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造心得九篇

改造心得 2024-06-30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每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候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改造心得九篇”,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改造心得 篇1

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之后。只有消除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才能为发展新的生产力开辟道路。新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完成后,进行三大改革是历史的必然。

但三大改造也存在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事业部的使用和处理不够妥当,存在一些问题。

但这也导致中国走向高度集中的体制。合营后改组、合并过。

总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圆满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但在今天,在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仍有这样观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来否定当年的改造。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继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合生产力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六大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指出:

“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总之,5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大事就是选择社会主义,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

改造心得 篇2

全文虽然不长,但是内容充实。一开始,我提出我们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体系需要改革。第一部分先称赞一下中国共产党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开辟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相结合的道路,带领了中国人民走过的抗日战争等诸多名族灾难。

是可歌可泣的。毛泽东褒贬不一的讲话艺术,也是当今许多评论员常用的一种方法。说话的艺术也值得学习。

第二部分从“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多的缺点”开始严肃的指出中国共产党存在的问题。

首先说研究现状。存在“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的极坏的作风。研究工作零碎而不系统,不注重调查研究的客观实际情况。

其次,学习历史的党员还没有进行有组织的调查研究。中国党员对于中国古代历史还有现代历史也像农村妇人般漆黑一团。最后毛批评了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而学习的而不是为了实践而学习的不良学习国际革命经验的状况。

这三种不良学风和作风主要还是主观主义在作祟,作证还论证了主观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进行了对比论证。

提出问题,必须提出解决方案。毛提出了三条建议。

一、“向全党提出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敌友我三方的经济、财政、政治、军事、文化、党务各方面的动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的工作,然后引出应有的和必要的结论”

二、“先作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部门的分析的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综合的研究”

三、“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的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

由于我们还是个大学生,也还没有入党,对党还没有多大的了解,但是毛泽东这篇《改造我们的学习》还是对我们有很大教育意义的。

毛提出的那三个在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我们平时学习中也是大同小异的。我们不注意研究的现状、研究的历史和马列主义的应用。学科研学习中,不注重研究现状的问题也大为存在,比如说很多研究课题在研究的时候并没有系统的去搜集材料,在写**的时候只是在随便借的几本书中,然后网络上随意的抄录几段。

东拼西凑地搞成了一篇文章。内容与实际情况没有联系。只是作者粗枝大叶地夸夸其谈。

忽视历史研究也很普遍。本来搞人文社科的人一定要学习历史,可是到了大学,很多专业已经没有专门历史的课程,只是随便学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理解文学,学好文学,写好文学,离不开对历史的研究。不重视历史研究也是现代本科教育的一个缺陷。

不重视马克思列宁主义,可以理解为现代中国学不重视哲学。就我们学校而言,没有中国哲学史,也没有外国哲学史。只是思想政治专业的人学学。

但是,我们也需要哲学作为文学理论创作的基础。虽然美学也是哲学的一部分,但美学只是一门考试科目,它总是像打酱油一样。不上哲学史,不上历史。

那么文学存在还有多少支撑呢?高校为什么要重实实用人才的培养,抹去一些灵魂的东西?

《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还有一段是我最为认同的,就是关于教育的那一段,原文是这样子说的“在学校的教育中,在在职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诸如此类。其结果,谬种流传,误人不浅。在延安办了一所学校后,在富县就不能申请了。

经济学教授不能解释边境货币和法国货币,当然学生也不能解释。这样以来,就在许多学生中造成一种反常的心理,对中国问题反而无兴趣,对党的批示反而不重视,他们一心向往的,就从先生那里学来的据说是万古不变的教条。”这种教育的弊端在当今似乎依然没有改变。

学中文的去考会计证,学管理的去考秘书证。教育无用,大学无用,硕士无用。中国学生厌学不是因为他们不爱学习知识,只是因为教育已经畸形,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升学而学习,为了一份工作而学习,而真正利用好专业只是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的人才少得可怜。

有很多年轻人整天在教室里浪费时间,所以他们的青春在教室里消耗殆尽。能不厌学么。原本属于自由飞翔的小鸟可以疯狂的青春,却被囚禁在笼子里做无用的事情。

破坏的不是一个人。这是一代人,一个国家,一个国家。毛泽东对这种教育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但对于现代教育的严重问题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总之,现代教育也需要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

改造心得 篇3

二、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毛主席认为,主观主义的对立面是马列主义。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也就是说,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认真进行调查研究。

不仅仅是工作的激情,它不能切断历史。

最后,毛主席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一。向全党提出对周围环境进行系统研究的任务;

2、研究近百年中国历史;

3、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方针,废除静止的孤立的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

毛主席独到的见解和渊博的学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消除了当时党的不良作风,而且还教育和教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 这篇文章多么经典!尽管这篇文章写于1941年,但它仍然启发了我作为一名生活在21世纪的大学生的思想。

一方面,作为一名学会计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尤其是在做重要的公司会计凭证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可以轻易地根据一点知识得出结论。我们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不能随意编报数据。要从实际所观察到的现象出发,作深入的研究与思考,要探求事物内在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在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的情况下得出正确的结论。

此外,正如马克思主义中的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不能简单地为学习而学习,要带着问题学,要和实际相结合,要以自身能力为目的去学,空洞的知识是没任何用处的。

另一方面,完成一件工作仅仅靠实践是不行的,也要有知识的积淀。“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始终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的时代,因此我们更要要趁大学这段学习时间多去长见识。今天,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时间和学习环境。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来拓展视野,吸收世界上的知识和信息。

作为一名会计学的学生,我想我更应该多去看一些有关财经的书籍、杂志,从而了解世界会计学方面的动向,只有这样我才能明白今后该怎么做,以求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读完这篇文章,使我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会计学的学生今后要走的道路,在将来的学习及工作中,我都会讲究客观,坚持实事求是,都会以人为本,从而为社会带来福利,为祖国夺得荣誉。

改造心得 篇4

大自然就像人类的母亲,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类。大自然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它是伟大的,神圣的。

——题记

人类是幸运的,自然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辉煌的成果。清晨,温暖的太阳从海平面升起,金色的光芒从东方蔓延到西方。柔和的光和热让万物充满了生机,热烈绽放;挺拔高大的树木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空气;滴滴答答的小雨滋润着一切万物……

大自然每时每刻都无私地为我们奉献着。

自然界把它自己的资源贡献给了人类,人类用它的资源创造生活,发展科技。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而人类又是如此的依赖它。我们每分每秒都在享受它。我们拥有了自然,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拥有自然而违背自然,违反自然规律。我们应该去爱护自然,尊重自然,感谢自然。

可是,现在,因为科技不断的发展与改变,人们开始大量的开垦荒地,扩展土地。瞧瞧,这么美的自然界,被我们改造成了什么样?曾经那茂密的森林,现在成了一片沙漠。曾经那清澈的河水,现在成了细菌、垃圾的场所。工业化污染了水源,过度放牧使草原一个一个的减少……是什么让曾经美丽宏伟的它变成了现在这种丑陋肮脏的样子?是谁?是谁?是人类。是我们一再又一再的破坏了自然,我们不懂得去珍惜这些可贵的资源,在做这些破坏它的事的时候,有谁真正的想过自然界的资源已经不够我们用了?当自然界被严重破坏后,人类还怎样生活下去?自然界会惩罚我们,我们自毁家园。我们用这种方法对待自然界,但我们没有想过,我们只能用这样去对待自然界吗?哦,这真是一个愚蠢的方法!

我们就不能为它做一点点有益的事吗?世界上最具有智慧的动物是人类呀!我们可以为它做许多事情啊!人的力量也是能影响大自然的呀。

我们可以多种树,让一棵棵树变成一片森林。

我们可以保护动物,让一只只动物有一个属于自己温暖的家。

我们可以多节约水电,节省资源,珍惜资源……

或者,我们再去努力,再去创造许多对大自然有益的科技,丰富大自然,改善大自然。

而当我们做了这些事情后,再去看看这个大自然。经过我们不断的美化它,这个改造后的大自然是多么的美丽啊!万物生机勃勃。大树长得更苍翠了,珍稀野生动物更加多了,都有自己的家了。河水因改造后,变的更加清澈明亮了,鱼儿快活的游来游去。天空更加蓝了,水更加清了,空气更加清新了。由于人的劳作与创造,大自然开始变得多么灿烂、多么绚丽啊!开始了最华丽的一章。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美化大自然的。只要你有这份心,有这份想望,并去努力的实现它,号召大家一起保护大自然。那么大自然就会变的比现在更美,更新,拥有更多的资源来造福人类!

改造心得 篇5

读《陶行之教育文集》之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有感

读了陶行知的《中国农村教育的根本转变》后,我不禁想到了许多以前没有想到的问题。

中国乡村教育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不造林;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教人分利不生利;……陶行知先生首先指出,这是一条错误的道路。但可悲的是:即使是以些家长,甚至是我们的老师,仍然用这种理念教育他们的孩子。

读不好书就要呆在乡下,种地务农,摆脱不了贫困等等。因此,要找到正确的出路,我们需要改变父母和某些人的想法。

我认为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用。虽然我们不在农村,但我们也有农村教育。而陶行知在这篇文章中,不仅指出了乡村教育中的不足与失败,更指出了我们应该要怎么做,才是真正的把乡村教育搞好。

文章中提出“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乡村教师。一个活生生的农村教师应该具备农民的技能、科学的头脑和改造社会的精神。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

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活生生的农村教育应该用活生生的环境,而不是死书。

”他在文章中提到了要用“活的环境”。乡村与城市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乡村缺少城市的那种大社会,大知识,但是拥有的又是城市里完全没有的那种自然,淳朴,农村的孩子离大自然是最近的,也就是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在教育活动中,乡村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大自然,让大自然成为老师,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美,掌握知识,我相信离孩子最近的,孩子最容易学会。

当然最主要陶先生指名了乡村教育的生路,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我觉得这里的关键词是活字,意义很深。它的基础是活的国民,活的教师和活的教育。

然后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培养人才,培养出能改变农村生活的人才。今天的农村虽然日新月异,但还比较落后,所以农村教育改革的思路还是适用的。

改造心得 篇6

改变我们的语文课堂——超越课堂

--听著名超级教师窦桂梅的演讲

宁阳八中孔祥栋

我非常幸运的听了窦桂梅老师的阅读示范课《魅力》和《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讲座,感触颇深!

《魅力》是一篇**体文章,有四十三个自然段,内容多,教学难度大。在教学中,窦校长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让我领略到了国家特级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课堂魅力。

讲座《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窦老师以“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 ”为主线,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语文教学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也超越教师,尊重学生的生命,尊重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使语文学习充满活力;让语文学习充满成长气息;让语文学习绽放智慧花朵。

超越教材

一篇篇经典的文章,一部部经典的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创造的积淀,她涵咏着人性的华彩,提纯着人类的灵魂,同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这些都是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效载体,应成为学生的基本阅读材料。这样的阅读,这种精神上的营养关爱,会使学生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和世界,甚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生命状态。

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加强积累。首先扩大篇章的阅读。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向低年级学生推荐一些民间故事和童话故事;建议中,高年级学生阅读儿童文学,散文,科幻漫画和其他书籍。

从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到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的部分书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读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告诉学生,读书就是用精神的牙齿咀嚼她,用思想的胃消化她;要告诉学生,读书不是学习的唯一,但要天天读书,用好书滋养自己使自己高贵起来,这是一天也不能断的潺潺小溪,一天也不能少的精神食量,她充实着思想的流脉,支撑着人格的大山。中华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一代的人文素质在下降。

从事“人之初”教育的我们,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我们的民族将来怎么会拥有高尚的、文明的、创造的现代人呢?!还会有“曹雪芹”、“鲁迅”“横空出世”吗?!“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说的真是太好了。

然后,这个梯子的第一个平台是我和我们的小学语文老师首先搭建的。

超越教材,不能单单停留在量的积累上,引导学生就教材来说,不是告诉、分析、支解,而是唤醒、体验、批判、感悟;引导学生真正领悟其精华,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努力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

超越教材就是基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籍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超越课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世界的变化,坐在教室里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应该让学生懂得:在课堂上要好好学语文,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就在广阔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长中。

如何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在无比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孜孜探求语文教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尽可能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

在课堂之外,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更是一种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和生存方式。学生的生活活动、情感活动、精神活动等一切生活活动都是语文学习的过程。

超越教师

尊是中教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超越教师是时代精神境界的体现。超越教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点化后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真正关系应该是活生生的人的关系,应该是教学的相长,双主的互动。尊重教师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模仿并有效,但不是不可克服的。我们要放下架子,蹲下来,和学生一起探索真理,找出真理,创造一个真正平等的师生对话平台。

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超越了教师之后,放飞了他们的理想,解放了他们的灵魂,开掘了他们的智慧,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终生追求“真善美”的友人和伙伴,那才是理想的教育和理想的学习。

让学生超越老师,一定要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做一个好孩子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敢和你无拘无束的交流,平等真诚的对话,才会实现超越教师的真正行为。这种感觉需要教师精神的浇灌。

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教师的使命就是强化这种愿望,呵护这种愿望。让我们用简单的微笑和真诚的鼓励,划出学生幸福生活的起跑线。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灵才会长出快乐、自信、坚韧、向上等庄稼,从而排除掉那些狭隘、自私、自卑、失败等杂草。

否则,学生只有超越老师,才能成为遥远的童话。

要学生超越教师,就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交给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生动的画面:学生和你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自己上台当老师;敢于和老师交谈,敢于挑毛病;敢于提出老师的不同意见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一段艰辛而勇敢的教改历程,一次荡气回肠的心灵对话……,窦老师能够做到的,我们也能够做到。

多读书,读书是老师的内功,是老师的职责。

几年来,她的阅读量达300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写下了10万字的教后感,听了校内外1000多节课……青灯如豆,书叠千山,那一个个日夜,给予她的是最为充实而快乐的享受,她一点点营造着自己的理想,从一个山区的农家小姑娘最终成为一代名师。

读书,唯有多读书才能让自己变得睿智。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阅读,在阅读和积累的循环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书,好好的思考,不断的追求,让自己的学生也能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妙语连珠,感受课堂上学习的乐趣。

多用情,人是感情动物,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艺术与情感结合起来,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过工作。没有一门学科比语文教学更注重情感输入。甚至可以说,教师的情感投入与否,完全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

窦桂梅老师这堂示范课之所以让人回味无穷,一个最大的秘诀就在于感人至深的情感投入。这里不是自欣自赏的自我陶醉,而是和学生共同投入的心有灵犀的交流。

无论是课前课后的歌唱,还是课堂内容的教学,整个过程都是师生主导,师生共同兴奋。这样的课,能不感染学生吗?怎么会不让人有所收获呢?

多朗读,书是读出来的,古人说得好:“书主导百遍,其意自见。”但“读”也有各种各样的读法,平平淡淡,死水一潭地“读”也是读,就是千遍万遍地读,也仅仅是读而已,最好的效果就是将内容一字不少地背下来了,对于书中所蕴含的东西却不能了然于心,,听的人听后一点感觉都没有,这叫死读书,读死书。

她是一位著名的老师,她正在尽力。她的起点并不高,她的基础也不稳固,就像我们大多数的语文老是一样。她的快速成长源于她的独立性、自觉性和自觉性。正确的信念是稳定的动力。教师的自我职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除,从而形成执着的信念。

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迸发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发、结果,从而结出丰硕的果实。

窦老师能够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够做到!

改造心得 篇7

仝一茹《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主席开门见山的提出: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如何改造?

本文指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当今中国和世界,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也就是说,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现在我将结合自己的工作,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这段经历。

一、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服务教师。

毛主席指出,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是告诉我,我不能光凭热情工作,而应该联系实际,从教师的实际出发,为教师服务好。

比如,本学期每节课进行图书聊天活动时,要提前向教务处汇报,方便教务处工作人员参与和检查。然而,在两个月的实践中发现,该制度没有考虑到:

一是班主任每天琐碎的事情太多,忘记报告和准备;二是教导处的人员缺少,报过来的课不能做到一一听课落实。根据这个情况,我立刻做出调整,改为班主任老师把和学生聊书的过程以记录的方式作以汇报。这样可以根据各方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2、 教学研究现状并及时总结。

文章指出:我党对于国内和国际的各方面所收集的材料还是零碎的,我们的研究工作还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情况的浓厚空气,这样就容易形成”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的极坏作风。相反,要认真研究形势,从客观实际出发。

为什么不结合我们的教学呢?于永正老师在《假如时光倒退十几年》一文第一句就是”假如让我再教一届学生,上课时我会关注每个学生,不再只是关注教案、教学……”也就是我们要先研究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然后再说我们的教学。

我们都知道每周的周清题,每月的月考题,以及考试前的练兵题都需要老师们自己出,就是要求老师要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出适合自己孩子的习题,而不是打题海战术。还记得王校长讲得《一个班主任的三届班会课》,也是提到我们老师要研究学生的现状。及时总结研究现状,为教学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这样,才能在客观事实面前保持实事求是、谦虚的态度。就像毛主席所说:”我们要认真研究情况,从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的愿望出发。

”三、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读书、学习、成长。

毛主席在文中更是提出具体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方法:1、研究周围的环境;2、研究中国的历史;3、理论联系实际。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更应该”改造我们的学习”,不能再简单地为学习而学习,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带着问题去学习,更要把学习与实际相结合。于永正先生在给老师的20条建议中也提到,要经常读书,强调经常阅读。

同时指出,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应养成阅读各类教育杂志的习惯。读书还要跟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要把读书所得运用到工作中去。在前人的指导下,结合周围环境,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中汲取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王校长本学期提出:成长是人生唯一的话题。那么如何成长呢?结合这一时期的学习,我认为只有在科学方法+科学指导的推动下读书学习,我们才能更快地成长。

古人云:知之非难,行之惟艰。知道一个真相并不难,但要付诸实践并取得成效。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学习方法。

改造心得 篇8

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

吴晶《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毛主席的一篇经典著作,直至今日,它依然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在今天的复兴道路上,我们仍然需要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非常必要的。

正如佐藤学所说:"如果说19世纪和20世纪的老师都是‘教的专家’,那么21世纪的教师则必须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相反,我们今天的研究中有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一、认识学习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但是我们要学什么呢?我认为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学习,也就是理解学习。学生们在一个环境中国共产党处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矛盾,但只要让他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帮助的温暖意向,学生们就能更好的熟悉环境和认识学习,进而融入到学习中来。

小学教师是每个学生启蒙教育的领导者和灯塔。因此,认识学习对于教师们来说也是必要的,尤其是数学老师,我们必须深刻的感悟数学的本质,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才能"更上一层楼".比方说,我们在进行多重运算教学时,必须提前做好有关多重运算的相关知识储备,总结规律,并将精髓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孩子们从根本上领悟知识点,认识学习。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为理论而理论。同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堂外,都应该端正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创新学习

无论是创新学习方法,还是创新教学方法,都具有凸显学以致用、消解教师学习倦怠感、促进知识创造、提升教师学习成就感、开发碎片时间和赋予教师学习自由感等独**值。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创新教学。就拿应用题来说,目前的教学方式还是一如既往地从数学角度直接的思考问题。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多阅读一些有关数学的杂志或者资料,来对解题方法进行创新,以一种现代小学生更容易接纳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比如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这个时代特有的一切来解释和说明问题。这样,学生对数学就会更感兴趣,不再认为数学只是一门枯燥而困难的学科。

当下最先进的学习理论认为,在未来的学校里,老师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站在讲台上灌输知识,而是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并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做出反省,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相信在这样一种创新理念的推动下,学习资源的开发、教师角色的转变、学习方法的整合都将得以实现。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师专业的有效发展。

三、改造学习

今天,再读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我们之所以顿受启发,是因为我们联系当今的教育,依然会发现我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方法不够有趣等等,这些都是很多学生难以培养学习兴趣的原因。这就要求我们认识到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必须要认清一个事实,现在已经不是谁考试厉害就能够得到社会认可的时代了。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们总是更加关注那些新颖的逻辑知识。所以我认为小学教师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学习的改造和教学的改造,将那些一脉相承的知识点进行边缘性改造。

数学的功能不过是两个方面:一是实践的功能;二是精神的功能。它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更要与此同时改造我们的学习。

最后我想说,虽然今天的小学数学教学尚有不足,但我相信在这种"改造学习"思想的引导下,我们的教育工作一定会愈加完善,广大数学教师也一定会以坚毅的心和智慧的头脑开拓学习道路,创新学习方法,引领学习风尚。与时俱进是我们的态度,着手实践是我们的行动,开创新的教学境界已经迫在眉睫,就让我们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去展望和迎接教育的明天吧!

改造心得 篇9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没有迟早,只有学习而不是学习。之前以为那些理论的东西离我们好远好远,没有什么学习的必要,可是但我看了之后,突然觉得虽然已经过了将近60年,但是那些思想还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必要。

里面的有句话让我印象颇深,“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单纯为了学习”,是的,现如今为了学习而学习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多了,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根本不懂的什么是学习,又如何真正的懂得将学习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呢?现在的学习已经指示变得功利而肤浅了,大家看问题都只停留在表面而不会去深入了解事情的本质,不去深入的思考,死板的接受,那么这样一种学习态度又有多少意义呢?韩寒退学了,但他说他没有停止学习。

不是只有在学校才能认真的学习,在生活中我们有更多的东西可以学习,只要我们有一个善于发现新事物的眼睛和敢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事物的心。

改造我们的学习,不是让我们去一味的去学习党的思想方针政策,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将这些理论运用到我们的实践当中去,做到实事求是。

本文网址:http://m.bijiaogao.com/xindetihui/199463.html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