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端产品经理工作总结范本

如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下,撰写文档的工作越来越多,如今网上范文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你或许正为写范文而烦恼?您可能需要“B端产品经理工作总结”,是由笔稿范文网为您整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请分享给您的好友们!

B端产品经理工作总结(篇1)


近年来,假发行业蓬勃发展,假发产品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作为一名假发产品经理,我在过去一年里充满激情和责任感地负责着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具体且生动地总结我在这一年中的工作经验和成果。


作为一名假发产品经理,我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和喜好。通过市场调研和与用户的沟通,我成功确定了假发产品的主要特点和价值定位,并与设计团队紧密合作,打造出了一系列高品质的假发产品。这些产品兼具自然、舒适、易维护等特点,满足了用户对美观和实用性的需求。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我与制造团队保持密切合作,监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我对产品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严格的把控,确保每一款产品都符合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同时,我也积极收集用户反馈和意见,与研发团队合作,不断改进和升级产品。通过与用户的良好互动和持续创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除了产品开发方面的工作,作为产品经理,我还负责产品的推广和营销活动。我与市场团队合作,制定了全面的市场推广计划并且严格执行。通过线上线下的促销活动、社交媒体宣传、广告投放等手段,我成功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同时,我也与渠道合作伙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扩大了产品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了市场份额。


作为一名团队的领导者,我注重团队的协作和沟通。我带领团队成员明确分工和任务,确保团队目标的达成。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和困难,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指导。通过共同努力,我们的团队成员都有了很大的成长,并且团队合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作为一名假发产品经理,我在过去一年中充分展示了我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通过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生产控制、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工作,我成功推动了公司产品的发展和市场份额的提升。同时,我也在团队领导和协作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和产品不断的创新,我们团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展望未来,我愿继续发挥我的专业能力和团队领导才能,在假发产品行业中不断创新和进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B端产品经理工作总结(篇2)

作为一名产品企划经理,我在过去一年中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成长。在这篇工作总结中,我将分享我的工作经历,包括我所负责的项目、取得的成就以及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案。


我所负责的项目主要包括了新产品的规划和推广、市场调研分析以及与销售团队的协调沟通。在规划新产品时,我与研发团队紧密合作,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的期望。通过与市场团队的沟通,我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动态,调整产品策略以确保产品竞争力。同时,我也与销售团队紧密合作,制定销售目标和销售策略,确保产品能够顺利推广和销售。


在过去一年中,我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我成功推出了一款全新的产品,该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并实现了销售目标。我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为公司提供了宝贵的市场信息和竞争对手信息,帮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我与销售团队紧密合作,帮助他们实现了销售目标,提高了销售绩效。


在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产品战略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不同部门的沟通协调也是一项挑战,需要耐心和技巧去协调各个部门的利益和需求。售后服务和客户投诉处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和解决问题,保持公司形象和客户满意度。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和挑战,我采取了一些措施。我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产品知识和市场分析能力,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竞争力。我加强了与团队和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和团队合作。我建立了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和投诉处理机制,确保客户的满意度和公司的形象。


作为一名产品企划经理,我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我相信我将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B端产品经理工作总结(篇3)

20XX产品经理年度个人总结

1、指标跟踪工作

在进行指标跟踪工作的过程中,本着认真、细心、严谨这六个字做好此项工作,经常与各县市的经营分析人员进行交流,遇到不明白的向他们请教,学习经验,并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以及团队的指标跟踪及完成方式。

我司的指标主要分为年考核指标、季度考核指标以及月考核指标,针对不同指标时间上的差异性,合理安排时间,根据年考核指标来统揽全局,指导其他两个指标,并与季度考核指标以及月考核指标共同进行,将年考核指标融合到季度考核指标和月考核指标之中;使季度考核指标和月考核指标服务于年考核指标,在完成季度考核指标及月考核指标的时候,同时完成年考核指标。但是,指标有轻重缓急之分,不可能说做到完美,在这时候,舍去一些可以在后期完成的指标,重点完成目前紧急的指标。

具体来说,将需要完成的指标整在一个表格内,认真学习指标的具体口径,并将指标如何完成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个具体责任人,对其进行跟踪,定期提取数据,将数据缺口告知相关责任人,让其知道自身指标完成进度,积极与其和主管商谈,寻找完成方式方法,以确保各项指标准时完成。

2、培训工作

在对客户经理进行培训工作时,自身熟练掌握产品,学习产品的.操作方式,提前准备好培训的各种材料,并且根据客户经理的薄弱产品进行重点推介,在培训的过程中与同事们一起学习成长,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通讯行业全业务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下,取得更好的成绩。

完成xx地税一卡通项目,不段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真正地做好了产品支撑工作。

篇五:结合IPD集成产品开发的思路,如何向产品经理汇报工作

结合IPD集成产品开发的思路,如何向产品经理汇报工作

当我们考虑汇报产品经理工作的时候,为了结合IPD集成产品开发的思路,贯彻整个产品开发生命周期,整合从市场,管道,产品,项目,团队,绩效六个方面来谈。而对于每个方面如何谈,当时做PPT的时候也在考虑首先要把道理和目标讲清楚,对应明道;其次是把方法和工具讲清楚,对应优术部分;最后是实践,所有东西必须通过实践检验,对应践行部分。

1.市场

明道:对于市场必须明确软件创造客户价值,市场驱动研发的道理,产品不能脱离最终用户,必须关注于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同时产品和品牌需要经营,有市场化意识重点首先就要有产品品牌意识。

优术:对于用户体验方法最重要的仍然是UCD和交互设计,进一步关注产品易用性提升。对于市场方面重要的方法是IPD中的MM市场管理部分,包括理解市场和细分市场,因此更多会涉及到战略驱动的差异化竞争。而对于需求也是市场环节重点,需求主要为细分市场服务,因此最重要的方法工具仍然是$APPEALS方法论。

实践:产品宣传册,个人邮件签名,和客户的在线协作沟通平台,计划任务反馈平台,周报月报,季度会议,需求调研和需求收集,产品定期回访。

2.管道

明道:在IPD中涉及到管道管理和资源管理。因此在讲管道的时候首先就要意识到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充分合理的利用好手里面的资源。不仅仅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要提高资源的生产率。由于管道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需要识别项目或需求的优先级,让它们按一定的优先顺序通过管道。对于产品经理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管理的不是一个产品或项目,而是一个由多个项目组成的项目群。

优术:首先是多项目管理的方法,衍生的管道管理和资源管理,最高层的组合项目管理和组合规划。

实践:PDB过程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分析和量化,PPM资源管理系统(资源生产率和利用率分析)

3.产品

明道:产品经理的重点是产品创造价值,因此产品经理关注点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在项目周期前增加了用户调研,产品设计和产品规划;在项目周期后增加了产品经营和推广。产品

经理同样关注项目,当时产品经理更多应该是以用户的眼光,项目本身不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是最终的产品。

优术:PACE或IPD的产品开发核心要素,结构化产品开发,产品规划的方法论。

实践:产品路标规划和版本规划,产品阶段决策和项目阶段评审,形成产品经理+项目经理+业务架构的产品管理铁三角;形成产品经理+业务架构+技术架构的产品设计铁三角。

4.项目

明道:产品经理同样也关注项目,但是他们不是项目经理,因此产品经理对于项目的关注更多的是项目目标的制定,项目范围的确定以及同产品需求的匹配度,项目周期中的关键点监控。项目的目标就是多快好省,但是在项目的多个要素之间应该做好平衡,而平衡最终又是由目标驱动的。

优术:CMMI,敏捷方法论,SERU需求方法论,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实践:敏捷诸多方法论的应用,每日晨会,每日构建和冒烟测试,产品Backlog,评审,SERU需求,复牌。

5.团队

明道:团队始终是研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团队建设的重点又在于团队精神和文化的塑造。团队往往会深深的打上领导者的烙印。领导力+教练是产品经理在团队中作用的重要体现,产品经理需要时刻考虑的就是如何激发团队成员的热情,提升他们的技能,增强相互间的协作。

优术: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员心理。

实践:通过在线协作和任务管理工具形成项目群管理和跨项目管理,形成围绕项目为主线的全流程跟踪,包括和项目相关的任务,周报,问题风险,文档等。关注Q12建设,项目骨干成员的定期单独沟通,一分钟表扬。

6.绩效

明道:考核不是目标,最终目标是个人价值和工作成就感的提升。对于绩效需要时刻向团队成员传达三个凡是的思路,即凡事有计划,凡事有执行,凡事有改进。

优术:平衡计分卡,KPI指标体系的建立,主基二元考核法。

B端产品经理工作总结(篇4)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深入开展氯酸钾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委托国家安全生产宜春烟花爆竹检测检验中心、国家安全生产醴陵烟花爆竹检测检验中心和*烟花爆竹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下统称检测中心)于20*年*月至2009年1月开展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抽检工作,本次将抽检12个省(区、市)的390家生产企业和210家批发经营企业(具体抽检任务分配见附件)。现就本次抽检的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省级安全监管局要将本通知迅速转发至市、县安全监管局并传达到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受检地区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积极配合抽检工作,协调解决好抽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关问题。企业拒检或故意停产、关门逃避抽检的,要如实记录有关情况,并视为抽检不合格,依法对企业进行处罚。在经营环节发现的违规烟花爆竹产品的,要做好核查违规产品的来源及向来源地省级安全监管局通报有关情况等工作。抽检中发现违规产品,由当地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立即封存该批次产品并依法妥善处置。未列入本次抽检计划的地区要按照《通知》要求,自行组织开展抽检工作,抽检情况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二、各检测中心要于20*年11月20日前制定抽检工作计划,确定抽检人员名单,落实有关工作责任。检测中心对每家生产企业现场抽取不少于3个品种的产品样本进行检测,对经营企业抽取产品样本的品种数量应依据其经营规模适当增加,所抽样本应尽量覆盖该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类型范围,生产企业应同时在仓库和生产线上抽取样本。具体抽样方法、检测程序和检测结果判定应按照《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GB10631—20*)、《烟花爆竹抽样检查规则》等标准执行。现场抽检时,要认真填写《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抽检抽样单》,并分别加盖检测中心和受检企业公章。抽检经营企业时,还应将受检产品的购销合同复印件作为《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抽检抽样单》附件。抽检的各批次产品均应提取足够数量的样本备用复检。备用复检的样本由检测中心和受检企业分别加盖公章签封,由受检企业负责保管至2009年3月31日。

三、现场抽检工作结束后,检测中心整理形成《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抽检检测报告》和《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抽检结果通知单》,并及时向受检企业和受检地区省级安全监管局反馈。受检企业对检测结果如有异议,应当自接到《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抽检检测报告》和《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抽检结果通知单》之日起15日内(日期计算以邮戳为准),向检测中心和企业所在地省级安全监管局同时提出异议。企业逾期未提出异议的,视为认可检测结果,不再受理其异议。

B端产品经理工作总结(篇5)

作为一名工具产品经理,我的工作主要聚焦在开发和管理各种工具产品,不仅仅要关注产品的技术特性,还要关注用户需求和体验。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与了多个工具产品的开发和升级,不断提升了自己的产品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下是我对这一年工作的总结和反思:


作为一名工具产品经理,我需要不断挖掘用户需求,从而指导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与用户保持密切的沟通,通过用户调研、数据分析等方式,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我经常与设计师、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紧密合作,确保产品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成功地推出了几款备受用户喜爱的工具产品,得到了良好的用户口碑和业绩回报。


作为一名工具产品经理,我需要不断优化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提升用户体验。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与了多个产品的升级和迭代工作,不断优化产品的功能、界面和性能。通过用户反馈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许多产品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在产品升级过程中,我不仅要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兼容性,还要注重用户体验的细节,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成功地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增加了用户的黏性和活跃度。


作为一名工具产品经理,我需要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保持对行业和技术的敏感性。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加了各种行业会议、培训和讨论会,与同行交流心得和经验,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趋势。同时,我也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这些努力,我成功地提升了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赞赏。


作为一名工具产品经理,我不断挖掘用户需求、优化产品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并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改进,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公司和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收益。

B端产品经理工作总结(篇6)

到20世纪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已经胜利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21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对外贸易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做出贡献,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十分重要。

本文从发展经济学的观点考察和分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作用的战略高度,提出"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命题,也就是说,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角度来看待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和贡献。

所谓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驱动下,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和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提出了制定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重点和战略对策的框架设计。因此,这一研究对于我国加入WTO后,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和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重点

(一)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目标,应当包括进出口的数量目标和质量目标两个方面

1.数量目标: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确定,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也就是说,要在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9,404亿元的基础上,到2020年翻两番。按当年汇率计算,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7,83美元,首次超1万亿美元(为方便计算,以1万亿美元为基数)到2020年达到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7.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849美元(为方便计算,以人均800美元为基数),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200美元到中等发达国象的水平。

与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相适应,商品货物翻两番是个什么概念呢?2000年我国进口总额为4,743.1亿美元,其中,出口2,492.1亿美元,进口2,251亿美元(2001年进出口额为5,097.7亿美元,其中,出口2,661,6亿美元,进口2,436.1亿美元;2002年进出口总额为62000亿美元左右)。如果按2000年进出口额5000亿美元为基数,进出口额大体平衡计算,到202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0,00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7.2%,大体上相当于美国2000年的进出口规模。

(1)外贸翻两番的必然性。为什么要提出外贸进出口总额到2020年要翻两番呢?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表现在生产力发展上,发展要保持一定的速度。这是保障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处理对外关系和解决国内各种复杂问题的关键。邓小平曾强调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还告诫我们:我们在国际事物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物中的作用就会大。"这是被社会历史发展实践所证明的科学结论,也是我们坚持需要一定发展速度的重要理论依据。

(2)外贸翻两番的必要性。首先,外贸翻两番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据瑞士洛桑国际研究所2000年国际竞争力报告,1999年参评的46个国家中,中国排名次序由第31位降为第33位。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公布了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技术成就指数(TAI)评价体系和资料,该指数由技术创新、新技术传播、传统技术传播和人类技能等四个方面构成。在72个参加评估的国家(地区)中,技术成就指数平均为0.743;而中国的技术成就指数为0.299,排序为第45位,居世界中等偏下水平。

其次,外贸翻两番是我国由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需要。2000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这是历史性的跨越。但是,我国人均GDP水平,在世界属于低水平。我国的外贸出口2000年居世界第6位,进口居第7位,属于世界贸易大国,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出口水平低,还不是出口强国。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再次,外贸翻两番是增加社会就业、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进入小康,但就全国看不同地区收入水平差距很大,城市下岗人口比较多,每年新增人口有1000万人左右,就业压力很大,这是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的一个大问题。

(3)外贸翻两番的可能性。这是对未来20年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发展趋势而作出的结论。就国际环境而言,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愿望,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有关专家按俄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预测,从2001年到2025年乃至2030年左右,世界经济将处于第五个新的长波上升期。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新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仍将继续增长。

就国内环境而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令世人瞩目。我国短缺经济时代已经过去,商品供求关系有了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大经贸"格局已形成;产业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明显提高;进出口贸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对外开放领域更加拓宽,市场准入不断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当然,未来20年外贸发展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确定的因素或预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难而进,开拓进取,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机遇,加速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对外贸易发展,什么困难都不会阻挡我们前进。

2.质量目标:坚持外贸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这是因为:首先,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有待优化。应当肯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对外贸易集约经营方针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000年我国工业制造业生产能力居世界第四位,尽管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已占出口总额的89.8%,2001年占90.1%,但在工业制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仅占15%,更缺乏国际名牌产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档产品出口为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是制定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其次,我国出口货源地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主要增长极(城市)商品出口很不平衡。根据东部、中部、西部划分,东部地区按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和省属32个城市的统计,1999年出口额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64.29%;中部地区17个城市,1999年出口额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3.23%;西部地区13个城市,1999年出口额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2.30%。很显然,我国城市增长极的优势在东部,而不在中部和西部。因此,在外贸翻两番过程中,如何提升中西部地区增长极在出口中的地位,发挥中西部地区的特色商品优势是值得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二是西部外贸出口依存度低。根据海关统计,我国西部12省(区、市)1999年出口总额77.2亿美元,占全国当年外贸出口总额的4%;而西部地区出口依存度多数省区在3%左右,大大低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这表明外贸出口对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较小,反映出西部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低。三是西部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层次低。由于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的影响,西部地区出口商品结构以资源型、原料性初级产品为主,而工业制成品如机电产品和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很少。

从上述分析可见,我国在确定外贸发展质量目标时。一定要抓住结构调整升级这个关键环节,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出口商品结构和地区商品结构优化,从而提高出口国际竞争力和增强出口后劲。

在重视发展速度与结构相统一的同时,我们还应当重视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目前,我国工业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居世界第6位,许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拥有一批企业的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占有率居世界前列,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还要看到,由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技术装备和管理比较落后,高档产品和名优产品较少。如机电产品出口虽然成为出口额最大的商品,但在世界机电产品的名牌中所占份额极小,而在信息产业中的关键技术、关键工业、关键产品尚处于劣势地位。特别是在我国出口经营中,长期存在的市场秩序混乱,低价竞销、"以量取胜"的粗放经营状态尚未根本消除。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应当意识到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因为不重视产品质量或出口产品质量不佳,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容易失掉市场和消费者;同样道理,如果忽视出口的经济效益,则会影口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因此,我们应当把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任务的核心,是提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20世纪50年代,1953年初级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79.4%,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为20.6%,主要向苏联及东欧国出口大米、大豆、食用植物油、冻肉、茶叶、桐油、绸缎、呢绒、棉布、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等。60年代,我国轻纺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为60%左右,工业制成品占出口额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70年代,1979年初级产品出口的比重降到53.6%,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到46.4%,尽管工业制成品出口发展很快,但仍然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80年代,在改革开放浪潮推动下,我国轻纺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强劲,1989年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额的比重下降到34.7%,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上升到65.3%。90年代,1998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额的88.8%,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1.2%。总的看,20世纪后半叶,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这表明我国生产力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从较低水平向更高水平方向迈进。从而为提高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目前,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进入全面对外开放新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呢?竞争力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反映一个经济体在市场竞争中经济实力强弱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标志。一个经济体的竞争力具有层次性、综合性、动态性特点。所谓层次性主要表现在国家竞争力(大国还有地区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主要是产品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竞争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国家,但在国与国之间竞争力比较上则以国家竞争力为主体。所谓综合性是指一个竞争主体的竞争力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一国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很多,除价格(直接受成本制约)竞争因素外,还受各种非价格竞争因素,如商品质量、商品品牌或商标、商品市场营销手段、商品的性能安全,以及对人身健康影响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但在商品质量等非价格竞争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竞争因素还起主要作用。这就是物美价廉的道理。所谓动态性是指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包括产业或产品竞争力或比较优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变化的。

根据竞争力的上述特点,如何衡量和判断一国产业和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即正确选择出口产业或产品的战略重点,这对于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和进出口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一般来讲,一国产业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出口产品优化过程,二者相一致,即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产品的发展阶段。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看,由建国初期的矿产品、农产品出口为主,逐步扩大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产品、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为主,现在,机电产品包括高科技产品出口成为出口拳头商品。这表明经过多年的进口替代和改革开放后的引进适用的先进技术设备,改造传统老设备,对于提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国际竞争力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重点,是选准我国出口的主导产业和产品

目前,我国工业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根据中央"十五"计划建议,应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转移,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重组和优化配置的特点而作出的正确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适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大振兴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当看到,高新技术产业包括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使高新科技产品成为我国出口的新增长点。这是从长远战略着眼,扩大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为:

第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可以促进我国出口产业从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和转移,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一是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要素的增长;二是产业结构从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升级;三是科技进步,这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最重要的因素,因而也是提高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200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4%,占出口总额比重为15%,而OECD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比重平均40%,其中,美国为44%,新加坡最高为72%,与它们相比,我们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第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可以吸收国外高科技资源,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我国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高科技资源不仅包括高新技术,还包括高新技术人才和管理,对于提高我国的生产管理水平、研究和开发能力大有裨益,能够为我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外贸扩大出口提高强大动力。

第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保证我国外贸翻两番目标的实现。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和中国90年代新一代家电行业包括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生产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进行产业结构快速升级,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实践证明,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是加快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的同时,必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工资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至少在20年内,必须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来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出口。这是因为:

第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我国在轻工产品、纺织品、服装、家用电器、部分机械和电子产品等成熟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目前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国。1978年,亚洲"四小龙"向工业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了亚太地区劳动密集型产品总出口的70%以上,中国仅占不到10%。20年后,中国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中国的平均市场份额上升了42%,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出口,可以减轻我国扩大就业的压力。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还相当低,技术较为成熟的传统产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同时,我国人口总量还在继续增加,扩大就业仍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一般来说,民营企业(包括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适合于从事加工贸易如家电产品、服装、制鞋、玩具等生产,可以容纳更多的劳动力,有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

第三,发展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产品出口,可以加快资金积累,为产业升级创造条件。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向外转移的技术都是较成熟的技术,技术(包括专利软件,有时也包括硬件设备)价格较低,相当于原来R&D成本的1/3,而且这种技术对于我们采说,属于适用的先进技术,比我们自己R&D成本低,投资周期短,收益比较快,可以发挥"后发优势",特别是在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零配件产品更适于我国国情特点,可以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二、实施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实现外贸翻两番的应对措施

根据同志关于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指导思想,必须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外贸发展,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健全外贸法制建设,为我国外贸翻两番,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把外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务来抓

1.要澄清几种片面认识,正确理解外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一种模糊观点,认为"我国出口依存度太高,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或造成出口贫困化增长"。我认为,合理的出口依存度的界限,要看出口是否有效益,如果出口企业不亏损,国家也不补贴,在这一前提下,只要国际市场上有需求,出口产品卖价又合理,我们就应当鼓励多出口,这样做就不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或造成出口贫困化增长。另有一种模糊认识,就是只强调扩大内需而忽视外需的作用。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扩大内需是我们长期应坚持的正确方针,但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忽视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应始终如一地坚持投资、消费、出口需求的三轮推动作用。还有一种模糊认识,认为加工贸易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价值低,走私猖獗,不宜大力发展,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应当强调,发展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扩大社会就业,弥补国内短缺资源,只要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鼓励国内厂商技术创新,提高加工深度和技术含量,由外商委托制造向委托设计制造和自主品牌加工方向发展,加工贸易也会延伸链条,增加附加价值,加工贸易也会向高层次发展。走私严重是监管力度不够造成的,不是加工贸易自身的弊端。

2.要发挥增长极(城市)产业群和地方特色产业群优势在扩大出口增长中的带动作用。产业集聚效应理论认为,某种产业在一个地区的集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可以吸纳智力人才,实现企业间的合理分工,因而,这一地区的产业和出口商品竞争力会越来越强。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外贸发展极不平衡,具有各自的发展优势,在外贸发展中不能人为地"一刀切",应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

(1)东部发达地区就在保持IT产品出口高速增长、机电产品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纺织品服装、轻工和农产品的稳定增长。现阶段,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已成为我国出口商品的主要生产基地,机电产品,特别是信息通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成为该地区新的出口增长亮点。我们应当在珠江、长江、环渤海三个经济带和东部12个省市的32个主要出口城市的基础上,再选定培育若干个增长极的主要企业作为发展基地。通过吸引国外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建立研发中心,继续扩大加工贸易规模和产业配套能力,形成新的产业带,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化农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充分发挥浦东新区、经济特区、高科技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保税区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中的骨干作用。

(2)中部地区应当利用资源优势,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积极发挥地方产业群优势,大力发展探加工产品出口。我国中部地区的17个城市,原来出口规模小、基数低,近年来发展很快,发展潜力比较大。随著我国现代交通、物流、通讯的发展,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通过这些政策措施,我国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上的劣势会越来越小,同时中部地区工业具有一定的基础,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及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些优势为接受东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创造了条件。我国对外开放由东向西;从沿海到内地呈梯度发展。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劳动力成本接近于国际水平,这就决定了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必须向中部地区转移。而中部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通过利用外资,合作研发,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工业和农业,发展高科技农产品加工和绿色产品出口,发展潜力巨大。

(3)西部欠发达地区应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积极开发和培育新的外贸出口的增长亮点。我国西部地区的13个城市,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下,外贸发展很快,但增长极和产业群发展极不平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开放意识。应当充分利用工业基础较好的重庆、成都、兰州、乌鲁木齐等中心城市的产业优势,在进一步开发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同时,还应加大农产品的出口培育,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区,还要以利用外资和东部沿海地区资金,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动重点地带开发。比如,宁夏自治区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中东伊斯兰国家的资金优势,共同开发建厂,发展伊斯兰国家需要的新材料产业和特色医药产业向伊斯兰国家出口等等。

3、要坚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特别是经常项目的收支基本平衡。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流动加快的条件下,由于我们缺乏管理金融的经验和方法,缺乏管理金融的法律和制度,金融资本实现调控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必须十分重视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同时,还要强调经常项目的收支平衡。因为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没有一定的外汇储备,保证进口先进技术设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增强出口后劲,保证必要的海外投资,推进"走出去"战略,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中长期计划中和未来20年间,如何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要充分重视民营企业在出口中的发展潜力,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要坚持"以德经商",发扬中华民族传统诚信美德,建立诚信机制,树立良好企业和国家形象。要重视企业的外贸发展战略问题,建立中国式的跨国公司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始终把外贸体制改革和创新作为外贸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外贸体制改革,应包括政府管理职能改革、企业制度改革和中介组织功能改革三个方面。这里仅就外贸体制改革的框架,谈点设想,

1.政府管理职能改革:政府管理职能改革,必须符合世贸组织法律体系框架和管理体制的要求。政府管理职能,应是制定政策、制定发展战略、经济调节、组织协调、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以经济调节为例,就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价格、利率、汇率和税率等经济杠杆进行调节。在财税政策方面,坚持与完善财政资金支持制度和出口退税制度。在货币政策方面,建立与完善进出口信贷、融资担保、信用保险等金融支持体系,以及实施鼓励出口的产业政策,来调控进出口贸易的运行,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2.企业制度改革: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是搞活进出口的关键所在。企业制度改革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体制要有灵活的机制,诸如自主经营权;改造发展权、留利权(包括分配使用、职工的工资和福利)、企业组织结构自诀权等。二是企业在享有充分自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的制度管理,包括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分配制度、经营管理(含技术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

3.中介组织功能的改革:组建行业协会,替代政府行使一部分管理职能,是国外普遍行使的有效管理办法。它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又有利于实现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需要。改革的总取向:弱化行业协会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关系;强化行业协会与本行业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使行业协会真正成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改革的框架思路:(1)行业协会的组建和主要负责人的决定,不应由政府主管部门委派,而应由本行业民主协商选举产生。(2)行业协会的经费主要应由会员单位按其经营收入的一定比率交纳。(3)外贸进出口商会应当深化改革,逐步由依托外贸企业转变为依托工业企业的行业化改造,才能克服工贸分离的弊端,提高外贸管理的有效性和行业管理的自律性。

(三)坚持依法行政,加大外贸立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保障外贸可持续发展和推动经济的不断增长

1.加大外贸立法和执法力度,不断完善外贸法律法规体系。运用法律手段对进出口贸易实行法制化管理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外贸立法必须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中国政府有关承诺的要求。应当看到,我国涉外经济管理中无法可依或法律依据不足的现象相当普遍;现行的《对外贸易法》及其配套的法规,法律条款内容比较简单,不够具体,不够清晰;《反不正当竞争法》不够完善,《反垄断法》和《反倾销法》尚属空白,筹等。因此,在立法方面应关注中国经济与国际间的联系,比较世界各国经济制度的优劣,加快完善(对外贸易法),条款要具体和明晰化,加快制定(反垄断法)和(反倾销法),完善

本文网址:http://m.bijiaogao.com/gongzuozongjie/190646.html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