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总结规划(推荐10篇)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来不及停留,现在的你一定成长了许多吧,缓过神才发觉到了写总结的时候了。工作总结不能就事论事,“跟着感觉走”。或许你也需要写工作总结?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心得总结规划(推荐10篇),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心得总结规划 篇1

读这本书,在感受诗意流淌的同时,也会收获很多:

一得诗意语文的成长历程

从2001年的《荷花》一课,诗意语文初现端倪;到2002年《圆明园的毁灭》课堂节奏的范式;2003年感悟与质疑相融合的《只有一个地球》;2004年诗意语文的开山之作《一夜的工作》;到2005年诗意语文的代表作《长相思》。引导读者体验从诗意汉语的萌芽到诗意汉语的成熟。

在诗意语文成熟之后,并没有停滞不前,王老师于2006年用《两小儿辩日》探寻教学风格的转型;于2007年用《慈母情深》唤起语文意识的觉醒;在2008年《枫桥夜泊》探寻如何从文学到文化;于2009年《普罗米修斯》进行神话文本的美学解读与想象,于2010年《与象共舞》进行一个人的同课异构。

诗意汉语已经成长了十年。每年都有一堂经典课,让你对诗意汉语有更深的了解。

二得十年经典课堂实录

读课堂实录,读的人一定要静下心来,在头脑中想像出课堂情景,如果这样去读经典实录,那一节节精彩的课堂就会深入你的脑海。

三得王老师的磨课心路历程

每节课的实录之后,都有一个王崧舟的倒影。如《荷花》一课设计中诗意语文如何“冒”出来的,《只有一个地球》为什么有一版二版最终版,《长相思》如水的诗意缘何缓缓流淌,《与象共舞》一个人的同课异构,诗意语文在阅读本位与写作本位两种价值取向中如何探索。这样的旅程对我们学习者来说是无价的。如果我们能搞清楚这样一段旅程,我们会大大成长的。

名著,细读,细读,再读,再品,让中国诗歌缓缓流淌!

心得总结规划 篇2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当今六年级的孩子已经非常有自己的主见,非常有个性,而且六年级的孩子也正是向青春期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思想教育尤为重要。偶然间读了《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一书,给我很多启示。

青春期前后,孩子思维活跃,渴望独立叛逆。而父母到了中年,还是事业成功,希望孩子比蓝蓝好;或由于自己碌碌无为,而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于是,两代人之间的冲突接二连三:bijIaOgAO.COm

家长们正在绞尽脑汁,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他们认为对教育孩子有效的各种方法。通过读这本书,我知道“诚信”是做人之本,“读书”可以提高修养,“守时”是规范一个人行为的基本要求,而这3个方面做好了,自然就涵盖了其他更多的好习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有可塑性。什么时候等不是塑料的。

通过读书还知道在处理所谓的“早恋”事件中,应该“既要热又要冷,该热时热该冷时冷”。面对孩子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和心理上的困惑,家长要表现出“热”——理解、关心、呵护;面对孩子青春期阶段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家长表面上要显现出“冷”——冷处理。

对孩子,不要轻易扣上“早恋”的帽子;家长,尤其是老师,尽量不要用或少用“早恋”的概念。中学时期男女同学之间的好感、接近,大部分都是“短命”的,经过短暂的“热恋”之后逐渐都会冷却下来。而中学阶段的“出轨”现象,往往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早恋”,而是直接切入了“性”这个敏感话题。

所以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不要在所谓“早恋”问题上过多地做文章、想对策,而是要再跨一大步——直面孩子的性心理现状,抢在孩子“犯事”前做好防患工作。

心得总结规划 篇3

今天晚上我班跟08广播电视新闻学2班、07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班共三个团支部在教学楼6e-308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历史回顾五四知识竞赛”,在比赛中我班是科学组, 比赛一开始,现场气氛异常激烈,台上台下均洋溢着紧张的气氛。经过一番激烈的知识决斗,竞赛结果出来了,爱国组以最高分83分登上了本次知识竞赛的冠军宝座,而我们科学组以65分获得第三名。在结束后,我们的队员都觉得我们成绩很不理想。

也许我们对五四爱国运动了解不多。所以经过这次团日活动,使我有机会真正地了解什么是“五四”。

“五四”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虽然说,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90年,但是,今天看来,这一精神仍然是我们必须提倡和发扬的。

爱国与进步,是“五四”精神的基础和源泉。虽然“五四”青年打出爱国、进步的旗号,有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任何时候、任何历史条件、任何社会背景下,都不应该忘记,也不能忘记,更不敢忘记。对一个年轻人来说,进步意味着不断的进步,永远向上。

忘记进步,就意味着落后。今天,虽然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非常快,。但是,爱国和进步仍然应该成为每一位中国人心中不变的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应该懂得爱国的意义、进步的作用。

国家强大,社会进步,我们不能忘记爱国主义和不断进步。

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与动力。“五四”青年提出的这一口号,既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呐喊,也是对未来信心的一种呼唤,更是向全体青年发出的号令。民主,是一个国家和谐、有序、融洽必备的条件,没有民主的氛围,没有民主的气息,这个国家就没有生机、没有活力;科学,则是一个国家振兴、发展和强盛的不竭动力,一个科学不发展,科学氛围不浓,科学创新不多的国家,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发展的。

民主和科学贯穿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繁荣和振兴之路。

心得总结规划 篇4

有效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每个从教者努力追求的目标,自语文教师工作以来发现问题挺多的,比如,学生基础好坏不一,参差不齐;语文学习中有很多东西要背诵,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背诵;几乎每班都有几个学生甚至丧失了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愿望……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也感到很困惑:教师教得这么累,学生学得这么苦,为什么效果却不尽人意呢?经过几翻思考,我得出结论:我们的许多教学活动是无效的或低效的

为此,我开始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去实现有效的教学效果,并十分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兴趣的培养.

现在的教学要求我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我有以下几点浅见:

1、 课前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有效性与否.备教材要备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的呈现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备课程标准,要充分利用教学参考书,将本节课的考点抓出来.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从而以标靠本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确定要教什么内容,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训练什么技能,教给什么学习方式,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节节有所教学生堂堂有所得.另外课堂要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提高课堂效率

要实现教学的有效,一是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教什么.我们应当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

二是明确怎么教.师生应善于分别学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或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张扬、主题精神得到凸现.三是如何实现高效的问题.

我们应当加强集体教研,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减少各种虚拟教学行为和“正确的废话”,不乱抢占本该属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效.采用易于学生喜欢的语言,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其次,上课时少讲,扮演好引导的角色而不是主演的角色,我们在上面眉飞色舞了一通我们是很条理了也明白了,但学生究竟会的并不多.

通过问题情境环环相扣将本节知识以学生的学为主要过程进行而不是老师的讲,多用启发式教学进行.另外,要考虑的是在讲授中要提供鼓励性的即**价.课堂上善于发现和总结,及时地作出有效评价;同时要“师出必有名”,评价必须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即表扬确有值得表扬之处.

3、 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越浓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这里我所说的兴趣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以主动热情的心态,带着兴趣学习,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内容.

为了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我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运用多**等设备,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因为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一旦对学习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能愉快的接受,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一点,兴趣还包括学生对老师的兴趣,也就是说要想让学生学好你教的科目,就必须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讲的课.记得曾经有个学生对我说过一句话,他说:“我知道如果我不喜欢哪个老师的话,那么我一定学不好他所教的这门课,所以我总是努力去喜欢每一个老师.

”既然学生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我想作为老师就更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我与学生交朋友,与他们亲近,努力让他们都喜欢我.课堂上我是严师,尽量运用恰当有趣轻松适宜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授课内容.

课下我又是他们值得信任的朋友,师生关系相处融洽,因此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很不错.由此可见,提高兴趣,能够使学生保持有效的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说明我们要充分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所提问题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一节课就这些问题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针对班内的全体学生进行反复提问.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发言的,“你把刚才的回答再说一遍!”“你再来说一遍,”“谁的想法与他的不一样?”类似这样的问话,几乎没有一句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的话,更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整理,这种交流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教学中,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用“能说说你的想法吗?”来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用“谁听懂他讲的意思了?”来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用“你能解释一下吗?

”来引导学生彼此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用“你有新的想法吗?”来引导学生与同伴比较异同的方法,培养学生优化的意识,用“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来引导学生再次提出问题,把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难点反馈出来,再次引起学生的质疑.

这样引导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的交流过程就是有效交流的过程.

四、有效反思,提高教学

(1)记课堂生成.在课堂学生表现如何,学生的讨论有哪些精彩的成果,课堂上生成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都能够为教师的下次备课提供可借鉴的素材,使备课中的“备学生”有据可以.

(2)记下规律.课堂教学中教师总会有所感悟,应该及时地将这些感悟记下来,从中发现点滴的教学规律,并思考提炼出实用而有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

(3)记下精彩.在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之处应该在备课中有批注或勾画.这些记号可以用固定的色彩做上醒目的标记,并在旁批上做上点评,这样不但可以为下次备课提供捷径,还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进行资源共享.

(4)记下败笔.有成功,就有失败.失败并不可怕,但须及时发现并总结,避免下次重蹈覆撤.对课堂教学中的败笔进行回顾、梳理,并**剖析其根源,有利于教师自身快速成长、迅速成熟.

(5)记下灵感.在课堂教学中,随着师生思维火花的碰撞,有时教师会从那里得到灵感,甚至产生顿悟.这是一定要将这些“智慧的火花”记录下来.

五、有效布置作业

作业不在多在精,“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有效的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

新课程下的教学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教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多也更深刻了.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牢固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不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主动把有效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策略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心得总结规划 篇5

我有幸参加了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团为罗田县送来了精彩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还听取了两位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成长之路.为授课教师们精彩的课堂教学以及专家为我县信息技术教师们答疑解惑的谦卑与真诚深深折服.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进一步提升了我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触发了我对如何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的深层次思考.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 教学需要高度的热情.

如今的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方法,通常是老师示范一遍,学生操作一遍,偶尔也会弄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回答,还是照葫芦画酒勾.真实的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应该是不可估量的.老师们幽默的语言,得体的态势语,灵活的方法,无一不感染着我们的教师.

中学信息技术的知识很简单,只要教师慢慢示范,学生就能完整地操作出来.关键是看我们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去教,怎样去教.送课教师的风采让我们看到,我们其实也是一张白纸,需要在不断的经历中勾勒图画,增添色彩;不断积累经验,丰富课堂;在不断反思中成就事业,服务学生

现在我们急需的就是课堂上教师的热情.新课程标准中的“自主、合作、**”精神应该说是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所有学科的内核,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信息技术课更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教师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老师教一步学生做一步,老师不教学生就不会的传统授课模式,通过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未知欲,让学生尝到主动获取的快乐.几位专家的课基本都采用了任务驱动、自主**式的教学方法,即先提出操作任务,然后让学生参照课本上的介绍自己尝试操作,不会的可以相互交流,教师基本不作任何讲解,最后让学生演示操作方法,同时可针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引导他们讨论、交流,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来仙桃教科院的肖新国老师,在学习word**布局网页时,前面有十五分钟是与学生亲切交流的,交流的话题很广泛,充满正能量.开始,我不停地看时间,真为他捏一把汗,以这种速度下去,学生哪来的时间操作.结果他很快与学生聊到自己的家乡罗田,说到家乡,学生兴趣盎然,肖老师迅速导入主题,以《美丽的家乡——罗田》为主题,用word**布局网页,肖老师并没有急于将示范给学生看,而是展示多种布局网页格式,让学生欣赏思考,耐心地一步一步地引导,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办法,我看到学生们在操作时,想出了很多方法也出现了很多失误,如:

老师分发了一个学习任务单,插入**、合并单元格、调整单元格大小等.最后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们终于设计出了自己喜欢的布局格式.虽然探索的过程异常曲折,但学生思维的火花被彻底激活了,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终身难忘,效果不知比教师操作一遍学生模仿一遍强多少倍!

二、教学需要恰当的方法.

一。通过动手操作、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李勇老师的课堂上,老师通过拍手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说出困难等活动,通过调出学生的成果来总结出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可能性.通过生生、师生的交流互动,构建了和谐课堂.

2、注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几位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分配自己的位置,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机会;肖新国老师自己做了学习网页,让学生通过网页,自己学习借签,查找资源,构建成果,并能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发现,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学习世界,在**中激起兴趣,从而发现寻快乐,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王菲老师教授的是《插入**》,本课有两大块内容,插入剪贴画和插入来自文件的**.多数老师的做法是,插入剪贴画这部分内容基本不学,只是让学生简单说说操作方法,然后就匆匆转入插入来自文件的**的学习.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割裂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整堂课显得很不完整.

王菲老师却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重新调整了学习顺序,先重点学习插入来自文件的**,然后在学生充分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后,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如何获得更多的**呢?”学生自然就想到了word中自带的剪贴画,从而巧妙地引出了插入剪贴画的学习内容.由于学生已学会了插入来自文件的**,再学习插入剪贴画自然就轻松自如了.

秩序的调整不仅使整个班级更加紧凑,而且提高了班级的效率

三、教学需要艺术的语言.

当我听这四位老师的讲话时,我认为老师的语言很有魅力。 对于老师来说,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奇怪的环境。对学生,这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教材版本.但教师的语言却能打破这些障碍,它能带领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他们亲切友好地交流,以游客的身份,让学生用精炼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家乡——罗田,帮学生很好地品味了语言.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肖新国老师扣人心弦的语言,抓住了所有学生的心和所有听课教师的心.

四、教学需要正确的把握.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是用的是教材还是教材?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它为我们提供了学习一堂课的基本思路,但这个思路不一定千篇一律.信息技术老师一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新整合教材上的知识点和各类资源,千万不要被教材缚住手脚.

九资河中学的陈常远老师讲的《免费电子邮箱》,这一课基本上是按照教材上进行教授的,课堂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有些教师提出了一个疑问,这一课的价值何在?现在的**等等很多软件都自动带有免费邮箱,申请电子邮箱有没有必要用一节课来上?李勇先生和肖新国先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李勇老师的《合理管理文件和文件夹》一课知识点较多,包括磁盘分区中的盘符认识、文件和文件夹的认识、给文件夹重命名、分级分类管理文件等知识点,***是这样处理的:任务大搜索----请你在桌面的文件中找出一个叫xx的人,有的学生很快找出了,然后问学生:你觉得你打出来容易吗?

然后再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进行讲解,在学生完成的任务中打出问题讲解.开始我没觉得这是一堂好课,我真的觉得他好像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没有很好地整合本课的几个知识点,学生提什么就讲什么,老师将个性问题当共性问题来讲了.

通过答疑解惑,我才明确了老师是想将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讲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事实证明,信息技术的学习必须依托一定的情境来展开,情境创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切不可脱离情境干巴巴地直接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课堂是师生共同生存的地方.

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后,当学生们忘记他们所学到的一切时,我们要为他们留下什么?

我们的教育能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他们真正需要的一切吗?

总之,通过这次研修活动,使我学习到了更多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理念,开拓了我的视野,破解了萦绕在我心头的诸多疑惑,为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老师指明了今后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向.今后,我们也必将以这些特级教师为榜样,不断探索、开拓信息技术教学的新天地!

心得总结规划 篇6

最近读了弗兰克迈考特的《教书匠》一书。作者弗兰克·迈考特,爱尔兰裔美国教师,作家。1930年生于纽约,4岁时移居爱尔兰,在贫民窟度过了悲惨的童年。

19岁重返美国,当过兵、码头工人。然而,童年的苦难并没有扼杀他的士气,反而让他学会了在挫折中成长,在灰烬中微笑。1996年,**作、自传体**《安琪拉的灰烬》出版,一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全美书评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美国年度好书奖等等。

之后又推出了《教书匠》,好评如潮,使一个“教书匠”誉满全球。

《教书匠》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用辛辣诙谐的文字,回顾作者30载从教生涯的苦涩与甘甜,讲述令人过目难忘的精彩人生。作者从不吝惜对自己的嘲讽,从不否认与学生似敌似友的关系,对规则和权威从骨子里透出蔑视,幽默和善良也从未在生命中缺席。他从不向学生灌输任何东西,但他教他们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讲自己的故事。

迈考特真诚而执著的拥抱学生,与学生分享他的人生故事,将自己作为学生成长的最好素材……这个本来似乎糟糕透顶的教书匠,终于赢得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尊重,20年后,成为美国“优秀教师”。

迈考特当时的一些所谓理想化的教学思路跟我们现在新课改有通融之处,不是让孩子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的拼写和规则,而是启发孩子学到知识,并锻炼其创新精神。例如,在迈考特教授创造性写作时,他居然让学生带菜谱来读,后来更是让学生发挥所长,带各种乐器来伴奏,把菜谱唱出来,不但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而且让他们扩大了词汇量,认识了很多先前都不知道的单词以及拼写,从而获得启发,去思考更多更深入的问题,写出发人深省的文章。此外,迈考特很注意与学生的关系,因为一旦成为这些孩子的敌人,那结果可想而知,谁都不会再跟他学习英语,而其他老师却认为那是疯了,他们要跟那垮掉的一代,要跟那些所谓的小坏蛋划清界限。

走不到学生心里去,又怎能得到学生的尊重,现在也是一样,学生不仅想在老师这里学到知识,还想在老师这里得到关爱与尊重,并想从老师这里获得对自己成长有影响的东西,也许正是老师自己的一点经历甚至是挫折弯路会让学生受益匪浅,不再重蹈覆辙。最后,迈考特的反思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哪怕一点点小事,哪怕只是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他都考虑很多,是否是自己的问题所在,从不认为自己身为教师而高高在上。他可以关注每个孩子的变化和表现,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好的一面,并鼓励他继续努力。

教书匠,应该这样理解,“教”就是教育,“书”代表所教知识,“教书”就是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孩子体验生活,体验快乐,从而教育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教书匠就是执行教书育人这个过程的人。一名优秀的教书匠,不但要看你所教班级的成绩,还要看你是否能把学习的能力和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态度植进学生的心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心得总结规划 篇7

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象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题记

近期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感触颇多,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句话一直萦绕耳边并影响了我的行动我深深被这位大师的理论所折服。被其教育实践所吸引。万千感慨化作一句话:

高素质的教师应该真诚地热爱每一位学生,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应该永远不对任何学生言放弃,应该乐于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大师用自己的行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激励我们用童心唤醒爱,用爱滋润爱。

我是一名刚从学校毕业,踏入社会进入教育行业的教师,我所任教的学校依山傍水,风景极美,学生们也大多来自农村,纯洁质朴。记得刚来到学校得知自己担任的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心里暗暗想到:这也太没挑战性了吧,一年级的小孩子应该很容易搞定的啦!

那时我以为拥有丰富的知识就能当好老师,但上了一天课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多么愚蠢,因为哪怕你学富五车,你的课堂上照样会有人充耳不闻,尽管你在讲台上讲的汗流浃背、声音沙哑,那些小家伙依然在下面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有说话的、有玩小玩具的、有吃东西的、有看着窗外发呆的、更有下座位到处跑的······我心里很是郁闷,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捍卫自己的教师尊严,树立自己的教师威信,有我在,岂能容他们胡来!于是,我开始对着镜子练习板脸,高声说话,还有那传说中的具有杀伤力的眼神,这一招还真奏效,每次我走进教室,学生们总是乖乖的,很守纪律,但依然我的讲课熟视无睹,爱听不听。不明白啊!

这群山里的小花朵为什么这么难侍侯?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后,我豁然开朗, 终于明白了问题出在哪,以前,如果有人问我教学是什么,我的脑海里闪现的是传授知识。但在学习了大师的作品之后,我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对你的课不感兴趣,成绩不能提高,不一定你的教学水平低。

而是我们把教学看得太单一了。“教学,并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教师那儿传授到孩子那儿,它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孩子对知识和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老师的态度。

”仔细想想,这一论点我们不应该感到陌生,通俗地说就是对于学生来说喜欢哪个老师,哪门功课就容易学得好。

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容易。人是情感动物,情感是相互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教育的老师会喜欢学生。教育中没有情感和爱,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是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确实如此!师爱是教育的灵魂。

教师给予的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通向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

于是乎,我转变想法,做大胆的尝试,决定把伪装的严厉面具摘掉,心想即使孩子们都不怕我了也没关系,只要他们学的开心,愿意学习,我就是成功的。说干就干,课堂上我表扬每一位积极发言的同学,制作奖励卡,只要有些许进步便给予鼓励,对待犯错误的同学,没有了往常的严厉批评,而是给其三次改正的机会,没想到我的转变让我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踊跃举手,认真听讲,路队、卫生、纪律,学生表现样样精彩,更值得欣慰的是,我几乎没有惩罚过任何一位学生,因为他们如果同一个错误犯三次,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至于我最初的担心现在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孩子们一见到我就热情的打招呼,盼望上语文课,我再也不用再板着脸维持纪律了。

给孩子鼓励,给孩子表扬,全心全意给孩子。谁不想要或不喜欢这样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省思了自己作为教师的一生:“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疑地回答说:

爱孩子。”而对孩子的爱,不仅仅是停留在学校里、停留在课堂上,如果要爱孩子、把心灵献给孩子就应当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心里。

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小利,一段时间每天都迟到,她的学习越来越明显地减少了。看到这种情况,我非常担心。下课后,我让这个女孩了解情况。她只是哭了,但什么也没说,这让我更不舒服。经家访了解到她父母离婚了,女孩随父亲,父亲又去打工,几个月了都没回来了,家里只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奶奶勉强照顾她,现在奶奶又生病了。

看到她的环境,我的心也在流血。这么小的孩子不能照顾自己或祖母。所以我赶紧给孩子做饭,教她怎么简单地照顾自己的生活:梳头、整理包和衣服、洗红领巾等等。

教给她应急迟到的办法。并期待的说“孩子,老师相信你能做到。”一个寒冷的清晨,我发现她到校很早。

可能是为了不迟到,走的急。她把外套打开,没穿袜子,半个脚踝露在外面。此时一股爱子之情油然而生,我说“小利赶快把你的衣服拉链拉好,冷不冷呀?

明天一定要穿上袜子。小心感冒。”她嘴角蠕动了一下,没有说话,眼里却分明是感激。中午放学后,我买了两双袜子送给她。孩子哭着说:

“老师您比我妈妈还要好。”孩子的奶奶抹着泪说:“老师,让你费心了。

”后来,我和女孩走的更近了,我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帮她补课,孩子很聪明,慢慢的学习成绩又赶上来了,从此再也不迟到了。

孩子像是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自然而美好,教师的工作就是结合孩子们自身的特点,将他们雕琢成一件件艺术品,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因为它们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们是哺育万物的阳光雨露,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每个老师都应该爱孩子,将自己的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把全部的心给孩子意味着给他们更多的爱,理解和关心。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意味着孩子的一切便会是自己的一切,便会竭尽一切为孩子谋划与工作。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意味着要走进孩子的心中,尊重、认识、理解、欣赏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给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精神食粮。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看到班上32张可爱、质朴的小脸,我仿佛看到了32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在对着这些山中的花朵微笑的日子里,我很快乐,将自己的爱倾注到自己所热爱的失业中让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光荣的,而且是幸福的。

对着山上的花微笑,让他们绽放的更加灿烂,更加耀眼,更加绚烂!

老师的爱是学生永恒的阳光地带!

心得总结规划 篇8

在读之前,心中的颇多凝问 ,最近几天,抽空拜读了《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一书,受益匪浅,感受颇多。我感觉学习杜郎口要学习杜郎口中学“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精神。不管怎样学,都要真正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对教育的尊重。

我校给每个班级安装了投影机,让老师们运用多**手段进行教学,有的老师说:“又是多**,又是杜郎口,到底让用什么方法上课呀!”对于此种疑问我认为,二者并不矛盾。

杜郎口教学的“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35”或者“0+45”,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

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小组合作、展示改进、穿插巩固、标准评价。所有的教学方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从一开始的“0+45”到现在的“10+35”的变化都体现了他们是务实的,是在不断的完善的。而我们学习他们这种教学模式,又辅助与多**,这本身又是一种进步,一种改革。多**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手段,只能用教师说、写等文本材料进行教学。

现在教师可以使用多**师可堂更加丰富多彩,也可以利用视觉和听觉的影响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在黑板上写下更有效的学习活动。总之,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最有效的方式来表达,克服了其他单一表现的弊端。

当然,我们应该把握二者的关系,把“多**”作为一种有益的教学模式的补充。不能在网上**一些课件,不加修饰,甚至自己都没认真浏览一遍,不加修饰的强塞给学生,要知道别人的不一定都是好的,即使是好的也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学生。我们也曾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有写老师在运用多**时不能很好的控制,提问学生问题,结果先把答案给显示出来了。

这暴露出他根本没有准备好课件。结果,双**教学模式失去了意义。所以,我们要灵活掌握多**在杜郎口式教学模式中的运用,不能为了表现一下自己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而东施效颦。

该用时才用,不一定整个课堂都用,也可以只用几分钟、甚至不用。

老师们,只要我们真正在教改中体现“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原则,就会把自己的工作干好,要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参与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以表扬为主、鼓励为上,充分发愤学生的提问意识、自学意识、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增强自信、自觉、自治。成为刘家中学班级的主人、成为刘家中学的成员,这样他们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为刘家中学教育的美好明天作出贡献。通过学习,自己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学习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化为自己的行动,与各位同仁一起努力奋斗,为刘家中学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尽心尽力。

心得总结规划 篇9

初得这本书是在学校的师徒结对时,起初也陆续看了几页,还来在忙碌的工作中把它遗忘在了抽屉角落。在寒假里,我终于有了闲暇时间。 我再次举起它并仔细阅读。 确实有很多收获。

《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是“河南省最具影响力与最具成长力教师”韩素静在长期亲身教学和大量听评课基础上用心写就的总结和反思。书中有对源自教学一线的大量课例的翔实记录和精心剖析,涉及新授课、讲评课、听读课等多种课型和多个教学环节,从课堂要落在实处、课堂上的遗憾、捍卫课堂常识、我这样教语文四个方面,通过从不同角度对不同走向的课例进行解读,挖掘其精妙与遗憾之处背后的原因,并对如何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提出了具体而有效的策略,对教师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就是不上那些模式化的教学来降低师生语文素养的课,不上那些运用花哨的手法渲染课堂的课,不上那些体现不出语文素养的只能碎问碎答、就课文教课文的课”在我们上课为了让学生觉得有趣,我们总是找些视屏、**等。但过多的**会影响学生的想象力,剥夺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而教师自以为设置了十分有趣的活动,课题气氛仿佛十分活跃,但在活动后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因此,课堂应切切实实落到实处。

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宏观而忽略微观,只关注常规而忽略细节。书中无论是薛法根老师的“生字首次放大书写”,还是于永正老师步步引导解释相近字“姹”和“嫣”、解析多义字“庞”、联系生活理解“饱经风霜”,都鼓励孩子在思考中理解、记忆,而不是让孩子死记硬背,每处都体现了抓住语文课堂细节进行教学。这样的一课告诉我,作为一名新老师,我应该更加注意细节。

只有这样,课堂才能普遍化、松散化、模糊化,学生对文章的学习才能清晰明确,教与学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用毕生精力和意志来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教学能力与治学智慧,并语文的教学的美好阳光播撒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未来,我也将不断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做一名有特色, 不断进取的学者型教师,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感谢韩老师的在这本书《上好一堂朴素的语文课》中分享的真知灼见。

心得总结规划 篇10

拿出搁置了许久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翻阅此书,看到这样的一段话。“我们教育实践工作者更关注方法,而存在着忽视方向的倾向。

老师们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学习策略和思考策略的发展,更谈不上对于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成长的关照;教师对具体的方法更感兴趣,对理论学习的兴趣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发展。如果我们总是专注于道路,我们怎么能欣赏到天空的辽阔和美丽呢?”

方法和方向?一直以来,我从没有把这两者放在一起思考过。我只知道如何学习各种教学方法,这是我所缺乏的;而所谓的方向,在我认为就是自己下一步工作的目标,仅此而已,朝着自己所预期的目标走下去。

但今天,在肖川看来,方向是指一些有理想的崇高追求。我们的每一位老师,在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都可以说是热血澎湃,志存高远。可是为了忙于事务性的工作,被大量的琐事遮蔽了眼光,被俗务消磨了之前那些高远的理想。

我们一直说我们需要机会。其实,我一直认为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懈。

方向?让我再问问自己,我的方向在**?我想我心里应该有个答案

本文网址:http://m.bijiaogao.com/gongzuozongjie/207218.html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