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小学语文课文及教案热门7篇

以下是笔稿范文网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文及教案”相关内容,阅读是一种挑战和启迪希望我们能够在这里相互激励和成长。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教案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工具。

小学语文课文及教案(篇1)

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中国教师报:现在一些新锐的语文教师在上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一课时似乎更倾向于强调“自由”。窦老师,你为什么选择把“信赖”作为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主题?这似乎是比较常规的做法。

窦桂梅:每一个读者在阅读文章的时候,都会读到自己心中的“主题”。就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来说,有老师读到了“境界”,读到了“真好”,读到了“亲近”……我在阅读、解读教材的过程中,开始时考虑以“家园”为主题——围绕“笼”与“巢”展开教学。最后把教学主题确定为“信赖”,是因为课文结尾的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是统领全篇的点睛之笔。个人以为,循着作者的主旨,把“信赖”作为教学的主题是合适的,也体现了对作者、对教材的最大尊重。

中国教师报:也就是说,你对作者描写的小珍珠鸟的活泼调皮、作者与这个小家伙的信赖关系是持肯定态度的。

窦桂梅:是的。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的作者让我们感动,他尽力给珍珠鸟创造着舒适的生活,尽力给予最大的呵护。因此,人与小鸟在慢慢的接触中,创造了“小鸟依人”的情景。可是受电影《金刚》的启发,教学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时,我要把同情化作向往的力量,让学生大胆创编教材,让笼中的鸟飞出去,让它们呼吸自然的空气,回到属于自己的森林鸟巢,让它们按照自己的“鸟性”繁衍自己的后代,创造自己的生活。

中国教师报:可是,刚才的课堂上,在学生改编了教材后,你却说:“然而,你们创造的关于信赖的美好境界毕竟是写在纸上的。”将课堂引向了“人放不放鸟”、“鸟飞还是不飞”的讨论。这是为什么?

窦桂梅:在课堂上,孩子们认识到了真正的信赖是建立在双方平等这一基础上的,人如果信赖鸟,就应该“还它本来的鸟性”、“不是供自己养着观赏好看”。但在现实生活中,把笼中鸟一放了之,就是对鸟的信赖和尊重吗?谁能保证这些鸟儿不被别人捉了去?它们久居笼中,一下子被放飞,还能适应自然吗?

这是一个真实和真理的冲突。对此,教育该如何选择?我认为,虽然我们的确无法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但也不能回避。因此,我选择了引导学生面对这一现实冲突。从学生课堂讨论的情况看,我的目的达到了。孩子们有的说“放”,还它们应有的鸟性;有的说不放,因为太晚了,人已经给鸟驯化完了,它们回到自然也活不成了;有的说,在这个都是人的城市里,它们的巢安在哪里呢?只有死亡等待着它们;有的说,人类越早警醒越好,不要改变自然太多,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没有一个终极的答案,但为孩子们的成长埋下了一颗精神的种子。

中国教师报:有道理,长期这样的训练,孩子们的思维就不会是线性的了。

窦桂梅:放还是不放?飞走还是不飞走?这的确是个两难问题。有老师说,这个命题抛给学生真是太妙了。有老师听课后认为,前面所有的深入是画龙,最后的思考是点睛,突破了单纯的技术思考,上升到这一哲学命题,于是问题就不是“放不放”这么轻松和简单。这关系到人与人、人与动物,甚至人与自然以及整个世界之间等很复杂的哲学问题。就像我在上课结束时所说:“地球不只是我们人类的唯一,人类该怎样和众生彼此信赖,互相尊重,共同分享甚至互不干涉?明白这个问题的沉重与迫切,引发同学们更多的思考,也许才是我们走出教室后的真正收获。”

中国教师报:您用了两个课时来处理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这一课。(语 文 课堂网 )第二课时,你引导孩子们细心品味字词,反复诵读句子,领悟作者的态度感受。而在(语 文课堂网 )第二课时,你其实是对教材进行了解构,但这个解构又是非常节制的。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窦桂梅:理解文本,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探索角度。一是站在作者立场,尽量复原或重建作者的境遇与意图,并努力剥茧抽丝、取其精华。二是站在读者立场,关注读者能读出什么,而不是回到作者最初的意思;三是站在目的立场,从目的出发,读此文为何。

于是,我首先带领学生走进教材本身,悉心倾听揣摩文本的“规定性”,给作者以最大限度的人格尊重。在(语 文课堂网 )第二课时,则联系现实生活,思考教材与时代的联系,探知新的生活走向;最后是回归“自我”,思考教材的学习与自我的关系,通过阐发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体现人之为人的应有自尊。

我的选择或许有点“大胆想象,小心求证”的意思。尽管如此,也与主流的小学语文课堂区别大一些,也与我原先的语文课堂区别大些。但我深知,正是因为“区别”、正是因为艰难,才使我必须去闯,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做探索险峰的但“小心”的开拓者。

理想课堂 教师何为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本报记者 茅卫东

看过不少老师写的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课堂实录,也听过其他老师上的这一课,应该说,听窦桂梅老师的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让我感到非常的兴奋。这种感觉,在史金霞老师的课评中已经有了充分地描述。

在这之前,与窦桂梅老师有过几次交流,也曾读过她的书,听过她的几次报告,几乎每一次,都能够强烈地感觉到课堂对于窦老师的意义。作为一个诚挚的教育人,她在追求一种境界,追求一种理想的课堂!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在理想的课堂中,教师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

毫无疑问,理想的课堂首要的标准应该是看学生的状态。理想的课堂,学生不是压抑的、冷漠的,也不是狂躁的、敌视的,而应该是开放的、欢快的。进入理想的课堂,应该能看到孩子们自信的眼神,听到孩子们生长的声音。

建设这样的理想课堂,需要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有赖于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也可以说,理想的课堂,首先需要有理想的师生关系。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中的这段话,我们读来当不陌生。理想的师生关系,用“教学相长”来概括,应十分恰当。以“教学相长”的原则来定位师生关系,既提示了教师“教”的必要,又体现了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从学生的身上的所“学”;既重视了学生“学”的必然,又确认了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对教师个人的所“教”。

那么,教师就需要考虑自己的双重角色。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发挥自己在智识上的优势,力争在更高的平台上准备课堂教学。教师对文本进行个性解读的必要环节,可以视作教师对课堂的一个基本预设。这个预设是必然要存在的,不但不能避免而且应当提倡。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之后,才能够得心应手的驾驭课堂,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上对文本做出合理的取舍,才能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窦桂梅老师的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一课的精彩,正是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度解读的基础上。

而在课堂上,教师则应从学生的智识水平出发,循序渐进,与学生一起朝向更高层次迈进。这个进发的过程,应该是“教学相长”的最美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思维角度、关注学生的思想内核、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中的惊喜与新奇,是师生共生而成的,甚至,大部分的惊喜是来自于学生的,而不是教师事先准备好了的包袱,适时抖开来,震惊一下学生。它也许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契合,也许还能够超越教师的个体解读,也许与教师的深度解读尚还有一段距离——那又有什么要紧,课堂教学不应是揠苗助长,如果学生还无法达到教师所预设的高度,何妨暂时先让学生保留他自己的稚真拙嫩。只要思考不停止,总有一天,他是会真正领悟懂得的,而那个时刻的自然到来,由于是他自己心灵的跋涉而得,将是怎样的一种欣喜啊!

这样的课堂,教师的推动引领是内隐的,是平缓的,是满含期待的,仿佛春煦鼓动小草破土一般,教师帮助学生把思维舒展、思想成熟、精神生长的原动力启开,而其舒展、成熟和生长的过程,这个美妙自在的过程,则归还给学生自己。而教师,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样的课堂,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解答问题,无论是发现疑窦还是做出结论,所有这些精彩的折转绾合之处,是经由学生通过个体的努力或者合作探究乃至交相问难而攀登求取得来的。这样的课堂,教师能从中发现自我,并认同自我,但决不只是发现“我们卓越的特色或者伟大的行动”,更不是“为了掩饰自身的困惑和复杂而戴上的勇敢的面具”,而是发现“自身认同就像与我们现在的能力和潜能有关一样,也与我们的缺点和局限有关,与我们的伤痛和恐惧有关”(帕克·帕尔默)。

那么,这样的课堂,必然是稳健的课堂,因为它根植于实际的土壤,它能够耐心地期待生长;这样的课堂,必然是沉静的课堂,因为它必须沉淀咀嚼,它需要深思默想;这样的课堂,也必然是活泼的课堂,因为它充满了挑战,它离不开交锋;这样的课堂,也必然是真实的课堂,因为它连接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与思想,它能够让师生在人的平等的层面上真正地达到“教学相长”!

这样的课堂,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因为,从窦桂梅老师一系列课堂实验的脚步中,我们已经嗅到了它的芬芳,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希望!

小学语文课文及教案(篇2)

同学们,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你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了吗?对于北方来说,春天来得比较晚,进入四月,春天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你们听,(播放流水的声音)看画面(泉水从山上流下来),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文第一段,自由读,贴出生字:哦

股缝

1.读准字音

2.用多种办法识记生字:

“哦”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这个词表示明白了,在句子中该怎样读呢?个别读。师生对读。

怎样记住“股”字?月字旁的字大多跟身体有关,“股”指的是大腿,在这句话中指什么呢?读一读,用“一股”说话。指导书写。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看自己的手指缝,缝,就是物体间的空隙,谁还能用这个字组词?贴卡片:石缝。

过渡语:泉水就是从岩石的裂缝或地下涌出地面的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泉水》。齐读课题。泉字大家已经认识了,怎样写呢?教师范写。

小学语文课文及教案(篇3)

小学语文课文家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看图回答问题。

2、出示图片:白云,小鸟,鱼儿,种子。指名在图上找到它们的家,将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

3、我们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优美的儿歌:《家》。板书,齐读。注意读准三拼音。

二、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要求看准音节,读准字音。

3、指名试读,教学生字。

强调读准边音、前鼻音、翘舌音和轻声。

4、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三、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2、看课文后笔顺提示,书空。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安排。

4、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词,相机正音,加点的字口头组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句。

蓝天是白云的家

(1)点名读。

(2)作者把蓝天比做什么?

(3)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

(4)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让老师感受到白云像在蓝图悠悠地散步?

树林是小鸟的家

(1)点名读。

(2)多媒体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说树林是小鸟的家。

(3)练习朗读。

引导学生观看动画,自读三四行,读后交流。

指导朗读第一句。

(1)这句话很长,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连贯。

(2)白云、小鸟、鱼儿都有自己的家,该多幸福啊!让我们来读好这句话。

2、学习第二句。

(1)过渡。

(2)小黑板出示句子。点名读。

(3)什么叫“祖国”?引导感受交流,祖国是一个巨大的花园,我们就是花园里的花朵。

(4)小结。

(5)齐读第二句。

3、指导朗读全文。

4、练习背诵。

(1)各自练习背诵。

(2)指名配上音乐背。

(3)全体起立,加上动作齐声背。

三、练习说话

1、激趣。

这首诗写得多美啊!现在,让我们也试着做一个小诗人,用“什么是谁的家”的句式来作诗。

2、练习。

四、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读。

2、教学偏旁:禾木旁、宝盖儿;认识新笔画弯钩。

3、集体书空。

4、教师范写生字,着重强调关键笔画。

5、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教学计划

在分管教学副校长陈勇军带领下,教导处协同文理科教研组长,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了检查。本次检查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检查内容完整、全面。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本月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有:备课、听课、评课、作业批改及记录、教学后记、班级日志等。

一、优点:

1、备课力求完美。这次检查发现每位教师都能认真备课(1)少部分教师做到统观全册。均有超前备课。(2)书写较以前规范,教学环节齐全,教学过程比较详实,个别教师教案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抄袭教案的现象逐步减少。(3)备课从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设计及教学手段的运用能体现新的课改理念,能注重学法的指导。(4)集体备课基本能做到二次备课,备教材、备学生。

2、教师撰写的教学后记比前一段时间有所提高,少部分教师的课后反思能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新方法,能侧重对自己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指导,并且还能对自己不得法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进行解剖。

3、及时批改作业,对巩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本次检查发现大部分教师作业设置适量、适度,均能及时批改作业。有等级有激励的语言。学生作业中的错题能及时更改。多数学生书写比较认真,格式比较规范。教师批改记录比较细致,能够反映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法及纠正措施。

4、教师主动听课、评课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并把精彩的瞬间记录下来。基本上能体现出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如何。

5、单元检测能及时跟踪课本考察学生,认真总结、仔细分析、及时反馈、班与班之间相互比较。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师的备课过于简单,不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过程,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教案中实用的语言欠缺,教学后记的质量不高。个别教师的书写应注意。

2、少部分教师作业批改后学生的错题没有及时订正,有的没有及时批改。学生的书写还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个别教师批阅学生作文的评语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的指导,从所有作业批语看,鼓励性语言仍有待于探索。

三、建议

1、批改作业不要用一个大钩,应该给每一道小题目都要打上一个钩。这样能体现老师的精批细改。并且批阅后最好写上时间,最后所写批语要规范、清楚、给学生以榜样示范。对作业的评价最好不用分数。

2、对于作业封面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整洁、不允许涂涂划划。

3、年青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有待再加强。如:备课、上课再规范,反思真有价值等。

各位教师,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更是教师份内的本职工作。通过本次教学常规的检查,一方面找出我们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我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们衷心地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学习和交流,促进我们教学常规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教学反思

语文在中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初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考试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考试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我安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考试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考试题目,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的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较之其它学科,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语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学生

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教师和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考试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

学生偏科,重理轻文,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调控措施

1、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自己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真的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3、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自信心对于正在学习中的学生尤为重要。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小学语文课文及教案(篇4)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揭题

看看这是一双怎样的小手?再看图上是画了一件什么事情?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画的小手呢?请请读课文《胖乎乎的小手》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认真听一听,边听边想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画的小手?

2、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检查正音

(3)找一找、标一标有几个自然段

(4)读通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

(5)师生正音

三、生字教学

1、合作学习生字

2、交流学习方法

3、用词语巩固识字

四、写字教学

看着

1、师范写

2、生描红交流

3、声练写

五、第一二自然段教学

(一)第一自然段教学

1、指导长句的朗读。

2、用喜欢说一句话。

3、读出喜欢的语气。

(二)第二自然段教学

1、人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再读一读找一找从哪些词句中看出爸爸喜欢这一幅画?

加手势朗读课文。

3、兰兰不明白爸爸为什么喜欢,会怎么问?

问句的指导。不明白的语气指导。

小学语文课文及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2.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莱特兄弟是怎样产生飞翔的信念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你知道20xx年10月12日,咱们中国有一件什么值得纪念的大事吗?(“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节课,让时光倒流,让我们一起来追寻第一个飞翔的人。教师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质疑激趣,巧妙学字

1.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问题:

我读懂了:

我还想知道:

新词

让学生按读、画、查、找四个步骤自学生字。

读——课文

画——生字、词

查——字典

找——选择恰当的字义

3.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开火车反复朗读生字,教师正音。

“械”字的音为“xiè”而非“jiè”;

多音字:lǜ(功率)shuài(率领)

(识记生字。

引导学生分析生字的结构,注意区别字形方面易混淆的字:“琢”区别于“逐”。可采用形近字组词的方法加深记忆。

书写生字时注意强调笔顺、笔画,偏旁部首。观察“器”字,上中下结构,中间是个“犬”字,“犬”字上的一点不能丢,还要注意整个字的间架结构。

(3)展示查找的理解词义,全班交流,理解字义。

弄 器 合 适 克 斜 号 移

摆弄 琢磨 摇摇摆摆

(词

从文中找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自己读一读,做到读通句子,理解词语意思。

(二)大声朗读,自主探究

1.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认为莱特兄弟是怎样的'人?

2.全班交流自主探究的成果。

明确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及学习技巧:

(1)这篇文章主要写莱特兄弟小时候靠替别人放羊来维持生计,他们非常羡慕大雁能在天空中飞翔。在父亲鼓励下,他们通过不断的努力,最后终于发明了飞机。

(2)莱特兄弟是有理想有信念的人。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巩固练习题目。

(1)同位相互听写生字,看谁写的又快有对。

(2)为学过的生字组词。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点评。

四、总结梳理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运用多种方法学习了本课的生字,通过自主探究了解了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希望我们课下继续学习这篇文章,探究一下“莱特兄弟是怎样产生飞翔的信念的?”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两遍。

2.抄写生字3遍。

小学语文课文及教案(篇6)

1、温习生字: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首儿歌的生字,大家喜爱的喜羊羊想要和大家做摘苹果游戏考考大家学得怎样,你们敢吗?(课件显示生字)

老师指到哪个苹果,你读对了,苹果就会被摘下。

2、激趣学习:大家表现得真棒,喜羊羊没有难倒大家。它想带大家认识文中的四位新朋友,你们同意吗?大家先来认识一下它们的名字。(课件出示注音的词语):草芽、荷叶、谷穗、雪人。A、自由读:让我们自由读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B、个别带读:然后请四位小朋友带大家亲切地和它们打招呼。C、全班齐读:我们一起和它们打声招呼。(注意:草、穗是平舌音)

3、感知形象: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见一见这四位朋友,看看它们长得怎样呢?(生:想。)师:那好,那我们大家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出示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图片。看着图片说说四位朋友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中重点理解草芽是刚长出来得嫩芽,它太嫩了,需要我们保护它。谷穗是谷类植物的果实,谷穗弯弯说明它成熟了,它弯着腰欢迎人们去收割呢。请一位小朋友来做一做“一挺”的动作,雪人真是太顽皮了。)

4、学习词组:在学生的回答中,课件相机出示注音的词组。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雪人大肚子一挺。全班同学自由拼读词组,个别读、全班齐读,可以做做动作。

5、猜词说因:说说这四位朋友分别喜欢哪个季节,说说自己的理由。学生边说,教师边用词语卡片贴出板书。(草芽春天、荷叶夏天、谷穗秋天、雪人冬天)

小学语文课文及教案(篇7)

1.请大家借助小组内的生字卡片,用多种办法记住字形,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

2.小组汇报生字

“塔”我们用三种办法记住了“塔”字,(换一换)(加一加)(想象记字),指导书写。看看图片,发现塔有什么特点了吗?谁能用这个字组几个词?指导书写。理解“水塔”的意思,“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泉水从山上源源不断的流淌下来,整个样子就象一座自然形成的水塔,可见,泉水真的是很多很多。怎样读出泉水的多呢?指导读文。

“罐”泉水很多很多,所以,山里的姐姐就提着瓦罐来打水了。出示

“瓦罐”的图片,怎样记住罐字?罐是缶字旁,缶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知道缶是一种大肚子小口的器皿。所以,带有缶字旁的字大多跟器皿有关。

泉水从山腰流向平地,他又看见了谁呢?指读第三段。

出示“杜鹃花”的图片,由鹃字的鸟字边,你想到了什么?出示“杜鹃鸟”的图片。可见,鹃字也是形声字。师生对读第三段。

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4、5自然段,看看泉水又遇到了谁,说了什么?

让我们来听听画眉鸟的叫声吧!(播放课件)学习“脆”字。在哪里见过这个字?还能用“清脆”说话吗?

本文网址:http://m.bijiaogao.com/fanwenziliao/222653.html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阅读