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觉醒年代读后感实用十五篇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对思维的训练。心得体会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觉醒年代读后感实用十五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觉醒年代读后感 篇1

在暑期的时间看了《觉醒年代》,回忆起高中时期的历史课,曾经的我死记硬背的那些人物评价、历史意义等。如今看到此电视剧却忽然清晰了,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下来。现在也拍摄了很多关于党的影视作品让更多的学生包括成人能够全面了解历史故事,深刻感受到当时的情境。这是一个有情怀的剧组,创造了纷乱沸腾的年代,每一场戏的情绪都特别饱满。查阅了一些简短影评大概意思是:那些高声喊着终将胜利的时候,恰恰是旧中国最绝望、黑暗的时期。他们根本不知道有没有前路、牺牲值不值得,但他们没有退缩。让我印象深刻的影评:他们最先醒来,然后最早死去。

如果说觉醒年代像是真实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点滴,那么革命者就更为戏剧,很多情节的处理更艺术。但是我们都没有亲历过,谁能说那些激烈的、寂静的、震撼的、沉重的不是历史?

与其说这部剧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宣传,不如说是一个描述弱火光如何在黑暗中燃烧起来并且一直燃烧的故事。

如果没有《新青年》的思想如果没有五四运动,就可能没有中国共产党;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我们现在如此美好的`生活。“中国共产党的横空出世,是划时代的大事件”,是你们用热情和鲜血铸就了这一切,你们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最为可敬之人,你们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与歌唱。

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更是新时代培育青年的教师,我们担负着双重使命,提升自己塑造未来。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才能培育好祖国的未来,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愈行愈畅。

《觉醒年代》让我明白“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1949年,中国共产党已经带领我们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我们更要认真学习,成为国家的顶梁柱,在党的领导下,祖国百年华诞之际,定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觉醒年代读后感 篇2

听说最近一部电视剧火了,叫《觉醒年代》。去看了,火的还真的不假。100年前,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00年后《觉醒年代》恰逢其时。它带来了新的唯物史观和艺术规律与《建国伟业》《大决战》等登上新的舞台。

《觉醒年代》注重“历史因细小而生动”,刻画了蔡元培三顾“陈”庐、“陈”门立雪,两种新学派会的对峙,巴黎和约的签订与否,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的初步建立等中国人铭记于心的历史场景。将冷冰冰的历史年代、数字也变成了可考的、有温度的故事。

历史剧并不等同于历史,历史剧是由历史改编而来,可以适当添加内容推动故事发展。经过大量的资料显示,《觉醒年代》就是一部部分改写的历史剧。《觉醒年代》大部分是切合实际的,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高潮,到共产党的建立环环相扣,细节、语言、动作的特写和背景音乐的结合,使当时的人物性格、心理、事态、物态表现的清晰可见,一目了然。电视剧中各类书籍、报刊、新闻报道以及人物介绍让故事更加真实可信,特别是鲁迅起草《狂人日记》时急促的音乐、频闪的画面以及人物有力的动作,坚毅的眼神,步步紧逼观众的内心。五四运动的旗帜、口号以及人物郭心刚的事迹,大大的震撼人心。对比各种史实来看,瑕疵基本只存在于时间轴、人物关系等方面,如《狂人日记》与《复王敬轩书》出版先后顺序,陈家父子和好的时间以及剧中虚构的柳文耀、柳眉以及工读互助社的部分成员。不过,在电视剧的故事发展大局面前,这些均可以忽略不计。

《觉醒年代》在当今的影响力具有不可代替性。“任何人都不能去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中国的特殊的历史背景导致中国直接跨越资本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说,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国家性质转变的重要节点。《觉醒年代》一改之前多数以抗日战争中战役为主题的红色电视剧,而是将主题改为了新文化运动,这无疑会更加温和,更加贴切,更加贴合青少年。在新文化运动当中,涌现出一批一批的仁人志士,一位位救国图存前仆后继的英雄人物,《觉醒年代》在100年后的今天,进一步唤醒了我们青年的爱国之心。新文化运动运动使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不止是知识分子还有青年劳苦大众具有启蒙性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是顺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求,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所以《觉醒年代》火得名副其实,没错,我一直相信电视剧中李大钊的那句话:“100年以后的中国,它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

觉醒年代读后感 篇3

《觉醒年代》是一部描写中国人民如何走向崛起的连续剧,清朝开始就日渐衰落的中国,到了民国时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很多人都在思考中国日后的方向。以陈独秀为首的一些文化青年,以北大为根据地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最后,陈独秀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带领中国走向新的开始。

剧中有一段内容触动了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理应收回原被德国占领的青岛,但以英美法为代表的西方列强,迫于日本的压力,竟然将中国的青岛割让给了日本。这对中国人来说是莫大的耻辱!国人坚决反对签署这可耻的条约——《巴黎和约》。于是由陈独秀带领的一批文化先驱,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推动中国历史走向新的`纪元。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不顾生命之危,大胆发声,虽然很有可能会进监狱,很有可能会被枪毙,却仍然义无反顾。陈独秀说“出了研究室,就进牢房。出了牢房,就进研究室”。这是一种莫大的爱国意识的体现。想想现在的中国,如今的繁荣昌盛都源于他们不懈的努力,现在的美好更是无数革命者用生命换来的。周恩来小小年纪就已经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陈延年和陈乔年一生都在为国家奋斗,生而为了国家,死而为了中国。是他们用鲜活的生命为国家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护罩,今天的幸福,应该感谢的定是这些勇士!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

看完这部电视剧,我感受颇深。我们当今美好的社会不就是像他们那样的人拼搏出来的吗?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负他们对我们的期望。

觉醒年代读后感 篇4

今年是共产党建党百周年!为了庆祝这一历史时刻,出版了很多与党有关的电视剧,其中《觉醒年代》就令我赞叹不已。

我们并不缺乏无法纪念的历史,可我们却总是用吃喝玩乐来填满生活。所有的懒惰与怯懦,都是从忘记历史开始的,我们忘却了来之不易,也忘却了物力艰辛。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诉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只凭一腔孤勇,仍能勇往直前向东去,向西去,去尝试,以头颅,以青春,九死不悔,单单冠以猛士,尤不足述其慷慨。

中国诸朝之变革,从来都不应该是华洋之变,古今之革。皆是疾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非洗经伐髓,不可治之。

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的趋势,逆着趋势的势力在大势面前都会被碾压的粉碎,虽然经历了两次复辟,但终归还是走向了民主,这是大势所趋。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和历史趋势出发,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前辈摸着石头过河,如履薄冰,后辈也要紧跟其后,不惧艰辛。我辈青年虽不需在战乱中扛起国家大旗,但我们仍需要学习先辈的精神。每个时代的人有每个时代的任务,在当今和平的中国不需要我们青年扛枪上战场杀敌护国,但是我们有着同样的任务——强国。但国家最需要的不是空有一腔热血的青年而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我们国家飞速发展,在某些方面已是强国,但却不是全面的,在这个靠才能的时代,我们最应该做的是科技强国。我们虽然不能像钟南山、袁隆平、钱学森他们那样伟大,但时代选择了我们,培养了我们,为了获得时代的认可,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完成好自己的学业,为祖国的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短短几十年,新中国迅速发展起来,那些中流砥柱的老前辈已退下,我们充满着一腔热血的年轻人即将登上舞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我们要感应时代号召,担起少年之责,实现强国之梦。让我们用青春之我铸就青春中国,把小我梦想融入大我情怀,将个人奋斗的前进动力凝聚为民族复兴的时代经纬,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宏乐章!

觉醒年代读后感 篇5

《觉醒时代》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优秀电视剧目、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巨制。

该剧主要以192021《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人生百态。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之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让我感悟最为深刻的不是思想家革命家的激情演讲,而是那一个个不经意反映出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生活的画面。孩子们就坐在泥泞的路上,与坐在车里,手里拿着烧饼的富家少爷、小姐截然不同。一个妇女高叫着:“卖孩子、卖孩子。”他们兴许是被抛弃了,又或许是被这可恶的人贩子拐走了。还有那些官兵斩首后,一个又一个的妇女拿着馒头、花着钱、蘸着人血,可笑地以为自己可以拿它救活自己的孩子。除了愚昧和无知,贫穷也是他们迷信的根源。

但好在,有了这些革命青年,咱们的中国“活”过来了,不会再有人相信这种荒谬至极的救治方法。虽然现在中国已成为了数一数二的大国,但我们仍要牢记历史,为咱们的新中国做出贡献。

觉醒年代读后感 篇6

最近很火的一部剧《觉醒年代》振奋着许多中国人的心,在书本中认识的鲁迅、李大钊、陈独秀等在电视中鲜活了起来,有直言不讳的钱玄同,有点“目中无人”的陈独秀,淡定从容的蔡元培,耿直傲骨的李大钊…每个人的性格色彩分明,也从剧中进一步了解了蔡元培的“不拘一格降人才”,“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看着看着也让人为之动容,内心振奋。

本剧以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为主线,通过开展新文化运动来提高国民素质,提高中国青年的思想,从而使国家强大起来。剧中会出现一些对立面,如崇尚帝制的辜鸿铭,看似总和陈独秀等人做对,但他并不是不爱国,相反,正因为他内心对于爱国的坚守,才会那么反对新文化运动。在他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地位是无法撼动的.,他崇尚儒家思想,认为中国人用心灵体验生活,我们有情感、懂得换位思考,也就是他内心的中国人的精神,而西方是以“头脑”体验生活,而当陈独秀提出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思想来改变国民素质时,他必然是极其反对的,这种反对也是他爱国的一种表现。至于谁对又谁错呢?无法说明,这跟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有关,接受的教育受熏陶的思想有关,同样是爱国这件事,怎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选择。在剧情第十一集时,我终于抛弃了对辜鸿铭的偏见,他对国家浓浓的爱,对中国人精神的透彻理解,用他所坚信着的方式不断给西方人输送中国人精神,让人感动和震撼,也为一开始对他的不良印象感到自己的片面和肤浅。

像何为爱国,如何救国这样的问题,在没有看到一个理想的新中国前,谁也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有相同思想的人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着,所以才有了陈独秀与胡适、李大钊的惺惺相惜。剧中让我最敬佩的是北大校长蔡元培,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一种淡定和睿智,他认为只有不同思想之间的相互碰撞才能产生出更多的思想,他允许并期许着不同声音的出现。他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体现着为有学之士的渴望,他三顾茅庐请陈独秀来担任北大的文科学长,甚至不惜伪造履历。正是这种礼贤下士、爱才惜才的精神,才吸引了大批学界名流,一时间北大人才济济,如夜空中的群星相互辉映,迎来了群星灿烂的蔡元培时代。

这种“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在如今的盛世中依然有着一定思想引领作用,比如在课堂中,老师应秉承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态度,广泛听取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不以对错论英雄,而更重视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分析能力,用自己的观点去说服别人或是从别人的观点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这恰恰也是21世纪所必需的技能之一。

如今的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和我们三观不合的人,也许你会惊讶会质疑会抱怨,但你若没有彻底地了解他的生长环境,家庭背景,受教育环境等等容易影响一个人的思想的因素,不妨学会倾听,学会接受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因为许多问题本身没有绝对的正确与否,只是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觉醒年代读后感 篇7

暑假生活之一,自然离不开追剧。有的人喜欢看言情剧,有的人喜欢看古装剧,有的人喜欢看历史正剧。有人说:“你不是00后吗?现在的00后哪会看历史类电视剧啊?”谁说的,这个夏天正好是建党100周年,献礼剧《觉醒年代》备受青睐,连很多00后都在追。我看了之后,深有所感,于是将感受写于此。

我问过很多看过的同龄人:“你们为什么会去看?”答案大多都是历史书上学过啊!看得懂啊!或者人物形象很丰满之类的答案。确实,历史剧自然得有一些功底才能看得懂。《觉醒年代》讲述的就是共产党成立之前的一些人物故事,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能看出演员何剧组的用心。

比如,鲁迅先生作为语文书上的常客,可是90后的童年阴影,他写的文章都要背,那可比《岳阳楼记》和《出师表》还难背。对我们00后来说要幸运许多,他的文章被删了许多,依然比文言文还难懂。我对他的印象无非就是头发根根竖立,眉毛像用浓墨书写的一字,帽子一扣,无所畏惧的走路姿势。除这些以外,对这位文坛巨匠,似乎就很难细数出他的一些生平了。《觉醒年代》让我直观认识了生活中的他,他除了正直、幽默的一面,也有可爱的一面。一切都是“我听蔡公的”,他就是一可爱的干饭人,人家在讨论如何把《新青年》编得更好,他在旁边吃炸酱面,人家久别重逢,他在旁边说:“什么时候开席啊?肚子都饿了。”鲁迅先生,我墙都不服,就服您这种可爱劲啊!

除了鲁迅先生,还在剧中看到了温和的蔡元培校长、刚正不阿的陈独秀先生、奇怪可爱的辜鸿铭先生、关爱贫苦人民的李大钊先生、质朴的青年毛泽东、坚强隐忍的陈延年和单纯的陈乔年。每一个人物都鲜活真实,仿佛他们从历史书里走出来,我一伸手就可触摸到。

当看到陈独秀先生即将离开北大,跟众人告别时,当辜鸿铭先生说出:“君去也,还斗否?”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要与这个夏天告别了,也要与陈独秀先生永别了。剧末,那一行行的字幕就是他们人生的写照。

当我看到历经酷刑的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俩一路血一路笑地走向刑场,看到他们去法国留学的镜头混剪,光影交错间,仿佛看到了一直站在他们身后的父亲——陈独秀先生。投身革命,九死一生的父亲或许设想过:假如有一天,他的儿子们慷慨赴死,他一定会为他们感到骄傲,因为他的儿子们是为中国人民美好的生活献生的。而延乔兄弟俩在就义的时候,透过天边的五彩云霞,坚定的看到现在我们的生活——这是他们期冀的未来生活,他们的梦想而今都实现了。在安徽有两条街道,一条名字叫集贤路,一条名字就叫延乔路,集贤路长,延乔路短,两条路不曾相交,但都通往繁华大道。

追完剧,暑假也过去大半,偶然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历史书很薄,我们偶然翻过的一页便是他们的一生;历史书又很厚,里面记录了太多和他们一样的人。”谁说不是呢?以前以前我在历史书上勾画的考点,就是他们的一生。醒醒吧,不要再不以为然了,因为他们的一生就是为我们现在美好生活奋斗的一生,不要再得过且过了,因为有些革命先烈牺牲时,年龄跟我们一般大。奋起吧,青年们,先烈们在看着我们,世界在看着,看着中国如何在我们手上焕发新的生机。青年们,你可以允许自己平凡,但绝不可以允许自己平庸!“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觉醒年代读后感 篇8

《觉醒年代》是一部以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革为背景的电视剧,讲述了五位青年(汤岩、萧薰儿、林觉民、苏小璐、吕若愚)在时局变幻中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通过观看这部电视剧,我深刻体会到了青年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在时代变革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首先,该剧深刻刻画了五位主角的性格和追求。汤岩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社会改革者,他无畏无惧地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社会弊端,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萧薰儿则是一个性格独立的女性,外表柔弱内心坚强,她不仅勇敢地反对旧式观念,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女性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权利。林觉民和苏小璐则是文化人,他们通过文学艺术去反映和探讨社会现象,呼唤人们的内心觉醒。吕若愚则是一个非法行动的革命者,他出于对国家社会的忧虑和爱国情怀,与革命组织合作进行反抗。

而在故事中,五位主角展示了自己的行动力和决心,表现出对时代的敏感和对未来的希冀。作为观众,我们也被他们引领着对时代学习、思考和探索。他们对爱情、友情、自我认知、家庭关系的理解和处理,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如何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中坚定信仰,勇往直前。

观看这部电视剧也让我再次深刻认识到青年是时代的主角。他们扛起了时代变革的责任和使命,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为国家、为社会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作为青年自己,则需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和方向,勇敢地踏出舒适区,认真地从时代变革中去发掘灵感和契机,成为既有理想的人,也有实际行动的实践者。

总之,观看《觉醒年代》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历练。通过这部电视剧,我认识到了青年在时代中的重要性,感受到了自己也应该勇敢地去拥抱变革,不断学习、进步,成为一个更加完整且懂得责任的人。我相信,这部电视剧的精神将对更多的青年产生积极的影响。

觉醒年代读后感 篇9

100年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得以实践,在那些顽强不屈的中国人民手中奋斗出新的曙光,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一个昂扬向上、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国。从腐朽、压迫到自由、民主,从封建迷信,三纲五常,到崇尚科学,尊重人权。从跪着当奴隶到爬起来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中国人。是谁主宰了这个觉醒时代的命运?最终的答案是人民自己。是人民自己觉醒了!

作为21世纪新时代的青年,我感慨那是一个多么不平凡的年代。是一辈接一辈的共产党人用信仰之头颅,用信念之躯体构筑起的热血沸腾、熊熊燃烧的中国之魂、中国之脊梁。20xx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表彰了42位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其颁授勋章奖章,他强调:“向他们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寻求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都是共和国的功臣,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是的,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中国之魂魄,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安康的生活。

斯人已去,世界飞速日新月异,中国已不是昨日之中国。然历史一直在提醒我们:勿忘来路。信仰如火炬,开始在人民心中燃烧,点亮着人性之光,给社会,给这个时代带来了无限的希冀与温暖。

信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仰之于国家,犹如土地孕育着希望,难以想象一个无信仰之国将会如何慢慢消沉于安溺,国民如行尸走肉一般死寂沉沉,毫无希望。信仰之于个人,犹如甘泉滋润着生命,无甘泉徐徐流淌,生命将干渴而殆。我们都不能缺失自己的信仰。

回顾历史,总是有意外收获。回顾中国共产党这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党从无到有,每一步的攀登、进步都是多少人用整个青春,整个生命奋斗而来。又牺牲了多少家庭,多少子女,多少父母的安逸与幸福。成功总是需要以牺牲作为代价来交换,甚至付出是比生命还昂贵的东西。“振兴中华”这句口号让多少仁人志士,爱国人士前仆后继,多少鲜活的背影让人泪湿满衫。英雄如东去之涛涛大江,层出不穷,连绵不绝。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放弃了本该享受的安逸生活,选择为国家而战,为信仰而战。这不仅源于对自身命运的不甘,更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让深处囹圄之中的他们却甘之如饴?答案是信仰。那是一种超乎于个人本身,将祖国命运与自身命运紧密相连的境界。那更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精神追求与人生价值信仰。

你若问我,何为信仰?坚信,笃定,不迷失。可否再具体?—乃心中有敬畏,脚下有泥土。四海之地,天高海阔凭鱼跃,有信仰之人方能于庸庸之才之中脱颖而出,实现梦想,成一方事业,成伟大人生。岁月漫长,历史浩荡送走了无数的人却记住了一些人的名字。岁月失语,为史能言,并将流传于世世代代,永不间断。前路崎岖,身负伟大梦想,我辈自当自立自强,并以此自勉,奋之青春,心有所信,心有所望,心中有海,眼里有浪,脚下有光。看万里之江河,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觉醒年代读后感 篇10

对于百年前的历史,除去历史书上那些晦涩难记的考点,你还知道多少呢?鲁迅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写出那些让我们现在“背诵全文”的文章?“新文化运动总司令”陈独秀会被亲生儿子骂“伪君子”?毛泽东在看到《新青年》时,是怎样的心情?这些书本鲜少提及的,或许才是那个年代人们为信念奋战的真实一生。

《觉醒年代》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年代,带我们走进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奋战的一生。

“天发杀机,战云四飞,倭族趁机,逼我夏宇,留日学子,羁身异域,回望神州,仰天悲愤”。这是李大钊在日留学时听闻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时的振臂高呼。此时的他迫切的想为中国寻求一条出路,想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幕,是“他从雨中走来”,青年毛泽东在雨巷中奔跑,他一路跑来,所看到的一幕幕,镜头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正是那个年代的缩影。在雨巷中,有策马狂奔的军阀,有在小轿车里吃着面包看着雨中小巷的富家子弟,有在街边卖女儿的妇女,也有在雨中捡食物狼吞虎咽的乞丐。他从雨中走来,从人民的疾苦中走来。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疾苦,激励了革命的先辈们他们不忍心看到自己所热爱的国家沦陷,他们迫切的想为国家寻求一条正确的道路。他们一路跌跌撞撞,可他们从未放弃,使他们如此坚定的只有他们的信仰——爱国!

在网上看到一段话:我们站在历史后人的视角看先辈们,感觉到他们伟大,但他们的伟大和悲壮,远比我们所能想象深重的多,因为我们看见了他们的胜利,而他们在牺牲时并不能预知未来,不知道自己的牺牲,对中国的胜利有多大意义,也不知道我们要用多少年才能迎来胜利,甚至不确定我们能不能胜利,他们抱着一腔热血,在牺牲之时所能依赖的只有满怀的信念,曾经我一度想不通,为什么有人要当汉奸,后来有一天和人聊起这个话题,他说,他们又不知道中国能否扛过去,在那样的背景下最终胜利更像痴人说梦。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一切,并不是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当坏人的人想不到会有今天,而成为英雄的那些人大约也想不到。到那一天我才突然明白,原来那些人说着“我们一定会获得最终胜利”时,并不真正知道他们真的能成功,原来他们前赴后继牺牲的时候也并不真正的确定。他们的牺牲时表示能换来想要的结果原来坚定地信仰是这个意思,原来我一直知道他们伟大却依然低估了他们的伟大。

陈延年说:“作为长子,我可能不能为父母尽孝,不能为弟弟妹妹尽责,因为我也是立志要为国家献身的”。他在29岁被国民党反动派乱刀砍死,他的弟弟陈乔年26岁时被国民党杀害。无数的革命先辈为了信念献身为了理想献身,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献身。

看完这部剧之后,以前只是一个个名字的先烈突然鲜活了,以前只是历史课死记硬背的任务评价历史意义在某一刻突然懂了,原来在《情深深雨濛濛》的那个年代并不只是才子佳人,花前月下,醉生梦死,更是哀鸿遍野,饿殍累累的乱世。真的有人吃人血馒头救命有人为国家一夜白头。

作为后辈我在享受着先烈带来的盛世时,也更要铭记,要心怀感恩,更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定信念,以一腔热血,报先烈之恩,创盛世华夏!

觉醒年代读后感 篇11

《觉醒年代》是一部非常有感触的电视剧,它让我对新中国60年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影片中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嬗变过程,让我领略了那段充满磨难和奋斗的时代。

首先,电视剧从革命时期开始展开,讲述了中国人民为了追求自由平等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特别是在解放战争中,英勇的中国人民军队打败了美国帝国主义势力,终于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观看这部电视剧让我深切地体会到,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同时,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电视剧中的主人公们也闪耀出独特的个性和优秀品质,体现了中国革命时期人民的朴实和坚韧不拔。

其次,电视剧中特别突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重要性以及那个时期的社会变化。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了艰苦的探索,过去制约中国经济深入发展的束缚得到了解除,开创了一个全新时代,也为中国国际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一时期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导致了许多人的命运纠结。主人公们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的多彩故事展现了人们在社会大变革中的奋斗、创新和求索。

最后,电视剧中的故事也充分体现了人性的广泛性、复杂性和矛盾性,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故事中的主人公们的目光顽强、生命力旺盛、不屈不挠、迎难而上,他们的成长、爱情、家庭都经过了重重的洗礼。而他们最终在各自领域的奋斗中,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总之,这部电视剧让我更加深入、全面了解了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也让我对中国现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它也让我觉得,在这个极富挑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奉献,为国家作出更重要的贡献。

觉醒年代读后感 篇12

作为一部以反抗和革命为主题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展示了一群年轻人的决心和勇气,以及他们为了改变社会而奋斗的过程。在其中,他们经历了痛苦、挫折和失落,但仍然坚定不移地践行着自己的信仰。本文将从故事情节、人物刻画以及艺术表现等方面谈一谈我对《觉醒年代》的个人看法。

一、故事情节的逻辑性

《觉醒年代》通过刻画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面临的困境,展示了他们的成长过程。其中,财务造假、家庭暴力、权力腐败等社会问题被深入挖掘,以此揭示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同时, 剧情中人物的情感线条也非常明晰,人物的关系层次清晰,具有良好的逻辑性和铺垫性。在全剧的结尾处,作者还设想出一幅人物轮廓图,将所有人物的归属和命运安排得非常妥当。

二、人物形象的构建

《觉醒年代》不仅通过剧情反映现实社会的问题,更是将这些社会问题承载在每个角色身上,通过他们的情感和行为,鲜明地刻画出了各个角色的形象,使得他们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例如,男主角文亦舟是一个充满正义感、无私奉献的人,而女主角许微宁则是一个坦率直白、勇往直前的人,许可成是一个刻苦钻研、志在必得的人。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让观众们看到了一个个具有血肉之躯的人类,从而能够完全代入他们的情感世界之中。

三、艺术表现的视觉冲击

《觉醒年代》的视觉效果非常出色。从色调、服装,到环境布景和植入的音乐,每一帧都讲述出一个故事。画面色调更显年轻气息,更切合主题,增强了触感,使观众不仅能从情节中看到,也能从视觉上感悟青春新时代的关键词。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服装设计同样注重时代感和人物性格,而环境布景的搭建更是道尽了时代背景的气息。所有这些视觉元素的细致雕琢,令观众不仅思考到剧中的问题,还能够感受到更深刻的情感冲击。

总体而言,觉醒年代以时代故事为基础,讲述了一群青年反抗社会不公的故事,同时也是他们成长为更加坚强、勇敢和有责任心的个体的成长过程。电视剧通过积极的人物性格刻画、悬念和情感之间的平衡,以及视觉冲击的发挥,满足了人们渴望找到有关勇气、信仰和奋斗的故事的需求。例如,反贪、反腐、反家暴、反苛捐杂税,反霸压等等,都能够组建成一个强大的革命大联盟,我们在观看中感受到了革命精神和人性的力量。要想成为一名专业评论员,就需要学会多角度、全方位、有机结合地,去探讨观影经历。

这部电视剧,让人们在看到现实问题时同时也能够获取到正能量的信息,体现了时代前沿和良心制作的结合,这恰恰是许多现实题材剧的特点。除此之外,它也是人性化的一个作品,它走得很真实、很人性、不失快节奏,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确实是一部值得推崇的电视剧。

觉醒年代读后感 篇13

寒假作业七七八八的都做完了,闲着没事干,便在平板上看起了老师布置的电视剧《觉醒年代》,没想到竟然收获颇丰。

《觉醒年代》里的人们竟有着那个年代的超前智慧:提倡新思想的,气冲斗牛;主张旧思想的,则巧舌如簧,会维护自己。陈独秀的思想清晰且受人欢迎。中国人只是缺一个指引方向的,骨子里都有一股冲劲。《新青年》出版后,买的人不少,不论是受苦受累的民众,还是青年学生,亦是商人,只要还没有沦陷在旧封建思想之中,拿到这本书后,眼里就会有希骥。有能力的,并且有思想觉悟的,都要跟着大干一场,一时间,当真是气冲斗牛。

新文化运动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弱势之反派被攻击的体无完肤,服服帖帖,中国的时代要来了,中国要觉醒了,要翻身,要战斗,谁也无法阻挡。在此期间,陈独秀等先驱是中国最忠诚的战士,他们一心为拯救中国的圣土,为唤醒中国人民而奋战。

现在的人其实或多或少是有些堕落的,没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直接与人民接触,只是暗地策划着如何能让自己舒适,骨子里的冲劲也没了。我认为,创造即进步,只有创造,才能拓宽进步的渠道,创造才能构建未来,预知未来,现在的中国人,已是今非昔比,之前人们想着如何进步,如何斗争,现在想着如何安排。小地方的人想着如何走出去,大地方的人想着如何在晚年全身而退,父母都在想着让儿女们能够拿到高薪……想要创造的却是少之又少。中国到现在仍然算不上发达国家,人们口中的好东西竟然都是进口的。为什么中国的商品很大程度上不能与国外的相比?源自中国人很少自己创造,国产香水只能在两元店卖,当然不是好货。中国造不出超跑,理由竟是怕赔钱。

一心想走出小地方的人却想不到小地方有多少资源未被开发,找工作的人从来不想着自己创业……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所以,中国人应该学着自己创造,趁着还年轻,把握机会,努力学习,极力创造,补国之不足,拓未来之渠道,时代进步应该如此,国民进步重在创造?

觉醒年代读后感 篇14

我认为,立国之根本在于立人,立人之根本在于思学,思学的起点正是文化。优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坚实的力量,它树人思想、立人秉性、使人明智,在任何年代,始终独具无形化有形的伟力。

《觉醒年代》里,旧中国形势紧迫,民不聊生,人民在残酷的环境下生活疾苦,家国百废待兴。人人岌岌可危,顾好自己已属不易,可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文化先锋带着巨大的勇气,在北京大学这块阵地上,运用《新青年》、《每周评论》,以手中的笔,口中的言,开启浩浩荡荡的新文化运动。他们努力把迫切改革的思潮,无惧无畏的传播着,这样的善念和举动,已不是个人良知可概之,那是他们环抱着理想的苍翠大树,扎进土地,希望家国稳健;那是他们手捧着希望的美好荧光,勇往直前,希望百姓安乐。

他们站立在新文化大潮的浪尖上,毫不动摇信念。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为数不多的文化人就是文明人,文明人就要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负责,有责任带领人民进行抗争,这是历史赋予的责任担当。”

为了新文化运动走向大众,启蒙大众思想,他们对年轻学子们进行抽丝剥茧的教育,向劳工苦力们开办循循善诱的学堂,让大众正视旧中国的国情现状,从启发中思考,从提问中实践,从实践中变通。新文化好似奔涌的滚滚热浪,萌生的思想、理论和主义,经受着大浪淘沙的考验。文化人的武器是文章和演讲,他们用知识革命去抗争去呐喊,字字句句都强力撞击着腐朽软弱的旧中国,警醒着麻木冷漠的人们。以文化之威力震荡出全民爱国的红色激情,在混沌愚昧软弱的旧年代里唤醒民智、开悟精神,让人们在求知、求好、求变、求兴中,惊觉国之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

文化是集合体。于国,是民族的气节。于民,是个人的勇担。

其一,文化为思想打了一束光,也为好学埋下一粒种子,让人始终朝着美好去。学文化从识字开始,读书识字才能分辨善恶,明辨是非才能探究思考,追寻真理才能创造美好。所以文化总是层层递进,传递恒久的力量。其二,文化把思考建立在学习基础上,使认知更新在辩证上,让人不断壮大自身。宣传普及文化可启蒙大众思想,提高大众素质,只有敢于对美好向往,才懂时代选择的必要,坚定美好信念。所以文化总是带来觉醒,传递昂扬的力量。其三,文化让求知成为对美好的不断追求,在探寻的路途上,学习文化延伸出的触角会扩展求知欲,文化知识会在内心砌起丰富的美好,这些美好筑牢着内心的善良。所以文化总是带来生活里的新发现,传递上和善的力量。

文化的力量,是在旧中国,有文化先锋用赤诚涤荡国耻、寻求道路、振兴国邦,集结文化志士凝聚荧光划亮天空,在觉醒年代开天辟地。而今,在这个崛起的时代,中华优秀文化无穷无尽的滋养着、影响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过去、当下与未来,文化的力量总会引导我们,奔着进步去,向着美好去!

觉醒年代读后感 篇15

“我只愿中国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

——题记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这荡气回肠的歌词不禁让我联想到我最近在看的《觉醒年代》这部剧。这部剧从开播到现在,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好评,这背后的一切不仅是由于剧中真实还原了那个年代的实际情况,更是由于剧中充分展示了那群青年即使生逢乱世,即使命运如蝼蚁,仍然心向光明,向上走的精神面貌。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那个时代,那些青年人,风华正茂,书生意气。偏偏就是这些人拿起了手中的笔一点一滴拯救国人迂腐的落后思想,一笔一画描绘祖国的宏伟蓝图,为那个久病难治的中国寻求一点的出路。

在剧中,被捕学生不畏强权,勇敢伸出自己的拳头向这个社会的不公不义据理抗争;李大钊先生扎根群众,表现出鲜明的革命性;陈独秀一生不懈探索救国救民真理;陈延年、陈乔年烈士赴法勤工俭学,宁死不跪;蔡元培先生置身北大,雪中三请陈独秀,扛着巨大压力支持学生运动;辜鸿铭先生以国为大,致力于翻译事业……

希望今天的人们可以了解那些舍弃小我拥抱大我的先驱,记住那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名字,不忘今天幸福生活的来路。

我已经不记得是在哪看到的这段话了,但记得大致意思:我们站在历史后来人的视角看先辈们,感觉到他们的伟大。但其实,他们的伟大和悲壮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深重得多。因为我们看见了他们的胜利,所以能感受到他们的奋斗意义重大,而他们在牺牲之时并不能预知未来,不知道自己的牺牲对中国的胜利有多大意义,也不知道我们要用多少年才能迎来胜利,甚至不确定我们能否胜利。他们抱着一腔热血,在牺牲之时所能依赖的只有满怀的信念。原来我一直知道他们的伟大,却依然低估了他们的伟大。

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能一观这觉醒年代的故事,他们绝不应该只是存在于教科书的白纸黑字,而是笔笔用血泪和牺牲写就的真实的不该被忘却的历史。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贵之时期也。回望青春年月,你能看到导弹之父钱学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肝胆之父吴孟超……他们以青年之躯铸就了以“父”之名。他们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书写了他们那代人的青春华章。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应学习先辈,创造未来的新征程。

本文网址:http://m.bijiaogao.com/xindetihui/200476.html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