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争论》读后感

在看完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对于这个作品会有不俗的收获。 透过写读书笔记的形式,展现自己的阅读之道,笔稿范文网为您搜罗了多种“《战争论》读后感”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对待并参考本文!

《战争论》读后感【篇1】

初读《战争论》,我只认为这是一部关于论述战术、战略的书集,与我国的《孙子兵法》一样,强调的是为战争服务的各种战争技能;再读《战争论》,我发现这是一部近乎于对战争艺术痴迷的人所表达的个人情感,这种痴迷不是崇尚战争本身,而是纯粹地从人、天、地三方面的艺术联系来论战争。因此,不能说它是一个有思想、有内容、有体系的完整的战争理论,而应称之为完整理论建设的建筑材料。

开头介绍了我个人对《战争论》的客观认识,而现在我是以一名书迷的身份来进行主观感情的表达。其实我个人并不喜欢读战争类型的书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喜欢战争,我认为在不必要的时间、地点发动的不必要的战争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更是对生命的践踏。但跳出这些,我看到的是一个从年少起就渴望光明和真理,完全以自身的热情和希望构筑知识体系的“战痴”——克劳塞维茨,他被称为“西方兵圣”,毫无疑问其中有他天赋的卓越材质,更重要是他没有偏见,渴望真理,追求信念的自身良好素质。

他知道自己无法完成整部书,便专心多次修改第一篇第一章,在他的自序中,他认为第一篇第一章是全书唯一已经完成的一章。这一章是整本书应该遵循的方向。可见,他对真理的追求远远超出了对名望的渴望。

所以,尽管我不喜欢军事带来的伤害,但我敬佩一切追求真理而且奋不顾身的人。

但我认为还有另一个重要人物——玛丽·冯·克劳塞维茨,克劳塞维茨的妻子。

很难想象,作为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她有什么样的心情和勇气整理和出版丈夫的遗书,并写一篇序言。或许,是克劳塞维茨笑着对她说的一句话,“应该由你出版”。在幸福日子里的幸福往往是日后思念的眼泪源泉。

是的,不管怎样,这是一个伟大的女人,《战争论》的第二个作者!

在第一卷中,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作者的一句话:“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前四篇就战争的性质,战争理论,战争概论,战斗四个大体方向做了系统的概括与详细的论述。

其中,有两种战争:一种是以打败敌人为目的的战争,另一种是只占领帝国边界的一些地区的战争。前者是在政治上消灭敌人,或只是使敌人无法抵抗,迫使敌人签订任何和平条约;后者是占领这些地区,或在签订合同时利用这些地区作为交换手段。

纵观中华历史,近代史上的《马关条约》、《南京条约》等各种不平等合约便是中国深受战争荼毒的证据,或许是身为中国人强烈的祖国荣誉感,我厌恶战争,却又期望中国赢得战争,而《战争论》,便是在这种矛盾心情下去读的。题外话,也正是因为战争的可变性和可操作性,往往许多战争不存在人数、装备上的绝对优势,从《战争论》战斗篇中便有对于战斗方法多样性以及对各种因素综合利用的理论体系。因此,才说《战争论》是建筑材料,而只有拥有材料的构筑师才能拥有自己的构筑空间。

我想,对于身为军校学员的我们来说,《战争论》是强化我们战斗素养的一本书,咩有绝对的战争,在战争中彰显的只有绝对的艺术。其次,从国家层面上说,兵强,国之幸也;兵散,国之殇也。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将才,《战争论》告诉我们的还有很多。

但是,在读完这一卷之后,我也才能更加体会到战争这门艺术,而你怎样去对待战争,则关乎整个世界的安宁。如果一个智者用战争来满足他的自私欲望,那么像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就更令人恐惧。所以,读、学《战争论》,我们都要以一个平和且热爱和平的心去对待它,要始终牢记,战争,永远只是作为防御的最后一张底牌。

四队三班应央涛

《战争论》读后感【篇2】

《战争论》一共有三卷,其中第三卷资料全是克劳塞维茨的草稿,还有一半的资料是附录。从总体来看,这套书对战争的定义,作战的方式等写得都很详细,细小到每一个环节。但这样反而觉得有些重复和啰嗦,不如《孙子兵法》那样简洁,给自我未留下想象的空间,如果真正的精读此书,反而怕引起教条主义,思维局限在一个区域。不贴合战争多变化的特点。并且对我这种对军事不了解的初级读者来说,读着颇为费力。

《战争论》第二卷,我认为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尤其喜欢关于防御的那一篇,在战争中,我一向都喜欢防御,而对进攻兴趣不大。其中还谈论到战争的目的,也就是政治目的。从某种好处上来说战争就是政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政治服务于王权,是王权的工具,间接的军权也是服务王权。所以军事一向处在附属地位。如果金权超越了王权,军权依然能持续最初的样貌,只是换了个服务对象而已。

书中超多列举了腓特烈大帝、拿破仑的战争事实,以前我对拿破仑进攻沙俄而遭到惨败一向很感兴趣(因为希特勒也是败在那里),在书中也得到强有力的分析,多的不说,只是最后总结性言论里说道,拿破仑的错误在于没有认真比较俄国与欧洲诸国的区别,用攻打欧洲诸国的方式去进攻俄国,结果遭到史无前例的惨败,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帝国灰飞烟灭。

此书资料太多(有77万字),并且都是理论性言论,我承认自我并未完全消化,这套书和《国富论》一样,等过几年后,我必须会重读的。

《战争论》读后感【篇3】

1832年,近代兵学原典《战争论》问世,在兵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在这本书中,克劳塞维兹秉承普鲁士人一贯细心而严肃的风格,通过对一百多场战争的研究,力求以战争事实来印证探索战争的共通法则,完全迥异于那些仅描述战争或只研究**技术发展的兵书。《战争论》中所构建出来的庞大的战争理论体系对近现代各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的战略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克氏也因此成了世界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战争理论家,同时也是西方现代战争理论的开山鼻祖。

在《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在**战争的属性问题时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敌人、打败敌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率与偶然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从属作为一种政治工具,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性行为。这三个方面主要与人民,总司令,其军队和共产党有关。

他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这里我们仅仅漫谈政治力量在战争中的一种纠结作用。

克劳塞维茨认为,在政治的控制和指导下,战争始终是一种理性的工具——实现政治目标。在我看来,战争像一个被拴住四肢的斗犬一样,却被政治家们用细细的丝线操纵,所约束。但是却仍旧存在一定的反噬的风险,当丝线崩断的时候,战争就会绑架政治,军队这个战争机器就有可能反过来操纵国家。

从概率定律推断战争,必须依靠信息。克氏在《战争论》中指出:情报是指我们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

由于战争是一种敌我双方互相欺诈的行为,一方为取胜对方,总要千方百计地隐蔽真实企图,制造出种种假象,互相诱骗,因而使得在战争中所获得的情报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不确实的。 根据以上理论,辅以一些战史资料,一战中协约国国和同盟国的当政者可能都犯下了无比巨大的错误——忽视了对手的情报,抑或双方的情报欺骗水平已经炉火纯青以至于错误的“真相”总是被发现,而真实的情况却一直被遗忘。

克劳塞维兹在其《战争论》中论述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现代战争的新论点,这个论点在刚刚走过残酷的政治丛林法则时代的20世纪初显得无比的新颖。显然,在当时的政治家眼中,这一新观点大胆而简洁地将战争划入了政治家的政治行为范畴。很显然,在过去的300年中,欧洲大陆的战争中,尽管各国的当政者们或多或少地都在遵循着这一原则,但是在国际法没有成为各国都认可的规则之前,国际无**状态在当时表现的无以复加。

战争的爆发大多是上级决定的,战争的结束也是建立在没有明显战略目标的基础上的。

在《战争论》诞生并广为传颂之后,战争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至少在理论上得以确定。在现代政治条件下,政治家总是以战争为主体。政治始终是国家行为的组成部分,战争治始政治始现既定目标的必要手段。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政治活动必须能够全程保持对战争行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否则,便是战争绑架了政治,绑架了国家。这在第二次世纪大战当中的日本表现得格外严重,虽然不排除日本作为一个拥有“光荣”军人干政以及“下克上”传统的国家而产生的一个特例,但是整个国家被彻底绑在战争和军队的战车之上而难以自拔却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尽管战争由政治的需要而起,但是政治是否可以彻底支配战争却仍旧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应该”和“可以”是两码事。从狭义上讲,战争的直接参与者是军人,现代军队中的军人大多数都是狂热的爱国分子思想也比较直接,而国家的政治的第一参与者应该是一国的政治精英。显然,单线条的军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理解脑袋中各种弯弯道道的政治精英们是如何进行思考的,当然那些出身于军人却掌控国家的军人除外。

政治行为始终是一个复杂的,拐弯抹角的博弈,这当中,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实力,外交官的个人能力以及各国**对现状的决断能力成为政治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这也决定了政治永远是一种没有火药的软斗争。这种形式和特点显然与战争的暴力和速度背道而驰。因此,虽然战争需要从属于政治的前提是政治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战争,至少在表面上适这样。

从理论上讲,战争作为政治的一种手段,就必须实现其战争的目标,以此来迫使对方坐下来接受政治所希望的条件,从而完成战争的使命。当然,这是理论上,也是理想状态下,当政治家们对于战争的嗅觉并不是那么的敏锐,对于战争进程的判断也不是那么的实际的话,那么这对政治而言,将是一场灾难。举个例子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和协约国很明显都高估了自身并低估了对手的战争能力,并且对于新的战争**和战争形势对战争进程的影响力的预估严重不足。

在德国人看来,落后的沙皇**虽然庞大却不堪一击,德国高层甚至叫嚣着在一场大规模战役里将俄军的主力从协约**队中抹去,但很明显事实并不是这样,沙皇**看起来虽然落后,但其国家的动员能力明显高的吓人,有资料显示,在战争的第一个年头,在沙皇**就有超过600万人被动员参加战争,而此后的几年,前线的俄军的数量始终都保持在200万以上,这还不包括在德国人战俘营里的超过200万的**战俘以及同等数量的战争**。德国人引以为傲的精锐帝国陆军在**人漫山遍野喊着“乌拉”的人海战术面前显得风雨飘摇——在**人的战俘营里的70万德奥战俘可以作证。

在现代政治条件下,政治能量对战争的促进作用是无比巨大的,同样的,战争的反噬作用也是无比强大的,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争的主要参与国都将政治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在政治力量的操纵下,**有意实的渲染战争性质的正义性和胜利的必然性,这使战前人们对于战争是一种期待和亢奋的心情,而在战争的准备阶段,大批轻壮年在国家**的感召或者说忽悠下加入军队,志得意满地奔赴前线,去为国家建立所谓的盖世功勋。从这点来看,不得不说,当政治力量全力开动去准备战争的时候,战争的已经逐渐被政治喂养的足够庞大而骇人,也因此战争的规模和烈度也被成倍的加强。而当战争进入血腥的相持阶段时,逐渐苏醒的民众和军人已经不甘于白白地被政治家和将军元帅们驱赶着去奔赴死亡。。

战争结束时,最典型的是沙皇、德国皇帝和奥地利皇帝都成了历史名词,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虽然战争不顺和战败是导致这三个帝国覆灭的第一动因,但是人民在战前战后对战争感官的落差则是这三个国家的人民毫不犹豫地推翻各自**的直接原因。

因此,最后,在现代战争理论下政治和战争的之间应该是是政治主导战争但却仍旧需要适应战争,把握战争的纠结关系。当政治开始纵容战争,逐渐失去战争意志的支配地位时,真正的灾难才刚刚来临。

不得不说《战争论》这本书从各个方面构建起了一整套经典的现代战争理论,但是理论毕竟是理论,就像克劳塞维兹在书中写的那样“在实际生活里本来很少能做到一切行动都符合实际情况,在战争里,就更难做到了。”经典的理论从天然上要求明智的人去运用它,而无法合理充分的运用它可能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在战争论中如此,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应用永远都是横亘在理论和实际之间的不容易跨越的河,而如何将理论和实际完美的结合,这才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战争论》读后感【篇4】

《战役论》,19世纪军事理论高峰的巨大之作,可与《孙子兵法》比美的西方经典军事作品。《战役论》是军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办法体系地总结战役阅历的作品,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这部作品不只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层军事学的根底,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来历之一。

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他先后研讨了1566——1815年间所产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阅历的几回战役的阅历,在此根底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巨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作品——《战役论》。

非军事界的人或许没有体系地读过《战役论》,但信任大多数人对"军事是政治联系的连续"这一名言都耳熟能详,这一名言即出自《战役论》。《战役论》是克劳塞维茨对战役的友谊、研讨、剖析的结晶。它既是一部军事理论作品,又是一部哲学作品,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构成和开展起了严重效果。

作者克劳塞维茨,普鲁士将军,被称为研讨战役而实在摸索到其主题之底子的第一人。也是采纳一种对军事史的任何阶段都能适用之理论的第一人。他很早就参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役,后进柏林陆军大学就读。做过拿破仑戎行的战俘,一年后又投入各种战役。1818年升任少将并担任母校校长。1830年脱离军校接任炮兵练习总监。这部军事哲学书,是他把自己历史研讨的效果和战役阅历融组成一个完好的观念。在他忽然逝世后,被其遗孀在一个密封的包裹里发现。克拉塞维茨曾一再强调,他的准则不是教条,而是举动的辅导。——“教育未来战役首领的心灵,又或在其自我教育中供给辅导,却不陪同他走上战场”。合理的理论并不能替代赋有创造性的实践。这是克劳塞维茨的一向坚持!经过了一战、二战的炮火,尽管有作者所在机遇避免不了的年幼无知,这部书仍然被国际上大多数军事院校列为经典,为国际猖獗的军事家、政治家熟读。克劳塞维茨被以为实在触到了战役的实质,他原本就不是为了猜测未来。这部书是哲学,而不是操典。——“凡事研讨战役的人,不管是武士仍是文人,都应该有所了解”。

《战争论》读后感【篇5】

第一次阅读军事著作,我所感所悟并没有很多。但这次的阅读却也打破了我对军事书籍的偏见,它们并非我所想的枯燥、无味。《战争论》是克劳塞维次所著。劳塞维茨全名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是早期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家。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因为时代所限,克劳塞维次的书籍都带有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烙印。

《战争论》和其它军事书籍在写作方法上都大致相同,在某一场战争事件的分析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本书是作者在总结以往战争特别是拿破仑战争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共3卷8篇124章;另约70余万字。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第二篇,论战争理论;第三篇,战略概论;第四篇,战斗;第五篇,军队;第六篇,防御;第七篇,进攻(草稿);第八篇,战争计划。

我们来分析为什么作者会以拿破仑战争为主要事实依据来写本书。“最高大的小巨人”拿破仑是在历史上、军事上都提到非常多的伟大人物,他是法国历史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位领袖。拿破仑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不仅在短时间内统一法国,平息了内战,其征战脚步还遍布整个欧洲,直逼现在的俄罗斯版图。狂热的作战欲望使拿破仑成功赢得两次“反法联盟”的军事打击。然而百密终有一疏,自“滑铁卢”惨败后,拿破仑再难东山再起。就作者选择拿破仑作为其论述的主要史实,笔者谈几个拙见:

拿破仑无可披靡的军事才华,作者在本书文字的描述了或多或少的给我们透露了其对拿破仑的崇拜。这样一个热爱军事的人在面对优秀军事人才的时候,他的内心不免翻起崇拜,当你“爱上”你的写作对象时,你就能更好地在书中把对他的想象加以利用。

拿破仑传奇的一身。拿破仑本身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没有煊赫的家世,没有高大的身躯。他的成功全靠自身的征战所得。蒙特诺特、亚历山大、马伦哥,一系列煊赫的政绩,让拿破仑成为神话一般的领袖人物。拿破仑一生打了近百场的战役且在他政治生涯的前期的征战都属不败的神话。拿破仑一生的转折点就在滑铁卢战役。1815年6月18日在滑铁卢与英盟(威灵顿)和普鲁士(布吕歇尔) 拿破仑惨败。

尽管该书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但由于克劳塞维茨注意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考察战争问题,因而阐发了诸如:"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等一系列在战争理论中引起一场革命的主要思想。

《战争论》读后感【篇6】

用了半个月读完了这本书,读后的感觉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经典”。难怪这本书堪与《经济学原理》、《物种起源》、《国富论》、《君主论》、《论法的精神》等书并列,被誉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

虽然本书通篇都在讨论关于战争的问题,但它更像是一本哲学书,蕴涵了大量如何为人处事的智慧。本书不仅对军事工作者和军事迷是难得的好书,对在其他领域的人——无论是从政、经商还是其他——只要想在某个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值得好好读,书中涉及大量关于做人、做事、识人、用人、斗争、策略、战术、外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作者克劳塞维茨就像同时代的黑格尔等普鲁士思想家一样,秉承了德意志民族一贯的科学、客观、严谨、理性的作风,对战争和政治领域里很多问题做了极透彻的分析,这些分析大都从十分客观中立的立场出发,基本没有个人情感和偏见的成分。他对历史的分析也十分到位,在陈述史实的同时努力从各个角度出发,寻求历史的真相,以及该真相形成的原因,力求得出客观、正确的结论。克劳塞维茨对历史及其结果的分析就像庖丁解牛那样,一针见血,鞭辟入里,令人拍案。

俾斯麦、列宁、毛泽东、艾森豪威尔等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读后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据说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期间曾勤奋通读此书,并根据书中的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很多经典的理论。从书中似乎依稀可以看到毛泽东有关人民战争、持久战、农村保卫城市等思想的影子。

限于时间,我只认真地读了三卷中的第一卷,后两卷大多涉及18、19世纪欧洲战争中的具体战术细节问题,如山地作战、各兵种比例、要塞防御等,对当今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太大指导意义,我便只是简单地翻了翻,没有细读。下面摘抄第一卷中的经典语句,其中一些观点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观念。相信这些观点对于很多人都有很大指导和帮助。

1、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政治不仅引起战争,而且支配战争,因而政治的性质决定战争的性质。

2、社会政治和历史事件不是上帝的安排,也不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而是由左右历史的人物导演并为既定的政治目的服务的。

3、武德对个人是指彻底的敬业精神和高超的军事技术,对军队是指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作风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乃至指挥官,就需要在感情方面和智力方面有巨大的力量。勇气是军人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一定的体力是军人战胜困难的基本前提,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军人素质的关键。

4、什么样的人才适于被称为军事天才?这种人与其说是有创造精神的人,不如说是有钻研精神的人;与其说是单方面发展的人,不如说是全面发展的人;与其说是容易激动的人,不如说是头脑冷静的人。

5、在像战争这样危险的事情中,由仁慈而产生的错误思想是最为有害的。不顾一切、不惜流血地使用暴力的一方,在对方不同样做的同时,必然会取得优势。由于厌恶暴力而忽视其性质的做法毫无益处,甚至是错误的。

6、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包含敌对感情和敌对意图这两种不同的要素。而许多敌对意图,却丝毫不带敌对感情,至少不带强烈的敌对感情。在野蛮民族中,来自感情的意图是主要的;在文明民族中,出于理智的意图是主要的。

7、战争既然是一种暴力行为,就必然属于感情的范畴。即使战争不是感情引起的,总还同感情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关系的大小不取决于文明程度的高低,而取决于敌对的利害关系的大小和久暂。文明民族不杀俘虏,不破坏城市和乡村,那是因为他们在战争中更多地应用了智力,学会了比这种粗暴的发泄本能更有效地使用暴力的方法。

8、坚持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应该集中所有力量打击敌人整体所依赖的重心;同时我方军队要尽可能地集中行动。

9、一方面,进攻要适可而止,进攻者必须掌握时机,量力而行。另一方面,进攻要以保存防御能力为限。进攻者应在自己尚能组织有力的防御、而对手的反攻力量尚未形成时,立即转入防御,这是进攻的顶点。如果超越进攻的顶点,会招致敌人比自己力量更强大的反击;如果过早地停止进攻,则会减少应该取得的胜利。

10、民心和民意在国家力量和军事力量中是一个重要因素,采用民众战争可以大大增强自己的力量。民众战争的烈火一旦燃烧起来, ,就会起到大部队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11、经验比一切哲理有价值得多。企图为军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好象搭起一套脚手架那样保证指挥官到处都有依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战争理论主要是帮助指挥官确定思考的基本线索,而不应该像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

12、在消灭敌人军队时,不能仅仅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更重要的是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

太多了,摘抄不过来了,到此为止吧。

《战争论》读后感【篇7】

战争论读后感

在教学之暇,我有机会重读了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甚有感触。发现其中的很多提法在今天仍有合理性,尤其是把《战争论》中的一些观点,结合到高中历史教材的教学内容中,就更感觉到阅读此书对于拓展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认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战争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思想分析中外历史上的战争问题,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立足点。但是,历史上一些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对战争规律进行了客观的、实践的理论探索,对战争问题的研究也有益定的借鉴意义。

克劳塞维茨堪称近代最杰出的军事理论家。他主要生活在工业革命时代的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早年曾以普通士兵的身份亲身参加过一系列战斗,1803年以后进入军事指挥阶层,1818年任柏林军校校长并晋升少将军衔。他对那个时代的战争指挥和战斗有着最直观的感受和经验。

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战争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迅速发展,对战争性质和规律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克劳塞维茨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对16——19世纪初以及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进行了全面的检讨和诠释,耗时十年时间,写成了七十余万字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战争论》一书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和规律,19世纪下半期以及20世纪的很多重大战争和军事冲突也进一步印证了其理论的正确性,因而该书在近现代军事理论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在当今西方军事理论中无处不在,克劳塞维茨因此成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奠基人。

即使在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的军事理论中,我们也能找到它的踪迹,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曾专门研究过《战争论》,他非常赞赏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的继续”的论断,他还专门组织过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并对《战争论》中的一些论断作了批判和改造,用于指导中国革命战争。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最著名的一个观点即是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政治以暴力形式的继续。他说:“由此可见,战争不仅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

在以往的大多数军事理论家眼中,战争被认为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事物,这就割裂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不利于人们去发现战争的真正起因及其规律,也无从正确地判断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克劳塞维茨正确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战争是人类认识自身矛盾和冲突的重大进步。

克劳塞维茨说:“具有积极目的的企图引起歼灭性行动,具有消极目的的企图则等待歼灭行动”。这样,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的过程生动地印证了这一点。

中法战争中的马尾海战,清军福建水师之所以损失惨重,即是由于李鸿章具有消极性目的的避战妥协政策所招致的歼灭性后果。而冯子才在镇南关防御战中具有积极目的的主动出击,则予法军以歼灭性打击。纵观甲午战争,李鸿章从战争一开始就奉行避战求和的消极政策。清**军在平壤战役和威海卫战役中多次拖延战机,最终导致北洋海军全歼,整个战争彻底失败。

同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的消极防御政策,最终导致了法国的全面失败。

克劳塞维茨强烈批判了保守的被动防御,积极倡导主动防御。他说:“防御的特征是什么?

是等待进攻”,“因此,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决不是单纯的盾牌,而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即使战争的意图只是保持现状,单纯的抵御也是同战争的概念相矛盾的,因为作战无疑不是忍受。它是国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防的基本组成部分。

”“迅速而猛烈地转入进攻(这是闪闪发光的复仇利剑)是防御的最光彩部分。”这种积极防御的思想,与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所倡导的积极防御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毛泽东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在防御中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不断地予敌以有力的反击,逐渐消耗敌军有生力量,从赢得了整个战争局面的根本改变。

克劳塞维茨十分重视人民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他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经历了普奥干涉法国大革命的战争,目睹了欧洲反拿破仑战争的壮观场面,甚至参加了1812年**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在这些经历中,法国人民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欧洲各民族潮水般的反抗运动、俄罗斯民众坚忍不拔爱国精神,都使当时貌似强大的入侵者陷于不可自拔的困境,这些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形,在他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因此,他对人民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超越了历届军国主义者。他在该书的“民众武装”一章中,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在其他一些章节也多次论及这一问题。他说:

“防御应该是:尽可能地准备好一切手段,……最后还有不怕敌人而使敌人害怕的坚强民众”。“由于民众参加了战争,于是,不是**和军队,而是全体民众以其固有的力量来决定问题了”。

克劳塞维茨强调在抵御入侵时,军队要配合民众联合作战,他说:“派去支援的部队越多,对民众的吸引力就越强,民众斗争的声势就会象雪崩那样越来越大”。他还指出:

“不容否认,贫穷的、***吃苦耐劳的民众往往也表现得更勇敢,更坚强”。以此来对照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平原及太行山地区,中共领导的根据地人民的抗敌斗争,则是十分贴切的。太行山区的抗日军民长期生活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之下,严酷的太行山自然环境,造就了那里人民无比坚毅的性格,他们的抗日斗争成为了全国敌后抗战的楷模,成为侵华日军的梦魇。

“他还进一步指出“山地是民众武装最合适的战场”,这一观点同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中所倡导的武装全体民众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思想是基本吻合的。必须指出的是,他对人民对战争的巨大影响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这在当时普鲁士封建贵族的社会背景下是极为罕见的。

克劳塞维茨非常重视在战争中消灭敌人的生力军。他认为,要打赢这场战争,一是消灭敌人的军队,二是占领军事目标和阵地。在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时期,毛泽东同志对这一观点作出了最精辟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指示人民解放军以歼灭敌人的生力军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以保守或占领局部地区为主要目标。

我们主动放弃了一些地方和城市,深入引诱敌人,集中优势兵力,迅速歼灭敌人,打赢了一系列重大战役。表面上看,蒋介石在战争初期攻城略地,取得了令人吃惊的“胜利”,他也陶醉在这种“胜利”的幻象之中,竟不顾民主党派的反对,于1946年非法召开了国民大会,使其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而在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过程中壮大起来的人民军队则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克劳塞维茨反对逃跑式的退却。他说:“一开始必须尽可能缓慢地退却,一般地说,以不受敌人摆布为原则。

坚持这一原则,必须同我们追求的敌人进行血战。为此牺牲是值得的。不遵守这一原则,就会加速自己的退却,不久就会成为溃败”。以此观点来观察**红军长征,则甚为恰当。

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李德和博古采取了战术逃逸式撤退,完全失去了主动权。湘江突围后,人马损失过半,形势极其严峻。正是由于红军战士严明的纪律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才避免了溃败的局面。但是,李德和博古仍然坚持机会主义政策,听命于蒋介石,企图越过设防森严的湘中地区,到达湘西地区

二、六军团会师。在毛泽东的强烈建议下,红军改往贵州,避免了羊改虎。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担任军事指挥。他通过过赤水战役,打乱了敌人的围剿计划,终于化被动为主动,不再任由敌人摆布,把红军变成了安全的地方。

毫无疑问,四渡赤水之战是红军长征历史上的转折性战役,它使红军在军事上由被动转入主动。所不同的是,红军这一胜利不是靠血战硬拼获得的,而是毛泽东同志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所获得的。与此相反,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统帅叶志超在平壤战役失利之后,不能有序地组织清军撤退,更不敢与日军血战,而是畏敌如虎,狂奔五百里,完全是一派溃退的局面。

克劳塞维茨反对教条主义和照搬军事教科书,他认为军事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切情况的不确实性。他说:“战争中的一切情况都很不确实,这是一种特殊的困难,因为一切行动都仿佛是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下进行的,……这些由于光线微弱而不能看清的一切,必须靠才能去推测……”。

在战争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情况,必须实事求是地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判断,这才有可能使军事指挥和决策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毛泽东同志在四渡赤水战役胜利之后,受教条主义影响较深的凯丰(何克全)讥笑毛泽东无非是在按照《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打仗,没什么创见。而毛泽东却说他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指挥是靠《三国演义》的提示,至于《孙子兵法》,他根本就还没有读过。

倒是是受了凯丰的提示,毛泽东后来抽空去翻了翻《孙子兵法》。事实上,在中国近代革命战争中所出现的各种情况,是在半殖民半封建特殊国情背景下发生的,是在任何现成的军事教科书都不能找到先例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正是排除了教条主义和军事成规的影响,在军事实践中根据千变万化的战场情况创造性地采取了各种战略战术,从而创造性地谱写了中国革命战争,这一史诗般的篇章。

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一大批军队将领们,无不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变化中,灵活而科学地把握战争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使他们的那些背诵过正规军事教科书的对手们,一个个焦头烂额、一败涂地。

《战争论》中所蕴含的智慧是无穷的,它所揭示的规律和原则也是永恒的。它所倡导的很多思想和原则是可以结合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来的,也完全可以被中学历史教材中的战争史实所印证。历史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读好这本书,将有利于理论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贯彻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而带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因而,我建议大家都来翻翻这本《战争论》。

本文网址:http://m.bijiaogao.com/xindetihui/201666.html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