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汉书读后感(必备六篇)

后汉书读后感 2024-06-05

随着社会的不断规范发展,我们会遇到各种文书的书写,掌握实用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你的认知中实用文书也是这样的吗?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后汉书读后感(必备六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后汉书读后感(篇1)

从伏羲的八卦,到商周的卜筮,“阴阳推步”之学可谓源远流长。逮至秦汉,方术流行,故《史记》有《日者列传》,《后汉书》有《方术列传(上、下篇)》,专道此类。

谈及方术,不自觉地会想到,奇门遁甲之类。方术其流确有此类,乃至望云省气(《史记》载,吕后即会望气)者!

然而范晔开篇即告诫吾等,好奇害死猫,“斯道隐远,玄奥难原,故圣人(孔子)不语怪神,罕言性命。”

两汉时期,方术流行,究其肇始,“汉武帝颇好方术…光武帝尤信谶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故“天下怀协道艺之士”,藉此趋炎附势,穿凿附会。一时间乌烟瘴气弥漫开去。

以司马迁为代表的通儒硕士,对这种“奸妄不经”的行为大加批评,《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即一针见血地指出:“观阴阳之书,使人拘而多忌。”幸运色、幸运数字、风水财位……动辄弄得一些不明就里之人战战兢兢!

接下来,范晔告诉读者:作为一门学问而言,“方术”本身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披着方术外衣,唯利是图的人!方术不是用来显摆及牟利的。真正精通方术的高手不诡俗(不会教大家,拘而多忌),他们要么如空气般存在(《方术列传》中列举的大多数的'术士都是隐士。),要么一出手就“弘补时事”(给政策补洞、纠偏)。

《方术列传》中范晔最推崇的是——发明地动仪、浑天仪的张衡,“中世张衡为阴阳之宗”;占用篇幅最长的是——神医华佗,其出场就不一般,“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状容,时人以为仙……”如果不是看文献,恐怕我们很难把张衡、华佗和术士划上等号。其实文中还写了东汉的另一位诊脉高手——郭玉!

后汉书读后感(篇2)

《后汉书》是南朝宋范晔编撰的史书,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这部史书是“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读完《后汉书》,我深感盛世强汉的辉煌。在这个时期,华夏大地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同时,这个时期也充满了战争,但最终仍然走向了统一。

在《后汉书》中,作者范晔通过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其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

在描写人物方面,《后汉书》不遗余力,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例如,“乐此不疲”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讲述了一个人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是乐此不疲,坚持不懈。这个成语可以激励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也要像这个人一样,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要坚持不懈,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另外,“疾风知劲草”这个成语也出自《后汉书》,形容在严峻的考验面前,才能显出谁是最可靠、最有担当的人。这个成语可以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担当和责任感,尤其是在困难时期,要敢于承担责任,不怕困难,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总的来说,《后汉书》是一部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史书。通过阅读这部史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感受盛世强汉的辉煌和历史变迁的沧桑。同时,这部史书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也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可以激励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进步、追求卓越。

后汉书读后感(篇3)

读《后汉书》

《后汉书》在描写各个人物时不遗余力,成功的为读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使我们在读他们传记的时候,常常能对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成语、俗语,例如“乐此不疲”“疾风知劲草”“马革裹尸”“举案齐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也都是出自这里。加上这本书在前后内容上剪裁得体,叙述决不雷同,阅来毫无冗赘之感,的确可以算是正史中难得的佳作。

该书还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它对人物的评价较为客观,很多论述不失公允,也较为真实的记载了后汉不少人物的生平事迹。在运用“春秋笔法”的时候,范晔也没有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来过度的褒扬或者贬低某类人,这一点尤为难得。

虽然,范晔自己本也是出自书香世家,在《后汉书》中有意识无意识的拔高了名士,并以“矫枉故直必过”为后汉名士的某些极端行为开脱,而对宦官则多有贬斥,称他们为“刑余之丑”,但他也批评袁绍遍诛阉宦是“以暴易乱”,表彰阉宦中“亦有忠厚平端,怀术纠邪”,言论算是很中肯了。

当然,《后汉书》也难免有些美中不足。其一就是:列传部分如果从单篇来看,是遵循了“以类相从”的原则,但就整个列传框架结构来看,各传之间的结构编排却比较散。

比如宗室诸王的传记,在《史记》《汉书》中虽然也按时间先后顺序散排入各卷,但它们有“表”来进行专门的汇总,《后汉书》既缺“表”、“世家”等形式,本可以通过几个连续的卷号把它们放在一起。可范晔没有这样做,而是将它们散排入列传第

四、第三十

二、第四

10、 在第45卷,这使得整个结构框架体系在梳理中迷失。最末尾的诸夷部分倒是整理得比较好,其内容分区域连续排在列传的第七十五至八十卷中,是《后汉书》中唯一梳理得比较成功的部分。此外,循吏、酷吏等部分连续排在列传的第六十六至七十四卷,也算不错,可惜与之相类的党锢部分被排到列传第五十七卷,没有与它们聚在一起,却属失于计较了。

对于褒扬正统天命的部分,范晔做得比司马迁、班固要好。《东观汉记》中记载关于刘秀出生时所谓的“赤光照室”、“田生嘉禾”、“凤凰来集”等,范晔都没有写入《光武纪》中。虽然,范晔在写刘玄称帝时加了句“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以证明刘玄非真命天子,但这总比《史记》《汉书》中公然把“龙交刘媪生刘邦”的故事编进《高祖纪》强得多。

可惜范晔出于时代的局限,也免不了作史时按照“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标准收入一些神异事件。比如王忳理女鬼之冤等事,完全就类似于《子不语》等神怪小说中的内容了。

后汉书读后感(篇4)

刘秀的崇儒,原本是希望顺势而导,通过“引”来使豪族自抑,通过“堵”来防范豪族的不法行为,以维护社会整体稳定。他不愿派兵向外,当然也是出于安定内部局势的考虑。可是事情的发展往往不随人意,他的柔道治国,在几世后使“堵”的一面完全失去了效果,而“引”则日渐走向极端。

社会贫富不均已是越演越烈,法律慢慢作为掌权者手中的工具来随意听从自己的喜好而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开始不可避免的走向行为极端化,最终引发大范围的流血冲突,使国家滑入了灾难的深渊。

有一种看法认为,后汉在儒家兴盛的背后,同样埋下了分裂的隐患。《剑桥中国秦汉史》一书中就将后汉的儒家划分为“儒家中的法家”、“儒家的守旧派”、“儒家中的道家”三大类型,并认为它们分别对应着“官员”、“文人学士”、“地方精英”,然而这种划分很难找到客观的辨别标准。因为某人很有可能既是“儒家中的法家”,又是“儒家的守旧派”,或者既是“儒家的守旧派”,又是“儒家中的道家”。

事实上,他们的共同意识大于他们的差异。他们顽固的理想主义和实现儒家理想的努力,导致了他们与亲属和太间的长期冲突。党员主要由他们组成。

后汉书读后感(篇5)

"修渠筑堤"的意译

常国俊近年来在学习《后汉书王景》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以往的翻译存在意思失真问题。《王景传》总共800多字,其中非常重要的两句话应该直译与意译相互结合进行翻译。一句话是“派荆、王吴修渠筑堤,从荥阳东到海口千承千余里”。

"另一句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下面,对原文与译文进行对应性、忠实性、时空性、形质性和知行性进行系统分析,旨在找出失真问题,求出相对正确的含义。

【原文】后汴渠东侵,日月弥广,而水门故处,皆在河中,兗、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佗役,不先民急。永平十二年,拟建汴渠,以引景治水。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帝善之。

又以尝修浚仪,功业有成,乃赐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及钱帛衣物。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

景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明年夏,渠成。帝亲自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

景由是知名。王吴及诸从事掾史皆增秩一等。景三迁为侍御史。

十五年,从驾车巡狩,至无盐,帝美其功绩,拜河堤谒者,赐车马缣钱。

后来,汴渠河越来越大,水闸原来的位置已经到达黄河中游。兖州、豫州的百姓埋怨,认为朝廷经常兴动其他劳役,而不先考虑百姓最急的事情。永平十二年,皇帝讨论汴渠管理时,召见王景,询问地理位置和治水便利条件。

王景陈述治水的利害,灵敏迅速,皇帝很欣赏。又由于他曾经治理过浚仪,就赐给他《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以及钱币布帛衣服物品。夏天,朝廷终于调几了几十万兵力,并派王景、王吴修筑河道和河堤,从荣阳到海口千乘1000多里。

王景于是测量地形,打通山陵,清除水中沙石,直接切断大沟深涧,在要害之处筑起堤坝,又疏通引导阻塞积聚的水流,每十里修造一座水闸,使得水流能够来回灌注,不再有溃决之害。王景虽然节约了工程成本,但成本还是按100亿元计算。第二年夏天,水渠建成了。

皇帝亲自巡视,下诏书要靠黄河的郡国设立负责河堤的**,一如西汉的制度。王景由此知名。王吴和从事掾史们都增加一级官爵俸禄。

王景经三次升迁而担任侍御史。十五年,他跟随皇帝到束部视察。到了无盐之地,皇帝对他的功绩赞不绝口,授予他临河之职,并赐给他战车、马匹、细绸和钱币。

【解析】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文言文句子是理解和翻译的难点。所谓"理解",就是准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而"翻译"则是将古文的文言句子按照直译的方式翻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所谓"直译"就是指将原文的字字句句都在译文中得到具体的对应和落实,只有在难以直译或者直译所表达的原文意思失真的时候,才依据原文意义进行意译。如"陈其利害"的代词"其"字代表"治水"可能有对应性不落实问题,应代表"汴渠",意思就是汴渠水利工程有许多两面性,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泥沙既是资源,又是公害;人类既怕水,又需要水。

再联系"问以理水形便",这里的"以"字也就是汉明帝求问的目的,直接问"理水行便",意思是"我问你当前汴渠所处的形势和简便说明怎样修理",前后对应起来,王景从汴渠的利害两个方面做了回答,"应对敏给,帝善之。"皇帝很满意。

2 在上述句子中,工法性内容含量很高。王景治河后,有800年的安全流量期。原因很简单,不需要再解释了,但不合理的解释带来了很多问题。这是因为施工方法的内容有其自身的示范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强。

换句话说,东汉时期,我国的防洪工程施工就已经发明了"修渠筑堤"的工法,该工法已经是以堤防工程为对象,施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了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还综合地反映了技术与管理,推广和效益 ,政治严密性和维持政权存在、运转以及权力实施实用性的结合和统一。从这个角度考察,我感到以往的翻译有待完善充实。

古文古史,能为今用才是纲,现在还管用就能坚定文化自信。不难想象,《河渠书》最后的概述就是"水之为利害也",是要告诉搞水利的人须明白水利基础知识技术和辩证唯物主义是搞好水利工作的两大**。只有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两种**,才能在原则上避免犯错误。否则,容易造成错误和损失。

所以,王景的回答一定跟《河渠书》有关,皇帝赐《河渠书》等无疑是肯定历史、相信历史、鼓励学***经验。

现代汉字博大精深,尤其是古代文言文。但是现代人如果望文生义,往往会无意之中曲解老祖宗的意思。把上述"修渠筑堤"文言句子翻译现代汉语,正如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义就必须从理解全文的整体意义入手一样,要准确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也就必须从理解该句上下文的段落意义入手。

因此,“宏观把握”、“语境启动”和“逻辑”是准确理解文言文句子意义的基础。当我们由文章整体意义的把握与局部句子意义的理解成为有机联系、互为依存以后,才可以进行文言句子的翻译了。为什么说“修渠筑堤”是一种古老的建筑方法?

理由是:(1)结合黄河多泥沙的实际情况,引黄渠道能够代替人工筑堤,即引黄渠道作为水利工程,也有两面性,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泥沙淤积的"悬渠道"既是兴利工程,又是除害工程,汛期分洪时它就是堤防工程。(2) 从空间上看,微观的视野是兴阳至乾城修渠,宏观的视野是左有修渠。渠道在汛期成为分洪堤,在分洪区右岸成为堤防

(3)从时间的意义上来看,是从既然(河、汴决坏在前)认识未然(修渠筑堤指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当前现状进而认识既往历史(禹贡、河渠书)及未来发展,这就是从已知到未知认识的两个方向。(4)联系王景"少学易",中国古代《易》学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主张知行并重,《易经·系辞》中有不少论述,如"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大意是说,人们对于天地法则要在运用和实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变化,通变就是要为现实服务。因此,渠变化为堤是客观现实的反映。(5)河道、渠道淤积是一种表面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河道、渠道又是"天赋天成"的堤防,人们用之是利,不用是害。

(6)"修渠筑堤"对应着下文的"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这说明河渠之间有一个分洪区,十里一内的一个分洪蓄水单元为洪水和泥沙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当然,黄淮海平原不会再有防波堤和洪水了。其实,就相对于现代的宽河固堤措施。

基于以上所述,"修渠筑堤"是一种工法,相当于现代的"机淤筑堤",船泵抽淤是施工工艺,筑堤是工程。古代能够把修渠当施工工艺,当然能够完成筑堤工程。

4 显然,"修渠筑堤"是古代人发明的生态筑堤工法,是一种接近自然的方法,是一种利用自然规律、利用自然力的方法,体现"天人合一"理念,即"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的理念源发和成就了汉民族文化的主流文化,即易文化。

河南是黄河泛滥沉积的厚土水泥沙。黄河泛滥的水泥沙早已融入当地人民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河南的河渠,给我带来了后半生的快乐,我爱你,家乡的河渠,爱你是联络九州美丽的天使,爱你是沟通四渎壮丽的运河,爱你那巧夺天工的修渠筑堤。

后汉书读后感(篇6)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但是对于“小人物”,历史并没有提及太多。对于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无数普通人而言,上阵杀敌、奋战浴血已经太过遥远;而做好自己,做一个有德之人,做一个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是对美好人生的最佳诠释。

在读《后汉书》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吸引了我,东汉时期的杨震四次升迁,担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到郡上任,路过昌邑时,过去曾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做昌邑的县令。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

过去的天知神知在以前可以理解为神明,但是现在我们却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道德规范。即人在独处时,并不是只和自己在一起,还有道德公约,还有价值自律。这其实就是慎独的基础。

“慎独”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中庸所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也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就像我们收费员,一个人在岗亭里,每天都要迎来送往数百辆车,重复着单一的动作,面对司乘人员我们要保持微笑,问候您好,其实你不微笑,不问候,并没有人会发现这一点。但很多人并不会这样做,而是时刻保持微笑,用您好来问候每一辆来车,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表现,这其实就是“慎独”。这么做没有用吗?不!这么做很有用,你的一个微笑,传递出的就是一片春风拂面,你的一声您好,化解的就是一片波澜。不好的事情会传播,好的事情同样会传播。我们用微笑与问候将道德文明之风通过四通八达的高速路传递出去。这其实就是我们新时代的慎独。

《大学》里有这么一句话:诚于中,形于外。意思是一个人内心有诚意外在有行动,心里有诚恳了,这件事才能做出来,而心里的诚恳就是这种久而久之君子慎独的这种修行。修到心里成本能。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其实非常需要“慎独”的精神,收费站工作其实是一个窗口,展现的是整个高速人的`精神面貌,我们平时的肢体礼仪训练,业务素质培训,道德知识学习,其实都是在修行我们的内核。内心在修行,道德在提升,外在才能将事情做的更好。从小处做起,为司乘指一指路,倒一杯水,推一推车,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在司乘心里就会留下一个好印象,整条高速的形象都会提升。只有我们坚持不落下任何小细节,才能更好的践行“慎独”,更好的服务社会。

本文网址:http://m.bijiaogao.com/gongzuowenshu/192560.html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