在老人的几番挑剔中仍然能耐着性子把一点在别人眼中认为不起眼的小事做好,那就是能耐,看看当下几个年轻人有这么内心平静的,个个浮躁,动不动就脾气流,我想太史公不仅是想夸张良的好脾气,还是想说明能控制情绪的人就能控制好自己的一生。

还有想和做也很重要,贾谊的《过秦论》中提到的赵奢之伦制其兵,他的儿子赵括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带兵打仗完全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而在现实生活中此类大有人在,想法巨多,行动起来是矮子。成功的人就是想到了也去做了,用理论很好的指导着实践。而《六国论》中只用了一句话概括李牧,李牧连却之,在史记中赵王却派人暗中杀害他,他这种做法不可取啊,这是国家要灭亡的前兆呀!

对于荆轲刺杀秦王这一节,前一段的内容里荆轲是愤怒的,到了行刺的过程感觉准备的仓促,不太缜密。还有就是太子丹,高渐离他们的命运极其悲惨,无疑是揭露了秦王的惨无人道,和人性的泯灭。

一说到韩信就会想起: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是的韩信的人生起伏很大,从先前的行乞饿讨,到后来汉王身边平起平坐,这无不是一次伟大的逆袭。他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也是值得当代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但是到后来内心膨胀了,要谋反,所以结局也是令人痛心的,当初他要是选择像陶朱那样隐居后世,也不至于命保住,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古人的心应该和今人的心一样吧,不然的话,太史公不余遗力的写下这部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著是想告诉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从这些历史人物中去了解真相,剖析,思考。在滚滚的时间长河里不迷失方向,认清自己,践行渐远……

《史记》读后感(篇6)

《史记故事》一共有69个故事,塑造了一大批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形象,颂扬了古代优秀人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和爱国精神。里面讲述了很多个帝王的故事,还有一些杰出人物的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他有智慧、勇气和伟大的政治抱负。他才华横溢,光明正大。到国外,他是国家的优秀使者;在国内,他是楚王的良臣。

最重要的是他有满腔的爱国情感,时时刻刻为国操心。楚国大臣靳尚见到才子屈原时,非常嫉妒。 他在楚王面前不断诽谤,最后屈原被放逐。他满腔的抱负 , 无处发挥,只有到处流浪,漂泊在荒山水畔。

最可贵的是他虽然身遭放逐,但依然眷恋祖国,怀念怀王,希望有一天顷襄王能够有所醒悟,自己能够重返朝廷、重振朝纲,统一天下,可是他没有等到这一天。当秦国攻占楚国的消息传来时,屈原不愿看到自己的国家破灭,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着祖国的石头,投进汨罗江,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屈原至死严格要求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垢水而不污。

他那种高尚情志可与日月争辉。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爱国方式都不同,有的是当兵保卫国家,有的则是发明新产品来解决国家的问题,还有的在各种国际比赛中为国争光等等,我们虽然不能像屈原那样,也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还是有很多爱国行为可以替代,每一个人都可以为国家尽一点心力,可做的事情很多很多!比如:不乱扔垃圾、爱护公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些看起来像是小事,但是如果原本犯这些错的人全都改过来,我们的国家会因此永远兴盛。

《史记》读后感(篇7)

读《史记》

秦能够统一中国,其原因前人多有总结,有政策上的,有经济上的,有生产技术上的,有地理上的,有文化上的……不一而足,应该说,这些都可以作为秦统一中国的原因之一,但笔者却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这一过程。

论资源富庶,秦未必胜过齐;论疆域广阔,秦比不上楚;在好战性方面,秦国的实力可能不会比赵国强多少,这说明客观条件终究是有限的。无可否认,在秦发动统一战争之前,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已较东方六国略优,且地势易守难攻,但秦毕竟只占西部一隅之地,要想在十年之中迅速的统一中国终究不是易事。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国家开始迅速迈向现代化,到1937年,日本已经占有整个朝鲜半岛和中国的东三省,然其“蛇吞象”的举动终归于失败,就是很好的例子。

张分田在他的《秦始皇传》中在分析完秦国客观条件之外,还说了一句:“能不能确实占有它、支配它,能不能把优势发展为胜势,能不能最终夺得胜利,主要靠人的因素”。这表明,秦统一中国除了客观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

传统的中国从实质上说是一个三层结构的社会,下层是广大的劳动阶层,中层则是一些有才识的知识分子,上层是皇帝及其亲属和少数握有实权的寄生者。其中,中层是维系上下和谐的纽带。因此,哪一国能够收拢这些有才识的知识分子,哪一国就能够有希望将上下组织密切结合起来。

战国时期七雄相争,纷纷招募它国能士以为己用,一时间人才辈出,但真正敢于对他们委以国政的只有秦国。宋代的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就说:“六国所用之相皆其宗族。

或其民,如田忌、田婴、齐田文、汉中、公叔、赵奉阳、平原,魏则河以太子为相!秦则不然。其始与之谋国,以开霸业者,卫人公孙鞅也,其后若楼缓则赵人,张仪、魏冉、范雎皆魏人,蔡泽燕人,吕不韦韩人,李斯楚人,皆举国而听之不疑。

卒之所以能兼并天下者,诸人之力也。”我们不妨试比较一下,李斯一篇《谏逐客书》能令秦王幡然而悟,而公叔座向魏惠王进商鞅却不能得,对人才的态度已判高下。所以,战国末期天下才能之士纷纷西入秦,使社会精英多聚集在这里,令秦国自然也随之占据了天下的枢纽地位。

秦统一六国的战争,自始至终都未曾有过民众自发的抵抗,实说明秦国确实已经网罗住了天下大部分士人之心。

在整个组织的团结合作方面,秦国比东方六国做得好得多。战国虽然养士成风尚,有孟尝、平原、信陵、春申四大公子,但他们只是比养士数量的多少,并不知道如何识士、用士,所以鸡鸣狗盗之辈多在其中。认真算起来,养士只是他们借以邀名的方式,和民间斗富实没有什么两样,反而使国家法令出现了“政出多门”的弊病。

秦国除吕不韦、嫪毐曾有过养士之举外,臣下并无养士之风。赢政一亲政,首先就诛灭嫪毐、吕不韦势力,把他们的舍人们迁往偏远之地,其目的自然是为了使所有政令都能直接出自**。苏轼曾经写过一篇《六国论》,说六国能久存的原因是在“养士”上,但作为文学家的苏轼却不明了百官养士,必将使政出私门,这样国家的**组织远不及**统一调配的组织方式有效率。

在七国中,秦国郡县制实行得最彻底,也最成功,所以其行政效率远比六国要高,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也极为密切,这才使统一天下的过程波澜不惊,在步步紧逼之下,没有给六国任何一个喘息的机会。世界上令人惊叹的秦始皇兵马俑,让我们看到了秦国惊人的组织能力。

战略方针得当,使组织长处得到了高效发挥,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秦国资源虽然丰富,但与六国比起来并不占优,其军队虽然锐不可当,后备力量却有限,加上六国立国都已经数百年,文化、制度都不同,一旦打起持久战,秦国力所难支。在这种情况下,它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才能有取胜的希望。

秦军的相对优势在兵员的素质、**装备和组织配合上,而在后勤粮食**、兵员补充上则显得相对不足,军队数量也不占优,因此,在战斗中必须以速决战为主,战略上则采取“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策略。秦军首先通过夺魏、韩城池的方式向中原伸出,直与齐接壤,切断南北联系,并积极与齐言和,破坏合纵,旋即大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五国。等五国尽灭,兵锋东向,齐国尚无军事准备,又退无可退,只能不战而降了。

这种策略比日本侵华时只知道由东到西渐次推进的策略要高明得多,后者难免会打成持久战。此外,秦在整个统一战争的过程中始终保有其主动权,夺其城池,虏其王,而过去大坑降卒之事一次都没犯。可见秦国上下对统一天下必定已经达成了高度共识,而赢政对相关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所使用的策略及其步骤也必定是了然于胸,使整个统一进程紧锣密鼓,各方面配合也极为成功,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将组织弱点暴露给别人的重大失误。

因此,秦始皇决不是没有头脑的暴君。他不仅有抱负,而且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张分田在《秦始皇传》中就指出:“历史事实表明,自秦始皇切实掌握国家政权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君臣关系和吏治的状况比较正常,有一段时间甚至可能属于相当好的一类。

……如果客观地加以分析、比较的话,就不难发现:在处理与重要辅臣之间关系的技巧、能力和胸襟方面,与汉高祖、汉光武帝、蜀汉刘备、唐太宗等历代名君相比,秦始皇毫不逊色,甚至不乏过人之处。……在质量上,秦始皇的辅臣班底不比任何一位帝王的辅臣班底逊色。

就学识、谋略和驾驭全局的能力而言,秦始皇的李斯、尉缭足以与汉高祖的萧何、张良和唐太宗的房玄龄、杜如晦相媲美。就军事谋略、作战指挥能力和实际战功而言,秦始皇的王翦、蒙恬等诸将不次于汉高祖的韩信和唐太宗的李靖、李勣。在数量上,秦始皇身边也曾贤能满朝,谏臣盈庭,良将如云。

秦始皇的一批能臣武将堪与汉光武帝的‘云台二十八将’相匹敌。……历代帝王中,秦始皇与主要辅臣关系最为密切。……历代秦朝权力核心的稳定性最高。

……从皇帝与重要辅佐臣民关系的稳定性来看,只有汉光、武帝等少数几个皇帝可以与秦始皇媲美。……隋文帝大肆剪除功臣,据说‘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汉高祖诛灭韩信等一批王侯宿将、明太祖几乎将功臣屠灭殆尽也都是典型事例。

唐太宗也有因猜忌而罢黜、诛杀功臣宿将的行为。汉光武帝在正确对待有功**方面,历来受到赞扬。他的做法是让大多数功臣脱离政务,远离权力,把他们养起来,使之既可以养尊处优,又可以避免获罪受罚。

宋太祖饮酒放兵的权利与此相同。从现存历史记载看,秦始皇没有剪除功臣宿将,也没有让他们赋闲。没有一定的胸怀、胆量和信心,他能达到这个水平吗?

”——应该说,张分田的论述确实说到了点子上。

秦能统一中国,最重要的原因不在其它,而在秦始皇及其历代先王的努力使整个国家的组织程度、战略谋划远较六国为优上。

本文网址://m.bijiaogao.com/xindetihui/157817.html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