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建筑观后感集锦

建筑观后感 2024-09-08

写观后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吗? 为了更好地反思观看的内容,我们可以写一份观后感,观后感是把具体的感受结合影视的真实情况写成的文章,衷心为您呈现精彩的“建筑观后感”内容,为了避免疏漏建议您记录本页网址到收藏夹中!

建筑观后感(篇1)

左塞尔金字塔,是埃及最伟大的统治者左塞尔为自己建造的一座石头陵墓。当时,左塞尔虽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君王,但是他也不得不苦恼于死神的威胁。每当他想到自己的肉体将不可避免的消亡,自己征服的国土也许会被他人再次征服,就焦虑不堪。于是他想到了用巨石为自己建造一座陵墓,也就是左塞尔金字塔。金字塔的周围是一座神庙,是用石头来建造的,神庙的墙壁上雕刻着左塞尔曾经的丰功伟绩。

左塞尔就是这样,完成了与时间的赛跑。几千年过去了,金字塔依然像山峰一样你矗立在埃及的大地上。

印度的泰姬陵,同样也是一座坟墓,是莫卧儿统治者中最勇猛,最强大的皇帝沙•贾汗为他的爱妻建造的,如今美人已去,但挺立在印度的泰姬陵却向世人一遍又一遍地诉说着沙•贾汗与他的妻子之间美丽又伤感的爱情故事。

沃勒维孔特城堡是尼古拉斯•富凯为自己建造的。富凯既非公爵也非伯爵,但他是路易十四时期最富有的人。他的奢华激怒了路易十四,之后富凯被逮捕,死于狱中,但沃勒维孔特城堡依然存在。几百年过去了,沃勒维孔特城堡似乎还在警醒着后人,认清自己的身份,不要做出格的事,否则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即使如左塞尔这样伟大的君王、如泰姬这样的美人、如富凯这样的富翁,其人生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因他们所生的建筑却可以万年长存。

建筑观后感(篇2)

关于央视新楼,最近随着库哈斯的新书《content》的问世,再次掀起轩然大波。直到今天,中国人对这个老外的批判还停留在他所设计作品的形式领域,不管形式本身是否真有问题,我觉得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挺落后的。

花一个晚上看完了东京大学安藤忠雄研究室编的六位国际建筑师访谈录——《建筑师的20岁》,说实话,觉得这书卖38元一本有些物非所值,唯一好的感觉是仿佛自己也沉浸在与那个亲身感受过生存与创造艰辛的活跃群体面对面交流的气场中,比起从电脑上获取词典式的信息,确实多了种能量的传递感。

趁着弗兰克盖里所说的“抵抗期”,摘录书中一些关于建筑教育,事实上也可以在更广阔领域延伸的经验之谈,与大家分享。

伦佐皮亚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根。我觉得,你们不要低估你们曾经拥有并可深度挖掘的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因为这是你们每个人的(成长)历史,也就是维系你们自己的根脉。有人曾经说,一个人在孩提时代,其习性实际上就已定格,而在他后来的人生中所做的只上对其经历的追根溯源而已。

我认为,一个人不能忘记你来自何处,你的出生地和那些属于你自己而别人所没有的东西,理解这一点非常?要。换言之,不要像我一样,也不要像安藤或小野,只要你像你自己,不要以别人为榜样,你就必须塑造自己。

人们说技术很重要,不是因为它很重要,而是因为它给了你做决定的自由。所以,当我们谈到“自主性”时,自主性并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状态,自主性要超越它,我的意思是,你必须具备良好的对技术和科学属性的认识,以及足以支持你想法的自主性。

安藤忠雄:

现在的学生都有优越的生活环境和温文尔雅的表情。我希望他们能亲眼看到库哈斯的严酷表情。即使是一瞬间,他们也会觉得,建筑的思维应该是这样一个苦苦追寻的过程,也是这样一件艰难的事情。

虽然库哈斯有这样的影响力,但他实际上只是在做他想做的事,至少表面上是这样。他根本没有肩负着整个建筑界的使命感,也没有对他的影响力负责的责任感,这让人感到他快活而又冷酷。

然而,库哈斯焦虑而痛苦的外表,以及他每天为缩小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奋斗的历程,也向我们展示了他强烈的困惑。

(注:这让我想起台湾建筑师阮庆岳在《开门见山色》中对库哈斯的一句评语:他有一颗心,但他把他放在冰上。

以恶抗恶,对于他是一种骄?的**。另外,库哈斯本人说:

“在设计的过程中,你必须探索你的恐惧,才能增强你的信念。”)

弗兰克盖里:

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走进工作室,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理你的工作室。你这样做的原因是你想通过这种阻力机制来延迟创造性工作,因为它会让你感到慌乱和担心。我认为这种情绪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而这种担心的原因是我们不确定我们要做什么。

多年后,这种情绪安慰了我,因为我知道,如果我知道我会做什么,我可能会停滞不前。

(哈哈,这对我是个很好的安慰,因为现在,我就是在延迟、抵抗自己需要做的事情的状态下,来做这些不太需要动脑子,而且在我看来至少是无害的读书笔记的)

贝聿铭:

我将向大家推荐一样东西,这就是旅行。我在旅行中获得的知识要远比在学校中所得要多。但要从这次旅行中受益,你必须学好历史。例如,如果你不知道文艺复兴的历史,或者当你去雅典,不知道希腊的帕特农神庙,你就看不到你应该看到什么。

但是如果你研究过文艺复兴的历史,当你去佛罗伦萨时,你的眼睛可以告诉你很多。

多米尼克佩罗:

我认为让努维尔先生他们这些人打破了学院派思想。所谓大学,就是重视形式等形式的东西,或者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新一代建筑师对形式和其他东西不感兴趣。他们对自然感兴趣,或师对广义的自然,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感兴趣,而不会陷入对形式的追求。

从这一点来讲,学院派建筑思想对形式非常执着。

铃木博之:

也许在大学中做过什么课题、学过什么科目,并不是很重要,但大学给了一个“场所”。例如,皮亚诺先生说,他把大学当作睡觉的地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设计中,但换句话说,因为大学的关系,他可以出去画画,对吧。

也就是说,虽然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今天学习了最新的知识,明天就会变成陈旧的东西,但是,那个时候你在那里了,你就有机会进入这样一个领域,能够和一些人见面,和一些人交往,能够接触到一些东西,从整体上来看,最能够提供这种机会的场所,还应该是大学。在大学里有一个关于建筑的“核”,这一点意义重大,我想将来也仍然会有重大的意义。

建筑观后感(篇3)

托马斯·史密特教授写的这本《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虽然篇幅并不长,但是这却并不是一本简简单单的书,而是需要我们做好读书笔记,深度学习和了解的一本书。

我通过这本书同样也了解到建造一个优秀的.建筑,有时候来源于灵感,有时候又来源于智慧。就像圆和方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我们如何把这二者调整使人们视觉感官上更舒适。对于这些智慧,我们现在了解的不够,都要靠看书来取得。如果我们本末倒置,把百分之七十的时间花在磨练手上功夫,只把百分之三十的时间花在阅读优秀建筑作品和寻找设计灵感上,那我们十年之后只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绘图员,而非一名建筑师。

当然对于我们城乡规划这个专业,我们学习的不仅仅只是建筑,更是对一个区域内宏观的规划设计,我也深刻地感受到学习任务之重,如果在大学的时候我们不好好把握时光、潜心研究,那么以后走上社会将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所以,加油吧!

建筑观后感(篇4)

小编希望 《建筑概论》的读后感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我极钟爱古典建筑,犹以中国古建为甚。在我看来,那些在岁月流逝中保存至今的建筑中的每一块砖每一块瓦,都浸润着各种各样的神奇,讲述着悲欢离合的故事,见证着荣辱交替的历史,让人忍不住去探求它的过去,了解它的沧桑。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筑因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它不仅记录了建国时代的特征,而且反映了人类和社会随着文明进步而出现的新特点。它是时代的记录者,是历史的见证者。

它将我们无法亲身经历的时代,用建筑这种静止并能长久存在的形式,保存至今,让我们有机会去触摸历史,感受历史。而遥远时代的形态将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了解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力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对于古典建筑还仅仅停留于感性的欣赏的阶段,并不具备什么专业知识,只是单纯的感兴趣而已。当看到在岁月的涤荡中依然挺立的古建时,总是会不由得惊叹古人技艺的高超。我对于古人一直怀着崇敬之心,在那些遥远的岁月,并没有象西方科学一样的严谨的科学著作,他们仅仅评着师傅带徒弟这种方式,靠着经验建造出这些令世人惊艳的建筑,并且使这些建筑经受住时间的洗礼,保存至今。

这一点,不得不让人敬佩。

建筑的历史性是我对建筑产生浓厚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当我读这两章的时候,我有很强的兴趣。这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也介绍了古代和现代建筑的一些形式。

我一直觉得古典建筑,特别是中国古典建筑,有一种神秘的气质。无论是它的建筑形式、建筑技术还是它的内在含义,都让我觉得很神奇。中国独特的文化使其建筑具有独特的气质。最让人惊叹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是靠数量分析或逻辑方法,而是靠师徒之道、言传身教、理论经验。

而中国古代建筑有着非常独特的学术思想,如风水学既有封建的一面,又有科学的一面,是西方科学无法替代的。

建筑观后感(篇5)

《建筑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3D剖面图带你饱览普利策得主笔下的传世建筑。

近期开工的恒大足球场,因其具象的荷花造型效果图引起广泛热议。这个建成后可同时容纳十万人的世界最大顶级专业足球场,让大家不淡定的原因是,作为凝固的时代音符,建筑将在漫长的岁月里,以它的方式告诉人们,这里曾发生过什么。正如金字塔、帕特农神庙、泰姬陵、巴黎圣母院等,吸引无数人向往的不仅是它们独特的身姿,还有其背后值得细说的非凡故事。

丰子恺说,从埃及时代到现代,世间最伟大的建筑的主题,经过五次变更:埃及时代,最伟大的建筑是坟墓,在希腊时代是神殿,在中世时代是寺院,在近代是宫室,到了现代是商店。从热心造坟墓到热心造店屋,窥察其间人心的变化很有兴味。

由普利策奖得主和剖面图大师联袂创作的《建筑的故事》,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世界上16座最具代表性的传世建筑的营造历程,以功力不俗的文字和纤毫毕现的手绘,带我们踏上探究这一变化的旅程。

帕特里克·狄龙,英国建筑师与历史学家,曾获得普利策奖。代表作有《英国的故事》、《最后的革命》与《琴酒的近代欧洲史》。

斯蒂芬·比斯蒂,英国知名手绘插画家,剖面图大师。他热爱历史、建筑与绘画,惯用墨水与水彩创作,据说他画画不用尺,每一张图都是他一笔一笔画下来的。目前引进到国内的图书有《科学全景图:典藏版》《古代文明惊奇透视》《DK儿童穿越时空的旅行》。曾荣获1993年纽约时报最佳绘本,及2004年英国儿童文学图书大奖等多项奖项。

建筑观后感(篇6)

人们对不同建筑风格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对自身所缺乏的品质的向往。人总是会向往自身所匮乏的东西。我们的先祖总是让后人们大惑不解。

河谷平原孕育出来的文明,却莫名的对神川大山充满向往,神话传说中的地点永远是高高的山上或者云端。没有在大山中生活,才对未知的世界如此向往。卡斯帕.

沃尔夫的《劳特拉尔冰河》反映的是一群贵族前往阿尔卑斯山中游历探险的场景,贵族们醉心于眼前所见的自然界的神奇,但是对向导来说,这实在是乏味的场景,他更向往的是低地,是草原和小木屋,崇山峻岭,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身进入的。而贵族们在险峻的山峰之间找到了自己过剩的文雅和精致中所缺乏的粗犷和原始。

建筑的优点是满足人们所向往的品质。在我看来,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与“熵”对抗的历史,自然界总是为了满足能量最低,为了调平能量的差别,使万物由有序变为无序。而人类的历史理性是使无序变得有序以满足控制感。

任由大自然的处置,它会毫不犹豫的瓦解我们道路,荒芜我们的田地,推倒我们的建筑,将人类精心调理的几何形的精致优雅回归原初的馄饨,而人们总是固执的同大自然的力量进行着抗争,我们不断地重建我们的文明,修葺我们住所,打理我们的田地,以此彰显生命的张力,虽然最终胜利的会是自然,“但是对于秩序的执着就是对于生命的执着”。

“秩序”,就成为了建筑需要满足的美德之一。

建筑中反映的秩序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它是复杂情感的对立面。我们喜欢给我们规律性和可行性的环境,这样,总是与自然抗争的人的心灵可以被放置和休息。即使是重复与单调,也因其秩序而得救。

佩西耶与方丹,将这种对于秩序的宣称于1802年展示在了巴黎街头,这个世界虽然混沌无序,但是这条由庄严的住宅形成的宽敞的走廊、宽阔的广场以及广场中心的人形立柱组成的卡斯蒂格利昂路却整饬有序,形成了完美的重复式样,每栋房屋保持其立面、屋顶、材料、装饰与它的邻居们一致,楼层的高度一致,栏杆在同一水平线上。路灯以及街边的长凳也配合着这一整齐有序的街区。这是独一无二的人类智慧的产物,这片宁静的街区让我们自惭于气恼与争执,人类对于争吵、杀戮这些卑下的天生的倾向,也能为理性所收拢,共同在荒野上建造出了一座人类文明的丰碑。

维特根斯坦声称哲学问题已经解决,但他认为建筑问题更难解决。他花了3年时间为他的母亲设计住宅。对他来说,建筑的美在于几何学的纯粹乐趣。

他的住宅平面图充满了秩序的魅力,它体现在每一道电缆每一条门框都经过了精确的考量,虽然这些数据的具体含义不被我所知,但是其展现出来的精确和计划压倒一切仍旧让我着迷。

但这并不是说,对秩序的尊重可以达到没有附加条件的地步。对比威尼斯的旧行政宫和总督宫,我们会发现,将秩序和多样性结合起来也是一种乐趣。过度的重复是无聊的,但此刻的惊喜却令人不安。整合的理想形式是循序渐进,循规蹈矩,不经意间带来新奇。

老行政宫的正面让人没有各种诧异,底层树立一种典范,继而在上面两层小规模的原样照搬,就好比是响度不同的同一段旋律的重复,这与**的赋格不可同日而语。总督宫则是把秩序建立在了每一层上,而将变化反映在了层与层的变化之中。上层像桌布,中层像流苏,底层像桌腿。我们看到顺序上的变化,这些变化被应用到整体上,显示出有趣的**。

阿姆斯特丹的斯彭堡大厦将这种变化应用于水平变化。这些联排的房屋采用了同一建筑尺寸,等高等宽。这是对秩序的肯定,却也是唯一的限定。

每栋建筑在材料和风格的选择上都可以有高度的自由度,在运河沿线展现出自己不同的魅力。同样的规格,让人感受到秩序、不同的性能和变化。

因此,可以说,美存在于秩序和多变之间。只有在混乱的大楼里,我们才能意识到我们多么渴望秩序。

建筑抵抗自然侵蚀的能力,使我们有机会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探测到数千人类文明的交汇点。古典、巴洛克、哥特、洛克可,以及现代工程技术中的石头、砖块、水泥、钢结构,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平衡已成为建筑的另一美德。

耶鲁的不列颠艺术中心所面临的就是对历史的调和。历代的英国绅士们坐在橡木的环境中进餐或者阅读,橡木环境所显示的是乡村,贵族,皮革以及威士忌的味道,这一切与水泥格格不入。水泥显示的是速度,经济,残忍的力量,有一种典型的现代性。

而路易斯.卡恩,则将这两种材质结合到了一起,水泥搭建的框架中嵌入橡木板作为展品的背景,以水泥框架的裸露、生硬,去衬托橡木板的含蓄、柔和。传统与现代材料的结合,使传统与现代艺术作品的冲突找到了出路。它展示了传统与现代如何学会共存与互补。

赫尔佐格和莫隆的石屋也展示了水泥框架和原材料的有效结合。堆满乱石的墙壁被水泥框架约束得井然有序,但也显示出生动变化的可能性。他们汇集了我们从未想想过的风格,产生了惊人的效果。

但是这种效果并不是那么常见的显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廖凯原楼的正面给人的是强烈的现代气息,分明的棱角,刚毅的线条,高大的正立面,然而它的平面图却显得如此的怪异与抽象。一间传统的低矮的四合院硬生生的挤入了它的背部,几乎将其拦腰截断。

有人称之为热爱历史,单从环境的角度看,周围玻璃幕墙和低青石砖墙的压倒性高度并没有那么均衡。

平衡不意味着杂糅。伦敦nw3区的一座民宅,之所以吸引人的注意,是因为他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它看起来每一部分都是由不同的设计团队和施工者们完成的,而彼此对各自的工作都无心考虑,只专注于自己的部分,于是这栋房子就成了众多冲突的风格的大杂烩,都铎式的农舍却硬要往哥特式的风格上靠,就连顶层的扭曲都显现出对于复折式屋顶和直边屋顶的犹豫。

因此,建筑的另一个优点是找到自己的位置。例如,摩天大楼不应该是海边小屋的堆砌。

谢泼德丛林区的一座高层建筑就仿佛将海滨小屋重叠了十数层,楼层之间水平的白线使人拿不准这栋高楼是想向水平延展,还是想显示其高度,结果就是它看起来没有它应该的那么高,就像是个矮胖的臃肿的人,给不了任何吸引人的气质。而纽约的伍尔沃斯大厦则充分展现出了高层建筑应有的那种挺拔,几条纵贯的垂直线条,以及随高度而逐渐收拢的规模,使得其每一寸都是骄傲的、凌空的、以纯然的狂喜高耸入云,从头到脚都是一个整体,没有不和谐的线条,绝对的协调。

我们见过太多文化交汇的建筑,但大多数都不一样。奥托.瓦格纳在维也纳设计的惠特贝格路26号别墅,使用了一尊印度教的神像,但其身后的石柱却是古希腊的,而前面的铸铁栏杆却又表现出了奥地利的乡村花饰,结果就是一种混乱的感觉。

相比于帕拉迪奥设计的别墅的纯粹与相得益彰,这栋建筑实在是杂糅的败笔。但作为反面教材的别墅的每一部分并不是丑陋的,只是弄错了大小或放错了地方,因此,我们可以说,美,是各部分协调一致的产物。

而作为建筑师的美德就是要有自知之明。我们称之为美的那些所在正是建筑师们满怀谦卑,充分质疑并审视自己的趣味,将其对快乐的理解化为饱含逻辑的规划与一丝不苟的执着的实施的产物。即使伟大如柯布西耶,也免不了不切实际的狂想,当我们现在来看柯布的另一个巴黎的设计规划时,由衷的惊异于其规划的气势的宏大,钦佩建筑师的天才。

柯布为了拯救大城市在迅速工业化中所遭受的危机,提出必须重建其城市的中心区域,将半个巴黎摧毁,并代之以一个点缀着十八栋六十四层高的十字形高楼的巨大花园。这将解决城市用地的紧张与人口过多的问题。同时街道的概念也不存在,汽车与行人永不会碰面。

生活区与工业区也将分离,所有建筑的底层都是空的,整个城市的地面就是一座巨大的花园。然而柯布的这种设想却显然与人们的需求相距甚远,人类最害怕的就是被隔离,人们希望的是始终的融入到这个社会中,每次将醒未醒时看到窗外的霓虹灯时所觉察到的安慰,触手可及的街道与商铺恰恰是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在建筑中,我们试图为眼前的困境寻找出路,却往往没有领会我们为什么痛苦,却徒劳的想抓住幸福的根源。

建筑的美德,似乎就是在强调着某种法则的确立,似乎隐含着为人所唾弃的**与**的存在。但是我想说的是,这无关乎对选择的自由的抵制。我欣赏依照建筑的美德建造的建筑,但却并不妨碍我对自由随意的创作的宽容。

只是完全的自由与无序的混乱,不见得会有一步之遥,这种借着自由之名造成了建筑的灾难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建筑,是对土地的一种承诺。“我们对脚下的土地负有义务,我们建造的建筑决不能劣于它们所取代的那片**地。我们对小虫子和树木负有义务,我们用以覆盖了他们的建筑一定要成为最高等的和最睿智的种种幸福的许诺。

”**管理学院

***邓涵

本文网址:http://m.bijiaogao.com/fanwenziliao/219566.html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