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传承有我演讲稿10篇

传承演讲稿 2023-04-14

下面是笔稿范文网整理的“传承有我演讲稿”,还请您能收藏本网页。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演讲稿的使用正在普及。我们必然要将自己的发言做个整理,演讲稿可以避免演讲中途忘词,短句等现象。

传承有我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扬中华美德,孝身边父母》!

同学们,当你坐在明亮的教室中聆听老师讲课时,当你坐在餐桌前吃着美味的饭菜时,当你吃着可口的冰淇淋,嚼着香喷喷的鸡翅时,你可曾想到这一切的幸福都愿自于父母,你可曾想到从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今天的你,父母要付出多少心血?你是否想过有一天要用你的努力来回报他们呢?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而礼仪之首便是尊敬父母孝顺父母。“人之初,性本善”相信大家都读过《三字经》,里面有一则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汉代有个叫黄香的孩子,他九岁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寒冬腊月,他为父母热暖被窝再挑灯夜读;炎炎夏日,父亲在外纳凉,他就在父亲的身旁摇着扇子驱赶蚊虫。他对父亲说:“父亲养育之恩孩儿应当终身相报。”长大后黄香当了官,遇上灾年,他拿出自己的俸禄救济灾民。同学们!黄香如果没有对父亲的挚爱,又怎么会有对黎民百姓的爱呢?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乌鸦尚懂得反哺,羔羊懂得跪乳,我们做人更应该感谢父母!父母之爱,深如大海。正是有了父母一天天的养育,我们才沐浴在爱的阳光下,才使我们能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味人生,享受人生。儿女有了快乐,最快乐的就是父母;儿女有了烦恼,最牵挂的也是父母。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他们!从古至今,孝敬父母都是一个人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不久前,北京大学招生办负责人对外特别宣称:20xx年北大在进行自主招生工作时,将拒绝招收不孝敬父母的学生。北大的这项招生政策让许多人都不禁为此大声叫好!

同学们,让我们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生一世牢记父母的恩情吧!我爱我的父母,愿普天下的子女都热爱自己的父母!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传承有我演讲稿 篇2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

非常有幸,今天能在这个讲台上和大家一起谈谈,我心中的国学。

所谓国学,从字面上理解,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等。对于我来说,国学一直是以文学的形式扎根在心底,从为萌发的种子,到后来的发芽,抽枝,长叶,终成了一朵在神州大地上翩跹起舞的文学奇葩。

其实从文字在仓颉手中诞生的那一刻起,文学便注定要以无限的魅力,支撑起一个民族的脊梁。请留心看看,在斑驳岁月的甲骨上,在风尘历史的竹片里,在绚烂千年的锦帛中,处处记录着文学的美丽容颜。

国学之根——《诗经》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其中,一句烂熟于耳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写爱情,算是到了x种极致,至今,甚少言语能出其右。想想在几千年前,便有如此绝妙的语句,单从这一点看,就可看出,国学一词背后,是以深厚的文化为底蕴形成的。但诗经并不会因此而同想象中那般疏远而不可亲近,其实它只是民歌。只不过,在我们渡河的时候,被无声地遗忘在另一个时代,当我们想起,返身去寻找时,它已经没入历史的河流之中。于是现在大家渐渐习惯于唱“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而但忘了“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对于诗经,我们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我们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曾一起吟诵的歌谣。

诗经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

国学之茎——唐诗

汉唐,中国民族五千年里最辉煌的岁月,它遗留下的风韵洒入我们的血液里,像金子一样熠熠生辉唐朝是我国古典诗词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在所有的古代文学体裁中,兴许是我们最熟悉的。很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或老师就一字一句教予我们“床前明月、春眠不觉晓。”但当时也只是学得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殊不知,唐诗也有它的美丽与哀愁。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宛若一缕清风,渗入心扉。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的《月下独酌》。月和酒,一直是李白的最爱,可两者都蕴含孤独,不得志,愁闷之意。前一句“独”,后一句“孤”,李白在尘世中活得无可奈何,唯一可以陪伴左右的,只是影子,单薄且虚妄。

不同的诗人,会有不同的人生经历,笔下诗句的情感也会迥然不同。而唐诗,也正因此变的瑰丽多彩。

国学之枝——宋词

宋词从唐诗发展而来,汲取了《诗经》《楚辞》的营养,一直到现在,仍陶冶着人们的情操。

柳永、李清照、晏殊用柔婉的文笔,细密的心思,写尽人性感情中委婉哀愁的一面。《雨霖铃》中的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在秋风萧瑟时,柳永将自己的真实情感用文字表达得如此凄婉动人。而晏殊用“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慨问道对美好景物的留恋。反之,苏轼、辛弃疾的气魄便如虹,慷慨的高昂之调用一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便能震撼住人心。

宋词无疑是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枚巨钻,它是一座芬芳的大花园,有傲骨伫立的梅,有娇艳依人的杜鹃,更不缺大气丰村的牡丹,如此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花儿赶趟儿开,怎可能不多彩绚烂呢?

国学之叶——元曲

元曲给我的印象一直以来都是十分独特的,所以它才有资格与唐诗宋词鼎足并举。

马致远是我最爱的戏曲家之一,也是元代最优秀的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或许许多同学都熟知。一个人,仅用二十八个字,就能把秋意那样清晰地描摹出来,下笔又是那样浅淡。且“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成就了一种萧瑟、苍凉的马致远意境。当夕阳西下,马致远还是那个远在天涯的断肠人。

传承有我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传承有我演讲稿 篇4

记得一位诗人曾经这样说过:“感谢火焰给你光明!但不要忘记那执灯人,他是坚韧地站在黑暗中呢!”是啊!人类如果缺少了光焰的照耀,便不能生存!没有美,没有幸福,也就没有未来!那光,便是师德之光,理想之光!那光,能给受伤的心灵送去温暖,给迷惘的眼神带来希望!

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德是现代教育最耀眼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就是教师从教的灵魂。师德是人梯,给求学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渡船,搭载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师德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因此,师德的内涵重在“师表”,即教师通过“榜样的说服力、人格的影响力、思想的感召力”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他一生“桃李满天下”,从教37年来,他用实际行动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育人宗旨。即使是最亲的人离他而去,他也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那是20xx年的冬天,学校即将放寒假,我们这位老教师的xxx亲病逝。可是毕业班的教学工作让他脱不开身,加之又已临近期末,他只好强迫自己坚守工作岗位!就在他的xxx亲被送到殡仪馆火化的时刻,他还强忍悲痛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母爱、亲情!想到xxx亲辛苦操劳一生病危时子女竟不能尽孝,想到自己尽职尽责工作大半生竟不能为xxx亲送终,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趴在讲台上失声痛哭……和学校大多数老师一样,在师道与孝道的两难选择上,他理智地选择了师道;在家庭和事业的轻重比较中,他艰难地选择了事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的老师们就这样用实际行动证明:教师不仅是现代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道德基因的转接者!

师德的内涵还在于“师爱”。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的主动的爱。当你在校园内随处听到学生呼喊老师“光明爷”、“黄爸爸”、“海燕妈”时,当你在教师节收到学生赠送的玫瑰花和用苹果制作的滑稽脸谱时,你会被这种纯真的爱所感动!这是我们老师爱心付出后得到的最奢侈的报偿!可是,我们自己的儿女却很少得到这份奢侈的爱!当我们在寒冬腊月的清晨忙碌着去赶校车上班时,儿子还躺在床上酣睡着呢!当我们忙乎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时,女儿早已进入了梦乡。我们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可家中的地板和家具却蒙上一层厚厚的尘土;我们在别人的子女身上耗尽了心血,却把自己的心肝宝贝丢在婆婆奶奶家里、一次又一次让眼泪对着话筒静静流淌;我们在教室里慷慨激昂巴不得向学生掏出心窝子,可我们的子女幼小的身影却在食堂里穿梭、在大哥大姐们的胳膊下、去挤一个空位打一份盒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学生转变的催化剂!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

师德的内涵更在于“师能”。“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一位具有师德魅力的教师,必然是一个知识渊博、教风严谨、具有科学精神的教师,必然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给学生科学道理的教师!在我们学校,年轻教师们牺牲了花样年华虚心向老教师拜师学艺,中青年教师总是抓住每一次机会磨练自我,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更炉火纯青。当你在各种媒体上看到棠中教师收获各类奖项的时候,当你在音乐厅听到六十多岁的老领导用刚刚学会的英语向全校师生进行新年致词的时候,你会由衷地钦佩我们这个团结、进取、卓越的集体!我们就是这样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以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人文知识,优化教学过程,转变教学观念,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闻名全国的“xx效应”!

著名文字家莎士比亚说过:“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它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使灵魂无纷扰,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领它!既然我们选择了做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就不会埋怨生活的清贫和劳累;既然我们选择了棠湖中学,我们就甘愿与棠中同呼吸共命运。在棠中的第二次创业的洪流中,我们愿以学校发展为荣,以不思进取为耻;以乐于奉献为荣,以贪图享乐为耻,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荣辱观。我们愿作那黑暗中坚韧的执灯人,高举火炬,永往直前;传承美德,无怨无悔!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用“师表”、“师爱”、“师能”撑起教育的同一片蓝天!用我们的双手托举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传承有我演讲稿 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尊老爱幼、谦虚礼让。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好家风,培育好家训》。好的家风是一所学校,它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虽然是无形的、潜在的,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孝敬父母,那又何谈热爱祖国和人民。下面让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中国古代有名的孝心故事:《陆陇其,孝行感少年》

陆陇其,字稼书,清,浙江平湖人,陆陇其素以孝闻名。据说,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正在京城赶考,得知父亲去世消息,立刻赤足步行日夜兼程的往家赶。到了家里,日夜哭泣,每天也不入内室,只是席地而卧。

他在灵寿当知县的时候,为政清简,深得人民爱戴。一天,一位老妇人状告她的儿子不孝。陆陇其对老妇人说:“我还没有侍从,你的儿子正好合适,如果找到合适人选,就给他施用杖刑,然后遣送回家。”就这样,这位青年成了陆陇其的侍从。每天早晨,陆陇其都恭候在老母门外,等母亲起床后,就照应着母亲洗漱、吃早饭。午饭的时候,他在旁边服侍着,时常逗母亲开心,母亲吃完了,他才吃剩下的饭菜。晚饭也是如此。只要有点空余时间,就前来陪母亲说笑。母亲稍有不适之感,立刻找医生,买药煎药,日夜守候在母亲左右。这样过了几个月,这个青年突然跪在陆陇其面前,泪流满面,请求回家看望母亲。陆陇其问:“你不是讨厌你的母亲吗?年轻人哭着说:“过去我不懂事,对母亲不好,现在好后悔啊!”青年跟母亲回家后,与以前判若两人,还因为孝顺在乡里闻名。

家风不仅是一个家族的性格特征,也是一种家庭内部的道德规范。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不和谐,互相指责、埋怨、争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敌对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

好家风是优良品质形成的关键,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基础,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就要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好家风。我们要从孝亲敬老做起,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谢谢大家!

传承有我演讲稿 篇6

小的时候,一枚金红色的徽章戴在胸前,我感觉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今天小小的徽章印在心里,成为心中的那一抹金红,我感觉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在白云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我感受到了青年团员的热情与坚强、感受到了青年团员的才华与智慧、更感受到了青年团员的团结与互助。

心中那一抹金红,凝结在晶莹的汗水里

火热的夏天,连知了都热的懒得叫,舞蹈房里一群汗流浃背的女孩们正在加紧排练舞蹈,为了参加教师节的文艺表演,给教师节献礼,团员老师们放弃了假期休息的时间,自愿到学校里加班加点,加紧排练,有的教师,虽然体力不支,但还是在咬牙坚持着…….

心中那一抹金红,映射在闪亮的t台上

为了参加区里的迎世博活动,团员老师们有的裁剪制作服装、有的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制作道具、有的则是指导小朋友们如何在t台上走的更好,她们运用着奇思妙想将这些生活中的垃圾袋、米袋、旧灯笼、购物袋等物品,变成孩子们身上一件件美丽、大方有时代气息和艺术特色的服装和道具,将我们云幼师生的风采尽情展现。

心中那一抹金红,汇聚在粉红色的爱心箱中

汶川地震发生了,大家个个心情凝重,在团支书的号召下,青年团员们踊跃捐款和捐物品,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老师用真实的行动把爱传递给了每个孩子,孩子们和家长们也踊跃的捐款,短短几天爱心捐款就达到几千元。

心中那一抹金红,辐射在七彩世界的每个角落

为了迎接一次重要的验收,青年教师们团结一心,有音乐特长的教师热心的为其他老师录制需要的音乐、有美术特长的教师在进行墙面布置、教师角落里几个老师正在讨论,如何将一个活动上的更适合孩子、更精彩,整个幼儿园里充满着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氛围。

在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9岁,70%左右是青年团员的这个大集体中,青年团员无疑是这个团队的主力军,在这些青年团员教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精神。

在团结中奋进

因为心中都有那一抹金红色,所以大家更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遇到问题,大家会聚拢在一起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解决问题,发挥各自的特长,共同完成。在小小的捐款箱中,我们能看到爱心的汇聚是团结的力量、在钢琴房和创意制作中我们能看到互帮互助,各有所长的场景、在迎接“验收”的时候,我们更看到了大家团结一心,奋发向上的动人画面。

在奋进中坚强

在这些80后、90后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浮躁、知难而退,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坚如磐石的毅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有些团员教师的家在千里之外,她们只身一人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总会面对很多的难题,但是她们不向困难低头,把对家人的思念,化作工作的动力,有些教师在城市里长大,但是她们不娇气、不怕苦,就算在跳舞中,中暑了,也只是休息片刻,又开始排练,只有那一抹金黄色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坚强,坚不可摧。

在坚强中成长

在我们的队伍中有的是工作几年即将离团的团员教师、有的是刚参加工作的团员,这些新鲜血液的输入,无疑会让我们的队伍在成长中,永远充满朝气。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个困难、每一次磨炼,都会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收获。经历磨砺的我们,回头看看走过的路,留下的印记依稀可见,一步一个脚印儿,扎扎实实,充满自信走向更前方,迎接更多的挑战。

心中的那一抹金红,我们将永远在你的光芒照耀下前行,心中的那一抹金红,我们会将你的光芒播撒到四方,心中的那一抹金红,你永远是我们心中最闪亮、最鲜艳的红。

传承有我演讲稿 篇7

敬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七年级五班学生谢正茂,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国学,品经典》。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带着一种神圣的朝拜,我翻开了辽海出版社出版的《国学经典》这本书。正如本书作者说:“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的政治思想作用。”

读了这本书之后,更让我觉得中国的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

李毓秀的《弟子规》,使我们生活的典范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规范,他告诉我们很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规范一言一行,要虚心学习他人的优点,用宽容之心对待他人缺点。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向我们展示了三国鼎立时的战乱纷争,有着呼风唤雨和神机妙算奇异本领的诸葛亮;重情重义的关羽;刚正不阿的张飞;和汉代皇帝的后裔刘备守蜀国;还让我们领略到一代枭雄曹操,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位中国历史有重要贡献的政治家刮目相看,正所谓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矣!

一代伟人毛泽东爷爷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写出了他所思所想,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毛爷爷的思想是当代的国学经典,他的名字和他的光华,影响着我们,他将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讲到这里,不光是我,我相信还有很多人心里有个大问号,何为国学,何为经典?其实很简单,不就是那经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精髓吗?

国学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引以为傲,他是我们中国人的国粹,我们应该一起传承国学经典,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教育面向现代化,坚持科学发展观,坚信中国梦,让中国这条巨龙,永远腾飞在世界的东方!

传承有我演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青春奏响新时代的最强音”。

当伊拉克百姓在声声不断的爆炸中横尸街头,当阿富汗人民在绵绵不绝的战火中走进血色黄昏,而我,正躺在祖国的怀抱,享受着舒适的春风、我庆幸,我生在一个安宁的国度。

当刚果金的儿童睁着大大的眼睛渴盼充饥的米粥,当索马里的少年扛着长长的武器成为凶残的海盗,而我,正躺在祖国的怀抱,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我自豪,我生在一个和谐的社会。

然而,中华民族也曾几经沧桑,几经痛苦,我们的祖国母亲也曾倍受欺凌与污辱:我们忘不了圆明园的那一把令炎黄子孙义愤填膺的熊熊大火,忘不了头顶上那一顶令华夏子民颜面无存的“东亚病夫”的帽子,忘不了公园门口那一块令民族同胞蒙受奇耻大辱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我们还忘不了那一条用南京古城三十万同胞的鲜血染红的滔滔江水。大地在呻吟,黄河在哭泣,中华民族,一个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苦难民族,在黑暗中苦苦摸索,在坎坷中踽踽前行!那么,我们靠什么建立新的中国,靠什么应对新的挑战,靠什么开创新的局面呢?

一道闪电,划破黑幕重重的浩渺天宇,照亮了莽莽苍苍的神州大地,那就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那就是凝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心血的科学发展观。自从有了它,中华民族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有了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的光辉旗帜,有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科学指南。

在科学发展观这面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我听到了祖国母亲永不停息的脚步声:改革开放立竿见影,年均10%的增幅使我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越飞越远;综合国力举足轻重,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看了奥运会看世博会,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社会越来越和谐。

当今的神州大地,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奏响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科学发展观。

如果问我,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呢?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无法很好的诠释它。但是,当我看到一个个工矿企业的上空重新拥有的蓝天白云;当我看到免除农业税后农民耕作时的轻快身影,当我看到免除学费后学生读书时的灿烂笑容,当我看到实施新农村建设“村村通”后一条条的笔直大道;当我看到参加了“新农合”的病人步伐不在沉重。我才逐渐地明白,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什么才是“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我想在“科学发展”的大合唱中唱响自己的声音,我也想在“科学发展观”这个时代最强音里添入自己的音符。也许,有人要问,普普通通的高中生,你凭什么说这样的话。是啊,我能做什么呢?我该怎么做呢?

作为未来中国的接班人,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塑造高尚人格,掌握渊博知识,用勇气和自信充实青春,用智慧和才华展示青春,用拼搏和奉献燃烧青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的,如果说祖国是一棵大树,那么我们就是这棵大树上的片片绿叶,要让这棵大树更加繁茂;如果说祖国是一条大河,那么我们就是汇成大河的朵朵浪花,要让这条大河更加奔腾;如果说祖国是太阳,那么我们就是这轮太阳投射出去的缕缕阳光,要让这轮太阳更加光芒四射。无论是绿叶,浪花,还是阳光,我们青年人都与祖国的兴旺发达息息相关,脉脉相连。

今天,崭新的时代为我们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已经深入开展,我们要以闪光的青春,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事业!

朋友们,雄鹰在高空中展翅,彩虹在风雨后飞扬,青春之光在执着追求和不懈奋斗中更加夺目。让我们永葆积极进取的朝气,长存永不言败的锐气,激扬敢为人先的勇气,用青春去奏响新时代的最强音吧!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

传承有我演讲稿 篇9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国家的细胞。好家风能纯民风、净社风、转作风;好家风能正行风、促党风、优国风。对每一个共产党员而言,弘扬好家风、释放正能量,既是实现个人梦的理智抉择,也是助推中国梦的应有担当。家风关系党风。家风检验党风,是党风的晴雨表。家风影响民风,“家是一个国,国是千万家。”在国这个“千万家”中,党员干部的家风最重要,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风连着政风。“齐家而后国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齐家”是“治国”的必要前提。

一名共产党人家风如何,往往能反映其党性如何,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家风不正,疏于管教,甚至故意纵容,妻子儿女就会贪欲丛生、借权生财。关心爱护自己的家属子女是人之常情,但要爱得恰当,寓爱于严。遍看老一辈革命家的家事家风,教育之殷切,约束之严格,至今仍传为佳话。领导干部应该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楷模,严格管好、管住家属子女,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党风的关系,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只有严格管好、管住子女和亲属,不以权谋私、不以权谋利,才能涵养好家风、滋养好作风、培育好党风,促进形成“气正山河壮,政廉日月春”的政治生态环境。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长期积淀而成的外在风格和内在风味,并非一人之言、一时之感。共产党员的家风,理应与开放包容、诚实友善、勇于创新的高尚品德以及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相融相通。好的家风应有自觉挖掘、整理和提炼的过程,为此,我倡议:

要兴文明之风。要大力弘扬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的家庭美德,倡导和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四德”建设,崇尚科学文明,反对陈规陋习,明辨是非荣辱,规范个人言行。

要树勤廉之风。要树立家庭助廉意识,倡扬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要引导家庭成员从自身做起,兴廉洁之风,扬浩然正气,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塑造廉洁品德,真正做到“以德治家、以廉养家、以法护家、科学强家、文明兴家”。

要扬简朴之风。要发扬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家庭生活中要倡扬时代新风,厉行节约,不慕奢华,杜绝浪费,摒弃不良陋习,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

要倡学习之风。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既要学习传统文化精髓,又要学习新文化、新技术;既要学知识学技能,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等;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学习”的内涵,在家庭建设中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新的方法和内容来充实我们的家庭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每名家庭成员的成长。

要兴文明之风,树勤廉之风,扬简朴之风,倡学习之风,这样才更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有了好家风,才有好党风。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

传承有我演讲稿 篇10

家书千里异乡来,携子傍牛慢展开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几千年来,家书都是思亲寄情的纽带。一纸家书,不足千言,却承载着亲人之间深厚的亲情。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发展到今天,家书已经慢慢在生活中淡化甚至消失。然而,作为家庭情感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家书依旧值得我们重新拿起笔来,写上寥寥数语,寄托亲情。见字如晤,若春风拂面,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正因为如此,第一届寻找最美家书活动,就通过从全市300余所中小学中征集家书,对孩子的精神世界成长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作用。今年,在更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关爱下,围绕寻找最美家书,传递人间亲情这一主题展开的活动,进一步将全市在校中小学生特别是乡村学校的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组织起来,让他们用笔联络久违的亲人,传递思念与亲情,交流思想与情感,畅谈理想与人生。

家书表达着一个家庭的美好情感,孩子对父母的感恩可能就是从一封家书开始的。家书也是个人成长、亲子关系、家族发展的见证,它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历史,有着重要保存的意义。因此,从家书中既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成长,又可以感受到一个家庭的家风,而从家风又折射出社会民风、文明价值。家书所记的,看起来都是琐碎的家事、细微的情感,但期盼的却是家和万事兴,是要通过字里行间的祈愿祝福、谆谆教诲,来期望长者健康、快乐、幸福、长寿,期许幼者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家书寄托家庭情感、传承中华文化、承载文明价值,体现出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情感。那些浸透着岁月风尘的家书,纸已泛黄、字已模糊,但正是这些书信,才让我们体会到家书抵万金的真正内涵,让我们对家书充满温暖的期待。期待寻找最美家书活动能将这份久违的家庭亲情重新捡拾起来,把家书这个文化传统发扬传承下去。

本文网址:http://m.bijiaogao.com/jianghuazhici/101302.html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