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汉传奇观后感

我为了让您满意精心制作了这份“楚汉传奇观后感”。你想知道作品名观后感怎么写吗?优秀作品让我们受益无穷,我们的思维也随着这些优秀的作品发生变化。撰写观后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提高方式,观后感可以让我们对电影有更深层次的见解和解析能力,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示请把它收藏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楚汉传奇观后感 篇1

看了几天的《楚汉传奇》,我最深的感悟是淡定是金。

楚霸王项羽最后败给刘邦的总要原因就是他不淡定。在打败秦军之后,因为他听到了秦降兵的议论,就坑杀了20多万降兵;鸿门宴上,刘邦等人对他的讨好恭敬,使他失了淡定,骄傲了起来开始看不起刘邦;面对秦王宫的金银珠宝,美女珍宝,他早没了淡定,一声令下,“抢!”,看着雄伟壮丽的阿房宫,他又不淡定了,“烧!”;听到有人说:“楚人当真是沐猴而冠。”他不反省自己,却烹杀了那个人;最后他被刘邦大军追杀到乌江,他拒绝了渔夫的好心搭救,仰天长啸,转身拔剑自刎。霸王的乌江自刎,成就了高祖的大汉王朝,项羽的《咳下曲》,成就了刘季《大风歌》。

刘邦之所以能平定天下,就因为他能时时保持淡定。面对秦宫珠宝,淡定的下令封库,与咸阳城里的老百姓约法三章;得知自己的父亲,妻儿在项羽手里,从容面对;听到项羽要烹杀他的父亲,他仍淡定的说:“你我同是楚怀王的臣下,还结过义,你要烹杀我老子,就是烹杀你老子,你要烹杀,可以分给我一碗吗?”

从刘,项二人的对比中,足以说明淡定是金。

我们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始终淡定是金。

楚汉传奇观后感 篇2

昨天晚上,我和父母看完了《楚汉传奇》的最后两集。当看到韩信被吕后诱杀时,我的泪水几乎要夺眶而出。看完后,我查阅史书后才得知,刘邦成就帝业后,七个异姓王被杀的被杀,逃跑的逃跑,造反的造反。可他们都是在楚汉之争中,为汉王立下赫战功的大功臣啊!有的人,就比如韩信,他的功劳谁也比不上,若不是他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汉王怎会取得最终的胜利!还有卢绾,从沛县就开始跟着刘邦,可最后眼见其他异姓王被杀,也只好逃到了匈奴。

为了大汉基业,刘邦杀掉了与他患难与共的兄弟;为了自己,他和他们反目成仇。

说到刘邦,就得提到项羽。在楚汉战争中,他可以说是出身最好的一个,也是最傻的一个。我为什么会说他傻呢?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刚愎自用。

范增是项羽的一个谋士,他曾多次给项羽献计,可项羽就是不听。鸿门宴上,范增让项羽杀掉刘邦,可他不予理睬。试想,若那里项羽杀了刘邦,就不会有后来的楚汉战争,历史就会被重新书写。后来,项羽开始不相信范增,范增忧郁成疾,最终病死。

韩信也曾经是项羽的手下。若是项羽任用韩信,那么刘邦的势力也不会那样强大。

不仅是范增,项羽身边的人给他的计策他若能认真听取,终了时也不会那么惨。

一意孤行,固执己见,这是他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妇人之仁。

项羽有许多次都可以杀掉刘邦,可他每一次都错失良机,声称不愿作这样的无耻之徒。在一次两军对峙的时候,他的一个将军把刘老太公抓到军前,架上一口油锅,说刘邦要是再不露面,就把他父亲给烹了。可刘邦一见,竟对项羽说,咱俩是结拜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给我爹烹了,别忘了到时候,分我一杯}!嘿,项羽最后还是没那个胆儿,灰溜溜地放了刘老太公。

可是别忘了,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别管他是靠什么方法取胜的,只要他胜了,他就是NO.1。项羽,不管他有多仁义,有多善良,后人看到的只是他的失败,没有人说他的仁爱之心。同样,刘邦赢了,人们只会说他当初是怎么用离间计、苦肉计击溃了项羽,人们只会说他果断、智慧,会任用贤才。“妇人之仁”,这也是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说前两条对于项羽来说,只是间接因素,那么这一点就是致命的了。公元前2,项羽被几十万汉军围攻,逃到了乌江边。有一个船夫愿载他回江东招兵买马,再与刘邦一战。可他却说,无颜见江东父老!然后就在乌江边自刎了,年仅31岁。他有什么无颜见的?谁没有失败过?刘邦败得不更惨?他才31岁呀!凭项羽的实力,他完全可以回到江东,训练兵马,与刘邦再战,一雪前耻,可他却选择了最无谓的牺牲。我们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破釜沉舟”、“多多益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战火已离我们远去,战场的喊杀声也渐行渐远。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成语,喟叹着当年的时光。

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

公元9年,西汉,亡。

楚汉传奇观后感 篇3

至今为止留下记忆的三部剧是步步惊心、美人心计和楚汉传奇。步步源于妹妹的极度推荐,喜欢她因为虽是穿越但是里面的历史人物终局符合历史,以及惊心的一爱一情触人心弦。喜欢美人是因为里面的聪慧和不让人纠结的剧情。但虽人物结局符合历史,却掺杂许多不合历史的剧情。而楚汉传奇不同,不但人物结局符合历史,就是人物发展过程也符合历史。可称为一部史剧。

细细琢磨每一个的经历,让我熟知了秦末汉初的历史。了解了那些名将贤士们的勇谋和智慧。也知道了许多名谚的出处。更加相信一件事,那就是人无完人,就是纳谏招贤是何其重要;其次即使你是上天所眷顾之人,但是人生中若有违天道之大悖逆,终会有凄惨的结局。

项羽力能扛鼎,冲锋陷阵,战无不胜,但最后败了。他就像一个不成熟的孩子,刚愎自用。若能听取老谋深算,想为建国付出毕生一精一力的军师范增之谋略,想必天下也非他项羽莫属。但是箭杀五万坑杀二十万秦国降俘这一决策已偏离天道。即使他的一爱一将再?,范增再有谋,都已不可挽回上天对他的弃绝。终自刎于垓下。

刘邦,有谋略纳忠言知人善任且用人不疑,这是他的优点。试想一个二十多岁的项羽一毛一头小子怎能和一个四十多岁有着过多人生经历的刘季相比。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他有一颗同理心。他怕死,他知道许多普通之人也像他一样有一颗求活之心。项羽太过残暴,杀害已降秦王火烧阿房宫,而刘邦入关中约法三章,大获民心,又有一个会抚一慰百姓的萧何,怎能不胜,从心理战术方面来讲他已经胜了。再加上上天又赐他一韩信大将。但是每个人都有缺点,刘邦也不例外。贪图富贵,吃喝享乐,脾气暴躁,开国初,听谗言,杀韩信。另外他刘季贪恋美色,先有曹氏再有娥,和吕氏前有盟约誓言,后又有戚夫人、薄等等。到哪里都不停止他的一温一柔乡。这让我想起了大卫王,一个守义蒙神喜悦的王,却因为一个女人让自己后半生在刀剑当中度过,即使神不曾弃绝他。唉、可惜了一代君王比他的臣子们死的都早。表相箭伤恶化实则呢?

韩信,从一介布衣,到执戟郎中再到治粟都尉最后到大将军。在百度百科里典故最多的一人(我所知道的)。每次剧情转向他我都会特别开心。只是可惜了一代名将。陈述一下与他相关的典故。<胯一下之辱、一饭千金、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解一衣推食宁负汉皇?功高震主、百战百胜、(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等太多了,以后再慢慢研究了?

楚汉传奇观后感 篇4

剧中人物总是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大结局没有交代张良、萧何等重要任务的下场,也没有说到刘邦生前死后的太子之争,更没有多言戚夫人和吕后,而是让刘邦像个哈姆雷特一般没完没了地大发感慨,着实让人失望。我想说的是,编剧大人,您就真的这么按捺不住吗?非要借着剧中人之口来教育我们一番?非要把您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广而告之?历史这个貌似客观的东西虽然终归还是主观的,但我以为,观众有意愿去了解一段真实的历史,哪怕它实质上还是人杜撰的,但至少看起来真实。情节背后的那只手若是隐于无形,则妙不可言;若是化作一张嘴,跳到前台来说呀说,那真的只能是一张惹人嫌的臭嘴,该打!该打!

但我觉得给个75分还是可以的,良好的水平还是有的。但2.4亿有点冤屈。而以此片作为电视剧3.0时代的开篇之作,还是显得略可笑了些,因为到位的之有是钱,还有用钱砸出来的关注度,以及广泛的吐槽。

楚汉传奇观后感 篇5

刘邦离家那一段,明叔和秦岚都演得很棒。而且越往后看,越觉得吕雉气质又好,又深明大义。第八集后面,刘邦终于反了,开心啊。虽然本剧不免有美化刘邦夫妇的嫌疑,一群人跑到牢里去拜见刘邦的爹,不知是史实还是夸张,但仍旧让我小小地感动了一下。成就霸业的人或许都是不走寻常路的吧,难以获得家人的理解也很正常――譬如刚刚出场的韩信,也没有人理解他,除了小美眉季桃……非常感谢导演终于让段奕宏出场了。

韩童鞋的出场,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看过了刘邦和项羽,我还没发现。看到韩童鞋,我才懂得,每个英雄背后都有一个理解他的美女,同为英雄的韩童鞋也不例外。行为诡异不要紧,只要能博得美女青睐,大抵都能成为英雄的。段奕宏演的非常内敛,符合他一贯的风格。演张良的那位,也是内敛派的,可是张良看起来怎么就那么装精,韩信看起来就那么真实呢?

项羽和虞姬真够浪漫啊,简直就是一对懵懂青年啊……虞姬她哥也是……浪漫派以及高傲自大足以称王称霸,带兵打仗应该没啥问题,但当皇帝需要的可不止这些呢。在这里明显是草根胜过了贵族。小时候一直比较喜欢项羽,也许是因为李清照的那句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更何况项羽还有个如花似玉的美女陪伴。林妹妹都写过“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姬幽恨对重瞳”,多美啊……能让曹雪芹和林妹妹一起为其赋诗的人,该有多牛。长大了却渐渐觉得,为了民族大义牺牲性命,值!为了个人义气挂了,还是有些划不来。还是杜牧说得好“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作为王者,脸皮还是得厚!刘邦的将军韩信忍得了胯下之辱,想必换了项羽,杀了他的头也不会钻人家裤裆。

楚汉传奇观后感 篇6

这个分析是中肯的。刘邦以其志向和个人魅力组织了庞大的刘邦集团,又有效整合了这个集团的智力、物力、人力,综合战斗力发挥到最大;而项羽因其刚愎自用,成了孤家寡人,实际上是独力与刘邦集团对抗。所谓未决而胜负已分,有何悬念?

项羽虽败,却丝毫不影响他在之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赞誉:其24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西楚霸王,30岁自刎乌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其勇略,中华数千年无出其右者;其铁血柔情,比之刘邦的政治权谋,更有一番令人可爱处。他是一个能让勇士誓死追随的统帅,是一个让美女虞姬自刎以随的男子汉;项羽自刎乌江,成就了一个举世无双、悲壮英雄的绚丽形象,使他获得了更多同情。

应该这么说,从政治的角度来讲,刘邦必胜、项羽必败,刘邦是天生的统帅、项羽是天生的将军,两人高下有别;而从人性的角度来讲,我们更亲近项羽,也更喜欢他。刘邦以其雄才伟略,驱驰天下豪杰,措天下于衽席之上,打下汉帝国4基业之基础,可谓千古一帝――但他没有原则,不讲规矩,不守诺言,不讲信义,不重爱恨,精擅权术,真是“三百步以内,无人愿近前与之为友”;项羽不同,他敢爱、敢恨,豪气干云,信义为先,犯其怒者、虽远必诛,受其恩者、虽微必报,哭笑由心、决不虚伪做作,更像是我们出门遇到的敢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好汉!

楚汉传奇观后感 篇7

从今年1月中旬,陆陆续续但是一集不拉的看完了《楚汉传奇》,颇有些感触:

小人,在历史上总是能战胜英雄的。平心而论,我不喜欢刘邦,且不论出身之卑微,单就从做人而言,多次背信弃义,无任何诚信。鸿沟结盟,刘项划界而治,项羽依约撤军,回师彭城,刘邦背后偷袭,凭借其杰出的丞相萧何充足的粮草供应,耗死了项羽。攻打齐国时,一边派人和谈,一边韩信大军偷袭。项羽,堂堂大丈夫,死于刘邦这等小人之手,实在令人扼腕。又想起余秋雨写的苏轼黄州突围,同样是受宵小所攻讦,还 有评书中的众多忠良:杨家将、呼家将、薛家将,莫不如此。

人性,复杂至极。书写人性的作品,永远都不会过时,宫闱之间的争风吃醋,吕雉和戚夫人就是一例,糟糠之妻,不敌新欢。最让我难受的是陈平实施的离间计,三人成虎,项羽,受项伯(此人我很不喜欢,项羽的失败,他有“大功劳”,多次胳膊往外拐)、项庄的蛊惑,清除叛徒、内一奸一,竟然要求每个人都咬出一个,看着一个个随着项羽南征北战的大将被清除、被砍头,我的愤怒已经难以压制,当看到亚父范增逐渐被怀疑、被冷落,在风雪之夜伫立在项羽大营而不被接见,最后回归田园,当钟离昧追到时已经死在山巅时,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虽然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导演的安排,虽然我早就知道结局。猜忌:这个潘多拉魔盒中的邪恶之虫,吞噬了多少正义忠良之士。至于刘邦得天下后,杀韩信大将军,杀当年的兄弟,杀当年支持自己的诸侯,比如英布等,这更是小菜了,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也,对这种人一性一的恶,我们早等一习一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性格决定命运。项羽天生勇武,每战必冲在第一个,战无不胜,除了最后的一战外,无战败记录,而刘邦正好相反,一直都是被项羽打得屁滚尿流,丢盔弃甲,项羽与章邯之间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名垂青史;项羽与刘邦的彭城之战,以三万人长途奔袭,打败刘邦50万的诸侯联军,打得刘邦心灰意冷,准备老死中一一里,幸亏萧何劝阻。还 是刘邦说得好啊“你可以败100次,只要你赢了最后一次”,刘邦已经一习一惯于失败,而项羽不一样,他是战神,他不能容忍失败,哪怕是一次,所以在垓下兵败之时,虽然已经突破重围,虽然自己苦口婆心的劝阻其部下要好好活下去,但他自己,却是不能接受,自刎乌江,留下千年的喟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秦始皇想长生不死,多次派徐福出海求仙,宫中更是炼丹不懈,终于中毒而死;项羽推翻暴秦,不效仿秦一统天下,却要回家,说胜利不返乡,尤如衣锦而夜行,要回到周朝,大封诸侯,给自己封了一个不伦不类的西楚霸王,不当天子,统一了天下却不愿拥有天下,回到功守都不利的彭城,真真令人不可思议,无比可惜;还 有,他攻下了数不胜数的城市,但是却攻而不取,攻下后一番杀戮,扬长而去,而刘邦由于拥有萧何,得一城就出榜安民,拉拢民心,刘邦虽然已经封汉王,但是却不甘于关中,终于逐鹿中原,将自己的汉王变成了大汉王朝。在这一点上,项羽败在了起跑线上,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走向失败。而刘邦所谓的王道和霸道,不过是大棒和一胡一萝卜政策的翻版,不过是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注脚而已。

识人用人,是决定一个领导成败的关键。刘邦自己都承认:勇武不及项羽,谋略不及张良,领兵不及韩信,治国不及萧何,却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帝国,究其原因,在于识人和用人,扬长避短,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许以高官厚禄,善于收买人心,所以,每每在生死存亡之际,都有死士愿意为他去死,比如纪信、比如周荐、比如卢绾。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

楚汉传奇观后感 篇8

刘邦能打败不可一世的项羽,为什么?历史上刘邦有过一段自我总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吾擒也。”

这个分析是中肯的。刘邦以其志向和个人魅力组织了庞大的刘邦集团,又有效整合了这个集团的智力、物力、人力,综合战斗力发挥到最大;而项羽因其刚愎自用,成了孤家寡人,实际上是独力与刘邦集团对抗。所谓未决而胜负已分,有何悬念?

项羽虽败,却丝毫不影响他在之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赞誉:其24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西楚霸王,30岁自刎乌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其勇略,中华数千年无出其右者;其铁血柔情,比之刘邦的政治权谋,更有一番令人可爱处。他是一个能让勇士誓死追随的统帅,是一个让美女虞姬自刎以随的男子汉;项羽自刎乌江,成就了一个举世无双、悲壮英雄的绚丽形象,使他获得了更多同情。

应该这么说,从政治的角度来讲,刘邦必胜、项羽必败,刘邦是天生的统帅、项羽是天生的将军,两人高下有别;而从人性的角度来讲,我们更亲近项羽,也更喜欢他。刘邦以其雄才伟略,驱驰天下豪杰,措天下于衽席之上,打下汉帝国400年基业之基础,可谓千古一帝——但他没有原则,不讲规矩,不守诺言,不讲信义,不重爱恨,精擅权术,真是“三百步以内,无人愿近前与之为友”;项羽不同,他敢爱、敢恨,豪气干云,信义为先,犯其怒者、虽远必诛,受其恩者、虽微必报,哭笑由心、决不虚伪做作,更像是我们出门遇到的敢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好汉!

项羽和刘邦的区别,是一个性情之人和一个政治家的区别。

……

话说故事之初,嬴政欲使秦朝“千秋万代”,自称“始皇帝”,可惜二世而亡,诚为可悲——究其根本原因,不是秦朝不强大,而是他把天下人都当成傻子和猪狗。李世民说得好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把天下人当成猪狗,天下人难道就不会把你当成猪狗?

而刘邦呕心沥血、舍生忘死,辛辛苦苦创立大汉王朝,可想过400年后被宦官乱政,最后也要被朝代更替?都说这“富不过三代”,大汉朝毕竟传承了24帝呀!刘邦也应该含笑九泉了吧?

总结一句:无论纵观中国历史,还 是横察欧美列强兴衰史,要想国运长久,还 是必须从文化和制度入手,从根本上和谐社会各阶层之利益,畅通人才上升之通道,整合国民之信仰意志,达成国家团结、统一之大同……

楚汉传奇观后感 篇9

用了好长的时间,终于把力拔山兮的西楚霸王项羽浑身本领,但宁为义死,不为利活,做事中规中矩,有勇无谋,推翻了暴秦,得到了天下却又分于诸侯,最后被韩信逼得走投无路,自刎于乌江边上,年逾四十,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英雄悲歌。集草根与光棍于一身,40多岁还游手好闲,不谙劳作,其父骂其无赖的刘邦,却巧取胜利成果,建立大汉王朝。

刘邦的胜利,与韩信的军事才能密切相关,他入汉中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定三秦,奇袭彭城,背水一战,十面埋伏……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战例,让后人羡慕而又崇拜。刘邦的胜利,同样是谋士的杰作。特别是依了张良、陈平之计,离间亚夫,合围项羽,让霸王别姬,四面楚歌,最终自刎。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是韩信的恩人,同时害了韩信一生,是刘邦的左膀右臂,所谓的第一功臣,他与樊哙、周勃、曹参、卢绾、夏候婴等一样,都是为刘而生,刘因他们得了天下,他们也因刘才有了前途。凡事都是缘,一切都是命。后来的隋唐英雄,梁山好汉,都是一个道理。

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历史在延续,每段历史皆如歌,恩爱情仇是音符。

愿你我都有一段传奇!

楚汉传奇观后感 篇10

楚汉传奇观后感-周记600字

昨天晚上,我和父母看完了《楚汉传奇》的最后两集。当看到韩信被吕后诱杀时,我的泪水几乎要夺眶而出。看完后,我查阅史书后才得知,刘邦成就帝业后,七个异姓王被杀的被杀,逃跑的逃跑,造反的造反。可他们都是在楚汉之争中,为汉王立下赫战功的大功臣啊!有的人,就比如韩信,他的功劳谁也比不上,若不是他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汉王怎会取得最终的胜利!还有卢绾,从沛县就开始跟着刘邦,可最后眼见其他异姓王被杀,也只好逃到了匈奴。

为了大汉基业,刘邦杀掉了与他患难与共的兄弟;为了自己,他和他们反目成仇。

说到刘邦,就得提到项羽。在楚汉战争中,他可以说是出身最好的一个,也是最傻的一个。我为什么会说他傻呢?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刚愎自用。

范增是项羽的一个谋士,他曾多次给项羽献计,可项羽就是不听。鸿门宴上,范增让项羽杀掉刘邦,可他不予理睬。试想,若那里项羽杀了刘邦,就不会有后来的楚汉战争,历史就会被重新书写。后来,项羽开始不相信范增,范增忧郁成疾,最终病死。

韩信也曾经是项羽的手下。若是项羽任用韩信,那么刘邦的势力也不会那样强大。

不仅是范增,项羽身边的人给他的计策他若能认真听取,终了时也不会那么惨。

一意孤行,固执己见,这是他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妇人之仁。

项羽有许多次都可以杀掉刘邦,可他每一次都错失良机,声称不愿作这样的无耻之徒。在一次两军对峙的时候,他的一个将军把刘老太公抓到军前,架上一口油锅,说刘邦要是再不露面,就把他父亲给烹了。可刘邦一见,竟对项羽说,咱俩是结拜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给我爹烹了,别忘了到时候,分我一杯羮!嘿,项羽最后还是没那个胆儿,灰溜溜地放了刘老太公。

可是别忘了,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别管他是靠什么方法取胜的,只要他胜了,他就是NO.1。项羽,不管他有多仁义,有多善良,后人看到的只是他的失败,没有人说他的仁爱之心。同样,刘邦赢了,人们只会说他当初是怎么用离间计、苦肉计击溃了项羽,人们只会说他果断、智慧,会任用贤才。妇人之仁,这也是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输不起

楚汉传奇观后感 篇11

早就知道项羽会四面楚歌乌江自刎,早就知道虞姬会从一而终不负霸王,早就知道刘邦会一统天下千秋万代……喜欢历史的人看历史剧,总归会少许多悬念和乐趣。如果你知道一段历史,或者对这一时期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难免会处处看门道无法看热闹。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喜欢看现代剧。看古代电视剧,与其说是为了逃避现实,倒不如说是为了寻找共鸣。可贵的共鸣,导演高希希在新版《三国演义》中,用磅礴大气的场面和细腻精准的故事情节呈现给我了。虽然避免不了瑕疵,但至少拍出了我心中的曹操、刘备、曹丕、孙权。所以,听说高希希在拍《楚汉传奇》,而且主演还是陈道明,我委实期盼了很久。即便早就知道结局。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是喜欢项羽的,尽管他坑杀秦俘虏20万人,又曾火烧阿房宫。史书的记载终归不够具体,而在这部电视剧里,高希希导演就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做了详细的描述和探讨。我现在看到第30集,有些场面镜头确实拖慢了故事节奏,但是这部剧对故事情节的把握和细节的刻画非常精准出彩。

印象特别深的第一集的开头,众人追打淫贼的那出戏。樊哙和曹寡妇一路叫骂喊打、穷追不舍。最后那个黑衣人藏到了刘邦家的草垛里。这时陈道明饰演的刘邦出场了,带着疑惑谨慎的目光,悄无声息地向草垛走去,然后轻轻拿起木棍又准确利落地猛击下去。于是淫贼被捉被审被虐。虽然只是一个细节,但是刘邦骨子里的狡猾机敏透露无遗。再后来,众人知道淫贼是大秦密使。刘邦的表现就更戏剧化了。导演用侧面手法,通过拍樊哙等人的猜测和不安来反衬刘邦的圆滑世故。没人知道刘邦的密使说了什么,反正刘邦和密使称兄道弟地出来了。而且好酒好肉伺候着,甚至让自己的女人曹寡妇去服侍密使。被责骂“你还要不要脸啊,我可是你的女人”,刘邦说的那句“我要脸干什么啊?!我要命!”真让人无言以对。最后曹寡妇身体不适没有伺候成,密使被萧何暗杀了。

短短的一部分看似荒诞无聊,实则是内涵璇玑的。不仅刘邦无赖世故的痞子性格暴露无遗,而萧何的深谋远虑也通过对比体现出来了。危难当前,刘邦选择的是牺牲自己的女人和豁出自己的脸面,而萧何则甘愿自己冒了更大的危险去保护村子。看到这儿,知道结局的人应会心一笑。因为有这一出铺垫,后面的故事都能迎刃而解合情合理。刘邦在逃难时把自己骨肉和发妻推下车,当项羽把吕雉和他父亲绑在城楼上威胁他时,他会说出“分我一杯羹”、“咱俩是义兄,我爹就是你爹”这种无赖话也在意料之中。

我觉得高希希导演一直在用对比的手法,刻画项羽和刘邦两个人。没有任何人天生就是残暴的。比如项羽,他不是乡里的小混混。他是楚国的贵族。他所受的贵族式教育不允许他做一些令人不齿的行为。而他的残暴也多是针对秦人。这个也可以理解。史书上的聊聊数语,涵盖不了他内心的亡国之痛。就像电视剧里讲的那样,一个天生高人一等的贵族,要到处逃亡像罪犯一样东躲西藏、忍气吞声。他在坑俘之后,自己也很痛苦。但他说的是,“大楚的兄弟,我拿秦人的血给你们报仇了”。他自己也跟虞姬哭着说,我从小被灌输的是仇恨。而且还是亡国之痛。试想,他的父亲和祖父都被秦人杀了,他的国家被秦人所灭,他能不恨吗?他的国仇家恨是刘邦不具备的。所以他比刘邦残暴。

陆川《王的盛宴》中有一句话,”这就是贵族,永远只能看到自己的光环,但不到别人的欲望。“我觉得项羽不是看不到,而是他选择了宽容。我很同意陆川和高希希对鸿门宴的理解。不是项羽刚愎自用、有勇无谋,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只是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世界上就是有这样一种人,傻得幼稚正直得愚蠢,宁可光明正大地输,也不屑于卑鄙无耻地赢。项羽就是这样的人。剧中还有这样一处刻画,项羽让章光明正大地跟自己打一场,像一个将军一样死。万念俱灰的章拒绝了。历史上,章被他眼中的鼠辈刘邦打败拔剑自刎,真可谓讽刺凄凉。

至于后来项羽多疑逼走范增英布等人嘛!我觉得,他可能是被结义兄弟刘邦伤的。一个理想主义者最悲哀的地方,就是他永远会以为别人跟他一样高尚。本能地接受不了一切低俗和背叛。性格决定命运。也许在他眼里,正义勇猛比天下重要。他适合驰骋疆场,不适合谋取天下。可能在这一层面上,他的野心或者说他的胸怀没有刘邦高远吧!自古忠孝难两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做一个好人,就不能做好君王。看你要什么!

最后,我想说说吕雉。这是第二次看秦岚演吕雉,觉得比她之前的角色都令人印象深刻。我一直有疑问,为什么吕雉这样的女子豪杰会愿意嫁给刘邦。高希希导演的“解释”,我接受。刘邦无意中帮他赶走逼婚者,还是用泼皮无赖的新奇手段,她是一时新鲜和感动吧!有一幕,她自己也说:“当初我嫁给你,我娘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因为人家觉得你不是正经人……我觉得,我嫁给你终于不用被别人欺负了。”一个女人,若是嫁给不爱自己的男人该有多苦!嫁给刘邦,她没过过几天好日子,没有侍婢要亲自做家务带孩子不说,甚至连从娘家带来的漂亮衣服都不能穿。总的来说,刘邦对她不坏,婚后特意跟曹寡妇划清界限了。但仅仅是不坏而已。在外打仗的时候,吕雉留在家乡照顾亲人抵御逃兵,甚至自卫杀人。而刘邦却有戚夫人常伴左右,进入秦王宫之后甚至要了胡亥的宠妃。

写到这儿,不由想起了前几天在市图书馆看到一本吕雉的传记。书里面把吕雉写成了趁刘邦在外打仗红杏出墙、甚至迷惑项羽的坏女人。当然了,这本书的作者是男性。所以在他笔下,吕雉天生是个蛇蝎女。男人,总是羞于承认自己的始乱终弃。于是就把错误都推到女人身上。

刘邦死后,吕雉对待戚夫人的手段确实阴狠至极,但也是戚夫人和刘邦咎由自取。所以我才说,女人若是嫁给不爱自己的男人,真是最大的悲剧。其实一个皇后的殊荣,完全弥补不了吕雉这些年的苦闷与惊恐。当戚夫人要刘邦立如意为太子的时候,刘邦同意。他只考虑戚夫人的身后事和如意的幸福,忘了另一个为他付出一切的糟糠之妻。记得《美人心计》里面的吕雉,面对不理解自己的儿子有这样一对独白:“娘没嫁人的时候,连一只鸡都不敢杀。当年你父皇要废了你这个太子,是我跪在大臣面前求他们,求他们救救我们母子。”人之初性本善,有几人天生阴狠毒辣?我觉得《楚汉传奇》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对历史相对客观态度。他没有站在任何人的立场上去褒贬,而是试图去找成败的根源以及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

我一向推崇虞姬的从一而终。不过对《楚汉传奇》里的虞姬比较无感,觉得她对项羽的态度有点像历史学家对项羽的态度。在我心中,愿意为项羽死的人,应该是无比崇拜项羽的。哪怕项羽做了那么多错事。胡亥被逼死的那场戏很不错,尤其是那句“ 慢,朕现在感慨万千,要吟诗一首。”被催了半响之后,痛哭流涕。“没想到朕现在连一首诗都做不出来。”几次拔剑,都没勇气自刎。最后还是请唯一一个没逃命的太监代劳送他一程,真是可悲可怜可叹。至于子婴、晨曦公主等人,也各自有出彩之处。这是这部剧很难能可贵的地方。因为这点历史太广为人知,与其纠结于事实的真伪,不如让历史人物大放异彩。

喜欢这部剧,不过我目前不忍心接着看下去。不忍心看项羽四面楚歌、乌江自刎。也不忍心看到刘邦一统天下之后,疑杀功臣。尽管这就是历史,尽管早就知道结局。

本文网址:http://m.bijiaogao.com/fanwenziliao/196417.html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