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悟范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会心得通用

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每当观看或者阅读后,老师一般都要求我们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感悟范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会心得通用”,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会心得(篇一)

20xx年4月24日,在镇教育局组织下,我来到大良参加了《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研讨会》,我听了XX镇的综合实践开展情况经验介绍、XX实验小学现场观摩课堂教学、两节录像课的说课,过程中,我学习着、感悟着、感动着……

一、学校领导的重视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会议期间听取了北滘镇、大良镇学校的汇报,从汇报中我深刻的感受到这些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如此扎实与学校校长的重视分不开,学校校长不仅从思想上把综合实践按活动课程放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而且从课时、师资、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保证,这样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区基本上已经全面开花,大良嘉信西山小学、大良聚贤小学,他们在校长与老师们的努力下,早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得红红火火,一些老师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平台上迅速成长着,比如,聚贤小学的梁婉华老师,她刚刚任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半年,在引路人的指导下,她很快就在这一学科成长起来,这正如她的引路人总结的,这与她扎实的学风教风是分不开的。

二、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自20xx年我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老师们不断的学习与探索,逐步掌握了其思想内涵与方法,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实践,通过参加本次会议,我惊喜的发现我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不断前进。表现有四: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系列化:

从北滘镇的综合实践开展情况经验介绍,在汇报中充分体现了北滘镇如何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系列化,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任课教师不断深入研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共同拟定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具体的课程实施目标,目标拟定的细致、切合实际,这就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定好位,也为全校科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起了一个指导作。做到不盲目实施该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系列化:

北滘镇在开展踪合实践活动时,能够根据本地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具体情况,挖掘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来拟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如“双皮奶的研究与制作”、“寻访碧江金楼”“佛山剪纸”等。这些都是顺德甚至是北滘镇的本土文化,极具乡土气息,学生研究起来自然会感到很亲切,研究的兴趣也会更浓,这为其他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上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教研系列化:

自从进入新课改以来,学校在语文、数学等其它国家规定课程的实施中,校本教研开展的红红火火,从最原始的集体备课发展到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聚焦课堂,解决课堂中的问题,使校本教研更具有针对性,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本次会议,我发现北滘镇这种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已经在综合实践这种新型的课程所运用,教师们在连片教研中不断成长,他们集集体智慧为一体,更能够深入领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真谛,在集体教研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时我在会议现场听到这样的介绍以后感觉豁然开朗,感受到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美好的前景。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研究系列化:

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放到科研的角度去研究它,大良嘉信西山小学,聚贤小学的部教师承担了该课程的科研课题,他们分别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整合策略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这为其他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先进经验。

从以上可以深刻感受到我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听了聚贤小学梁婉华老师介绍她如何开展《走进顺德糖厂》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其中展现了学生在活动中的图片,有去采访的、查找资料的,上课时学生提出问题研究,老师引导学生归纳等活动照片。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那种热情、大方、知识领域非常广的优秀品质。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们在这次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无不感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孩子们带来的发展机遇。

四、有一批投身该课程的老师们让我感动着:

在整个会议期间,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些领导和在一线任教的老师们,从各种课型的展示、到资料的整理无不看出任课教师孜孜不倦的身影。大良聚贤小学教师,真是《遇上你是我的缘》,从初见 ----相识---- 相知 。感受到了老师们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正是有了这样的教师,我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开展得越来越好。

通过本次活动,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只要用心,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热心投入,没有办不好的事情,衷心希望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得越来越好,也希望我自己能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道路上作出贡献,为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出一分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会心得(篇二)

有幸参加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受益良多,讲课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节节精彩的课。每节课都让我感受到老师们深厚的教学功底,以及对教材的深入挖掘。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课堂容量大,让学生在充分探索中主动获取新知,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等过程中总结出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课堂节奏紧凑、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充分去感知,同时练习设计由易到难,富有层次性,充分体现了课题的高效性,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

《角的认识》,教师平易近人,教学贴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近角、认识角、会画角,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在生活中找到角,指出角,角有尖尖的头部,胖胖的身体,多么形象的比喻。一句小眼睛看老师,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的拉回课堂中来。

数学来源生活,在听课过程中,老师们都注重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通过“找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桌角保护套是什么形状的”、等等,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增加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会心得(篇三)

非常感谢领导组织这次活动,使我们足不出市就可以领略到我省课改前沿的最新成果。这次活动我们两天共听了十节课,三个课题,一样的课题,不同的设计,体现了执教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教学风格,真是群英荟萃,精彩纷呈。每一节课都充分体现了有效课堂的特点:真实、细腻、深刻、生动、创新。

一、真实

真实、本色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然而,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曾一度出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趋势和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在那些华丽的外衣下,热热闹闹的表象里,究竟有多少真实的成分?而这次的十节课,执教的老师都是用低一年级的学生上课的,充分体现了组织领导和执教老师重教务研、求真务实的敬业态度。他们的课没有课前过度的熟悉学生,没有花哨的设计,教学过程是常态的,课堂生成是自然的,老师的讲解是自然引领,真情流露的。我想,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可能就是返璞归真。

二、细腻。

教学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对每个细节进行精雕细琢,细节处理的质量往往决定一节课的效果。我们看到,执教的十位老师都十分重视细节的处理。如z等四位老师在执教《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时,让学生经历指、量、找、比划、闭眼想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了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特别是让学生比划1毫米时,先让学生捏一捏硬币感受它的厚度,然后让学生轻轻的把硬币抽出,让学生比较准确的比划出1毫米的长度;再如威海的z老师指教《3的倍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通过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摆数得出“只要小棒的总根数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是3的倍数”,然后再借助计数器拨珠子,让学生进一步得出“如果各个数位上珠子个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一般规律,最后在引导学生借助小棒进一步理解特征原理,教学设计细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表面看似普通的教学过程 ,但经过优秀教师的处理,就产生了不样的效果。总之,教执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细腻的教学设计、凝练的教学语言给与会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深刻。

回归数学本色,注意对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交给学生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又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两位教师都向学生介绍了帕斯卡12岁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数学故事,并且在得出结论过程中都采用了“猜测——验证——结论——应用”这一数学问题研究方法。特别是枣庄的张彤彤老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向学生渗透转化、不完全归纳、猜测验证等学习方法,给学生深刻的启迪,凸显了数学的本质。再如臧晓梅等老师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没有简单的停留在让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上,而是借助分小棒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样这样判断的原因,让学生知其然并自其所以然,深刻挖掘了教材的内涵。

四、生动

对于学生来说,缺乏生动的学习无疑是一种苦役,我们看到,在今天的课堂上, 不论是课前的谈话,还是课中交流,都努力创设出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学生营造倾听的气氛,搭建欣赏的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心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真情对话,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正是有了这种和谐、平等的环境,学生才会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全部调动到课堂学习中,大胆表露自己的内心体验,使课堂变的生动而又丰富。这是所有执教教师表现出的又一共同特点。

例如几位老师在执教《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时,都选择从学生喜欢的西游记入手,从会变化的金箍棒引入,学生兴趣盎然。烟台的z老师、济南的z老师,他们幽默诙谐的语言、特有的教学风格感染了学生。z老师在执教《三角形内角和》时,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用不同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催生了多种验证方法,课堂生成精彩不断。上这样的课,学生是快乐的;听这样的课,老师是享受的。

五、创新。

创新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我们满怀期待来参加这次活动。听完课后,执教老师锐意创新的精神的确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臧晓梅老师在执教《3的倍数的特征》时,先回顾2、5倍数的特征进行铺垫,接着引导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猜想设计悬念,然后借助直观的小棒帮助学生发现归纳抽象的规律,层层深入,逐步归纳,设计新颖。济南的米老师在执教同一课题时,设计了1—100数的表格,让学生先找出3的倍数,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规律,设计独特,更是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

尽管活动中的每一节课都是经过精心打磨过的,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美丽中的遗憾,也许真实的课堂就应该是一种有缺憾的艺术吧。

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一位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一组数就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还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学生要发现这一规律需要经历不断猜测、否定、再猜测验证的过程,显然在处理这一环节时不够细致。

再如教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时,我们发现,尽管执教老师重视了毫米和分米长度观念的建立,但学生在完成后面修改的数学日记题目时仍显得有些吃力,原因是什么?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思想方法是提升学生思维的手段,细节是决定课堂效率的关键,朴实创新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会心得(篇四)

9月19日至20日,我在桂林市体育馆参加了广西第xx届小学习作和口语交际教学观摩研讨会。4节习作指导课、3节习作讲评课、2节口语交际课、9节课的执教老师,为与会者献上了风格各异、活泼生动的课堂场景;陆云主任以及其他专家的引领,则从理论的高度和操作的层面上提出了习作教学的“本然”、有效性、研究与评价方法,为大家指点迷津、解决困惑。现在,我结合上课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浅显体会。

一、走进生活,真情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反映生活的练笔,是初步地用文字反映对生活的积累。生活是一部无字书、万花筒、展览馆,其间有丰富多彩的写作资源。因此,学生习作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这次习作和口语交际研讨课,老师们都能紧扣孩子们的生活实际选材,如《秘密》、《听一听快乐音符——声音的观察描写》、《场面描写》、《……老师》、《听不到的的话》、《你说我猜》,这些习作和口语交际的选材走进学生的生活,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学生生活中的场景。学生有话可说,有切实的体验,有真实、自由表达的广阔空间。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写好文章的金钥匙。此次活动,很多执教老师在习作方法的指导上都做得很出色。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开启学生思维起着重要作用。

如《听不到的话》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先播放课件,把学生带入其中,为下面观察、认识、描述、思考“听不到的话”做了很好的铺垫。《场面描写》一课,巧妙地以游戏为线索,营造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情景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听一听快乐音符——声音的观察描写》一课,用播放各种声音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倾听声音,展开大胆、独特的想象,让学生乐于接受,主动表达。

2、想方设法,打开思路。

调动学生生活积累,培养创新的品质,写出个性,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与习作教学的追求。张永红老师的课,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他利用多媒体,出示了《开国大典》、《紧急集合》的片段,以此打开学生思路,引发表达欲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卢莹老师通过句子补充训练、学生发言交流等手段,让学生把平时收集的各种资料和信息相互交流,共同启发,帮助学生打开选材思路,有了这一基础,学生的思维活跃,写(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避免千篇一律现象的发生。

3、重视评改,反复读改。

懂得写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对学生的作文也同样如此,“改”文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次研讨会上的名师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评改能力,教给学生一定的评改方法。在完成作文后,教师都注意了让学生进行反复“读改”。通过读改发现一些基本问题,如:漏字、语句不通顺等问题进行修改,并进行简单的润饰,使文章锦上添花,更加完美。名师们不但注意让学生自评自改、而且注重让学生互相评改、老师的指导评改。评改时注重展示了全面优秀的习作,展示习作中闪光的词句段。学生的习作不仅可以打100分,甚至可以超过100分。

三、夸奖学生,体验成功

每个学生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对成功的体验也不同,对于优等生,他成功的体验可能是一次优秀的作业成绩,或者是“三好”学生的荣誉,对于学困生,他成功的体验可能是老师一次不经意的表扬,或是作业本上一句赞美的语言。因此,教师应对每个学生每一点成功都给予表扬和肯定,时时处处激励他们。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又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产生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正是创新的原动力。在这些课上,这些老师们也是这样做的,他们知道好的学生是夸出来的,但他们对学生的夸奖,绝对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发自于内心的。例如:潘老师让学生点评,学生一时紧张忘词,老师说:“等待也是一种美丽。”让学生不再着急、紧张,慢慢回忆。另一个学生发现了学生作文的词语用得好,张老师又是这样鼓励他的:“你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还有学生说他喜欢同学的描述层次清楚时,钟老师赞美他说:“你真是太能干了,连文章结构都看出来了。”还有一个学生说自己猜出是哪位学生的原因,钟老师夸奖他:“你真是善观察、细心的孩子。”……正是由于老师们的发自内心的赞美课堂使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才能积极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才能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看到了国内优秀教师上课的风采,江浙、香港地区的教育改革走在全国的前面,他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着人文主义思想,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平等、融洽,教师具有很强亲和力。上课的教师综合素质高,应变能力强,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学习,能够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回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用心去体验学生的喜怒哀乐,及时地传递自己的感情。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表现非常出色,常常有许多老师预想不到的回答,使得课堂教学异彩纷呈,高潮不断。教学是真正地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更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而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

这正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所要追求的目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渐渐地缩小自己与国内优秀教师的距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会心得(篇五)

此次在泰安举行的幼儿园研讨会即优质课观摩交流会进行了3天,3天中精彩的优质课、深刻的讲座、实效的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在数学中、阅读中还是活动中都应该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下面我把我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让孩子在数学中玩

在五大领域中,数学活动在幼儿园是最难开展的。数学活动的要领是操作,让幼儿在操作中认知,学会思维。幼儿园的孩子思维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不同的特征。小班以具体形象为主;中班从具体形象思维想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大班的孩子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如何把握各年龄阶段思维的特征并以游戏活动贯穿始终成为数学活动的重点。

陈青老师的两节大班数活动《看看排排》和《图形碰碰乐》对我的印象最深。优秀的教学活动并不在于准备材料的多少、丰富与否,而在于能以最少的教具调动孩子自始至终极大的兴趣。陈老师两节课的精点在于此。这两节课数学性很强,需要孩子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陈老师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每节课的设计环节由简单到复杂,环环相扣,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在出现困难的地方适时恰当的给予孩子指导,促进孩子思考。《看看排排》中,不仅材料可以排序,身体可以排序,竟然声音也可以排序,这是许多老师都没有想到的。老师的一句点睛,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力,思维得到了更大的拓展。《图形碰碰乐》中,孩子们在操作中感受到拼搭组合的乐趣,在最后的三角形找家中体验到合作游戏的快乐,并明白动手尝试的重要性。

黄瑾老师的精彩点评、抛出的问题更让我们对这几节活动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以后设计活动时,我们应更多的关注孩子能够学习那些知识点,能不能看到孩子的学习水平、学习过程、学习特点。对于每节活动及时的给予反思。黄老师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问题与思考进行了专题讲座,从对数学的理解,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再到数学区域活动的创设都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讲解与分析。最后,在数学教育中教师的专业素养时突出关键的公式:成长=实践+反思

二、让孩子在阅读中乐

近几年,绘本逐渐在各个幼儿园开展。阅读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环,阅读是一种兴趣,需要激发;阅读是一种状态,需要保持;阅读是一种习惯,需要培养;阅读是一种生活,需要滋润。海克曼认为对儿童时期进行人力投资,将对他成年后的就业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余耀老师首先讲述了绘本的重要性,针对儿童提出阅读的审美、娱乐、认识和教育四大功能,以及阅读的爱、自然、顽童和成长的四大母题。从一个个生动的实例中娓娓道来绘本对孩子成长中的影响。一个优秀的绘本中能发现挖掘出许多知识点,一天、一周甚至一学期都可能讲不完。在给孩子们讲述绘本时要做到讲述心中有这本书,讲述心中有人,讲述心中还要有自己。最后,余耀老师结合《动物绝对不穿衣服》这一绘本,从目标制定、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方面具体探究如何使绘本转换为某一具体活动。

三、让孩子在外出中享受生活

大自然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天堂,孩子的天性属于自然,天真烂漫,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外出活动为塑造灵动与丰满的心灵创造了机会。山东科技大学幼儿园梁园长为我们做了精彩的“特色外出活动,让孩子的生活更精彩”的讲座。关于儿童与自然,去自然化的生活、儿童的自然缺失症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的现代病,而特色活动能让孩子们回归自然。梁园长提出外出活动的三条途径:根据季节特点、结合节日主题活动、利用自然环境社区环境生活环境等展开。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段段有趣的视频让我们意识到每一次外出孩子更能读懂大自然、老师更能读懂孩子。这是孩子们在童年这一“人生最重要的时期”真正拥有了一段光彩夺目的、独特的、不可再现的精彩生活。

BijiaoGao.com扩展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推荐


安徽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宁国市实验小学

3月17日到3月19日,在安庆市石化三小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全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究活动。来自全省各地的有18位参赛选手上了观摩课。这些参赛选手都是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学精英,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在这次活动中,受益匪浅,老师的课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在教材处理上亦是惊奇不断。从中让我体会到:一节课的成败与否,不在于画面有多么的花哨,讲解有多么的委婉,活动有多么的热闹,设计有多么的丰富……关键在于只要学生掌握了知识,该发展的能力发展了,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让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增强,就是一节好课。

总体印象:

1、参赛教师穿着得体,落落大方,举手投足间透出精干、干练。

2、参赛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使教学变得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参赛教师都使用视频展示台对学生作业和作品进行展示,方便、快捷且清晰。

4、参赛教师的课前提问、课前小游戏拉近了师生间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参赛教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6、参赛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通过让学生摆、折、画,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7、参赛教师的教学语言精炼、丰富、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

8、参赛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的一种方式。

细节印象:

一、对当地学生的印象

本次观摩,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上课的学生,他们非常优秀: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能提出老师想要的一切问题,能碰撞出老师你想要的精彩,能和老师达成想要的天然默契,而且还非常的有礼貌、守纪律。记得那些学生走上舞台时安静、有秩序,生怕影响了别人似的。下课时是那样有秩序地向老师告别,还要整齐地转过来向听课的老师敬礼,问声“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再见!”再有秩序地离开会场!学生课堂上活跃的思维更是让我们惊叹。如第一个给我们做课的刘志强老师在《旅游中的数学》这节课始,刘老师提到自己承诺了要在“五•一”期间带领原班学生到黄山去旅游,现要请大家帮帮忙,谈一谈旅游前要做哪些准备,旅游过程中要解决哪些问题时,结果学生回答出了刘老师预设的各种不同的问题,诸如租车,用餐,门票,时间,安全等等。程媛媛老师教学《包装的学问》一课进行到探究将四个长、宽、高分别是15厘米、10厘米、6厘米的茶叶盒进行包装,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的原因时,有一个学生不是去计算,而是想象和比较,他走上展台,很从容地将一个盒子的大面与两个中面的大小进行直观比较,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出将两个中面重叠起来最节省包装纸。吴晓秋老师在教学《平均数》一课进行到巩固练习时,出了一道题,“小熊冷饮店又该进冰糕了,小熊翻开了商店各月前三周卖出的冰糕情况统计图,发现第前三周依次为8箱、7箱、9箱,问本周该进多少箱呢?”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平均数“8箱”、最多的箱数“9箱”、“比卖出最多的周还要多一些的箱数,防止还会更多”。这些学生太有才了!

学生有这样活跃的思维,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他们的任课老师平时肯定付出了很多的艰辛。

二、感受大师的风采。

1、感受他们的“数学专业素养”。

赵劲松老师执教三年级的《平移和旋转》,由于这两个概念教材没有下定义,也没有用语言描述,只要求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在感知平移和旋转时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动作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的方式:第一层次是模仿,观察动画中的物体运动情况,并用动作表演出来,在分类的基础上,揭示两种运动形式及课题;第二个层次是用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的运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运动形式(向左平移两步、向右平移两步、原地旋转两圈)感受两种运动的不同感觉,同时暗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层次是再现,根据静止的画面,想像它的运动方式,并用手势将其表示出来。三次动作表演,既满足了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同时在举手投足之间加深了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可谓“一切尽在不言中”!为接下来深入研究图形的平移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接下的一个环节则更加精彩了,由于平移有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赵老师设计了一个遮眼活动,让一个学生到电脑前遮住眼睛只看键盘上的方向键,听下面学生的指令操作,让全体学生用方向语言提示,眼睛看距离,大脑思考平移的两个要素,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样的课怎会不精彩呢?如果说让学生说出平移情况是一种考验,那么再接下来的动手画则更具有挑战性。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赵老师设计了“尝试——演示——判断——比较——再画”五次活动,在尝试中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结”再通过判断和展示打开这个“结”,接着在比较中优化方法,最后通过再画,使学生初步掌握画平移图形的方法,而两次画图所组成的小帆船,既体现了数学的美,又蕴含着教师美好的祝福,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感受他们的“激情”。

在本次活动中,丁雪洁老师应是最有激情的老师。她教学的是《体积与容积》,是本次研讨活动的最后一节课,从一开始的课前谈话起,就很明显的看出这个班的学生情绪低落,丁老师以饱满的激情贯穿课堂始终,用她特有的方式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在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

3、他们都是“有心”的老师。

吴晓秋老师是这次做课老师中最“有心”的一位老师,课前交流时,她能记住班里“在大路上看到老师就向老师问好”的学生的名字;“比猴还要聪明的同学”的模样,并叫出她的名字……这位老师一下能在班上找出六、七个有一定特征的学生名字,一下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这是我学不到的本领。

4、他们都是“勇于创新”的教师。

我们通常在说谁大谁小的时候,一定用到谁比较大谁比较小的完整名词,可是程媛媛老师在教学《包装的学问》一课的伊始,她引导学生给一个长方体的三个面取名字,分别叫做“大面”、“中面”、“小面”,这样取名为后面说明哪两个面重叠起来能节省包装纸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不仅形象易记,更顺口。

三、谈谈这次活动对我的启发,与各位交流。

1、不“板着面孔”上课。

在一群各行各业都有的人群中,我们能很快地看出谁是教师,因为大多数教师的脸上都写着:“单纯、苦大仇深”这几个字。我们学校女教师比较多,大家自己比较一下,语数教师同其他学科老师的区别,语数教师明显更具备沧桑感。这一方面跟劳动量大小和压力有关,我想同心态及教学观念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要做到“争效率、少怄气”,在课堂上努力组织好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争取让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认真听课;不要因为个别学生的表现影响到自己的教学情绪,因为我们的情绪是直接决定学生的上课情绪,教师情绪好、心情好,学生也会受到感染,上一节好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为有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反之,教师心情不好、发脾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课堂效率自然低下。课标上说:人人学所需的数学,也就是说数学并不是人人都能学好的,有些学生学到他需要的就可以了,我们不要同这样的学生较劲,你再怎么逼他也没用,大不了从60分逼到70分,没任何意义。

2、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

淮北市实验小学丁雪洁老师的《体积与容积》,“骆驼与阿拉伯人的故事”,P18;

马鞍山师范附小雷雁老师《对策问题》,“5、7、9和6、8、10两组扑克牌比大小”,P19。

3、学习内容生活化。

这点是老生常谈,我的感触是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比如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方敏老师的《平均数》的新课素材就是本班学生体育课上的跳绳比赛,围绕“如何比较两组同学跳绳水平”进行教学。

4、提问技巧。方敏老师的《平均数》,师:如何比较哪组同学的跳绳水平高?学生计算出男生平均每人跳7下,女生每人跳8下;师问跳得最多的那个男生:你跳了10下,怎么平均每人7下呢?你还有的3下呢?通过学生的思考渗透“移多补少”的思想,轻松掌握“平均数”真实含义。另一位老师也上了这一课,我感觉到他的学生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但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5、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六安市裕安区徐集镇中心学校许海峰老师的《认识分数》中也安排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中认识分数,体验到分数的产生及意义。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还播放音乐。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例,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与机智,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330字


进到这个页面肯定是需要心得体会范文的,你还在寻找心仪的范文嘛。是什么样子的心得体会值得我们收藏借鉴呢?《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330字》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

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一】

3月20号,淮北市送教下乡活动在我校举行,淮北市实验三小何老师和我校邵老师,给我们上了公开课。何老师激情四溢,活力四射的讲课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是,每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

第一,教师的良好业务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一,口语流利,发音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对教学全过程的理解,才能让学生,学到正确的知识。二,善于利用多媒体,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生动。三,教材自然,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教学氛围,富有艺术性。四,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教学功底作为后盾,使得课堂更加充实。

第二,英语课件的精心制作,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活动,老师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利用电脑课件,录音机,多媒体,编一些游戏和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本次参加讲课的两位老师,制作的课件,都是用多媒体制作,非常富有创意,既形象又生动。通过各种直观形象的图片,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单词,句型以及课文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第三,导入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课题的引入,与各教学环节的衔接是课程设计的重点,两位老师,都采用多种形式导入新课,有的利用图画,有的用当时的天气,学生对这些方式很感兴趣,注意力很集中。

第四,课堂体现了教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两位老师既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又重视了学生个体健康和谐的发展,限度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两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把整个课堂还给了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而且,互动模式多样,采用看图看图画的模式,或巧用本学科,所学内容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明白了努力方向,我可以更加理性的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在看别人上课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同样存在于我的课堂上,但以前没意识到,我深切的体会到了紧迫感,自己需要学的和改进的东西太多太多。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其次虚心向别人请教,多听课,吸取经验来充实自己,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二】

在假期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了《课程标准》,并努力把《数学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相互协作、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目前,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因为新课程的实施而得到根本解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出现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但绝大多数的课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具有超常的稳定性,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并提供了比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参,就能依样操作,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扎根于千百万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其结果是,由于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一般都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的素质的培养,教师根据教案教学时,学生接受过程是被动的,致使在教学中“教师只管讲,任由学生听”,“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教学状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从目前教学的实际看,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课堂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数学素养,应是新课程中课堂教学改革达到的目标。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认为,必须对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加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地能体现课堂教学的全部信息,如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教学过程、师生关系等,一定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说是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的一个途径。新课程标准中,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课程实施评价方面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按照新课程要求,我们把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位在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层次。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了“由教案走向学案”的教学模式改变,并进行了初步探索。大家都知道,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弊端: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即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目前出现的“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学案”在新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自主学习资料。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通过以上分析,也就是进一步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和必要性。

二、大力抓好课堂教学,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适时指导”的新课程教育理念,推行“情景——探究——实践”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既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本学期中,提倡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是针对高一教学知识背景不完备,知识体系不健全,课时数不足的现象提出来的。应当说这样的要求符合新课改精神,对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是大有帮助的。

三、继续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通过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教师们的备课水平。本学期中,我们数学教研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先让每一位任教老师独立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然后备课组再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开展研讨活动,从板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态、课堂的“应急预案”等全方位的进行研讨,努力提高了每位教师个人的综合授课能力。

四、不断创新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已从单一的终结性考试发展为考试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为适应这一转变,本学期,我校数学组在继续大力推进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同时,把新的教学评价观(关注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三维度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立足于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等)贯穿于平时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分年级制定了数学学科分类评价标准,从数学思维品质,数学概念与原理的理解、表达和应用,数学运算能力,数学活动与课外学习,数学与日常生活、其他学科等五个方面对学生的数学学。我们采用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灵活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更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五、对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处理,我认为大体按以下三点来把握

(1)对已删内容,如所有版本教材都未出现,一般不要再捡回,如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解法、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线段的定比分点、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三角方程和反三角函数,极限等。

(2)对有不同处理方式的内容,一般应按所教版本教学。如有不同处理方式在另外版本出现,对解题可能产生影响,则应适当告诉学生。如函数概念的引入,可先讲函数,后讲映射;也可先讲映射,后讲函数。

(3)对新增内容,教材不同版本的表达方式和选用例、习题有差异。备课时,如能多参考一些版本,必能帮助加深理解,提高水平和效率。

总之,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推进此改革,是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解决问。“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是我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动力,我们在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将不断总结已有的成功经验,并努力吸收、借鉴其他老师的成功做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为全面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努力。

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三】

从小学到高中,绝大部分同学在数学这一科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能学好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数学成绩不太好的那些学生,除了少数学生不努力,还有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都很好,但成绩就是不理想,这就使我们不得不从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思维方式上找原因。在我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了解,综合各方面情况分析,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

一、夯实学生基础知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在讲课前能针对新课的初中知识背景,给学生归纳概况,帮助学生回忆起初中已学到的相关知识。实现初高中知识的顺利接轨。比如我带的两个班,学生情况不同,其中一个是优班,学生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好,在讲新课前只需将涉及到以前学

过的知识简略复习一下;另一个班是普通班,基础知识较差,那么在每一节课前,需将初中学过的有关知识比较详细的复习一下,也就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的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速度,争取让大部分学生都能跟上,防止过早两极分化,然后逐步加快教学节奏,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的概念、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有些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牢固,导致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衔接不上。不能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基础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强有力武器,但我们说的基础知识,不是死记硬背而获得的内容。而是指想通悟透其实质,彻底理顺其来龙去脉的逻辑关系。如果没有对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就不可能顺利的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活动。例如“在周长为定值的扇形中,半径是多少是扇形面积最大?”在解决这道题时,出错的有这么几类:1、扇形概念不清楚,2、将周长表示成两半径之和,3、认为周长就是弧长,4、扇形面积公式不清楚,这说明有些同学头脑中缺乏扇形周长、面积等知识,导致问题无法解决。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讲课前及时复习帮助学生弥补以前学过知识。而最好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灵活、善变的思维训练,就是填空、选择题训练,我认为在课堂上可以限时操作训练,注意掌控时间、难度、数量。

二、重视课本知识的挖掘和归纳

数学课本是数学知识的载体,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正确的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同时可以从书中挖掘更丰富的内容。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许多学生对数学教材看不懂、不理解。例如:高一代数关于幂函数y=x(n∈N)的图像和性质一节,教材篇幅较长,图像规律难懂。学生难以接受,为突破这一难点,在讲授课本中n>0和n

定点n>0时,图像过定点(0,0)、(1,1)。n1时图像向上递增延展,当0三、重视定理、结论的推理过程的理解数学运算的实质是根据运算定义及其性质,从已知数据和算式推导出结果的过程,也是一种推理过程。数学推理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尤其在数学公式定理的证明过程中,更能得到体现。通过定理公式的推导证明,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揭示数学思想和方法,尽可能将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使他们看到教师是怎样思考问题的,为什么要这样想?这种示范作用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方式和提高推理能力会有很好的影响。数学中公式、定理多,在教材中绝大多数都进行了证明,但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只记结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善于分析思考其证明的思维方法,忽视其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如:在学习数列时,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书本上都给出了证明,但有的学生不关心公式的由来,而是死记硬背,这样当然能解决一些直接应用公式的问题。但是在遇到下面这样的题目时:1×2+2×2+3×2+2×2+??+n×2,求Sn就无从下手了。这样要用到推导等比数列求和的方法,细心的同学发现很多推导公式定理的一些方法,经常用来解决问题。因此平时学习应该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这是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篇四)

11月2-3日,我们在沂南双语实验学校有幸聆听了参加省级讲课比赛的六节课,感觉收获颇多。上课的六位老师不愧是临沂市乃至山东省的名师,他们扎实的基本功,精练的教学语言,成熟睿智的教学风格,让我深感佩服。他们的每一节课,不但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尤其是临沭附小吕键老师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自然、流畅,让人感觉回味无穷。

1、课前谈话巧妙,不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给了学生很好的启示:“说话不光要简洁,还要讲究准确,生活中很多事情是这样,我们数学也是这样。”

2、选用素材好,情境设计有创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吕老师巧妙创设照片的情景,以此引出数学问题“班长的位置在哪里?用学过的几行几列说说”,以旧引新,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学生推上了主体地位,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活动安排科学合理,引出自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思考。由用列和行介绍班长的位置,到创造数对,再到应用数对以及利用数对确定方格图上的位置,每一个活动的引出都是那么自然流畅,恰到好处。

4、教师语言严密,启发引导及时到位。“怎样既准确又简明的表示班长的位置呢?”“既然每个小组都不约而同地保留了这两个数,说明-这两个数很重要。”像这样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在吕老师的课中举不胜举,这足以看出吕老师扎实、精炼、简洁的教学风格。

5、自然渗透了数学的思想方法。课上吕老师引导学生“回过头来看一看,从刚开始用的方法,到第几行第几列,再到用数对表示班长的位置,咱们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6、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吕老师让学生应用数对生活中的例子“电影院、瓷砖图、地球仪”,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紧张而又短暂的一天半过去了,给人带来疲劳的同时更让人感觉无比的充实,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与他们的差距。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我会努力将我所学应用于教学实践,提搞自己的教学水平。

研讨会心得体会(1610字)


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写一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关于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研讨会心得体会(1610字)》,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一)

3月20号,淮北市送教下乡活动在我校举行,淮北市实验三小何老师和我校邵老师,给我们上了公开课。何老师激情四溢,活力四射的讲课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是,每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

第一,教师的良好业务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一,口语流利,发音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对教学全过程的理解,才能让学生,学到正确的知识。二,善于利用多媒体,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生动。三,教材自然,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教学氛围,富有艺术性。四,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教学功底作为后盾,使得课堂更加充实。

第二,英语课件的精心制作,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活动,老师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利用电脑课件,录音机,多媒体,编一些游戏和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本次参加讲课的两位老师,制作的课件,都是用多媒体制作,非常富有创意,既形象又生动。通过各种直观形象的图片,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单词,句型以及课文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第三,导入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课题的引入,与各教学环节的衔接是课程设计的重点,两位老师,都采用多种形式导入新课,有的利用图画,有的用当时的天气,学生对这些方式很感兴趣,注意力很集中。

第四,课堂体现了教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两位老师既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又重视了学生个体健康和谐的发展,限度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两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把整个课堂还给了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而且,互动模式多样,采用看图看图画的模式,或巧用本学科,所学内容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明白了努力方向,我可以更加理性的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在看别人上课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同样存在于我的课堂上,但以前没意识到,我深切的体会到了紧迫感,自己需要学的和改进的东西太多太多。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其次虚心向别人请教,多听课,吸取经验来充实自己,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二)

在假期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了《课程标准》,并努力把《数学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相互协作、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目前,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因为新课程的实施而得到根本解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出现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但绝大多数的课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具有超常的稳定性,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并提供了比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参,就能依样操作,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扎根于千百万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其结果是,由于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一般都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的素质的培养,教师根据教案教学时,学生接受过程是被动的,致使在教学中“教师只管讲,任由学生听”,“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教学状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从目前教学的实际看,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课堂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数学素养,应是新课程中课堂教学改革达到的目标。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认为,必须对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加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地能体现课堂教学的全部信息,如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教学过程、师生关系等,一定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说是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的一个途径。新课程标准中,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课程实施评价方面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按照新课程要求,我们把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位在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层次。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了“由教案走向学案”的教学模式改变,并进行了初步探索。大家都知道,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弊端: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即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目前出现的“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学案”在新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自主学习资料。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通过以上分析,也就是进一步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和必要性。

二、大力抓好课堂教学,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适时指导”的新课程教育理念,推行“情景——探究——实践”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既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本学期中,提倡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是针对高一教学知识背景不完备,知识体系不健全,课时数不足的现象提出来的。应当说这样的要求符合新课改精神,对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是大有帮助的。

三、继续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通过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教师们的备课水平。本学期中,我们数学教研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先让每一位任教老师独立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然后备课组再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开展研讨活动,从板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态、课堂的“应急预案”等全方位的进行研讨,努力提高了每位教师个人的综合授课能力。

四、不断创新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已从单一的终结性考试发展为考试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为适应这一转变,本学期,我校数学组在继续大力推进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同时,把新的教学评价观(关注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三维度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立足于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等)贯穿于平时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分年级制定了数学学科分类评价标准,从数学思维品质,数学概念与原理的理解、表达和应用,数学运算能力,数学活动与课外学习,数学与日常生活、其他学科等五个方面对学生的数学学。我们采用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灵活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更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五、对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处理,我认为大体按以下三点来把握

(1)对已删内容,如所有版本教材都未出现,一般不要再捡回,如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解法、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线段的定比分点、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三角方程和反三角函数,极限等。

(2)对有不同处理方式的内容,一般应按所教版本教学。如有不同处理方式在另外版本出现,对解题可能产生影响,则应适当告诉学生。如函数概念的引入,可先讲函数,后讲映射;也可先讲映射,后讲函数。

(3)对新增内容,教材不同版本的表达方式和选用例、习题有差异。备课时,如能多参考一些版本,必能帮助加深理解,提高水平和效率。

总之,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推进此改革,是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解决问。“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是我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动力,我们在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将不断总结已有的成功经验,并努力吸收、借鉴其他老师的成功做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为全面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努力。

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三)

在应试教育依然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带毕业班开中高考研讨会显得尤为重要。我所在的地方,省市县级很重视这种研讨与交流,给予了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支持。因而对我们来说,开中考研讨会是每个毕业班老师所津津乐道的,甚至会引以为豪。上周末我和几位同事去xx参加了xx届中考研讨会,现在叫做教师培训会了。说句实话,没有那种特别激动人心的感觉,但要说收获还是有一些的。

首先,我见到了我们市的英语教研员张xx老师。他流利、地道的英语发音彰显了一个英语老师特有的魅力。不断的学习与研究使得他在理论水平方面比我们走得远了很多。除此之外,张老师对工作的认真程度让我们折服。在全市的“阳光师训”活动中,他为了给大家总结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光听课记录就翻阅了200多本。到各个地方学校进行验收检查时,他听课后反馈从来不把问题藏着掖着,而是直言不讳,将问题一一列举。使得有些老师不敢让他听课,还有人背后偷偷叫他“大魔头”呢?但是大家都说他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被指导的教师也能尽快在课堂教学方面提高。希望我们身边多一些这样的人,让我们尽快地在教育教学路上成长起来。

xx中学的精彩我们耳熟能详,短短几年跻身于全国名校之列,靠的是真正的实力。学生自主管理已不陌生,可是张xx老师介绍的走班教学使我为之一振。对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量力而行难道不是对人的一种尊敬吗?这种以前只是在报纸上看到过的外国的教学模式,想不到xx中学已经付诸了实践,这种学习意识和实践精神令人刮目相看。我们做不到大刀阔斧的全校进行改革,为何不能在自己的教学班内分层分组实施教学活动呢?

xx一中的魏xx老师已是第二次来xx进行交流了。她依然是那么健谈、活泼,善于总结、富有经验。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城里老师的压力之重,更看到了城里老师对工作的敬畏。每天的听力播放、阅读指导、校本材料的编写、作文的批改等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可是他们却激情饱满、脸上洋溢着一个做教师的自豪与幸福。我想,这种职业幸福感才是城市教师与乡下教师最大的不同吧。

参与交流的还有xx中学的刘xx,实验中学的周xx。刘老师能将外出培训所学即时实践运用,这一点难能可贵。比如思维导图,他的学生做得挺棒。我则是培训时激动,回家不动。周老师一上场,自信与干练的形象便映入我们眼帘。倾听其漂亮的英语口语也是一种享受。

开研讨会本身也是一种全市同学科教师的交流机会。见到老朋友是一种幸福,结交一些新朋友亦是一种快乐。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就是一种收获。其实、不断的学习才是一种提高自己的真正路径。

研讨会心得体会(篇四)

20xx年4月24日,在镇教育局组织下,我来到大良参加了《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研讨会》,我听了XX镇的综合实践开展情况经验介绍、XX实验小学现场观摩课堂教学、两节录像课的说课,过程中,我学习着、感悟着、感动着……

一、学校领导的重视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会议期间听取了北滘镇、大良镇学校的汇报,从汇报中我深刻的感受到这些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如此扎实与学校校长的重视分不开,学校校长不仅从思想上把综合实践按活动课程放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而且从课时、师资、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保证,这样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区基本上已经全面开花,大良嘉信西山小学、大良聚贤小学,他们在校长与老师们的努力下,早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得红红火火,一些老师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平台上迅速成长着,比如,聚贤小学的梁婉华老师,她刚刚任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半年,在引路人的指导下,她很快就在这一学科成长起来,这正如她的引路人总结的,这与她扎实的学风教风是分不开的。

二、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自20xx年我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老师们不断的学习与探索,逐步掌握了其思想内涵与方法,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实践,通过参加本次会议,我惊喜的发现我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不断前进。表现有四: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系列化:

从北滘镇的综合实践开展情况经验介绍,在汇报中充分体现了北滘镇如何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系列化,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任课教师不断深入研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共同拟定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具体的课程实施目标,目标拟定的细致、切合实际,这就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定好位,也为全校科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起了一个指导作。做到不盲目实施该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系列化:

北滘镇在开展踪合实践活动时,能够根据本地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具体情况,挖掘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来拟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如“双皮奶的研究与制作”、“寻访碧江金楼”“佛山剪纸”等。这些都是顺德甚至是北滘镇的本土文化,极具乡土气息,学生研究起来自然会感到很亲切,研究的兴趣也会更浓,这为其他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上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教研系列化:

自从进入新课改以来,学校在语文、数学等其它国家规定课程的实施中,校本教研开展的红红火火,从最原始的集体备课发展到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聚焦课堂,解决课堂中的问题,使校本教研更具有针对性,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本次会议,我发现北滘镇这种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已经在综合实践这种新型的课程所运用,教师们在连片教研中不断成长,他们集集体智慧为一体,更能够深入领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真谛,在集体教研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时我在会议现场听到这样的介绍以后感觉豁然开朗,感受到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美好的前景。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研究系列化:

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放到科研的角度去研究它,大良嘉信西山小学,聚贤小学的部教师承担了该课程的科研课题,他们分别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整合策略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这为其他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先进经验。

从以上可以深刻感受到我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听了聚贤小学梁婉华老师介绍她如何开展《走进顺德糖厂》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其中展现了学生在活动中的图片,有去采访的、查找资料的,上课时学生提出问题研究,老师引导学生归纳等活动照片。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那种热情、大方、知识领域非常广的优秀品质。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们在这次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无不感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孩子们带来的发展机遇。

四、有一批投身该课程的老师们让我感动着:

在整个会议期间,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些领导和在一线任教的老师们,从各种课型的展示、到资料的整理无不看出任课教师孜孜不倦的身影。大良聚贤小学教师,真是《遇上你是我的缘》,从初见 ----相识---- 相知 。感受到了老师们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正是有了这样的教师,我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开展得越来越好。

通过本次活动,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只要用心,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热心投入,没有办不好的事情,衷心希望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得越来越好,也希望我自己能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道路上作出贡献,为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出一分力。

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五)

非常感谢领导组织这次活动,使我们足不出市就可以领略到我省课改前沿的最新成果。这次活动我们两天共听了十节课,三个课题,一样的课题,不同的设计,体现了执教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教学风格,真是群英荟萃,精彩纷呈。每一节课都充分体现了有效课堂的特点:真实、细腻、深刻、生动、创新。

一、真实

真实、本色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然而,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曾一度出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趋势和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在那些华丽的外衣下,热热闹闹的表象里,究竟有多少真实的成分?而这次的十节课,执教的老师都是用低一年级的学生上课的,充分体现了组织领导和执教老师重教务研、求真务实的敬业态度。他们的课没有课前过度的熟悉学生,没有花哨的设计,教学过程是常态的,课堂生成是自然的,老师的讲解是自然引领,真情流露的。我想,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可能就是返璞归真。

二、细腻。

教学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对每个细节进行精雕细琢,细节处理的质量往往决定一节课的效果。我们看到,执教的十位老师都十分重视细节的处理。如z等四位老师在执教《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时,让学生经历指、量、找、比划、闭眼想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了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特别是让学生比划1毫米时,先让学生捏一捏硬币感受它的厚度,然后让学生轻轻的把硬币抽出,让学生比较准确的比划出1毫米的长度;再如威海的z老师指教《3的倍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通过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摆数得出“只要小棒的总根数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是3的倍数”,然后再借助计数器拨珠子,让学生进一步得出“如果各个数位上珠子个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一般规律,最后在引导学生借助小棒进一步理解特征原理,教学设计细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表面看似普通的教学过程 ,但经过优秀教师的处理,就产生了不样的效果。总之,教执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细腻的教学设计、凝练的教学语言给与会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深刻。

回归数学本色,注意对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交给学生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又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两位教师都向学生介绍了帕斯卡12岁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数学故事,并且在得出结论过程中都采用了“猜测——验证——结论——应用”这一数学问题研究方法。特别是枣庄的张彤彤老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向学生渗透转化、不完全归纳、猜测验证等学习方法,给学生深刻的启迪,凸显了数学的本质。再如臧晓梅等老师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没有简单的停留在让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上,而是借助分小棒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样这样判断的原因,让学生知其然并自其所以然,深刻挖掘了教材的内涵。

四、生动

对于学生来说,缺乏生动的学习无疑是一种苦役,我们看到,在今天的课堂上, 不论是课前的谈话,还是课中交流,都努力创设出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学生营造倾听的气氛,搭建欣赏的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心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真情对话,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正是有了这种和谐、平等的环境,学生才会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全部调动到课堂学习中,大胆表露自己的内心体验,使课堂变的生动而又丰富。这是所有执教教师表现出的又一共同特点。

例如几位老师在执教《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时,都选择从学生喜欢的西游记入手,从会变化的金箍棒引入,学生兴趣盎然。烟台的z老师、济南的z老师,他们幽默诙谐的语言、特有的教学风格感染了学生。z老师在执教《三角形内角和》时,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用不同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催生了多种验证方法,课堂生成精彩不断。上这样的课,学生是快乐的;听这样的课,老师是享受的。

五、创新。

创新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我们满怀期待来参加这次活动。听完课后,执教老师锐意创新的精神的确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臧晓梅老师在执教《3的倍数的特征》时,先回顾2、5倍数的特征进行铺垫,接着引导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猜想设计悬念,然后借助直观的小棒帮助学生发现归纳抽象的规律,层层深入,逐步归纳,设计新颖。济南的米老师在执教同一课题时,设计了1—100数的表格,让学生先找出3的倍数,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规律,设计独特,更是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

尽管活动中的每一节课都是经过精心打磨过的,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美丽中的遗憾,也许真实的课堂就应该是一种有缺憾的艺术吧。

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一位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一组数就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还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学生要发现这一规律需要经历不断猜测、否定、再猜测验证的过程,显然在处理这一环节时不够细致。

再如教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时,我们发现,尽管执教老师重视了毫米和分米长度观念的建立,但学生在完成后面修改的数学日记题目时仍显得有些吃力,原因是什么?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思想方法是提升学生思维的手段,细节是决定课堂效率的关键,朴实创新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

研讨会心得体会(篇六)

10月16日到17日,我们在市、县教研员的带领下,来到美丽、富饶的绍兴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习的交流。

16日下午,听了市教研员关于20xx届高考成绩的分析和会考成绩的分析,充分肯定了我市20xx届无论在高考还是会考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对20xx届市、县,乃至各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本届高三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有效的要求,力争今年的高考中能为理综做出更大的贡献。之后,听取了湖州中学的凌敏老师做了《20xx年浙江省高考物理阅卷感受及物理试题评析》的讲座,讲座中,凌敏老师详细介绍了高考物理题的问卷方式、试卷知识点的分值比例分配、得分情况统计等,也结合评卷给出了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问题的很多建议,凌老师阅卷感受深刻,讲座准备充分,与会教师均表示收获颇多。最后是各个学校的高三复习经验与策略的交流,各校代表踊跃发言,长兴中学代表颜艳老师详细的介绍了长中复习计划和策略,得到与会老师的肯定,会场气氛轻松热烈,各校的.复习策略多样,研讨互动不断,一直到近五点半,经验交流才近尾声,让大家都觉得似乎意犹未尽。

17日上午,我们来到绍兴名校——鲁迅中学,首先听取了高三备课组长的一节《功率》的复习课,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教学严谨,使我们受益匪浅;还听取了校年级主任介绍年级组的管理模式,并重点介绍了选修IB模块的开设模式,这使我学到了很多;最后还听取了物理教研组长对物理教研的建设和管理,从中也吸取了经验。

这次绍兴之行,使初当年级组长的我和当了7年教研组长的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符合自己的理念、方法,争取在以后的教学和管理中能有较大的帮助。

范文推荐: 研讨会心得体会4篇


来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是要写心得体会吧,浏览范文也是一种学习。你也想给自己的工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吧?看完这篇《范文推荐: 研讨会心得体会4篇》你会有所收获的。

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一】

3月20号,淮北市送教下乡活动在我校举行,淮北市实验三小何老师和我校邵老师,给我们上了公开课。何老师激情四溢,活力四射的讲课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是,每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

第一,教师的良好业务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一,口语流利,发音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对教学全过程的理解,才能让学生,学到正确的知识。二,善于利用多媒体,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生动。三,教材自然,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教学氛围,富有艺术性。四,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教学功底作为后盾,使得课堂更加充实。

第二,英语课件的精心制作,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活动,老师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利用电脑课件,录音机,多媒体,编一些游戏和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本次参加讲课的两位老师,制作的课件,都是用多媒体制作,非常富有创意,既形象又生动。通过各种直观形象的图片,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单词,句型以及课文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第三,导入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课题的引入,与各教学环节的衔接是课程设计的重点,两位老师,都采用多种形式导入新课,有的利用图画,有的用当时的天气,学生对这些方式很感兴趣,注意力很集中。

第四,课堂体现了教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两位老师既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又重视了学生个体健康和谐的发展,限度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两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把整个课堂还给了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而且,互动模式多样,采用看图看图画的模式,或巧用本学科,所学内容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明白了努力方向,我可以更加理性的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在看别人上课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同样存在于我的课堂上,但以前没意识到,我深切的体会到了紧迫感,自己需要学的和改进的东西太多太多。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其次虚心向别人请教,多听课,吸取经验来充实自己,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二)

在应试教育依然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带毕业班开中高考研讨会显得尤为重要。我所在的地方,省市县级很重视这种研讨与交流,给予了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支持。因而对我们来说,开中考研讨会是每个毕业班老师所津津乐道的,甚至会引以为豪。上周末我和几位同事去xx参加了xx届中考研讨会,现在叫做教师培训会了。说句实话,没有那种特别激动人心的感觉,但要说收获还是有一些的。

首先,我见到了我们市的英语教研员张xx老师。他流利、地道的英语发音彰显了一个英语老师特有的魅力。不断的学习与研究使得他在理论水平方面比我们走得远了很多。除此之外,张老师对工作的认真程度让我们折服。在全市的“阳光师训”活动中,他为了给大家总结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光听课记录就翻阅了200多本。到各个地方学校进行验收检查时,他听课后反馈从来不把问题藏着掖着,而是直言不讳,将问题一一列举。使得有些老师不敢让他听课,还有人背后偷偷叫他“大魔头”呢?但是大家都说他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被指导的教师也能尽快在课堂教学方面提高。希望我们身边多一些这样的人,让我们尽快地在教育教学路上成长起来。

xx中学的精彩我们耳熟能详,短短几年跻身于全国名校之列,靠的是真正的实力。学生自主管理已不陌生,可是张xx老师介绍的走班教学使我为之一振。对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量力而行难道不是对人的一种尊敬吗?这种以前只是在报纸上看到过的外国的教学模式,想不到xx中学已经付诸了实践,这种学习意识和实践精神令人刮目相看。我们做不到大刀阔斧的全校进行改革,为何不能在自己的教学班内分层分组实施教学活动呢?

xx一中的魏xx老师已是第二次来xx进行交流了。她依然是那么健谈、活泼,善于总结、富有经验。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城里老师的压力之重,更看到了城里老师对工作的敬畏。每天的听力播放、阅读指导、校本材料的编写、作文的批改等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可是他们却激情饱满、脸上洋溢着一个做教师的自豪与幸福。我想,这种职业幸福感才是城市教师与乡下教师最大的不同吧。

参与交流的还有xx中学的刘xx,实验中学的周xx。刘老师能将外出培训所学即时实践运用,这一点难能可贵。比如思维导图,他的学生做得挺棒。我则是培训时激动,回家不动。周老师一上场,自信与干练的形象便映入我们眼帘。倾听其漂亮的英语口语也是一种享受。

开研讨会本身也是一种全市同学科教师的交流机会。见到老朋友是一种幸福,结交一些新朋友亦是一种快乐。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就是一种收获。其实、不断的学习才是一种提高自己的真正路径。

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三)

从小学到高中,绝大部分同学在数学这一科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能学好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数学成绩不太好的那些学生,除了少数学生不努力,还有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都很好,但成绩就是不理想,这就使我们不得不从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思维方式上找原因。在我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了解,综合各方面情况分析,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

一、夯实学生基础知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在讲课前能针对新课的初中知识背景,给学生归纳概况,帮助学生回忆起初中已学到的相关知识。实现初高中知识的顺利接轨。比如我带的两个班,学生情况不同,其中一个是优班,学生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好,在讲新课前只需将涉及到以前学

过的知识简略复习一下;另一个班是普通班,基础知识较差,那么在每一节课前,需将初中学过的有关知识比较详细的复习一下,也就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的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速度,争取让大部分学生都能跟上,防止过早两极分化,然后逐步加快教学节奏,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的概念、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有些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牢固,导致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衔接不上。不能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基础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强有力武器,但我们说的基础知识,不是死记硬背而获得的内容。而是指想通悟透其实质,彻底理顺其来龙去脉的逻辑关系。如果没有对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就不可能顺利的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活动。例如“在周长为定值的扇形中,半径是多少是扇形面积最大?”在解决这道题时,出错的有这么几类:1、扇形概念不清楚,2、将周长表示成两半径之和,3、认为周长就是弧长,4、扇形面积公式不清楚,这说明有些同学头脑中缺乏扇形周长、面积等知识,导致问题无法解决。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讲课前及时复习帮助学生弥补以前学过知识。而最好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灵活、善变的思维训练,就是填空、选择题训练,我认为在课堂上可以限时操作训练,注意掌控时间、难度、数量。

二、重视课本知识的挖掘和归纳

数学课本是数学知识的载体,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正确的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同时可以从书中挖掘更丰富的内容。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许多学生对数学教材看不懂、不理解。例如:高一代数关于幂函数y=x(n∈N)的图像和性质一节,教材篇幅较长,图像规律难懂。学生难以接受,为突破这一难点,在讲授课本中n>0和n

定点n>0时,图像过定点(0,0)、(1,1)。n1时图像向上递增延展,当0三、重视定理、结论的推理过程的理解数学运算的实质是根据运算定义及其性质,从已知数据和算式推导出结果的过程,也是一种推理过程。数学推理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尤其在数学公式定理的证明过程中,更能得到体现。通过定理公式的推导证明,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揭示数学思想和方法,尽可能将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使他们看到教师是怎样思考问题的,为什么要这样想?这种示范作用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方式和提高推理能力会有很好的影响。数学中公式、定理多,在教材中绝大多数都进行了证明,但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只记结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善于分析思考其证明的思维方法,忽视其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如:在学习数列时,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书本上都给出了证明,但有的学生不关心公式的由来,而是死记硬背,这样当然能解决一些直接应用公式的问题。但是在遇到下面这样的题目时:1×2+2×2+3×2+2×2+??+n×2,求Sn就无从下手了。这样要用到推导等比数列求和的方法,细心的同学发现很多推导公式定理的一些方法,经常用来解决问题。因此平时学习应该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这是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研讨会心得体会【篇四】

11月2-3日,我们在沂南双语实验学校有幸聆听了参加省级讲课比赛的六节课,感觉收获颇多。上课的六位老师不愧是临沂市乃至山东省的名师,他们扎实的基本功,精练的教学语言,成熟睿智的教学风格,让我深感佩服。他们的每一节课,不但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尤其是临沭附小吕键老师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自然、流畅,让人感觉回味无穷。

1、课前谈话巧妙,不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给了学生很好的启示:“说话不光要简洁,还要讲究准确,生活中很多事情是这样,我们数学也是这样。”

2、选用素材好,情境设计有创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吕老师巧妙创设照片的情景,以此引出数学问题“班长的位置在哪里?用学过的几行几列说说”,以旧引新,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学生推上了主体地位,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活动安排科学合理,引出自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思考。由用列和行介绍班长的位置,到创造数对,再到应用数对以及利用数对确定方格图上的位置,每一个活动的引出都是那么自然流畅,恰到好处。

4、教师语言严密,启发引导及时到位。“怎样既准确又简明的表示班长的位置呢?”“既然每个小组都不约而同地保留了这两个数,说明-这两个数很重要。”像这样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在吕老师的课中举不胜举,这足以看出吕老师扎实、精炼、简洁的教学风格。

5、自然渗透了数学的思想方法。课上吕老师引导学生“回过头来看一看,从刚开始用的方法,到第几行第几列,再到用数对表示班长的位置,咱们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6、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吕老师让学生应用数对生活中的例子“电影院、瓷砖图、地球仪”,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紧张而又短暂的一天半过去了,给人带来疲劳的同时更让人感觉无比的充实,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与他们的差距。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我会努力将我所学应用于教学实践,提搞自己的教学水平。

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探讲座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推荐


在怀集丘红慧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非常荣幸有机会听了广东省小学特级教师、肇庆市端州区教研室教研员杨晓红老师关于“阅读教学”的精彩讲座。我受益匪浅!杨老师不仅以生动的语言、大量的实例和多年的教研经验向我们诠释了各个时间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阅读教学的方向,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名师的敬业、乐业、创新、奉献的情怀。杨老师在讲座中明确了阅读教学的三个层次以及课标中阅读教学的要求,使我们每个教学段的教师都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我们的语文课堂该教什么,该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杨老师列举了大量的比赛课例,具体分析了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趋势,使我对语文阅读教学所走过的路程有清晰的了解,更明白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的艰巨。在听了报告后,我深受启发,就谈谈我的学习体会。一、阅读教学中应该从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我对这个观点的理解是:阅读教学中要渗透学法指导。学法指导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情感载体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可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学法指导时仅教给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还不够,还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学法最好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而不是老师生硬传授的。第二、要重视学习品格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努力上进精神,这是学法指导取得成效的保证。第三、学法指导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这是学法指导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二、阅读教学要以语言学习为中心。“语文”就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的教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要求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语言学习得好,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强。可是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认识的偏差,出现了人文性过度,工具性不足的倾向。表现为:重感悟,轻训练;重内容,轻语言;重阅读,轻作文等。小学语言训练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语言学习,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三、语文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关键,语文课要表现语文老师的高度与深度。杨老师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了语文教师该如何提高的文化底蕴,提高素质修养。最令我难忘的是她自己不仅仅深入课堂听了两千多节课例,还经常实践研究,上课、研讨、读书、提高。令我深感钦佩。我心中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拥有一股自由的情感,一片思想的天空,进行专业的探索,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具有大家风范,没有匠气,没有俗气,只有一股真正的人文气质的形象。要达到这个高度,我们首先要做到:永葆激情,忠诚教育。语文教师要有“天高云淡,笑看云卷云舒,潮起潮落,立于潮头写春秋”的胸怀与气度。不会因为坏境的改变,经济的冲击,地位的升降而改变,永远保持一颗敬岗爱业的热情的心。然后还要做到:张扬个性,业精于勤。张扬个性,锐意改革,创意教学,形成风格。潜心静虑,默默努力,静静成长。最后还要做到:博览群书,内省致远。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博览群书,内省言行,将我们的言行内化为学术的性格,在反思中成长。听了这个讲座,我想到的是:要是我们能够多一些这样的机会聆听专家的指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会更有信心;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是都能在实践中总结,反思,提高,那么,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将会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讲座心得体会》

本文网址:http://m.bijiaogao.com/xindetihui/49243.html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