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有些事情解决不了不如换个想法,像数学定理一样,它还有逆定理。心得体会可以把自己当做书中的「主角」来写。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最新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篇1

《提纲》共有十一条,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包括第

一、二两条。马克思在这部分中,从总的方面指出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在于不了解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论述了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阐明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第二部分是分论,包括第三至第九条。

马克思在这部分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不理解革命实践活动的意义,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了唯心主义;揭露了旧唯物主义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第一次阐明了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等重要问题,还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第三部分是结论,第十和十一两条,这两条是对整个《提纲》的总结。在这一部分中,马克思阐明了哲学的阶级性,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的本质。

第一条马克思在第一条中强调,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不理解革命实践的意义。马克思在这一条中讲了三层意思:

首先,揭露旧唯物主义把客观世界作为认识的对象,而不是作为实践和改造的对象的错误观点。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则,把认识的对象看成是客观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是正确的。但是,它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这里的“事物、现实、感性”三个词,在费尔巴哈的著作中是一个意思,都是指客观世界说的,也包括客观存在着的人。费尔巴哈对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就是说,它把事物、人、现实社会等当作同人的实践活动毫无联系的纯客观的对象去理解,或者离开实践把人本身只看成是用消极的感性直观去认识对象的感受主体。费尔巴哈曾明确地说过:

“意识是一面镜子”。他对事物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说,他不是把现实事物当作人的实践的对象,并在实践过程中有目的地能动地去改造它和理解它。费尔巴哈说:

“你所看到的,并未经人的手和思想接触过的,都是自然界。”(《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第592页)这样的自然界,就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主要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一种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一种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前一种关系又是主要的。

旧唯物主义把实践排除在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之外。因此,它把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看作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不是转化与被转化的关系。旧唯物主义者不理解人们在改变现实的实践中人是世界,也不理解主观对客观的反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批判费尔巴哈把人的认识看作离开人类生产实践而对事物进行消极直观的反映的错误时指出,改造世界的“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只要它哪怕只停顿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费尔巴哈)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9—50页)

总之,由于一切旧唯物主义者不了解革命实践活动的意义,只是从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上,而不是同时从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上去理解人和客观世界,这样,他们也就不能正确地理解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对象

第二,指出旧唯物主义所忽视的意识能动性是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起来的,这决定了旧唯物主义不能完全粉碎唯心主义。

马克思指出:“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我们知道,旧唯物主义者把人的意识只看作是对客观世界的消极反映,他们的反映论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

相反,唯心主义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夸大和扭曲了意识的主动性。“能动的方面”是指意识能动性。由于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脱离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被意识能动地创造出来的。

这种主动性不需要通过人的客观物质实践来实现。可见,唯心主义在完全颠倒物质与义是关系的前提下,片面强调人的自觉能动性,错误地把思想当作决定一切的基础。所以马克思说,能动性只是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为什么唯心主义不能正确地解释意识的积极作用?马克思指出:“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这里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实践活动。因为唯心主义者不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他们不能正确地解实意识的积极作用。

由于旧唯物主义没有看到意识的积极作用,不能理解意识的本质,决定了它不能完全粉碎唯心主义。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并科学地解释意识的积极作用,才能对唯心主义进行毁灭性的批判。

第三,批判费尔巴哈对实践的错误看法。费尔巴哈早年是一个属于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者,他把理性、思维等当作自己哲学研究的对象,后来他认识到“绝对精神”是根本不存在的,真正存在的东西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因此他就把自然界和人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对象。他说:

“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学的秘密。”(《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第115页)

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gegenstandliche〕活动。”“思想客体”指的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神;“感性客体”指的是自然界和人。

马克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费尔巴哈坚决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反对把神秘的绝对精神这种“思想客体”作为研究对象,主张把自然界和人这种“感性客体”作为研究对象,这表明费尔巴哈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说明他的思想有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费尔巴哈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他不是把人的实践活动看作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活动,而仅仅看成是一种理论的活动;他不是把人的活动看作革命实践活动,而是看做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费尔巴哈在《**教的本质》一书中说:

“只到今天,犹太人还不变其特性。他们的原则,他们的上帝,是做是最实际的原则。它是利己主义,是宗教形式的利己主义。”(《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第146页)费尔巴哈鄙视实践,割裂认识和实践的联系,所以马克思说:

“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总之,马克思在第一篇文章中强调了实践的意义,阐明了主客观、人与周围世界的辩证关系,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割裂这种辩证关系、否定实践活动意义的错误观点。

第二条针对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马克思在第二条中阐明了实践是知识的基础,实践验知识客观真理的标准。

真理标准是哲学史上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一切唯心主义者都否认客观真理。有人把思想的清晰和矛盾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有人把对我有用的思想当作真理。

他们都不能正确解决真理的标准问题。费尔巴哈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坚持唯物主义反思理论,认为人们能够正确认识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他虽然承认有客观真理,认为人的思想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知道革命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因而不能对真理标准做出正确的回答。

什么是检验认识的客观真理性的标准呢?费尔巴哈把“不证自明”、“一目了然”的感性直观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他认为,能决定思维的客观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乃是直观”。

他还宣称,真理不仅是个人的直觉,而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接受的概念。费尔巴哈说:“我一个人所见到的东西,我是怀疑的,别人也见到的东西,才是确实的。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第173页)可见,费尔巴哈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使用直观代替了实践,并没有科学地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的这些错误观点,明确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就是说,人的思想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对象,这个问题不能在思维的或理论的范围内解决,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解决。

为什么一个观点是正确的,一个理论是正确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解决?因为只有实践实践验人们对真实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曾指出: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情况是,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在阶级斗争过程中,在科学实践过程中),当人们在思想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能得到确认。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去的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3页。)因此,“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

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3页。

)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在这里科学地回答了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就是说,人们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去证明自己的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证明自己的思维具有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并且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使人们的正确思想起到改造现实世界的作用。这里使用的“真理性”、“现实性和力量”、“此岸性”三个词是一个意思。“思维的真理性”是指人的思维与客观世界的一致和符合。

“思维的现实性”是指正确的思维反映了现实并且能转化为现实。思维的“力量”是指正确的思维有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思维的此岸性”是说思维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此岸”和“彼岸”是康德的哲学术语,康德承认有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自在之物”,但他认为,人们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现象,而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本身。因为,他认为在“自在之物”和“现象”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自在之物”在鸿沟的“彼岸”,而“现象”在“此岸”。所以,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本身。

在马克思看来,客观世界根本无所谓“彼岸”和“此岸”之分。在这里借用“此岸性”一词,只是为了说明思维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使“彼岸”的“自在之物”转化为此岸的“为我之物”。

马克思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里,什么是经院哲学呢?

经院哲学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学派。由于它是在学院中讲学的学派,就被人们叫做经院哲学。经院哲学的特点是脱离实践,服务于宗教神学。它不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而是具体地论证了教会的各种信仰。

例如,“什么使猪走上市场:手呢还是绳子呢?”“亚当在他被创造出来的时候身长若干?

”“万能的上帝能否创造不能高举的石块?”等等,就是他们曾经认真研究和讨论过的一些**题目。在这些问题上,他们写了许多冗长空洞的文章,进行了冗长乏味的争论。

因此,人们有把这种哲学叫做烦琐哲学。以后,人们就把一切脱离实际、脱离生活、死啃书本、咬文嚼字,不是用实践和事实去证明理论,而是引经据典地用概念去证明概念,用书本去证明书本的教条主义习气,叫作经院习气。

这就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把实践当作真理的标准,而在理论、认识范围内去争论思维是否正确反映现实,就如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一样,只能是繁琐无聊的争论,根本无法解决认识是否正确的问题。

第三条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进一步指出,由于旧唯物主义者不理解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他们不能正确地解实人与环境、人与教育的关系。旧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的思想和行为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

好的思想和好的行为是被好的环境和好的教育所决定的。坏的思想和坏的行为是由坏的环境和坏的教育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环境变了,人才改变,环境没变,人也不会变。

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就认为,如果社会上好人少坏人多,罪恶不公平等占统治地位,那么在这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人,也就一定不会是好的。地主为什么那样残酷地压迫农民,暴君为什么那样无理地对待臣民,在旧唯物主义者看来,这都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良好的环境,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结果。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篇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是不断发展的,是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使用了费尔巴哈的人的类、类本质等概念来描述人的本质,认为人的类特性是劳动或者实践。《手稿》中,马克思肯定了人是类存在物,人具有其特殊的类本质,他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不是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

”而“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的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也就是说,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存在,它的这种特征在于生命活动的自由性和自觉性。“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活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规定克服了《手稿》中“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的不足,不仅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而且还把现实中的人与人区别开来,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揭示。

在《提纲》中马克思首先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是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问题上的一大贡献。但费尔巴哈对人性的理解是错误的。首先,费尔巴哈的人性是建立在抽象人的基础上的,他人为人性是以个人抽象出来的共性。

其次,关于方**,费尔巴哈是一个孤立而抽象的考察,不是从历史发展过程中来的。第三,费尔巴哈认为人是孤立的、抽象的,属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一定的社会制度。

针对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上述理解,马克思在《提纲》中,确立了实践的观点,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应该从社会关系角度,以实践为基点进行理解。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同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在实践中、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中考察人,规定人的本质,这种人是具体的、现实的、富有生命活力的。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是人,人之所以区别动物,在于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建立了所有基于生产关系的复制的社会关系。

所以人本是是实践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离开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去论证人的本质,只能是对人的自然属性的抽象。

综上所述,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通过对旧哲学,特别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和扬弃,他为我们科学地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理论基础。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篇3

提纲的第三项又提出“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马克思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人的实践改变了环境,被改变了的环境又反过来改变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是一致的。

达尔文在物种进化史研究中提出了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思想。也可以看出,人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人类的生产活动不断地改变着环境,环境也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以耕地与人为例,随着人口的增长,一些省份都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荒或砍伐树木破坏草原,以增加耕地面积,获得更多粮食常量,这是人类在追求利益时对环境的影响,这最终的结果是森林、草原的面积不断减少使得土地沙漠化严重,逐渐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劣,沙尘暴、泥石流强台风等等自然灾害也跟着不断增多,环境也通过他的“报复”也在影响与改变着人。人们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学会更好地和环境相处,退耕还林、保护草原,沙漠化治理等等措施不但体现环境对人的改变,也体现出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的一个循环关系,环境的变化和人的变化都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合理解释。

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首先要能为人师表自己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程度(这里不单指学历,例如技术工艺的掌握、语言能力、曲艺等等方面),而教育本人在授教的同时也是对知识巩固的过程,这何尝不是受教育的一种方式。

提纲的四、

五、六、

七、八项都提到了宗教的概念。笔者对宗教不是十分的了解,因此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总结表述。宗教体现的是人的一种社会关系,人只有在社会中,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生存;人的社会性使得人的本质,不是相对于动物而言的把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的人的本质,而是使某个具体的个人与他人相区别的他的本质,只能是他生存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他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使他的本质与他相分离,在他身上就会产生宗教感情,进而成为现实的实际生活中宗教得以产生的基础。

社会实践决定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决定人们的宗教意识。宗教的产生和消亡是社会关系在实践基础上发生变化的结果。费尔巴哈所有的理论错误都与他忽视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关。

笔者的母亲就是一名虔诚的**教信徒,因此我感觉人们对宗教的印象,是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与认知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而宗教的信条有时与自己的思维有不同程度的吻合,或者是他这种信条是自己所要想达到的程度,表现的是自己的一种追求或交际圈。人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要消除宗教,使人性回归人性,就必须批判这种现实的本质,即社会关系。

提纲的第

九、十项都提到了人与市民社会。旧唯物主义者由于不了解实践的意义,只能直接看到人和市民社会,看不到它们是实践的产物,也提不出它们是践改造的任务,因此找不到一条现实的消除宗教的道路。他看不到市民社会的历史,看不到他的存在,所以他的理论是建立在市民社会存在的基础上的。

社会性是人的重要本质特征。市民社会是以经济生活为中心,经济需要压抑和异化人的本质的社会,异化意味着人的社会本质的丧失。在市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疏远和对立的,人是单身的人。异化消除后,人们重新获得了社会性,社会成为人类社会。

马克思以人类社会为立足点,从五个方面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进行了批判。其目的和目的是要讲人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实现,即建立人类社会。立足于市民社会,表明费尔巴哈的理论是把既有的市民社会的社会关系作为不变的现实存在来看的。立足于人类社会,说明马克思不是承认并肯定现有的社会关系,相反,是要改造它们,他的理论宗旨是实现人的本质的回归,即人的解放。

第十一条是马克思对他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的说明,是对整个纲要的总结。这一条与上一条联系紧密。基于公民社会,我们看不到现存世界的历史,充其量只能解释世界。

以人类社会为立脚点,追求人类解放的理想,立足于对现有世界的批判否定,自然会认识到“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里反映的是阶级立场的不同,是理论家和革命家的不同。这篇文章也可以看作是马克思的宣言,宣称他的目的是革命社会关系,实现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的解放。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改变世界——投身于实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于笔者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体现在“实践”二字。也许现在社会上有太多喜欢说大话的人,他们大多时候都在相互吹捧,而真正体现在实践上的不多,有人说现在社会太浮躁,而正是有太多浮躁的人存在。社会各方面都在逐渐走向娱乐化,缺乏一定的严肃性和太多的随意性。

笔者也感觉自己也在对自己慢慢松懈,有时回想自己的上学生涯。还记得自己上小学、初中、高中的时期,那时候我们都会起床起的老早去学校上早自习,晚上去学校上晚自习,虽然说那时候有人看管着感觉有些拘束但是回想起来还是那个时候过得充实。而自从上了大学以后,待在床上的时间越来越长,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虚度光阴,自己的一些想法有的时候也不敢也无心付出行动。

大了也懒了。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篇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文件之一,它内容简要,思想深刻。提纲有11条大纲我们先尝试对各条大纲指出其要点:

《提纲》第一条:阐明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对立的思想根源,一词打开新世界观的本体论境域。这一条具有总论的意义。

《提纲》第二条:在通过第一条已经确认了实践之建构感性世界的前提下,转向真理问题,把真理问题从传统的理论领域里解放出来,亦即将其从思想自身内部的范围里解放出来。

《提纲》第三条:揭示旧唯物主义学说在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所陷入的悖论,以及在此悖论中所包含的唯心主义倾向,用“革命的实践”这一历史的基础性过程来消解这一悖论。

《提纲》第四条:指明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只是看到了宗教世界的世俗基础,而没能进一步看到宗教世界的根源是世俗基础本身的自我矛盾。

《提纲》第五条:再论费尔巴哈不懂得直观派生于感性活动。

《提纲》第六条:批判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抽象的,非历史的观点。

《提纲》第七条:上承第六条,指出费尔巴哈哲学的对象、题材,如他所观察的宗教感情、他所分析的抽象个人,并不是思想自身所面对的超历史的课题,而是历史的产物,即“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提纲》第八条:指出宗教思想和唯心主义哲学自身的社会历史根源---人类实践因其历史性而形成的特定方式。

《提纲》第九条:指出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因为不能理解人类感性是实践的,所以仍然在其根基处于它的敌人---唯心主义哲学---共有对现实世界的抽象的理论态度,这就使它的最高成就停留在对它所身处其中的资本主义现实作单纯的直观的描述和理论确认上,而不可能对之形成真正的批判。

《提纲》第十条:上承第九条,明确指出一切近代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与新唯物主义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会生活基础。

《提纲》第十一条:概括对于西方整个哲学传统的批判。马克思在这一条中表达了他的哲学观。

马克思既已把一切概念的知识归结到它们在人的感性活动中的起源,他自然要求对整个哲学传统包含的纯粹理论态度和形而上学的思辨方式进行批判,认为哲学在这种态度和方式中只是解释了世界(并且可以有多元化的解释方案),却忽略了哲学作为真理的事业的根本任务。只有抓住历史运动对人的感性实践的珍惜,才能完成这一任务。因此,哲学必须扬弃自己的抽象的理论态度与方式,从而去打开一条能够理解并引导感性实践的新道路。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是从唯物主义原则出发的,同时,他的唯物主义也是以“人本学”立论的,这就使他在本体论上超出了先前的唯物主义。对此,马克思是予以高度评价的,即使在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仍说他“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巨大的优越性。”但是,尽管如此,马克思却还是将它列入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之中。

这也就是说,在写了《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的费尔巴哈那里,哲学改造其实并未真正发生。这个基本批判是耐人寻思的。寻思之所向,当是去理解在马克思的新世界观中所包含的对西方整个哲学传统的批判,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这一传统中的对立所作的根本性判决(见《提纲》第一条)。

虽然有了“唯物---唯心”之传统对立判决和扬弃,马克思的新世界观仍然称为“唯物主义”,马克思自己称为“新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新在哪里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正是马克思在《提纲》中的这十一条论纲的主题。

费尔巴哈称自己的哲学是“新哲学”,这个“新哲学”的新,在于它是以感性的实在性来讲唯物主义本体论的。费尔巴哈这样说:“具有现实性的现实事物或作为现实的东西的现实事物,乃是作为感性对象的现实事物,乃是感性事物。

真理性、现实性、感性的意义是相同的。只有一个感性的实体才是真正的、现实的实体。只有通过感觉,一个对象才能在真实的意义之下存在。

”这样的唯物主义不是凭着那脱离了人的感性存在的纯粹的“物质实体”来论说的,而是把人的“感性对象性存在”看作是唯物主义原则真理性根基。这是唯物主义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其意义是,把人类感觉的类存在和类性质以及与人类感觉的类性质相应的整个感性的自然界,(不是抽象的“物质世界”)当做实体。

从思辨的抽象中产生的“物质实体”就此被取消的。它确实应该取消,因为它实际上是根据思想本身的现实性来确定的思想对象的现实性,而这样一个对象的现实性并不属于对想本身,也就是说,它不是真正的对象,而是超感官范畴的现实性。“物质实体”是一个范畴,不是感觉的对象。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评论这种物质观是“抽象物质的、或者毋宁说唯心主义的倾向。”“抽象物质”不是人类的感性生存所栖居其上的大地,它是在超感性的、形而上的世界里的。

简要说来,费尔巴哈的“新哲学”即“新”在这里。但马克思仍认其为“旧”,认其属于“旧唯物主义”。它旧在哪里呢?

旧在把人类感性实体化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把人类感性中所包含的“类直观”实体化了,因此终究要返回到思辨那里去,亦即返回到人类感性之类直观的抽象解说那里去。费尔巴哈对“人性”或“人的本质”的理解,最终诉诸的是“最高的直观”和理想的“类的平等化”,这正是再度把感性思辨化了。

被思辨化了的人类感性,是知识之客体,让然处在思想的范围内,因此仍然需要先行设定知识之主体,即使费尔巴哈已经认为知识源于“类直观”,即认为知识在本质上是感性的。但是,人作为“类直观”的主体,却还是纯思之主体,因为这种主体具有能够看出事物的“真正本质”的“高级的哲学直观”主体。这是一种超越历史的人的主体。它本质上是超感性的,归根结底还是唯心论的存在。因此,它也与费尔巴哈感性本体论的前提相冲突。

因此,如果以脱离现实历史的感性为本体论基础,它就会回归到唯心主义。

唯有历史的感性才是真实的感性。如果唯物主义不能抓住历史的感性,它就不能使自己坚持到底。但要把握到历史的感性,就需要本体论思想上的革命,即突破传统本体论一贯遵循的“知识论路向”。

超历史感无法解释历史与人类先是的异化。费尔巴哈把宗教的异化归结为人性的异化,但无法解释人性异化的根源。如果人性是感性的(这是非常正确的),那么感性本身又是如何异化的呢?费尔巴哈除了将此解释为理性之脱离感性而在思辨中被误用意外,别无他法。

感性的异化被归因于理性的异化,归因于人类认识的一个错误,这就是费尔巴哈所能达到的最后的思想境域,它表明费尔巴哈仍然处在传统哲学的范围之内。

对这一基本问题的思考以及由此出发的、从本体论上对费尔巴哈新哲学实行的根本性批判,是马克思的这一《提纲》的主线。

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止步的地方,正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开始的地方,新唯物主义是把握到了“历史感性”的唯物主义,这一把握根据于本体论上的新境域,即,把感性理解为“知识前地”创立着和改变着现实的感性世界的活动。这就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起点。

这个起点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它包括两个本质上相通的命题:1.感性是实践的;2.

实践是感性的。前者批判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后一个命题批判了唯心主义。

这两个方面的批判即是《提纲》第一条的内容。

实践是马克思的整个新世界观的基础性概念,贯穿了整个《提纲》。《提纲》的十一条论述的每一条都是对实践所作的本体论阐明,并据此来评判费尔巴哈的“抽象感性”的本体论,所以,各条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但是,第一条仍然具有根本意义,这是每一条的共同基础。

综上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哲学的若干最基本的问题上勾勒了人类思想的新坐标,在这新坐标上,思想才有希望真正回到自己的事情本身中去,因此,这一文献具有哲学史上划时代的不朽意义。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个体是社会的一员,个体活动应该也必须社会化。从现实的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每个个体的活动都具有社会性,这是它的本质属性,虽然我们依然还有相对孤立的生活。

作为单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接触的人和事,相对来说是比较局促狭小的,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着意去拓宽就会变得僵化,人身处于社会当中,活动却局限于社会的一个微小的角落,显然人只是这沧海一粟,晦朔相比于春秋。

在这里,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和人的存在对象的不可分割性,它不会影响客体的客观实在及其规律。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

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

中国哲学中有所谓“理在事中”,强调的就是规律乃是人之“实事”中的“理”。

为此,我们需要以高远的视野把宇宙浓缩,把活动放到更广阔的现实中去,这个活动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间接的方式是通过各种媒介获取海量的信息,直接的方式指亲身实践,尝尝梨子的滋味,前者主要是“读万卷书”,当然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止是是读书了,后者主要是“行万里路”,自然也不仅指行路一途,通过两种方式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可以使得我们的思维更加的全面、灵活、精深,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更加合乎科学,更具革命性。

马克思在文中提到:实践是革命的。而最后一条纲要引起了我最大的共鸣: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它改造着自然界,改造着社会,改造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人自身。

人类发展史表明,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进步和人类自身进步。

马克思的全部思考既是围绕“改变世界”——即“实践”而展开,而不是对思想史上某种问题作纯学理的逻辑推演,因此,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很早就用这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他对“离开实践的思维”不感兴趣。

这是一个肩负“改变世界”使命的人自然而必然的思维倾向。

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个体是社会的一员,个体活动应该也必须社会化。从现实的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每个个体的活动都具有社会性,这是它的本质属性,虽然我们依然还有相对孤立的生活。作为单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接触的人和事,相对来说是比较局促狭小的,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着意去拓宽就会变得僵化,人身处于社会当中,活动却局限于社会的一个微小的角落,显然人只是这沧海一粟,晦朔相比于春秋。

在这里,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和人的存在对象的不可分割性,它不会影响客体的客观实在及其规律。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

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

中国哲学中有所谓“理在事中”,强调的就是规律乃是人之“实事”中的“理”。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篇5

人科以从生物学、精神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定义:从生物学上讲,人是人类科的一个人种,是一种高级动物;在精神层面,人们被描述为能够运用各种各样的灵魂概念,这些概念被认为与宗教中的神力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人是极其复杂的,复杂到有时连自己都不能解释自己。

到底什么是人的本质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政治的产物;中国古代的一些哲学家说:

人是天地之灵气,万物之精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把人性看做是自我意识和精神;黑格尔在逻辑上把人理解为劳动的结果,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费尔巴哈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从自然人出发,把人的本质看做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个体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即理性、意志和心。凡此种种,众说纷纭。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以前的旧的哲学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恩格斯在四十多年后写《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以附录的形式把这个文件公诸于世,并且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是“包含着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中,它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的这一科学判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表述,包含着许多思想内容

第一,“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因此,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

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体的存在和特征;所谓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关系。由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类自身的区别也主要在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其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而人的自然属性又总是受着社会属性的规定与制约,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因而,人的本质也就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在自然界,生物的种类不计其数,然而人却做为独一无二的,具有高度智慧的动物,与其它生物存在本质的差别,其根本原因,就是人具有社会性。

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的故事,就是对此最好的例证:狼孩卡马拉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吃肉时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手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的引颈长嚎。

经过7年的教育,她已经掌握了45个字,几乎不学会说几句话,开始向人们的生活习惯迈进。据估计,她去世时只有16岁左右,但她的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孩子。狼娃的事实证明,人必须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类的知识和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而人脑又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它的原材料来自客观外界,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

所以,这种社会环境倘若从小丧失了,人类特有的习性、他的智力和才能就发展不了,一如"狼孩"刚被发现时那样,有嘴不会说话,有脑不会思维,人和动物也就没区别了。出生后,最重要的人之一是社会化,学习生产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培养和习得社会角色等等,完成从生物个体发展成为具备社会成员素质的“社会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非要否定人性中包含的自然属性因素,而是强调社会属性是人性作为与兽性和神性相区别的根本所在,从而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因此,马克思主义承认并重视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基础和前提,没有自然属性,即生理构造和食欲、性欲等生物本能,就谈不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人的本质主要体现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在这个意义上,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是社会的存在物,所以,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另外,人的社会属性虽然以自然属性为基础,但是,历史和现实中的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都是经过其社会属性洗礼的,都包含有相应的社会内容。

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生物本能与动物的本能是有区别的,例如,人类不仅仅有食欲,还有饮食文化,人类的性欲也是与两性间的感情相联系的,并由此产生了家庭。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人类的社会属性将社会内容注入自然属性之中。所以,如果否认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而把人的自然属性看作人的本质属性,就会将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混为一谈。

第二,人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首先,这说明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不是机械的,而是有机的,它们彼此影响、制约、渗透,形成纵横交错的统一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的就是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而不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或某种社会关系的重复。

这就要求我们系统、全面地把握人的本质,从总体上把握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联系。诚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其次,各种社会关系在有机统一的联系中不是并列的、平等的,它们在决定人的本质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物质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它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因此也对人的本质具有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是彼此分割、孤立的,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正是在社会关系中才形成了人的本质。

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式复杂多样的,主要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思想文化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等等。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决定一切其他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人的本质的基本的原始关系;其他社会关系具有相对独立性,也从不同方面规定了人的本质。因此,人性是以生产关系为主导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结合。

“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个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每个人一生下来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否则,一旦脱离社会关系,丧失社会属性,就会和徒具人形的“狼孩”一样,无论先天有多么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躯体,都不可能具备人的本质。

第三,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

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而是反对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他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马克思认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社会关系总是具体的,因而由它们的总和所构成的人的本质也就必然是具体的。

同时,由于人们的社会关系总是随着社会实践,首先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因此“人的本性”也就是在每个历史时代的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篇6

***郑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生前所著,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一份透露着新世界观萌芽的天才大纲。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

就内容而言,这本书不长。它由11个大纲组成,只有1400字。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该提纲简明扼要,思想深刻,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早年曾经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后来又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唯物主义,但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无视社会实践,抽象谈论人的本质和“爱”的说教等不满。

本文是马克思为批判费尔巴哈哲学而写的一篇提纲。它批判了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的直觉性和不完备性。旧唯物主义从经验直观出发,把人归结为单纯受动性的生物自然,把自然、对象理解为单纯外在的、感官直观的对象。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

马克思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对认识真理的检验、实践对环境的转化和宗教世界世俗基础的决定性作用。

全文紧紧地围绕着“实践”这个中心,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费尔巴哈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他的人本唯物主义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使得他无法摆脱社会历史领域的唯心主义。是马克思扬弃了费尔巴哈,在提纲中主要提到了以下几点:

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被广泛引用的实践理论的雏形。

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看作是实践,实践视为一的存在或现实。实践就是存在,除了实践,没有别的存在。实践不仅是书本和理论的夸张,也不是青年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纠缠。

因此,实践是我们理解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唯一途径,也是理解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唯一钥匙。有人径直地把马克思的哲学称为“实践主义”(practicali**)。所谓“主义”(-i**),就是一种学说或信念;所谓“实践主义”,就是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学说和对于实践的理论信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度自称他们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在今天,“实践唯物主义”实际上已成为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当中的一个特定流派的称谓。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被界定为有着“主观”、“能动”内涵的“人的感性活动”,亦即人的对象化活动。物化是指人的预期目的在其存在的客体上的实现,即它包含着人性化的意义。实践既然有了人的对象化,也便有了主体性的意味,因而实践决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思辨哲学上,更多的是社会性和人的主体活动当中。

与费尔巴哈不同,他没又回避主体的活动和功能,而是使问题回归到主体的能动方面。他认识到只有在主体感性的参与下,认识才能发生,否则就不可能建构任何认识论。为此,马克思把人的活动“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另一方面,马克思并没有把主体的感性局限于思想观念所决定的范围,而是把主体的人的活动理解为感性的物质活动,即客观活动。他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

对?象?性?

的活动。”这样,按照马克思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被赋予一身二任的品格,既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同时也体现了认识活动的客体性原则,从而使主体感性在实践中获得了自身的完满统一。

这个广义的实践与“社会性”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所面对的任何“客观对象”实际上都已经处在实践的“域内”,因而都总是已经有人的“主体能动性”参与其中了。我们确实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尽量去排除不同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的干扰,努力争取“主观符合客观”,把握客观规律;但我们却无法将人的存在、为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从客体对象中排除,因为任何客体对象都只能是在人的自为存在背景上面呈现出来的。因此,当我们谈到任何一个客观对象时,它的所谓“客观性”,只是相对于我们“当下的”意识而言,即它是独立于“这一次”的意识,先于“这一次”的认识而存在的;但它仍然是在实践域内。

意识也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因此客观客体仍然处于意识的前一个领域,即最终不可能独立于意识。于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至“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

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个体是社会的一员,个体活动应该也必须社会化。从现实的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每个个体的活动都具有社会性,这是它的本质属性,虽然我们依然还有相对孤立的生活。作为单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接触的人和事,相对来说是比较局促狭小的,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着意去拓宽就会变得僵化,人身处于社会当中,活动却局限于社会的一个微小的角落,显然人只是这沧海一粟,晦朔相比于春秋。

为此,我们需要以高远的视野把宇宙浓缩,把活动放到更广阔的现实中去,这个活动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间接的方式是通过各种媒介获取海量的信息,直接的方式指亲身实践,尝尝梨子的滋味,前者主要是“读万卷书”,当然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止是是读书了,后者主要是“行万里路”,自然也不仅指行路一途,通过两种方式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可以使得我们的思维更加的全面、灵活、精深,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更加合乎科学,更具革命性。

马克思在文中提到:实践是革命的。而最后一条纲要引起了我最大的共鸣: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它改造着自然界,改造着社会,改造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人自身。

人类发展史表明,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进步和人类自身进步。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篇7

摘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发展过程来看,马克思恩格斯从黑格尔出发,在费尔巴哈之后走向了实践唯物主义,而费尔巴哈的哲学有许多重大缺陷。实践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意识的关系。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物质转换,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交换,人与物质间的物质和观念转换。

关键词:实践;客观性;物质转化;观念转化

20世纪40年代初,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世践迫切需要科学理论和科学世界观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就必须批判费尔巴哈哲学,消除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但不可否认,费尔巴哈提出了一些实践问题,使我们能够不断修正和完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实践观是统一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客观的感性活动,标志着人对世界的实际把握,其基本特征是客观现实性的,自觉能动性的和社会历史性的,实践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意识的关系。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物质转换,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交换,人与物质间的物质和观念转换。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分析了以往哲学的主要缺陷,马克思指出: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①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仅仅看到自然的优先性,客观性,把自然理解为和人的实践活动没有丝毫关系的纯客观东西,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旧唯物主义不懂实践,看不到感性世界是人的实践的产物,看不到自然,现实在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属人性,恰恰是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实践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不断创造,生产着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并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从而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的统一。

人通过实践是自己成为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同时把人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客体;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也正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就用实践的观点去分别分析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实践是人类实现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体现着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性;实践过程是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过程,这实际上就是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

实践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人类世界是人话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是社会的自然与自然地社会二为一体的世界;实践是人类世界得以形成,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实践活动构成了现实世界的基础。

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通过阐发有关实践的问题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析,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的定义是什么呢?实践观出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主观唯心主义把实践分为纯粹的主观和精神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回答了实践的本质,把实践定义为人类主动改造物质世界的客观活动。这个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实践是人类具体的客观化活动;二是实践具有物质性、感性和形式性。

这个定义将实践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把握对象的活动区分开来。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中运用时间的观点,阐发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将实践引入了历史观,解决了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之前,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任何哲学,只要涉及到社会历史领域,就立即陷入唯心主义。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不懂实践。他们不知道也不了解实践,这也是历史观的基本范畴。

和旧唯物主义相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明确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 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是人创造的,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因此,社会历史的基础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首先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必然进行活动互换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实践过程又是物质与观念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人与自己意识的关系,所以,实践内在的包含了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及人与自身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生产实践在一切实践活动中都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物质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综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可以看出,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贯穿全文,从实践角度说明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人,即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运用于认识论、自然观和社会生活,第一次全面地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和抽象的人本主义,简要地阐发了新世界观包括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和核心观点,奠定了新世界的理论基础。同时,马克思还阐述了哲学的性质和功能,初步赋予了新世界观以实践性特征。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实践的意义,在实践中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作者:聂耀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哲学概论》作者:邬昆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者:黄枬森高等教育出版社.

[4]西方哲学史新编》作者:苗力田人民出版社.

[5]宋明理学史》作者:侯外庐张岂之人民出版社.

注释: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54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55页.

作者:刘顿,男,汉族,陕西安康人,201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马克思在1845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作。

《提纲》共十一条,一千多字。它告别了旧唯物主义,标志着新唯物主义的发展和实践唯物主义的诞生。这一新的哲学概念开辟了更广阔的视野,体现了强大的社会功能。

在《提纲》中马克思着重提出了实践的观点。如第10条所述,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这条被称为是提纲的结论性的一条。

这里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实践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出发点。

始终站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上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上解释实物的观念。旧唯物主义也通过对现实的认识来认识世界,但它只是通过表象现象直观地认识世物,因此单纯的感性直觉的结果是片面的、孤立的,不能有效地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个体联系起来。这种旧的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很可能导致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

感性现实被人为地分为两部分:自然和社会。它不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有机共同体。

马克思的新哲学体系出发点是实践精神,具有革命性和时代性的特征,从社会的人的感性活动,从主体和主观方面,从社会人的实践活动和自然事物的变化,从两者相互关系的方面去理解世界。在现实世界中,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的、共存的、互动的、相互转化的、变化发展的。

首先,在《提纲》的第一条中,指明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纯自然人、抽象人的认识基础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中社会人、现实人的认识基础。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世界的态度是消极的。他们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仅仅看做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旧唯物主义观点中没有实践在社会生活和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没用看到主体和客体以及人与自然该有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因此,在旧唯物主义的观点下,我们应该认识到纯粹的自然人和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人。新唯物主义从人们参与生产劳动和实践活动出发,认识到人对自然的依赖,强调自然的人性化,即人类社会。在这样一个自然的社会里,人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因为人会受到一定关系的制约。

在《提纲》第六条中,马克思还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费尔巴哈强调认识脱离社会的、撇开历史进程的、彼此孤立的抽象个体。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是单个人的抽象物。

马克思反对这种理解。他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对社会的认识和对生产活动的认识出发。

在《提纲》第九条中,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市民社会的直观是左右单个人的原子结合体看,原子结合体中的原子是孤立的,彼此不发生关系的。《提纲》以实践为中轴,探索人和社会的关系。

在《提纲》第十条中提到,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旧唯物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阶级立场是旧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和基础。有时,我们会把市民社会直接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把市民等同于资产阶级。《提供》中的市民是指资产阶级,市民社会是指资本主义社会。

世纪上,公民是18世纪资产阶级学者用来表达当时财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一个术语。马克思借用这一术语来解释旧唯物主义哲学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基础,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世界观。《提纲》指出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思想中的人是单个的人,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孤立的个体。

旧唯物主义不是理解人是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人,而是简单的把社会看成由孤立的单个人相加组成。市民在旧唯物主义的观点里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同其他人没有关联,而只是自己活动的个体。《提纲》第十条中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从阶级的角度看,新唯物主义是一种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世界观。,马克思指出了人的社会联系,反驳了认为人是脱离社会,并不相互依赖的错误观点。人为人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

在《提纲》第十一条中说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容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体现了马克思的新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旧哲学只知道一味的解释世界,新哲学着重考虑人对世界的认识问题,要解决实际问题,光靠直观的理解是不行的,还要感性的改造性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正是批判的**当然不能代替**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在进行改造性实践活动时,必须具备充分的条件。首先要对改造的对象,这里包括自然事物和社会事务,要有正确的认识。其次,必须在正确或真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建构一个改造性实践的概念。

马克思强调的实践是使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内在统一展现出来,正如马克思说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着是并合理的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里的环境不是仅仅指原生自然环境,还要包括社会自然,对这种环境的改变,首先是在人的思想观念中形成的。正是有了这样的前提,才有了人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务的改造性实践活动。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这样的状态才得以存在。

实践观是《提纲》的核心和灵魂,实践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实践观从根本上划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提纲》全篇是以时间观点为核心,以人的问题为层面展开。

在关于人的问题上,新旧唯物主义在对待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上有着根本分歧。

实践唯物主义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给出了现实批判的合法性,从理论上解决了改变世界的要求,这一点将唯物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参考文献:

周敦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的传统解说评析《广西大学学报》

刘国章马克思的新哲学观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求索》

写作背景: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同资产阶级展开了英勇斗争,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不断涌现,著名的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年开始的英国工人参加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运动,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这个时期的工人运动还停留在早期的自发阶段。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能够正确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当时的工人运动还没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结合起来。

工人运动的这种已经开始组织起来,但还没有走上自觉道路的状况,就迫切要求社会提供一种能够指导工人运动的社会主义理论,以推动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当时社会上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是反动的、保守的就是空想的、非科学的。就是当时最有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学说,也是脱离工人运动,因而也是不能指导工人运动的。

本文网址://m.bijiaogao.com/xindetihui/167454.html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